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给企业的经营模式、管理模式、利益分配模式带来了深刻变革。“十一五”以来,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国石油)财务工作把信息化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驱动力,不断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推进管理模式和运作方式的创新,逐步实现了从分散到集中、从集中到集成的跨越,打造了公司拥有自主知识产权、集成共享先进适用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以下简称FMIS),在强化会计集中核算、加强内部风险管控、提升财务分析与测试水平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为公司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利保障。
一、财务会计信息化管理取得的成绩
(一)有效实施会计一级集中核算,实现了财务会计信息化管理工作重大跨越
会计管理是财务管理的重要基础,中国石油财务会计信息化工作一直践行集中核算的管理理念,会计一级集中核算遵循“设计思想国际化,开发实施本地化”的理念,创新了技术开发路线、标准管理体系和会计业务流程。从下属超过一百家地区公司分别实施集中,到股份公司总部集中,最终实现了会计账套由原来的8000多个合并为1个,财务报告流程从7层压缩为1层,每年约3亿条记录、156万亿元交易金额被及时、准确、安全地放在一个平台内部确认、...
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给企业的经营模式、管理模式、利益分配模式带来了深刻变革。“十一五”以来,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国石油)财务工作把信息化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驱动力,不断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推进管理模式和运作方式的创新,逐步实现了从分散到集中、从集中到集成的跨越,打造了公司拥有自主知识产权、集成共享先进适用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以下简称FMIS),在强化会计集中核算、加强内部风险管控、提升财务分析与测试水平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为公司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利保障。
一、财务会计信息化管理取得的成绩
(一)有效实施会计一级集中核算,实现了财务会计信息化管理工作重大跨越
会计管理是财务管理的重要基础,中国石油财务会计信息化工作一直践行集中核算的管理理念,会计一级集中核算遵循“设计思想国际化,开发实施本地化”的理念,创新了技术开发路线、标准管理体系和会计业务流程。从下属超过一百家地区公司分别实施集中,到股份公司总部集中,最终实现了会计账套由原来的8000多个合并为1个,财务报告流程从7层压缩为1层,每年约3亿条记录、156万亿元交易金额被及时、准确、安全地放在一个平台内部确认、计量,创造性地实现总部动态监控地区公司经济业务,管理的范围延伸到每个区块、每套装置、每座加油站,成为支撑公司上下游业务和总部、地区公司及下属基层单位财务管理的共享信息平台。
(二)XBRL分类标准成功应用,提升了财务会计标准化话语权
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XBRL)是一种应用于商业和会计数据电子化交流的先进标准,是企业财务报告领域的一项新技术,能够加强国际可比公司对标分析,有效支持管理决策。中国石油于2007年起着手XBRL研究,配合财政部制定通用分类标准,开展分类标准在企业的实施,自主研发基于FMIS的XBRL系统,目前已经向财政部报送了公司基于中国准则的XBRL报告,并已具备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报送XBRL财务报告的条件。XBRL项目的顺利实施,推动和扩大了公司在财务会计信息化前沿领域的研究能力和影响力。
(三)ERP与FMIS融合顺利实现,创新了中国石油特色ERP建设方法
ERP是企业信息化管理的重要平台,但ERP的设计理念与技术路线主要基于欧美国家企业的管理经验,中国企业在实施中需要进行适应性调整。为推动ERP在企业的实施,2008年中国石油启动了FMIS融合项目,截至2011年年末共有111家单位按照融合方案实现了ERP系统单轨运行,圆满完成了项目整体实施计划。实施融合后,FMIS年凭证总数达4600万张,集成凭证占凭证总数近80%,实现了产供销、项目管理、设备管理等业务核算的在线自动处理,业务处理一体化程度大大提高。ERP与FMIS融合在巩固会计一级集中核算成果的同时,使中国石油财务会计信息化工作完成了由集中到集成的跨越,有效推动了价值链与业务链整合,实现了财务与业务相互渗透,发挥协同管理效应,促进财务业务一体化发展。
二、财务会计信息化管理的主要做法
中国石油财务会计信息化管理取得的上述工作成绩,主要是在工作中始终坚持将财务管理与信息技术发展相结合,实现财务管理与信息技术管理、生产业务管理的有效结合。
一是坚持源头设计,推进会计处理与信息技术紧密结合。规范、统一、完整的会计核算方法和财务报表体系,是建立集中、高效的会计信息平台的重要基础。为适应准则趋同的发展趋势,中国石油深入细致研究企业会计准则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就油气弃置义务、重组上市资产评估的认定成本、油气资产折旧折耗、关联交易信息披露等会计政策及重大事项处理,取得财政部和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的认可,从而将原来因准则差异导致的公司年报净利润近120亿元的差异基本消除。同时,公司利用最新的信息化技术手段,实现了总部与地区公司数据的实时传输和主要财务数据的集中生成。
二是实施内控规范控制,提升风险防控能力。会计集中核算系统将财务会计管理和内部控制规范有机结合起来,将会计核算和内控标准及其要求固化在信息系统中,真正实现了账表合一,即包括合并调整在内的会计处理全部记录到系统中,用统一的公式在账务系统取数自动生成报表,使所有报表信息“有账可循”,一方面有助于保证会计准则和内控规范的实施质量,避免出现合规性风险和人为调整收入、成本、利润的风险;另一方面也充分考虑了企业内部管理的需要,把握了关键控制点,使得所有地区、所有板块业务均按统一流程处理,并做到地区与总部数据实时传递,增强了总部对地区公司的监督与控制,从而使企业管理更加程序化、规范化、科学化。
三是有效推动财务会计信息化工作转型,提升价值管理能力。依托公司上下统一的财务信息系统,改变原有财务会计信息系统重核算轻管理以及重确认、计量和报告轻会计数据的分析利用,依托系统中开发的分析程序,深入挖掘数据背后的经济事项及其影响,提出合理化意见,自动生成分析报告,促进了会计职能从核算型向管理型的转变,价值管理能力不断提升。
四是实现了分部管理与总部管理的有机结合。中国石油是一个上、中、下游一体化的大型石油公司,地区公司多、业务类型多、范围分布广,因此加强总部对地区公司的管理十分重要。集中核算系统通过规范业务流程和标准化体系的设立,为财务系统与公司ERP系统的融合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为数据集中处理和分析提供了前提条件,实现了会计信息系统与业务管理系统的有机结合。
五是实现了会计人员与信息技术人员的有机结合。中国石油在集中核算系统的建设和运行中,始终注意这两类人才的整合,在促进会计人员很好地参与到系统建设中、充分了解信息系统的功能与运行的同时,也注重引导信息技术人员了解会计业务流程,更好地促进系统的适应性,培养了一批既懂会计又熟悉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此外,财务会计信息化工作在资产管理、税务管理、财务分析等方面做了有益探索,逐步建立基于会计集中核算平台的资产信息平台、税务管理平台和管理会计平台,使得财务会计信息化管理逐步系统化。
三、未来公司财务会计信息化工作发展思路
当前,中国石油财务工作正处在加快转型和向以价值管理、决策支持为核心的更高阶段迈进的关键时期,价值型财务管理的实现必然依托信息化手段。因此,笔者建议,未来一个阶段,公司应通过整合完善现有财务信息系统,在会计一级集中核算管理平台基础上,依靠现代化信息技术和流程架构,以深度融合和深化应用为主线,形成涵盖公司上下游、国内外全部经济活动的财务会计体系,全面提升财务会计管理的信息水平,增强风险管理能力,着力提高财务资源配置效率,使中国石油财务会计管理及信息化工作达到世界一流管理水平。
(一)面向决策,充分发挥财务信息化价值管理作用
企业可利用数据仓库技术,整合财务及业务数据,自上而下逐级开展价值链的梳理与分析,深刻揭示公司价值运作的内在规律和各要素的匹配关系,建立公司经济活动监控和分析模型,通过对信息的挖掘利用,实时反映公司资源从投入到产出的价值链运行动态,通过强化XBRL在企业的应用,加强可比公司对标管理,从而引导上下游业务优化资源配置,改善经营管理,为公司经济效益的提高和经济质量的改善创造良好条件,促进财务信息化管理创造价值。
(二)持续融合,全面夯实财务会计信息化基础工作
公司可以ERP与FMIS融合系统为主体,全面实现系统提升和集成。一是加强标准化管理,提高数据的一致性,推进数据共享,提高信息系统的适用性、集成性和统一性;二是推进业务流程整合,进一步推动FMIS与其他业务系统的集成,提高业务联动性,实现流程协同、信息共享;三是丰富FMIS内容,不断提升FMIS功能,实现财务管理职能的延伸,适应精细化管理需要,将财务信息管理与业务管理融合,打造功能完备、集成共享、先进适用的财务会计信息化管理体系。
(三)协调发展,努力推进财务信息管理国际化
公司可结合海外项目实际运营情况,加快现有财务管理体系和信息化平台向海外项目拓展,推进共享服务模式应用,最终实现国际国内业务在一个信息平台上运行和管理,实现资金、资产及各种经济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高效流动、优化配置、互为补充。通过信息化手段强化风险管控,确保国际业务规范运作,有效防范国际金融服务、贸易往来、合资合作等领域的各种风险。■
责任编辑 李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