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0-26 作者:陈潇怡 欧阳电平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大]
[中]
[小]
摘要:
我国财政部于2011年在13家国有大型企业开展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XBRL)财务报告编报试点,2013年扩展到200多家国企。然而,自2011年XBRL财务报告编报在企业试点以来,企业普遍反映“实施困难”,财政部门反映“推动有难度”,不少参加过XBRL培训班的会计人员反映“听天书”。那么,XBRL的实施到底难在哪里?如何化解这些难题?笔者有机会全程参与了湖北省财政厅组织的为期15天的2013年《企业会计准则通用分类标准》(XBRL分类标准)实施培训。此次培训是针对湖北省所有的32家国有企业,其中有5家是2012年试点企业,3家为2013年新增试点企业,其余24家企业将在2014年逐步推广实施。笔者采用在课堂发放并回收问卷的调查方式和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通过了解企业实施XBRL财务报告第一线人员的真实看法,剖析影响企业实施XBRL财务报告的问题与成因,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与措施。
一、调查对象与样本特征
(一)调查对象
笔者将本次培训班的58名学员作为问卷调查对象,回收有效问卷58份。这些学员由4类人员组成:来自32家湖北省国有企业集团总公司的企业会计人员41人;会计师事务所9人;软件公司技术支持人员4人;大学教师4人。由于调查对象必须要对XBRL有一...
我国财政部于2011年在13家国有大型企业开展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XBRL)财务报告编报试点,2013年扩展到200多家国企。然而,自2011年XBRL财务报告编报在企业试点以来,企业普遍反映“实施困难”,财政部门反映“推动有难度”,不少参加过XBRL培训班的会计人员反映“听天书”。那么,XBRL的实施到底难在哪里?如何化解这些难题?笔者有机会全程参与了湖北省财政厅组织的为期15天的2013年《企业会计准则通用分类标准》(XBRL分类标准)实施培训。此次培训是针对湖北省所有的32家国有企业,其中有5家是2012年试点企业,3家为2013年新增试点企业,其余24家企业将在2014年逐步推广实施。笔者采用在课堂发放并回收问卷的调查方式和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通过了解企业实施XBRL财务报告第一线人员的真实看法,剖析影响企业实施XBRL财务报告的问题与成因,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与措施。
一、调查对象与样本特征
(一)调查对象
笔者将本次培训班的58名学员作为问卷调查对象,回收有效问卷58份。这些学员由4类人员组成:来自32家湖北省国有企业集团总公司的企业会计人员41人;会计师事务所9人;软件公司技术支持人员4人;大学教师4人。由于调查对象必须要对XBRL有一定的了解才能填写问卷,笔者首先就被调查者对XBRL的了解程度进行了调查。在参加本次培训班前,被调查者中有28人完全不了解XBRL;14人了解一点,14人有所了解,2人比较了解。被调查者主要是通过有关部门组织的XBRL培训班(含本次培训班)、新闻媒体和网络、有关文件、公司项目申报或其他途径了解XBRL。由于我国企业实施XBRL财务报告的编报还在试点阶段,被调查者对XBRL的了解程度和途径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因此,笔者将调查问卷的填写安排在培训进行的第10天,以保证问卷填写的有效性。
(二)样本特征
被调查者的年龄、学历、知识结构、工作经历、信息化的熟悉程度对答卷的质量有较大的影响。从本次被调查者年龄结构来看,25岁以下9人;25-35岁28人;36-45岁17人;45岁以上4人。从学历结构来看,中专1人;大专5人;本科35人;研究生以上17人。从知识结构来看,财务会计和审计部门42人;业务管理部门8人;IT部门2人;高层决策部门2人;高校信息化教师4人。从工作经历来看,1-2年12人;3-5年16人;6年以上30人。从接触或使用会计软件的时间来看,3年以上的46人;对信息化比较了解的33人。由此,本次被调查对象主要来自会计和审计岗位;大部分有6年以上工作经验并熟悉会计软件的应用,对信息化比较了解;89%的被调查者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并且年富力强。
二、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调查问卷的主体主要分为五个方面的主要内容:(1)被调查者对XBRL财务报告的基本认知度;(2)企业实施XBRL财务报告的问题与困惑;(3)对推动实施XBRL财务报告措施的认可度;(4)企业实施XBRL财务报告的质量风险;(5)对企业实施XBRL财务报告应用前景的看法。由于被调查者对XBRL还不是很了解,笔者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对每个方面的内容设计了6-10个问题,运用5分量表法,对每个具体问题设计了“非常认同”、“比较认同”、“一般”、“较不认同”、“不认同”5个选项,被调查者可以选择其中一个选项。对每一个方面的调查结果,按照每个选项的人数乘上权值(5、4、3、2、1),再按加权平均分对问题的认同度进行排序。限于文章的篇幅,以下仅对问卷调查的前三方面内容进行分析。
(一)被调查者对XBRL财务报告的基本认知度
从表1的统计结果来看,对问题(6)的认同度最高,22人非常认同,占37.9%,25人比较认同,占43.1%;相对而言,对问题(5)的认同度不太高,主要是被调查者大多是会计审计人员,他们缺乏的是计算机知识。被调查者对XBRL的基本概念(问题<1>)的认知度较高,12人非常认同,28人比较认同,共占69%,说明他们通过实施培训对XBRL的概念、特征和作用是比较理解的。被调查者基本认同XBRL财务报告是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会计人员需要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二)企业实施XBRL财务报告的问题与困惑
为深入挖掘企业实施XBRL财务报告“到底难在哪”,主要问题有哪些,哪些因素影响较大,以便为有序化解企业的困惑与难题提供可行的解决方案,笔者主要从人才、资金、技术、成本与效益、软件质量、政策环境几个方面设计了10个问题,调查统计结果见表2。
(三)对推动实施XBRL财务报告措施的认可度
如何化解企业实施XBRL财务报告的难题,以推动其进一步发展?这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必须由政府、市场、软件厂商、企业等整个信息产业链的各方联手解决。笔者仅从企业实施XBRL财务报告人员的视角设计了6个措施项目,调查统计结果见表3。
从表3的统计结果来看,被调查者对“完善XBRL分类标准,最大限度减少企业扩展分类标准”,以及“通过计算机软件直接转换XBRL财务报告”这两项措施的认可度最高,均值分别达到4.29和4.26。这与表2中问题(9)形成了印证,是实施者对手工编制XBRL财务报告的复杂技术流程及繁琐、细致、巨大的工作量提出改进的强烈需求。对“将掌握XBRL财务报告编制作为考核指标”和“集中培训方式”两项措施,被调查者反响强烈,形成很大反差,基本都认可集中培训方式,对增加压力的考核指标半数被调查者都不认可。对“政府相关部门给出相应的激励政策和资金支持”以及“将XBRL财务报告等会计信息化知识作为高校会计专业的教学内容”,被调查者都比较认可。
三、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研究结论
(二)政策建议与措施
1.将会计和XBRL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工程落到实处。“推进XBRL应用,人才是关键”(刘玉廷,2010.11)。如何培养既懂会计又懂XBRL并且具有一定英文水平的复合型人才,以解决XBRL应用人才和师资稀缺的困境?笔者提出以下解决措施:1()加大宣传和普及力度。尽快组织编写通俗易懂的XBRL知识普及读本,通过各级财政部门或会计学会发放并组织会计人员学习,也可开展一些形式多样的XBRL知识竞赛和普及活动,让大家知道XBRL是什么,能给财务报告改革带来什么贡献。(2)高校内外联手,加速XBRL培训师资队伍的建设。可由高校会计信息化教师和XBRL软件研发人员,以及实施企业有XBRL实践经验的人员组成培训师资队伍,这种师资结构可以相互弥补不足,加速促进XBRL师资队伍的成长。(3)建立长效的培训机制。对企业实施XBRL财务报告的人员培训,既要满足目前试点编报的要求,更要考虑长远的XBRL编报和深入应用的需要。各级财政部门要有专人负责,可委托高校或软件公司建立XBRL培训基地,制定培训计划,编写培训教材,开发培训软件,定期组织、轮换企业会计人员学习和培训。(4)尽快将XBRL知识引进大学教育,便于本科生、研究生学习和研究XBRL,为XBRL的推广和深入应用不断输出复合型知识结构的人才。
2.运用政策和市场两个抓手,积极引导、扶持我国XBRL软件产业的发展。XBRL的推广应用离不开软件系统的支持,对此,笔者提出以下解决措施:(1)政府相关部门应加速出台强制XBRL财务报告编报的进度表,以解决市场预期不明、软件厂商观望等问题。(2)通过资金支持、税收优惠、人才培养等政策引导,对采纳XBRL技术的企业、软件厂商和高校给予政策扶持,以鼓励应用、研发和研究的积极性,从而推动XBRL软件市场的发展,以便利用市场这个抓手解决软件数量少、质量不高的问题。(3)软件厂商要用战略眼光看待XBRL软件研发成本与收益,开发出适应大、中、小型企业,性价比适中的不同类型的XBRL财务报告自动生成系统;软件厂商还可通过对重点企业成功应用案例的宣传,以及向目标客户提供软件试用服务等营销方式,打开软件产品的销量。(4)企业要根据自身的财力状况、信息系统应用状况、会计人员能否使用等因素选择XBRL软件产品,除了考虑软件购置成本,还要考虑对相关人员的长期培训和使用成本,以及软件升级、维护成本等,企业对XBRL软件产品的明智选择能促进产品质量的提升。
3.不断完善XBRL分类标准,形成完整的XBRL信息供需链,促进应用市场的形成。针对目前企业对XBRL的投入感知不到相应的效益等问题与困惑,笔者认为,可通过以下措施逐步解决:(1)政府部门在不断完善XBRL通用分类标准的基础上,尽快推出行业标准和监管标准,尽量减少企业扩展元素,这样既可减轻企业报送负担和XBRL财务报告质量风险,又可提高XBRL财务信息的可比性,便于财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产生社会效益。(2)通过政府部门政策支持、软件厂商、会计师事务所、企业、资本市场和中介机构等整个XBRL信息供需链的各方大力配合,促进应用市场的形成。随着XBRL财务数据越来越多,应用软件工具的丰富,应用平台和应用市场的形成,整个信息产业链条都运转顺畅,企业就不再仅仅是XBRL财务报告的提供者,同时也是需求者,通过这个市场可获取行业中其他企业或上下游企业的财务数据进行财务分析,以提高企业的决策水平。另外,还可通过对成功应用XBRL技术的企业进行示范和宣传等途径,增强企业应用XBRL技术的信心和对XBRL预期收益的感知。■
(本文是博士后基金2013M542069和湖北省财政厅基金支持项目“湖北省企业实施XBRL的问题与对策研究”的阶段成果)
相关推荐
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40014 投诉举报电话:010-88227120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
投约稿系统升级改造公告
各位用户:
为带给您更好使用体验,近期我们将对投约稿系统进行整体升级改造,在此期间投约稿系统暂停访问,您可直接投至编辑部如下邮箱。
中国财政:csf187@263.net,联系电话:010-88227058
财务与会计:cwyk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1
财务研究:cwy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2
技术服务电话:010-88227120
给您造成的不便敬请谅解。
中国财政杂志社
2023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