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年来,在国家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引导下,建筑施工企业纷纷走出国门参与国际建设市场的竞争,这其间海外工程项目巨亏事件时有发生。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企业盲目参与海外市场竞争、境外工程项目监管力度不够所致。本文通过分析海外工程项目失败的原因,在梳理识别海外工程项目共性风险因素的基础之上,归纳出海外工程项目审计的重点,以提高海外工程项目审计的效率和效果。
一、海外工程项目失败原因分析
近几年,国有企业海外工程项目失败巨亏事件时有发生,如2010年中铁建披露其承建的沙特麦加轻轨项目发生巨额亏损41.5亿元人民币;2011年中国中铁披露波兰A2高速项目发生亏损5.5亿元人民币等。分析这些失败案例的前期运作、投标签约以及从工程施工到合同终止的各个环节可以看出,造成海外建筑企业工程项目失败的主观原因主要有:低价中标,设计失控,项目前期准备不足,人员选聘不当,公司和项目部对设计、采购和施工合同实施不力等;客观原因主要有:对国外市场环境不够熟悉、业主提高设计标准、原材料价格上涨、金融危机导致的经济波动影响等。
二、海外工程项目审计的重点
海外工程项目的影响因素较多、施工风险较大,这对海外工程项目...
近年来,在国家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引导下,建筑施工企业纷纷走出国门参与国际建设市场的竞争,这其间海外工程项目巨亏事件时有发生。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企业盲目参与海外市场竞争、境外工程项目监管力度不够所致。本文通过分析海外工程项目失败的原因,在梳理识别海外工程项目共性风险因素的基础之上,归纳出海外工程项目审计的重点,以提高海外工程项目审计的效率和效果。
一、海外工程项目失败原因分析
近几年,国有企业海外工程项目失败巨亏事件时有发生,如2010年中铁建披露其承建的沙特麦加轻轨项目发生巨额亏损41.5亿元人民币;2011年中国中铁披露波兰A2高速项目发生亏损5.5亿元人民币等。分析这些失败案例的前期运作、投标签约以及从工程施工到合同终止的各个环节可以看出,造成海外建筑企业工程项目失败的主观原因主要有:低价中标,设计失控,项目前期准备不足,人员选聘不当,公司和项目部对设计、采购和施工合同实施不力等;客观原因主要有:对国外市场环境不够熟悉、业主提高设计标准、原材料价格上涨、金融危机导致的经济波动影响等。
二、海外工程项目审计的重点
海外工程项目的影响因素较多、施工风险较大,这对海外工程项目的审计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笔者认为,海外工程项目审计应在评估项目外部风险因素和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基础上,围绕项目的经营管理和运营效益,重点对项目招投标情况、合同履行情况、工程技术方案、涉外管理(包括涉外商务、人力资源、物资机械、财务管理)等方面进行审计。
(一)外部风险控制情况审计
海外工程项目审计应对外部风险予以高度重视,尤其要关注政治风险、经济风险及地缘文化风险等。
1.政治风险。政治风险是指工程项目所在国发生政治事件或与其他国家的政治关系发生变化或者国家法律法规突然发生变化对工程项目造成不利影响的风险。比如2011年利比亚政乱曾导致多个中国建筑企业的全部项目停工、人员撤离,造成巨大损失。审计人员应充分掌握项目所在地的政治风险,注意分析评估国家战乱风险、政府征收风险、政府违约风险及社会治安风险等,并对政治风险进行综合评估和风险提示。
2.经济风险。经济风险主要涉及经济周期波动、汇兑风险、资金支付及地方保护等方面的问题。审计人员应注意以下事项:分析近年来当地经济周期及经济环境对人工成本、物资材料价格的影响程度;关注工程项目所在国的汇率波动风险和外汇管制因素;了解当地政府、分包商和销售商的地方保护程度等。在此基础上,分析经济风险因素对工程项目管理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程度,及时提示项目可能面临的风险并制定应对策略。
3.地缘文化风险。审计人员在评估工程项目地缘文化风险时,应充分了解当地具有相当影响力的行为规范、价值取向和风俗习惯等,分析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工程投标模式、项目管理手段和实施过程沟通方式等方面的冲突和差异,如伊斯兰国家的宗教信仰、当地的节假日制度、环境保护要求等可能影响项目实施、造成工期拖延、增加建设成本的重要风险因素,并提出审计建议及风险应对措施。
(二)内部控制和管理情况审计
审计人员在评估海外工程项目所处环境风险、排查外部重大风险影响因素后,应再对项目现场组织管理、投标报价、合同执行、施工组织、成本效益、劳务管理、物资设备等内部控制和管理情况进行重点审计,全面深入反映海外工程项目真实情况,提高其风险管理水平和运营效益。
1.现场组织管理审计。现场组织管理审计主要是审计工程项目现场的决策机制、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制度体系和企业文化等方面是否健全有效,具体包括:上级单位的决策和规定是否严格执行,是否缺乏日常监督报告机制,项目经理的权限是否过大;项目机构职能和人员配备是否满足项目实施的各专业条件,配备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海外经验是否充分,各部门机构是否职责清晰、关系顺畅、协调配合;施工生产管理方面如工程、安全、质量、物资、设备、劳务、分包、财务、人事等方面的制度是否健全并有效执行;工程项目现场的文化建设、与外方的文化融合等方面是否健全有效。
2.投标报价审计。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投标报价审计主要关注以下事项:项目前期可行性研究、项目评审程序和内部决策程序的完整性;可行性研究和项目评审内容中是否涵盖公司在该国别市场的经历和经验,是否对当地市场法律环境、项目技术标准以及用工和分包环境(人员准入、市场容量及垄断程度)、主要材料和施工设备、外汇税收等重要风险因素进行了评估,是否重点论证了合同关键性条款、投标报价合理性、施工组织可行性、资源配置充分性等重要环节;项目立项决策是否符合内部决策审批权限及履行了相关程序等。
3.合同及执行情况审计。在国际建筑施工领域,各国都将国际咨询工程师联合会(FIDIC)合同条款作为国际通行的合同条件。FIDIC条款通过业主和承包商签定的承包合同作为基础,以独立、公正的第三方(施工监理)为核心,形成了业主、监理、承包商三者之间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互相监督的合同管理模式。但由于国内企业缺乏FIDIC条款操作经验,国内承包商在合同执行过程中经常处于不利的地位。因此,对工程项目合同及执行情况的审计应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
一是合同工期条款的审计。基于FIDIC合同条款的严肃性,审计人员应特别关注合同条款中对于工程项目进度节点和工期的要求,与实际进度进行对比,避免发生工期拖延遭受处罚及违约的风险。二是关注合同中关于功能要求、工程质量、技术标准和环境保护条款方面的规定,即:审计人员应分析判断合同条款中关于项目的功能要求是否被公司和施工人员充分理解;对当地环评要求、施工工艺、施工难度的理解和测算是否充足。三是关注合同争议条款、变更索赔条款,即:关注合同中是否有关于合同争议条款和变更索赔方面的约定,对可能存在的潜在争议和索赔情况是否做好了充分的资料收集和准备工作,并与当地有经验的咨询机构合作进行评估准备工作。
4.收入、成本费用和效益情况审计。工程项目收入审计主要审查以下事项:向业主报送的工程计价资料的完整性;业主批复与项目申报数是否存在差异;工程结算款是否及时足额收取;各项工程扣款是否经业主签认;工程结算收入的使用是否得当,财务收入的确认是否符合建造合同的核算要求等。
成本费用审计主要关注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设备费和其他费用的控制核算,并重点审查工程项目劳务、物资、设备现场管理情况。由于境外工程项目多以雇佣当地劳务为主,也有从国内输出劳务的,因此,人工费用审计应重点关注:支出是否能够合理控制;雇佣劳务是否能够保证正常生产效率;项目部是否能够对当地劳工进行有效沟通和管理、雇佣的当地劳工是否造成不稳定情况等。同时,对劳务分包的审计,应重点审查:分包单价是否合理、分包结算是否严格、对工程量的核定是否存在虚假情况,同时要特别防范当地分包商利用合同疏漏或者当地劳工保护政策等对工程项目进行劳务用工索赔。材料成本是工程项目成本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材料涉及面广,价格波动大,变化因素多,对工程项目的进度、质量和经济效益都会产生较重大的影响。因此,应重点审计以下事项:物资管理是否能够满足施工的材料需求;是否能够合理控制成本;是否建立了材料计划、采购、点收、入库、领用、核销等手续及定期盘点和余料管理。对于工程项目分包商和供应商的审计,应重点关注:是否根据施工要求对当地建筑市场资源进行过广泛调研;是否与分包商和供应商建立了较稳定可靠的合作关系;是否建立了劳务、物资和机械设备等市场波动风险的应对措施等。
效益审计是对工程项目盈亏分析的综合评价,应在客观分析工程项目财务收入及成本费用等财务数据的基础上,综合分析企业的战略目标和其他主观原因,全面客观反映工程项目的真实盈亏,并披露其潜在风险。■
责任编辑 刘黎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