摘要:
(一)加强现金流管理,做好资金保障工作
1.严格执行“量入为出、适度负债、风险可控、确保重点”的资金保障基本原则,细化资金预算,合理规划长短期借款的结构配置。
2.全力保障职工薪酬和水电汽暖等基本支出,同时与全面预算大纲无缝对接,凡未按照全面预算管理要求纳入年度科研、生产等各项费用预算的资金支出不予提供资金保障。
3.对有资金来源的项目支出优先给予资金保障,压缩无资金来源的自筹研发项目的资金支付比例,对重点型号的资金需求设立专项信贷资金。
4.针对不同的资金需求类型划定不同的信用周期,延长非重点型号、非科研生产经营项目的资金支付周期。
5.在年度中间资金支出缺口大的情况下,在资金支付方式上利用企业信誉签发票据,通过票据结算代替现金结算,推迟现金结算时间,缓解资金支付压力。
(二)狠抓“两清一控”,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1.完善客户信用管理,缩短回款周期,加大货款回笼力度。将应收账款纳入部门考核,制定款项回收详细措施,明确回收具体节点,将责任分解落实到个人。
2.强化计划和预算管理,严把投产数量关,层层分解存货控制指标,切实降低非正常的存货及在制品占用。同时,生...
(一)加强现金流管理,做好资金保障工作
1.严格执行“量入为出、适度负债、风险可控、确保重点”的资金保障基本原则,细化资金预算,合理规划长短期借款的结构配置。
2.全力保障职工薪酬和水电汽暖等基本支出,同时与全面预算大纲无缝对接,凡未按照全面预算管理要求纳入年度科研、生产等各项费用预算的资金支出不予提供资金保障。
3.对有资金来源的项目支出优先给予资金保障,压缩无资金来源的自筹研发项目的资金支付比例,对重点型号的资金需求设立专项信贷资金。
4.针对不同的资金需求类型划定不同的信用周期,延长非重点型号、非科研生产经营项目的资金支付周期。
5.在年度中间资金支出缺口大的情况下,在资金支付方式上利用企业信誉签发票据,通过票据结算代替现金结算,推迟现金结算时间,缓解资金支付压力。
(二)狠抓“两清一控”,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1.完善客户信用管理,缩短回款周期,加大货款回笼力度。将应收账款纳入部门考核,制定款项回收详细措施,明确回收具体节点,将责任分解落实到个人。
2.强化计划和预算管理,严把投产数量关,层层分解存货控制指标,切实降低非正常的存货及在制品占用。同时,生产管理部门强化精益生产,减少半成品和产成品积压数量和时间。
3.针对三年以上库存材料清理盘活,重点对申报单位未领用、最小起订量、风险库存、其他原因形成的库存材料等四种情况逐项梳理,并针对每一种情况进一步落实责任单位。开展科研现场物资清仓利库专项工作,进行库存产成品清查,逐项对库存和超产产品进行研究,制定销售计划,开展市场营销。
4.编制《目标成本管理办法》,制定项目总会计师系统管理规定,着力推进项目WBS(工作分解结构)成本的编制及使用,对重大科研项目同时配备工程会计与专业会计作为项目管理的财务主管,进一步将科研财务管理、计划管理与项目管理有机融合,从项目源头做好成本控制。
5.压缩业务招待费、会议费,启动科研生产外协合同成本报价机制,建立企业成本价格数据库,定期对基层单位预算执行、成本费用支出等经济信息进行公示。通过以上手段,强化企业干部职工成本控制意识,将“降本增效”落到实处。
(三)创新融资方式,降低资金成本
1.与各银行金融机构进行战略合作时引入竞争机制,合理利用不同金融机构的特点,争取到贷款利率下浮10%的专享优惠政策,同时以低息贷款置换高息贷款、通过集团财务公司网银结算支付减免手续费等手段,真正做到减少财务费用支出。
2.将企业六家子公司统一纳入集团公司年度综合授信中,捆绑企业本部及子公司信贷业务与银行洽谈合作,帮助子公司争取到最大限度的贷款利率优惠,同时开辟包括信用证、应收账款保理等多种形式的融资渠道,助力子公司实现快速融资。
3.大力开展供应链融资,充分利用企业的信用优势,将重大项目关重件(关键件和重要件)且年交易金额较大的配套单位纳入企业的核心供应链,通过开展应收账款保理等贸易融资方式,解决核心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融资问题,为配套单位提供快捷、低成本的资金。
(四)利用多种手段,强化资金运营监管
1.编制年度及季度资金预算,建立资金预算执行动态调整机制,即每季度资金收入如果不能按预算执行,则下拨各基层单位的资金支出随之进行调整,确保预留足够的资金存量。
2.利用信息化手段监控资金预算执行情况,通过将资金支出预算与全面预算管理监控系统对接,改进对资金支出预算的监管模式,实现对各基层单位资金支出预算的实时监控。
3.按照企业内部控制管理要求,资金管理岗位人员实施定期轮岗,同时明确相关岗位的职责权限,确保办理资金业务的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严格按照“三重一大”管理规定,完善资金审批流程。
4.编制资金月报和科研月报,统计和分析项目成本构成,监控科研项目经费超支垫支数据,并及时向上级机关反映国家拨付资金科研项目的收支情况,加强科研费请款的沟通协调,跟踪经费拨付流程,争取国家拨付资金第一时间到位。
责任编辑 李斐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