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些年来,我国央企为了拓展自身发展和盈利空间、提高国际影响力,纷纷进行海外投资,开展海外项目合作,然而很多海外投资项目收益不理想甚至亏损严重。那么,央企如何在海外投资中找准市场定位,在“走出去”的过程中有效防范风险并获取稳定、可观的收益?笔者以国家电网公司(简称国家电网)中标巴西输电项目为例进行分析。
一、国家电网投资巴西电力项目的分析
巴西的电力市场有其自身的特点。巴西国有企业在发电领域和输电领域中占据大部分市场份额,而配电领域的私有化程度较高,不少私有企业采用与国有企业联合竞标的方式获取新建项目。早在2010年国家电网就与巴西7家特许输电权公司进行了合作,2014年2月7日,国家电网成功中标特许经营权为30年的巴西美丽山水电站特高压电网直流输电项目,这是我国特高压电网技术首次走出国门,也是国家电网以技术优势支撑海外投资、进一步提升海外项目核心盈利能力的重要举措。此次合作中,国家电网采用与巴西电力公司(Eletrobras)联合投标的方式,国家电网与巴西电力公司的中标股比为51%:49%,国家电网承担主要的技术支撑和运营服务责任。根据中标企业提供的折扣价,在特许经营权内,收益按通胀率进行调整,该项...
近些年来,我国央企为了拓展自身发展和盈利空间、提高国际影响力,纷纷进行海外投资,开展海外项目合作,然而很多海外投资项目收益不理想甚至亏损严重。那么,央企如何在海外投资中找准市场定位,在“走出去”的过程中有效防范风险并获取稳定、可观的收益?笔者以国家电网公司(简称国家电网)中标巴西输电项目为例进行分析。
一、国家电网投资巴西电力项目的分析
巴西的电力市场有其自身的特点。巴西国有企业在发电领域和输电领域中占据大部分市场份额,而配电领域的私有化程度较高,不少私有企业采用与国有企业联合竞标的方式获取新建项目。早在2010年国家电网就与巴西7家特许输电权公司进行了合作,2014年2月7日,国家电网成功中标特许经营权为30年的巴西美丽山水电站特高压电网直流输电项目,这是我国特高压电网技术首次走出国门,也是国家电网以技术优势支撑海外投资、进一步提升海外项目核心盈利能力的重要举措。此次合作中,国家电网采用与巴西电力公司(Eletrobras)联合投标的方式,国家电网与巴西电力公司的中标股比为51%:49%,国家电网承担主要的技术支撑和运营服务责任。根据中标企业提供的折扣价,在特许经营权内,收益按通胀率进行调整,该项目可为国家电网带来丰厚的回报,同时,国家电网也将逐渐掌控巴西电力市场核心盈利区域。
以世界领先技术优势支撑海外投资,对海外项目的投资政策环境进行详细评估,与已合作国家进行更多深度合作,采用联合投标的方式进行投标,这些都是国家电网不断积累和探索出来的海外投资模式。国家电网近年来在菲律宾、澳大利亚、葡萄牙等国家均有投资并获取了丰厚的盈利,这与其充分利用技术、资本、人才优势进行海外布局是分不开的。作为在海外投资中盈利能力较强的央企,国家电网的投资战略和策略给我国其他央企进行海外投资带来了一些思考与启示,笔者做进一步分析。
二、我国央企海外投资的现状
(一)央企海外投资概况
随着全球经济转型和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经营跨国业务的企业数量逐渐增多,而央企是我国企业海外投资的主要力量。近些年在我国央企纷纷加大海外资产投资力度的过程中,不少大型央企在海外投资中却遭受重大损失,如:2009年中国铁建采用设计、采购、施工加运营、维护总承包的模式投资沙特麦加轻轨铁路项目,由于在与沙特签订的合同细节方面出现重大风险防范疏漏,该项目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实际工程量大幅增加,至2010年项目净亏损41.48亿元人民币;2006年中信集团下属公司中信泰富在投资澳大利亚SINO磁铁矿项目时错误假定未来铁矿石价格将持续攀升,又对当地投资项目的设计、环保等要求评估不足,投资和运营成本不断加大,预算严重超支,亏损147亿港元。类似地,中国平安、中国远洋等央企的海外投资由于在项目评估、经营管理方面的失误也出现严重亏损。
(二)央企海外投资失利的原因
首先,我国央企海外投资风险评估能力不足,缺乏完善的企业风险管控体系。比如中信泰富对投资项目的前期评估考虑不周导致预算严重超标,说明其风险管控体系在项目的前、中、后期不仅缺乏分析评估能力,更缺乏及时有效的监控调整能力。其次,我国央企海外投资普遍缺少核心技术,由于核心竞争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较差,管理国际品牌和营销渠道的经验不足,因此海外投资亏多盈少。第三,我国央企普遍缺乏全局的海外投资战略,没有将海外资源的整合、配置与国际市场接轨,仅将国内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方法应用到国外项目,缺少全局性的战略定位、具体执行方案及全球产业利益分配的主导权。
三、思考与启示
为提升央企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和影响力,“走出去”是非常关键的一步,那么,央企如何在海外投资中有效防范风险、更好地把握投资机会、获取较好的收益?笔者认为,须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以核心科技作为先导
当前我国处在工业化中期阶段和加速发展时期,目前“走出去”的产业主要集中在石油、钢铁、煤炭、有色金属等能源性产业,在新能源、高端设备技术、电子信息网络等科技方面出口能力不足。随着我国央企产业不断升级,科技和创新能力成为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从外部需求来看,央企也必须开发、研制央企的核心技术,提高央企核心技术的国际影响力,大力开展国际标准制定工作,通过技术和相关标准的硬实力真正掌握市场的主动权。国家电网之所以在巴西获取了高额的投资回报率,正是由于其具有电网技术优势,并打造出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的特高压输电这一国家技术外交名片。
(二)加强风险评估和防范
一是央企在海外投资项目确定前期,需要对目标国家的宏观经济、法律政策情况做好充分评估,识别并认真分析投资环境风险点。不同国家的经济发展阶段不同,对外资的接受能力也不同,一些国家在税收、土地、环境保护等方面对外来投资有严格的约束和限制,因此央企在选择目标国家时要做好充分调查,可以选择在合作关系良好的国家进行更多深度投资。二是要对海外投资项目的业务发展、工程建设、运营管理等环节的风险点进行评估和防范,将风险评估纳入海外投资项目全过程管理体系,提高对投资项目前、中、后期的分析评估能力,并具备及时有效的监控调整能力。三是要不断提高企业海外投建资产的管理运营能力,针对运营管理中出现的具体问题修订海外资产管理的相关制度规范,提出针对不同国家、不同投资模式的运营管控方案,完善海外投资项目的决策、跟踪反馈和退出机制。
(三)以资金和人才作为保障
我国央企进行海外投资时一方面要合理利用企业自身积累的资金,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国际资本市场的投融资新模式和新理念,通过创新海外投融资方式获取更充裕的资金来源。在海外投资项目的具体管理过程中,要加强项目资金计划管理,在规避资金安全风险的基础上提升资金管理精细化程度,为海外投资项目提供充足、安全的资金保障。同时央企要加强国际化人才队伍建设,通过从公司内部或者外部招聘的方式甄选海外项目的专家人才,建立并健全海外员工的工作回报体系,在人员的培训与进修、绩效考核、职业发展等各个方面做好规划。此外,央企要想在海外得到持续、良性发展,就必须培养出一支具有国际视野、跨文化沟通能力、先进的管理知识和经验的复合型人才队伍,为企业海外资产增值、海外投资盈利提供人力保障。■
责任编辑 刘黎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