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医疗设备是指在医疗卫生工作中所应用的具有高技术水平、大型、精密、贵重的仪器设备。其特点主要有以下两点:一是设备价值高。卫生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发布的《大型医用设备配置与使用管理办法》(卫规财发[2004]474号)规定,大型医疗设备一般整套单价在500万元以上,经费投入巨大,成本高,回收时间长。二是使用费用高。大型医疗设备每年的日常维护费用约占设备原值的4%—8%。目前,很多医院在发展中仍采取粗放型管理体制,在购置大型医疗设备时浮于表面化,投入大量虚耗资金;很多医院在设备购置上还存在军备竞赛观念,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盲目攀比。这就造成了不考虑病人数量和结构、医院资金来源等盲目引进、购置大型医疗设备的现象,造成资金安排不合理,投资回收期后延,给单位和地方财政造成损失。笔者建议,医院在设备购置中,可以采用本量利分析法计算出保本业务量和保利业务量,通过这两个量化指标考核、评价预测设备的赢利与亏损情况,从而为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
一、本量利分析法概述
本量利分析法亦称盈亏平衡分析法,其以成本形态分析为基础确定盈亏临界点,进而分析固定成本、变动成本、业务量、单位收入等有关因素变动对盈亏的影响。大型医疗设备在运行中的使用费用即设备运行的变动成本较高,每个会计期间的数字变化较大,本量利分析法可以对其成本、业务量、利润进行比较准确的盈亏平衡分析。因为医疗设备的业务量基本是以检查人次作为单位的,本量利法的计算结果更便于与实际运营情况进行比较分析,提高实时的财务监测数据。因此,笔者认为医院在大型医疗设备投资和绩效考核时应将本量利分析法作为主要方法。
二、本量利分析法运用的具体步骤
第一步:收集该设备的成本数据并划分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这是本量利分析法最重要的一步,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的准确性直接影响计算结果和今后的决策。由于医院大型设备使用、责任部门单一,可以直接统计出工作量,利用成本账户法分解固定成本和单位变动成本。
第二步:在此基础上,利用本量利分析法确定成本、业务量、利润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
第三步:在掌握成本、业务量、利润三者之间数量关系的基础上,进行一系列分析与决策。
三、本量利分析法在设备购置中应用的实例
1.应用本量利分析法进行保本分析。大型医疗设备的购置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资金周转期长,投资风险较大,因此需要首先对大型医疗设备进行保本效益分析。所谓保本是指在一定业务量下,设备的业务收入和设备运行成本相等,不盈也不亏。设备的运行成本需要从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部分来进行核算分析。下面以某市H医院(三级甲等)准备购置一台核磁共振仪的相关资料为依据,对其进行保本分析。
该医院准备在2011年购入核磁共振仪一台,设备总价1400万元,折旧期限为6年。假设设备到期后无残值,采用直线折旧法提取折旧费。即:该核磁共振仪年折旧额=1400/6=233.3(万元);该核磁共振仪月折旧额=233.3/12=19.4(万元)。每年的维修保养费为150万元,每月平均12.5万元;操作仪器的医护人员共4人,其中医生2人,技术员1人,护士1人,月工资支出共3万元。固定的水电费及房屋使用折旧费等每月1万元。由此得出该台核磁共振仪每月的固定成本=19.4+12.5+3+1=35.9(万元)。单位变动成本即每人次进行核磁共振仪检查所耗费的成本,包括每次检查平均所耗胶片费310元/人,药费147元/人,由此得出该检查单位变动成本为:310+147=457(元)。
根据相关资料得知,平均每人次检查费用为1250元,设每月该核磁共振仪检查人次为X,保本检查人次公式为:保本量=固定成本/(单位业务收入-单位业务成本),即X=359000/(1250-457),X=453(人次),即每月的保本业务量为453人次。保本业务额=453×1250=566250(元)。由此得出每月必须保证有453人次在该台核磁共振仪上进行检查,检查收入56.625万元才能保本运行。
2.应用本量利分析法进行保利分析。保利量即目标业务量,是通过医院要达到的预定目标利润计算应完成的业务量。接上例,假设医院在5年内收回投资,则剩余一年取得的收入扣除相关的成本费用后所得的利润可以保证医院取得基本的收入利润率。相关保利分析的计算情况如下:核磁共振仪每年计提折旧=1400/5=280(万元);核磁共振仪每月计提折旧=280/12=23.33(万元)。每月固定成本=23.33+12.5+3+1=39.83(万元),变动成本457元/人次。
设每月的保利检查人次为X,1250×X=398300+457×X,X=503(人次),则保利检查人次为503人次/月。保利医疗检查月收入=1250×503=628750(元)。
H医院若想保证基本收入利润率,在5年收回购置成本,需要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新设备在月均检查503人次、月检查收入达到62.875万元时,结合其他方面情况可以考虑购置。值得注意的是,当医疗设备服务项目的收费标准、卫生材料价格、人员薪酬发生变化时,原来建立起来的本量利关系也相应要变,需要重新计算。
四、采用本量利分析法应注意的问题
通过上述应用举例可以看出,本量利分析法是通过可控的量化指标来表示企业的盈亏情况,这一特点非常适合医院进行大型医疗设备的投资分析,因为医疗设备的业务量基本是以检查人次作为单位的,本量利法的计算结果更直观,便于管理者理解并做出决策。但同时,本量利分析法也有一些局限性,在应用中需引起注意。
1.具有一定的风险性。任何技术经济分析都是建立在分析人员对未来事物预测和判定基础上的,本量利分析法也不例外。由于影响方案效果的因素具有不确定性以及预测方法和工作条件的局限性,可能会使预测数据产生一定的误差。而误差的存在会使方案的实际经济效果与预计值偏离,从而使投资具有一定风险。
2.业务量范围的有界性。采用该方法进行分析时还要注意单位自身的特点,特别是在医疗单位,成本、业务量、利润三者的关系只能在一定的业务量范围内成立。例如每台核磁共振仪每月的最大业务量不能超过2000人次,所以每月的收入不会超过250万元(1250元/人次×2000人次),对业务量进行预测也应在这个范围之内。
3.未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运用本量利分析法进行投资决策时,一般情况下,对资金的时间价值问题忽略不计。但是,大型医疗设备的投资资金数额都较大,投资的回收期不短,在这种情况下,资金的时间价值对医院的投资效益有一定的影响。特别是通过本量利法计算出的保本业务量和医院预测的实际业务量接近时,医院需要慎重决策,必要时需对投资的时间价值问题进行研究。
4.本量利分析法只是就成本、业务量、利润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主要用经济指标说明设备的投资效益,因此本量利分析的结果是构成决策依据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在医院购置大型医疗设备时,不能只考虑经济效益指标,还要考虑社会效益,要结合医院医疗设备的购置对该地区整体医疗水平的影响、学科建设水平、医院综合发展水平等综合考虑。医院在制定购置计划时还应考虑医院及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工作量预测,不能盲目追求利润,加重患者的医疗成本,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
责任编辑 张璐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