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又称为可持续发展报告。为实现全球各国家、各地区及各机构可持续发展报告的标准化,1997年由美国环境责任经济体联盟(Coalition for Environmentally Responsible Economies,CERES)、特勒斯协会(Tellus Institute)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共同发起成立了全球报告倡议组织(Global Reporting Initiative,简称GRI)。该组织的目的是制定、完善和推广一套全球适用的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该指南的最新版《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G4》(以下简称G4)已于2013年5月22日正式发布,相应的XBRL分类标准也于2013年11月7日公布。
一、G4的主要内容
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和机构希望以可持续的方式开展运营,各界对企业将长期盈利能力与社会正义和环境保护相结合的期望也越来越高。而开发国际公认的披露内容和指标则可促进可持续发展报告信息的使用和比较,从而为利益相关方提供更高质量的决策支持信息。鉴于此,GRI自2000年发布第一个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以来,不断进行修订和完善,目前推出的G4是全球内容最完整、使用最广泛的可持续发展报告框架,它为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类型以及不同规模的机构或组织提供了可持续发展报告的编...
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又称为可持续发展报告。为实现全球各国家、各地区及各机构可持续发展报告的标准化,1997年由美国环境责任经济体联盟(Coalition for Environmentally Responsible Economies,CERES)、特勒斯协会(Tellus Institute)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共同发起成立了全球报告倡议组织(Global Reporting Initiative,简称GRI)。该组织的目的是制定、完善和推广一套全球适用的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该指南的最新版《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G4》(以下简称G4)已于2013年5月22日正式发布,相应的XBRL分类标准也于2013年11月7日公布。
一、G4的主要内容
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和机构希望以可持续的方式开展运营,各界对企业将长期盈利能力与社会正义和环境保护相结合的期望也越来越高。而开发国际公认的披露内容和指标则可促进可持续发展报告信息的使用和比较,从而为利益相关方提供更高质量的决策支持信息。鉴于此,GRI自2000年发布第一个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以来,不断进行修订和完善,目前推出的G4是全球内容最完整、使用最广泛的可持续发展报告框架,它为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类型以及不同规模的机构或组织提供了可持续发展报告的编制标准。

G4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为报告原则和披露标准;第二部分为实施手册。
报告原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报告透明度的基础,主要分为两类:界定报告内容的原则和界定报告质量的原则。界定报告内容的原则是指在充分考虑企业的业务活动、影响以及各利益相关方对企业的期望以及在企业享有的利益的前提下,确认可持续发展报告应披露哪些内容。主要包括四个原则:利益相关方参与、可持续发展背景、实质性和完整性。界定报告质量的原则为保证企业披露的可持续发展信息的质量提供了指导,主要包括六个原则:平衡性、可比性、准确性、时效性、清晰性以及可靠性。披露标准分为两类:一般标准披露项和具体标准披露项。其中,一般标准披露项主要包括战略与分析、机构概况、确定的实质性方面与边界、利益相关方参与、报告概况、治理以及商业伦理与诚信。具体标准披露项主要包括管理方法披露和指标。
实施手册是对报告原则以及标准披露项的含义及内容的详细解释,并提供了原则与指标体系的应用方法。其中,具体标准披露项又分为三大类别——经济、环境和社会。社会类别继续分为四个子类别:劳工实践与体面工作、人权、社会和产品责任。每个类别下都有相应的GRI方面。每个确定的实质性方面下的信息可作为管理方法和指标进行披露,如表1所示。

二、G4的创新之处
2011年5月,GRI宣布正式启动G4筹备计划。历时两年的研究和修订推出的G4,与上一版本G3.1相比,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1.引入关键方面检测机制,聚焦关键方面
G3.1要求企业在披露可持续发展信息时,要根据100多项指标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各个方面进行通盘检查,并将不足之处进行改革。然而,企业的社会责任因企业所处的行业、经营模式、向社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不同而不同。例如,一家啤酒生产企业和一家金融企业所关注的可持续发展方面是截然不同的。G4的最大创新之处在于引入了关键方面检测机制,让企业聚焦于对整个企业而言最关键的可持续发展方面。G4要求企业先检测针对整个企业而言最关键的几个可持续发展方面,然后针对这几个方面,根据GRI提供的指标体系进行可持续发展信息的披露。G4也发布了一套完整的关键方面检测机制供企业使用,企业可以通过这套机制来检测出对于企业而言最关键的方面,即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可持续发展冲击最大的方面。这样一来,降低了企业可持续发展信息的披露成本,使G4更具弹性,也更适用于资源有限的中小企业根据GRI指标体系披露可持续发展信息。
2.正式纳入对供应链的考量
G3.1没有过多关注供应链的社会责任问题,使得企业只针对自身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编制可持续发展报告,而没有更多地关注供应链的社会责任。然而,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大型企业的版图不再局限于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它的营业机构已经遍布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鉴于此,G4正式纳入对供应链的考量,要求企业不仅评估自身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还要考虑供应链管理,并要求企业考量供应商时,将其社会责任履行情况作为是否进一步合作的判断标准之一。

3.高质量的信息取代“打勾勾”
G3.1采用等级制度衡量企业披露的可持续发展信息与指南的符合程度。在这种评价体系下,企业披露的指标越多,信息越全面,被视为可持续信息披露的质量越高。G4则更关注信息的质量,彻底改变了“打勾勾”的信息披露方式,通过引入检测机制,缩减指标数量。另外,G4对每个指标下企业应披露的可持续发展信息进行了更细致的规定,要求企业不仅要对指标进行描述性的披露,还要对该指标的各个维度进行详细披露,切实反应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
三、G4的XBRL分类标准
为使监管者、投资者以及挖掘和分析数据的分析人员等报告使用者更容易地标记可持续发展数据,GRI还开发了用于标记报告中可持续发展数据的XBRL分类标准。该分类标准基于技术规范XBRL2.1和维度1.0,其架构如图1所示。
G4的XBRL分类标准,具有三个特点:一是标签与G4逐字映射;二是结构与G4严格一致;三是报告者可选择报告总括或详细信息。每个概念(报告数据)的标签唯一,如图2所示。
XBRL格式可持续发展报告的生成可以在三个环节完成:报告后、报告中和报告前。其中,报告后是指将Word和HTML等版本报告转换为XBRL格式;报告中是指将创建Word、HTML和XBRL等格式的报告过程整合为一个流程;报告前是指将XBRL标签直接嵌入原始报告信息最后直接生成XBRL格式的报告。
四、可持续发展报告与综合报告的关系
可持续发展报告将长期盈利能力与社会责任和环境保护有机结合,有助于机构设定目标、衡量绩效、变革管理,有助于促进全球经济迈向可持续发展阶段。可持续发展报告是机构与利益相关方沟通经济、环境、社会和治理绩效的主要平台,是利益相关方进行理性决策的信息基础。
综合报告体现了企业的未来趋势。与传统的企业报告模式相比,综合报告摒弃了对短期业绩的过分强调,而将重点放在传递企业创造长期价值的信息上,并且全面反映了企业各种资本运作的情况。通过综合报告,机构需简要说明其战略、治理、绩效和前景。因此,综合报告并非传统年报的摘录,也不是将年度财务报告和可持续发展报告简单相加。综合报告与其他报告和资料互有关联,引用其他报告中提供的详细信息。
总之,可持续发展报告是综合报告的内在元素。可持续发展报告探讨可持续发展对机构的意义,提出优先的可持续发展事项和关键主题,关注可持续发展趋势的影响、机构长期前景和财务绩效的风险和机会。为确认实质性问题、战略目标、评估长期实现目标和创造价值的能力,机构需要整合性的思维和报告流程,而综合报告正是这一流程的根本所在。二者的有机结合,有望通过促进信息互通互联的XBRL技术实现。
[本文得到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XBRL统一报告研究:基于本体论视角”(11YJA630012)、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专项资金北京语言大学科研项目“XBRL技术规范的语义形式化”(13YBG49)和“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XBRL)分类标准研究”(09JBT013)的资助]
责任编辑 李斐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