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3-24 作者:朱亮峰 (作者单位: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
[大]
[中]
[小]
摘要:
企业会计准则要求,在编制财务报表的过程中,企业管理层应当利用所有可获得信息来评价企业自报告期末起至少12个月的持续经营能力。如何评价企业的“持续经营能力”?本文以全国规模以上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统称煤炭工业企业)为例作一些探讨。
一、企业持续经营能力评价的指标设计
设计持续经营能力评价指标有五个原则:一是要用发展性指标来衡量;二是要用综合性指数来衡量;三是要用关键性指标来衡量;四是要同行业平均水平进行比较;五是要符合会计准则对持续经营能力评价提出的基本要求。企业会计准则指出,企业持续经营能力“评价时需要考虑宏观政策风险、市场经营风险、企业目前或长期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财务弹性以及企业管理层改变经营政策的意向等因素”。根据上述原则,笔者设置了以下关键指标进行企业持续经营能力评价。
1.宏观政策风险指标。工业企业评价宏观政策风险就是看国家方针政策可能对企业产生哪些影响。2012年12月2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的《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到2015年,“煤炭消费比重降低到65%左右”。长期以来,我国煤炭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例一直是70%左右。降低煤炭能源占比,对煤炭企业发展极为不利。更大的政...
企业会计准则要求,在编制财务报表的过程中,企业管理层应当利用所有可获得信息来评价企业自报告期末起至少12个月的持续经营能力。如何评价企业的“持续经营能力”?本文以全国规模以上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统称煤炭工业企业)为例作一些探讨。
一、企业持续经营能力评价的指标设计
设计持续经营能力评价指标有五个原则:一是要用发展性指标来衡量;二是要用综合性指数来衡量;三是要用关键性指标来衡量;四是要同行业平均水平进行比较;五是要符合会计准则对持续经营能力评价提出的基本要求。企业会计准则指出,企业持续经营能力“评价时需要考虑宏观政策风险、市场经营风险、企业目前或长期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财务弹性以及企业管理层改变经营政策的意向等因素”。根据上述原则,笔者设置了以下关键指标进行企业持续经营能力评价。
1.宏观政策风险指标。工业企业评价宏观政策风险就是看国家方针政策可能对企业产生哪些影响。2012年12月2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的《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到2015年,“煤炭消费比重降低到65%左右”。长期以来,我国煤炭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例一直是70%左右。降低煤炭能源占比,对煤炭企业发展极为不利。更大的政策风险是低碳环保的发展方式对降低煤炭燃烧排放的二氧化碳的要求及后续影响等。因此,煤炭企业至少要设置“煤炭能源占比降低率”、“碳排放降低率”指标反映国家宏观政策对煤炭企业发展带来的影响。
2.市场经营风险指标。工业企业应密切关注产品的市场销售情况,可用“主营业务收入发展率”评价市场经营风险。企业还可用“市场占有发展率”来衡量市场风险。市场占有发展率即用当年市场占有率除以上年市场占有率。工业企业计算市场占有率有两种方法:一是某企业全年销售数量占整个行业销售数量的比率;二是某企业全年主营业务收入占整个行业主营业务收入的比率。从宏观经济发展角度看,笔者选择用煤炭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全部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比率来计算煤炭行业的市场占有率。
3.盈利能力评价指标。评价企业盈利能力的指标很多,但首要的是看企业生产经营是否获利。盈利水平高,才能为抵御经营风险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创造条件。评价指标有:主营业务利润发展率、营业利润发展率、利润总额发展率、净利润发展率等。其中,主营业务利润发展率是评价企业盈利能力最关键的指标,这一指标代表了企业主导产品强劲的发展优势。
4.偿债能力评价指标。评价企业偿债能力的指标有营运资金比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比率、资产负债率、获息倍数等。笔者采用因子分析法提取的最有代表性的公因子是资产负债率。结合煤炭工业企业实际,企业经济效益好,资产负债自然降低,偿债能力强;企业经济效益差,资产负债自然升高,偿债能力弱。因此,选择资产负债率作为衡量偿债能力的关键指标。由于资产负债率是个反向指标(越大越不好),其正向指标=1÷(当年资产负债率÷上年资产负债率)。
5.财务弹性评价指标。财务弹性也叫财务适应能力,是指企业适应经济环境变化和利用投资机会的能力,具体是指企业应对可能发生的或无法预见的紧急情况的调整能力、动用闲置资金和剩余负债的能力、把握未来投资机会的能力。这种能力来源于现金流量和现金的支付能力。评价企业财务弹性的指标通常有:现金股利保障倍数、资本购置比率、全部现金流量比率、再投资现金比率等,其中,最关键的指标是“现金流量”。然而,非上市公司一般不对外公布现金流量表,涉及现金流量的指标较难取得。笔者认为,企业的现金流量增加通常会产生两种现象:一是企业要扩大生产规模,二是投资者的资本积累增加。企业可用“总资产发展率”、“资本保值增值率”(或称“所有者权益发展率”)指标间接反映企业的财务弹性。
二、煤炭工业企业持续经营能力评价实例
2002-2011年是煤炭工业企业的黄金发展时期,2012年开始滑波。笔者选择《中国统计年鉴》2011年相关数据代表黄金时期持续经营能力,选择2012-2013年相关数据代表持续经营能力衰退状态。具体指标的计算和评价如下:
1.宏观政策风险指标的选择与应用。(1)选择“煤炭能源占比降低率”计算煤炭工业企业持续经营能力。2011-2013年,煤炭能源占全部能源消费总量的比例分别为:68.4%、66.6%、65.7%,平均每年负增长2%,发展速度是98%(65.7%68.4%,下述计算相同),即发
¸展指数为0.98。(2)选择“二氧化硫排放量”计算“碳排放率”。2010-2013年,全国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为2185.1万吨、2217.91万吨、2117.63万吨、2044.00万吨,其中,煤炭排放占45%,其碳排放率(比上年)分别为:101.5%、95.5%、96.5%。碳排放降低是一件好事,评价绩效时要将其换算成“正向碳排放率”(等于“碳排放率”的倒数),换算结果是:98.5%(1÷101.5%)、104.7%(1÷95.5%)、103.6%(1÷96.5%),平均每年发展速度为102.5%,即发展指数1.025。
2.市场经营风险指标的选择与应用。评价市场经营风险的关键指标是“主营业务收入发展率”和“市场占有发展率”。由于这两个指标都涉及到“主营业务收入”,为了避免同一指标多处使用而降低评价质量,故仅选“市场占有发展率”来衡量企业的市场经营风险。2010-2013年,全国规模以上煤炭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23609.59亿元、31413.27亿元、34049.98亿元、32404.73亿元,同期,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697744.00亿元、841830.24亿元、929291.51亿元、1029149.8亿元。换算成发展指标,2011-2013年市场占有发展率分别为110.3%、98.2%、85.9%,平均每年发展速度为88.3%,即为负增长,发展指数0.883。
3.盈利能力评价指标的选择与应用。评价企业盈利能力的关键指标是“主营业务利润发展率”。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2010-2012年,全国规模以上煤炭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成本分别为16788.74亿元、22632.84亿元、25908.44亿元,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分别为409.49亿元、509.79亿元、499.35亿元,其主营业务利润分别为:6411.36亿元、8270.64亿元、7642.19亿元。2013年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利润率=32404.73×6.28%(注:6.28%引自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统计与信息部编《财务效益——2013》“全行业进入效益拐点,推动持续健康发展任务紧迫——2013年煤炭行业财务效益情况解读”第5页)=2035.02(亿元)。则:2011-2013年全国规模以上煤炭工业企业主营业务利润发展率(以上年为100)分别为:129.0%、92.4%、26.6%,平均每年发展速度为45.4%,即为负增长,发展指数0.454。
4.偿债能力指标的选择与应用。评价企业偿债能力的关键指标是“资产负债率”。2010-2013年,全国规模以上煤炭工业企业资产总额分别为29941.66亿元、37936.27亿元、44807.04亿元、48527亿元,负债总额分别为17418.53亿元、22557.63亿元、27205.07亿元、32173.23亿元,其资产负债率分别为58.2%、59.5%、60.7%、66.3%,换算成正向指标后,2011-2013年全国规模以上煤炭工业企业正向资产负债率分别为97.8%、97.9%、91.6%,平均每年发展速度为96.7%,即为负增长,发展指数0.967。
5.财务弹性指标的选择与应用。笔者选择“总资产发展率”和“资本保值增值率”计算煤炭工业企业的财务弹性。2011-2013年全国规模以上煤炭工业企业总资产发展率(比上年)分别为126.7%、118.1%、108.3%,平均每年发展速度为92.5%,即为负增长,发展指数0.925。2010-2013年全国规模以上煤炭工业企业所有者权益分别为:12444.7亿元、15293.73亿元、17488.74亿元、17455亿元,则:2011-2013年全国规模以上煤炭工业企业资本保值增值率分别为122.9%、114.4%、99.8%,平均每年发展速度为90.1%,即为负增长,发展指数0.901。
6.整个煤炭工业企业持续经营能力指数汇总。2011-2013年全国规模以上煤炭工业企业平均每年发展指数=(0.98+1.025+0.883+0.454+0.967+0.925+0.901)÷7=0.88(<1),说明2011-2013年煤炭工业企业持续发展能力较弱。其中:
2011年全国规模以上煤炭工业企业持续发展能力指数=(68.40%+98.5%+110.3%+129.0%+97.8%+126.7%+122.9%)÷7=1.08(>1),说明煤炭黄金期的最后一年——2011年煤炭工业企业持续发展能力很强。
2012年全国规模以上煤炭工业企业持续发展能力指数=(66.60%+104.7%+98.2%+92.4%+97.9%+118.1%+114.4%)÷7=0.99(<1),说明2012年煤炭工业企业持续发展能力不够强。
2013年全国规模以上煤炭工业企业持续发展能力指数=(65.70%+103.6%+85.9%+26.6%+91.6%+108.3%+99.8%)÷7=0.83(<1),说明2013年煤炭工业企业持续发展能力较弱。
责任编辑 武献杰
相关推荐
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40014 投诉举报电话:010-88227120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
投约稿系统升级改造公告
各位用户:
为带给您更好使用体验,近期我们将对投约稿系统进行整体升级改造,在此期间投约稿系统暂停访问,您可直接投至编辑部如下邮箱。
中国财政:csf187@263.net,联系电话:010-88227058
财务与会计:cwyk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1
财务研究:cwy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2
技术服务电话:010-88227120
给您造成的不便敬请谅解。
中国财政杂志社
2023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