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开展“财政精神”提炼活动意义重大。首先,财政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中的地位很高。没有强大的财政就没有强大的政权。财政是贯彻党和国家治国方针的物质保障和经济保障。在改革开放日益深入的今天,财政工作更需要在一种精神力量的指引下继续发挥其重要作用。其次,从革命根据地财政到今天的公共财政,一代又一代财政人前赴后继、承前启后,支持着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在这个过程中,财政人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精神资源,为我们今天的“财政精神”提炼活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第三,财政工作中积淀下来的优良传统需要一代又一代财政人传承。越来越多的年青人加入到财政干部队伍中,迫切需要教育和引导。就像谢旭人部长讲的:“挖掘和继承弘扬财政优良传统,是新时期财政人的精神需要。”
应该以怎样的切入点思考、总结继而提炼财政精神呢?无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度。提到“财政精神”,我想起上世纪80年代我刚进财政部工作时那些老领导、老同事的音容笑貌;想起当时写的材料被领导改成了“大花脸”;想起当时我们的师傅、我们的领导对我们的言传身教,你做得好他就热情洋溢、毫无保留地肯定你、推举你,你犯了错误他也丝毫不留情面地批评你;想起当时为了制定一项政...
开展“财政精神”提炼活动意义重大。首先,财政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中的地位很高。没有强大的财政就没有强大的政权。财政是贯彻党和国家治国方针的物质保障和经济保障。在改革开放日益深入的今天,财政工作更需要在一种精神力量的指引下继续发挥其重要作用。其次,从革命根据地财政到今天的公共财政,一代又一代财政人前赴后继、承前启后,支持着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在这个过程中,财政人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精神资源,为我们今天的“财政精神”提炼活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第三,财政工作中积淀下来的优良传统需要一代又一代财政人传承。越来越多的年青人加入到财政干部队伍中,迫切需要教育和引导。就像谢旭人部长讲的:“挖掘和继承弘扬财政优良传统,是新时期财政人的精神需要。”
应该以怎样的切入点思考、总结继而提炼财政精神呢?无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度。提到“财政精神”,我想起上世纪80年代我刚进财政部工作时那些老领导、老同事的音容笑貌;想起当时写的材料被领导改成了“大花脸”;想起当时我们的师傅、我们的领导对我们的言传身教,你做得好他就热情洋溢、毫无保留地肯定你、推举你,你犯了错误他也丝毫不留情面地批评你;想起当时为了制定一项政策左一稿右一稿,一次又一次征求意见;想起那时因为没有打字机更没有电脑,只有算盘和格子纸,文稿文件抄了一遍又一遍;想起大夏天没有空调,大家在闷热的办公室里挥汗如雨,衣服干了湿湿了又干,不开门热,开了门更热……我也想到了财政部从2010年3月开始在全体党员特别是青年干部中开展的以“薪火相传开拓创新”为主题的继承、弘扬财政优良传统作风教育活动。我认为财政精神提炼活动是薪火相传主题教育活动的一个延伸,一个升华。通过薪火相传活动,我们已经积累了大量的、非常宝贵的资料,已经使广大财政干部受到了一次非常好的革命传统教育,在我们心中深深地烙下了发扬财政优良传统的烙印,这也为今天的财政精神提炼活动创造了非常好的条件。
在提炼活动动员会上王军副部长强调“人人参与,重在过程”。对这一点我深表赞同,我们不但要注重财政精神表述语的最终形式,更要通过积极参与其中,启迪灵魂,振奋精神,受到教育。
我认为,提炼“财政精神”,应当考虑这些要素:
第一,严谨。这是财政精神非常职业化的特征。从业务内容来说,财政是理财,是管钱,管分配;财政要算账,财政要平衡。和数字打交道来不得半点虚假,来不得半点泡沫,来不得半点空头支票,要说老实话。是就是是,非就是非;盈就是盈,亏就是亏;增就是增,减就是减。在组织层面也是一样。这个干部好就是好,坏就是坏;成绩就是成绩,缺点就是缺点。这就是职业的严谨,这就是实事求是的精神在我们这个行业的表现。所以我认为严谨是财政精神里最能体现职业特性的。
第二,大局。大局人人都要讲,但是做财政工作尤其需要讲大局。财政理财,不是为哪个人理财,也不是为财政部理财,而是为国理财,为民服务,这是财政工作的重要任务。既然如此,我们在理财的时候,在打算盘的时候,在做表的时候,在平衡的时候,应该以什么作为原则?是不是保证财政资金一分不少,保证不赤字?我觉得不是。是大局。用什么财政政策,是积极财政政策、稳健财政政策还是紧缩财政政策?一切为了这个大局。什么大局?社会稳定的大局,造福民生的大局,夯实党的执政基础的大局,维护国家利益的大局。
第三,无名。我们讲大局、服务大局,最后表现为什么呢?表现为社会环境的改善,表现为科学技术的进步,表现为国际地位的提高,等等。但在宣传某一个领域的成就,某一个地区或者整个国家全体老百姓福利的改善时,并没有提“财政”两个字。财政往往是无名的。“无名”表现在财政领域,也可以说是幕后英雄。我认为我们提炼的财政精神里应该有这个要素。
第四,廉洁。有人说,想考察一个人廉不廉就让他管钱。财政部门为国理财,从30年前的几千亿元到今天的十几万亿元,掌管的资源越来越多,廉洁在财政干部身上最重要,要做到守着金饭碗不贪不捞,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脚。在工作中,能否公私分开,始终守住底线,打牢防火墙,这是对财政干部最大的考验。手里管钱管物,要保证把钱和物用于公处、用于正确的地方,固然需要制度建设,需要机制保障,但是一个人的品行、定力、意志力、财富观、幸福观在其中起到很大作用,甚至处于主导地位。我认为我们财政部门在廉政方面是做得好的,也是要坚持的。
以上几点,严谨属方法层面;大局属政治层面;无名属精神层面;廉洁属品行层面。当然,财政精神的内涵远不止这些。像勤俭节约、精打细算、艰苦奋斗等等也都是应当有的。
此外,在方法上,我认为财政精神的提炼工作还应该考虑好“三个对接”或者说三方面关系,确保提炼出的表述语经得起解读。
首先,如何把财政精神与国务院各个宏观管理部门所共有的精神对接,也即如何处理个性与共性的问题。理财是财政部门的个性,但是作为中央国家机关,作为国务院的宏观管理部门,它与其他管理部门一样,都具有着眼宏观、着眼全局的共性。如何把这种关系处理好、结合好?我认为要从共性中找个性,个性中找共性。比如同样是大局,财政部门在讲大局这个精神的时候是什么意思呢?是该花的钱就要花,要主动买单;不但算经济账,还要算政治账、民生账、全局账、长远账。这样就把财政部门不做守财奴、不做土财主的新时代理财精神展现出来了。表述语要把共性和个性有机结合,既体现共性特征又体现个性内涵,为解读留下空间。
其次,应把财政文化传统与改革开放大背景下财政改革创新的任务、面向未来的要求对接起来,也就是要处理好财政传统与时代精神的关系。处理这种关系不是偏一个废一个,而是要使财政精神成为连接财政优良传统与提高财政时代性、开放性的纽带,在对传统的提炼中有面向未来的解读。
再次,应把典型意义上的财政收支工作与财政部门各个领域、各个环节的工作对接起来,要体现包容性。提及财政,一般理解就是以预算为代表的收支工作,通俗地讲就是筹钱、分钱。然而,财政工作的内容远不止这些,还有财政监督、税收、会计、财政国际合作、财政出版宣传等,这些都是财政领域的工作。财政精神的表述语应该把这些部门的工作也体现进去,要有包容性,让财政部门每一个岗位的人都有归属感。以会计为例,会计精神与财政精神都有严谨、无名的特点,大局方面的外延则有所差别。财政的大局指的是国家、民生,是治国理政的需要;会计的大局则是公众利益,是客观公正,是不偏不倚。总之,财政精神是财政工作和财政部门的精神,要超越技术层面的收支概念,以其包容性让每个为财政工作的人都能找到精神寄托和践行的空间,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励广大财政干部,自觉弘扬、践行财政精神,不断开拓为国理财、为民服务的新境界。■
(本文作者系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