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成本管理与控制是企业的永恒主题,是所有企业都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管理课题。但现代企业成本管理与控制并不是为了节约而节约,也并不等同于降低成本,而是为了建立和保持企业的长期竞争优势所采取的一种措施,通过战略性成本信息的提供与分析利用,促进企业竞争优势的形成和成本持续降低环境的建立。笔者认为,现代企业成本管理的新理念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战略定位分析理念。战略定位是指企业在市场上是选择成本领先战略还是差异化战略以对抗竞争者。对成本领先战略的企业,企业战略主要体现为成本战略。对差异化战略的企业,差异化是其核心,成本战略不能成为妨碍差异化实现的理由。用管理大师德鲁克的话来说,最悲哀的事,莫过于用最高的效率做错误的事,因此现代企业成本管理与控制的首要理念应是先做正确的事,然后再正确地做事。
2.作业管理理念。作业管理是通过对企业作业的识别,选择作业价值最大化而客户成本最小化的作业,旨在提高顾客价值,进而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其基本思想是:以顾客为导向,以作业链为中心,对企业的作业流程进行根本的、彻底的改造,强调协调企业内外部顾客的关系,从企业整体出发,协调各部门、各环节的关系,要求物...
成本管理与控制是企业的永恒主题,是所有企业都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管理课题。但现代企业成本管理与控制并不是为了节约而节约,也并不等同于降低成本,而是为了建立和保持企业的长期竞争优势所采取的一种措施,通过战略性成本信息的提供与分析利用,促进企业竞争优势的形成和成本持续降低环境的建立。笔者认为,现代企业成本管理的新理念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战略定位分析理念。战略定位是指企业在市场上是选择成本领先战略还是差异化战略以对抗竞争者。对成本领先战略的企业,企业战略主要体现为成本战略。对差异化战略的企业,差异化是其核心,成本战略不能成为妨碍差异化实现的理由。用管理大师德鲁克的话来说,最悲哀的事,莫过于用最高的效率做错误的事,因此现代企业成本管理与控制的首要理念应是先做正确的事,然后再正确地做事。
2.作业管理理念。作业管理是通过对企业作业的识别,选择作业价值最大化而客户成本最小化的作业,旨在提高顾客价值,进而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其基本思想是:以顾客为导向,以作业链为中心,对企业的作业流程进行根本的、彻底的改造,强调协调企业内外部顾客的关系,从企业整体出发,协调各部门、各环节的关系,要求物资供应、生产和销售等环节的各项作业形成连续、同步的作业流程,以消除作业链中一切不能增加价值的作业,使企业处于持续改善状态,促进企业整体价值链的优化,实现降低成本的目标。
3.结构性成本动因分析理念。通过作业管理,企业可以明确控制成本的基本方向。但要从实质上降低成本,就必须分清企业成本中整体战略产生的成本与具体经营活动中产生的成本,以确定控制成本的不同具体措施。结构性成本动因主要有:①经济规模。②整合的范围。③学习及学习的溢出。④地理位置。⑤技术。⑥为客户提供的服务、产品的多样性。这些因素的形成通常需要较长的时间,而且一经确定往往很难变动,因此对企业成本的影响将是持久的和深远的。它既决定了企业的产品成本,也会对企业的产品质量、人力资源、财务、生产经营等方面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并最终决定企业的竞争态势。
4.注重产品设计理念。产品成本的60%~80%在产品设计阶段就已经确定了,产品成本的90%~95%在产品工艺流程阶段就已经确定了。产品一旦投入生产,降低成本的潜力就不大。因此,搞好设计阶段的“三化”(产品设计的标准化、系列化和模块化)工作是成本控制的重要途径。许多公司盲目增加产品品种,使其产品过于顾客化,却没有看到为实现产品多样性、顾客化所可能导致的过高的间接成本费用。因此现代产品管理特别强调原材料和零部件的标准化。
5.客户盈利能力分析理念。成本领先观念最大的弊端在于,这种经营思路本质上是一种对手导向而非客户导向的战略。回想一下那些已经结束的商战(如围绕BP机、MP3、手机展开的价格战),我们就能明白这个道理:成本再低的BP机、MP3、手机不仅不能在市场上领先,而且早已失去存在的理由。客户盈利能力分析的关键是区分高服务成本客户和低服务成本客户,对不同的客户采取差别化的服务策略。只要是客户需要的产品,即使购进材料价格再高,对企业来说也是低成本的。如果是客户不需要的产品,即使购进材料价格再低,对企业来说也是高成本的。
综上所述,现代企业成本管理理念强调成本控制最困难的并不是降低成本,而是在降低成本的同时确保运营能力和必要的竞争力。中国企业要想保持自己的低成本优势,维持生存、发展和创新,就必须跳出传统的框架,站在战略的高度重新审视成本,充分考虑内外部市场的变化,结合自己的竞争定位,优化成本管理。只有这样,中国企业才能完成由“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