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0-26 作者:
[大]
[中]
[小]
摘要:
《让不可能变成可能——记一位敢于有梦、追梦和圆梦的会计人》一文在本刊刊出后,引起了读者的广泛关注。后在中国会计视野论坛“财务与会计杂志”版面贴出,短短数十日,便引来数千名网友查阅。不少读者通过来函或在线留言的方式给我们传来读后感:有和作者经历相似、对英语之类“拦路虎”的困扰感同身受的,有对人生的价值心生感悟的,也有受到激励要继续前行的。或长或短,或深或浅,虽有不同,但都表达了一种相互交流的愿望和真挚的情感。现将部分来函或留言摘录如下,和更多的读者分享这份感悟和体会。欢迎大家继续参与互动交流。
持续学习,追寻更好的自己
——徐严华
戴国华一直保持持续学习的习惯,坚持30年,令我印象深刻。他引导我们用积极阳光的心态去学习和工作,活在当下,倾听内心的声音,从而得喜悦自在,成为一个充满正能量的人。
当今时代是一个知识时代,是一个讲求速度、变化和危机管理的时代,新理念、新技术不断涌现,特别是会计新规、财税改革和其他方方面面的知识都需要财务人员不断学习。我认为唯有学习是通往未来的护照,虽然曾经也侥幸地认为走出知名财经院校的校门就可以坐享其成,不需要再学习了。现代社会中,不但企...
《让不可能变成可能——记一位敢于有梦、追梦和圆梦的会计人》一文在本刊刊出后,引起了读者的广泛关注。后在中国会计视野论坛“财务与会计杂志”版面贴出,短短数十日,便引来数千名网友查阅。不少读者通过来函或在线留言的方式给我们传来读后感:有和作者经历相似、对英语之类“拦路虎”的困扰感同身受的,有对人生的价值心生感悟的,也有受到激励要继续前行的。或长或短,或深或浅,虽有不同,但都表达了一种相互交流的愿望和真挚的情感。现将部分来函或留言摘录如下,和更多的读者分享这份感悟和体会。欢迎大家继续参与互动交流。
持续学习,追寻更好的自己
——徐严华
戴国华一直保持持续学习的习惯,坚持30年,令我印象深刻。他引导我们用积极阳光的心态去学习和工作,活在当下,倾听内心的声音,从而得喜悦自在,成为一个充满正能量的人。
当今时代是一个知识时代,是一个讲求速度、变化和危机管理的时代,新理念、新技术不断涌现,特别是会计新规、财税改革和其他方方面面的知识都需要财务人员不断学习。我认为唯有学习是通往未来的护照,虽然曾经也侥幸地认为走出知名财经院校的校门就可以坐享其成,不需要再学习了。现代社会中,不但企业要建立良好的学习机制,职工也要持续学习。只有通过不断地获取新知识,让自己不断更新,才能拓展自己的视野,提升自己的能力,历久常青。戴国华就是通过不断的学习,使一个个会计梦想都得以实现的。
戴国华坚持学习专业技能知识,再结合工作实际,将理论应用到实际,撰写了40多篇应用性论文,从而打造自己的专业特长,给我以启发:打铁还得自身硬,只有练好自己的“金钟罩”,专业上有所长,才能更好地服务企业,体现个人价值。
戴国华有一颗持之以恒的心。成长不会在一朝一夕之间完成,而是一个时辰、一个时辰熬出来的。他传递给我们财务会计人员一种积极向上的正能量,要求我们要有耐心、有恒心、有毅力。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就是我读了这篇文章的真实感受。
坚持与不弃,你才能与成功走得更近
——徐峥
“让不可能变成可能”,很喜欢这平平常常的几个字。平平常常之中,隐含了多少付出与汗水,只有亲身经历之人才能有所体会。戴国华的这段与会计结缘的人生,是非常丰富的经历。这篇文章,通过学历、职称、专业三个方面,向我们展现了戴国华这段平凡却传奇的会计人生。仔细品读,我读出两个词:坚持、不弃。
在当今社会,学历和职称不是衡量一个人能力的唯一标准,但是,提升学历和职称的过程,确是一个人完善自我的过程。戴国华的自考经历,也是我曾经经历过的一段人生。高等数学和英语,是很多没有经历过高中教育的人自考路上最大的“拦路虎”。和戴国华相似,我也没有受过正规高中教育,在参加会计学自考本科考试前毕业于非会计专业自考专科。线性代数和微积分,称为“天书”一点不为过。看书、反复运算……那厚厚的一叠草稿纸,记载了自己那段与数学作战的历程。本科英语,5000个生词的词汇量。如果不是那每天清晨黑夜中的坚持,一个成年人怎么可能顺利通过?对成年人来说,学习很难,因为在工作和生活之外,还要付出更多,但在学习的这条路上,付出总有回报。自考的课程其实并不难,难的就是一个坚持。很多人在这条路上半途而废。我相信,能够坚持走下来的人,收获的绝不仅仅只是一张文凭。
学历和职称的提升,与专业的提升密不可分。在一个人的职业道路上,专业素养的积累要耐得住寂寞,忍得了孤独。在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专业文章的写作过程中,有时无人喝彩。我相信戴国华在这条路上也不会一路鲜花与风光无限,但他没有放弃。有时,回想自己十年前设定过的梦想与目标,当时觉得是那样高不可攀。也曾经羡慕过别人,自叹自己天资不济。事实证明,经历了十年坚持与努力的自己,虽不能称之为成功,至少在不断进步。
戴国华的经历,是一个普通会计人的经历,也向我们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坚持与不弃,你才能与成功走得更近。
精神恒久远,追梦永向前
——梁淑玲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伴随着国家教育体系、人力资源职称改革的推进,“考证”已成为中国会计人职业生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部分会计人对证书的追求几乎到了痴迷的程度。然而正如网友“mosthero”所言:“一辈子能做到有梦、追梦就不错了,能圆梦否还得看时运了。”很多人都在追求完美,我周围也有许多戴国华似的会计人,但像其如此幸运的不多。我的同事永在高数(二)上历尽艰辛,用了整整10年时间也没能拿到会计自考本科证书,最后无奈地放弃了,正所谓“十年一觉本科梦,高数(二)前断我魂”;我的好友芹前前后后坚持考了10年的CPA,有的科目都拿了两到三次合格证书,但终因这样那样的原因没能成为CPA的一员。每当说起CPA考试,芹总是带着无限的遗憾与伤感。
追求完美是大多数人的心态。何谓完美,大多数人倾向于用结果来评判。其实,无论梦圆与否,在追梦的过程中,总会有段艰难困苦而又难以忘怀的经历。在这段经历中只要我们做到全力以赴,即使达不到预定的目标,也会有所得、有所获、有所提高,这就足够了!谁都期望有个完美的结果,但如果穷尽一生也达不到那个目标,在追逐这个目标的过程中我们已经竭尽全力了,我认为这个过程同样也是美好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固然好,但是在登顶过程中欣赏那“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的美景岂不亦快哉!
人生一定要有理想,要不断追求新的目标
——warm-snake
戴国华身处于工作环境并不好的建筑企业,在如此漂泊中能持之以恒地学习,从初中生到硕士生,从会计员到正高职会计师,从小“铁匠”到财务管理专家,一路走来,碰到的困难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但他坚持下来,这也是他能实现梦想的根本所在。我也是一名会计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在事业单位做会计工作。平时自认为所学的知识应对工作就足够了,还认为做会计没有大的出息,学习嘛,为应付职称考试,临时抓一下就可以,再学习都没有多大用处。看到《让不可能变成可能》这篇文章后,我深深地被戴国华的自学精神所感动。人生一定要有理想,只有不断追求新的目标,人活得才有价值。戴国华给我们树立了学习的榜样,让我真正理解了“寻梦、追梦、圆梦”的真正含义。这篇文章使我受益匪浅,也为我今后的人生走向指明了方向。戴国华传递了一种正能量,他把所学到的会计知识,除了应用到企业外,更重要的是回报给社会。我特意搜索了其在《财务与会计》上发表的多篇文章,所写的内容实际,应用性特别强,对工作有很大的指导意义,我已将它们一一下载,待日后慢慢“品尝”。
沉舟再扬帆,共圆中国梦
——汪雄飞
2010年年初,我下定决心,打破局面,从原来的公司辞职而去。那一刻,我知道,我将要直面生活所有的风雨雷电,哪怕被碰得头青面肿,也将严阵以待,绝不退缩。
如今,我依然处在寻找美好生活的过程中。感谢《财务与会计》,为我们推介出戴国华这样勤奋、勇敢、执著的优秀会计人。他立足会计职业,敢于梦想,不懈追梦,终于美梦成真,为我们树立了学习的典范,也成为“中国梦”在社会生活中的活标本,真注解。
对照先进,我为曾经的自我放逐感到羞愧、自责!沉舟再扬帆,共圆中国梦,让我们携起手来,一起努力吧!
心若在,梦就在
——张强
初中毕业自学高中课程,参加成人高考,取得大专文凭,从粮食部门的“铁饭碗”到下岗职工,从年少轻狂的少年到“四十而不惑”的中年人,从保安员到会计师……一路走来,风雨兼程,与戴国华一样的境遇和抗争,只为了诠释两个字:我能!
1.有志者事竟成。“在那个年代,对于地处九江偏远郊区的年轻职工而言,这是让他们最为期待的事,可以帮助他们暂时忘掉生活的艰难和身体的疲惫。然而,抬头透过窗子就能看到电影屏幕的戴国华,却用报纸糊住玻璃,用棉球塞住耳朵,坚持自学,自始至终没有看过一场电影。”读罢这段文字,我被戴国华滴水穿石般的毅力、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坚强决心深深地感动着、震撼着。一切的努力都不会白费,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感慨之余,不禁汗颜,虽然自己也经过努力通过了会计师资格考试,但比起戴国华的干劲还是不够。我决心在注册会计师的备考中,学习他志存高远、不断自我加压、不断追求进步、永不满足的进取心,学习他心无旁骛、一心一意的钻劲。
2.干一行爱一行,干一行精一行。从小“铁匠”到财务管理专家,从初中生到会计专业硕士,从会计员到正高会计师,从戴国华身上我们读懂了“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的力量与魅力。要敢于有梦、追梦、圆梦,挑战人生,让不可能变成可能。
3.学会“舍得”的哲学。“一路走来再回首,我思绪万千。30年来,是大桥局这片沃土培养了我,也是大桥局给我提供了锻炼的机会,使我的会计梦一个个都能实现”,“人要选择,必然有取舍。一个好的会计,就是在得与失中锻造出来的”。一句句平实的话语,道出了戴国华懂得感恩的情怀。“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是生活中的大智慧。
从戴国华敢于追梦、圆梦,成就自我的故事中明白,我也要勇敢地去圆自已的注册会计师梦。愿自己和所有的追梦人都能梦想成真!■
责任编辑 刘良伟
相关推荐
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40014 投诉举报电话:010-88227120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
投约稿系统升级改造公告
各位用户:
为带给您更好使用体验,近期我们将对投约稿系统进行整体升级改造,在此期间投约稿系统暂停访问,您可直接投至编辑部如下邮箱。
中国财政:csf187@263.net,联系电话:010-88227058
财务与会计:cwyk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1
财务研究:cwy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2
技术服务电话:010-88227120
给您造成的不便敬请谅解。
中国财政杂志社
2023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