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2-02 作者:
[大]
[中]
[小]
摘要:
《中级会计实务》自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2010年1月1日,甲公司将一栋管理用办公楼以352万元的价格出售给乙公司,款项已收存银行。该办公楼账面原价为600万元,已计提折旧330万元,未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公允价值为280万元;预计尚可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零。同日,甲公司与乙公司又签订了一份经营租赁合同,将该办公楼租回;租赁开始日为2010年1月1日,租期为3年;租金总额为96万元,每年年末支付。假定不考虑税费及其他相关因素,上述业务对甲公司2010年度利润总额的影响为( )万元。
A.-88 B.-32 C.-8 D.2
2.2008年6月10日,某上市公司购入一台不需要安装的生产设备,入账价值总额为100万元,购入后即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该设备的预计使用寿命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8万元,按照直线法计提折旧。2009年12月因出现减值迹象,对该设备进行减值测试,预计该设备的公允价值为55万元,处置费用为13万元;如果继续使用,预计未来使用及处置产生现金流量的现值为35万元。假定原预计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不变。2010年该生产设备应计提的折旧为( )万元。
A.4 B.4.25 C.4.375 D.9.2
3.依据企业会计准则的...
《中级会计实务》自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2010年1月1日,甲公司将一栋管理用办公楼以352万元的价格出售给乙公司,款项已收存银行。该办公楼账面原价为600万元,已计提折旧330万元,未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公允价值为280万元;预计尚可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零。同日,甲公司与乙公司又签订了一份经营租赁合同,将该办公楼租回;租赁开始日为2010年1月1日,租期为3年;租金总额为96万元,每年年末支付。假定不考虑税费及其他相关因素,上述业务对甲公司2010年度利润总额的影响为( )万元。
A.-88 B.-32 C.-8 D.2
2.2008年6月10日,某上市公司购入一台不需要安装的生产设备,入账价值总额为100万元,购入后即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该设备的预计使用寿命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8万元,按照直线法计提折旧。2009年12月因出现减值迹象,对该设备进行减值测试,预计该设备的公允价值为55万元,处置费用为13万元;如果继续使用,预计未来使用及处置产生现金流量的现值为35万元。假定原预计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不变。2010年该生产设备应计提的折旧为( )万元。
A.4 B.4.25 C.4.375 D.9.2
3.依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下列有关合并报表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以控制为基础确定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 B.小规模的子公司可以不纳入合并范围 C.少数股东权益在合并资产负债表的所有者权益中单独列示,少数股东损益在合并利润表的净利润中单独列示 D.子公司发生的超额亏损根据公司章程或协议规定,应当冲减少数股东权益或母公司所有者权益
4.2009年1月1日,乙公司按面值从债券二级市场购入丙公司公开发行的债券100万元,剩余期限3年,票面年利率3%,每年末付息一次,到期还本,发生交易费用2万元;公司将其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2009年12月31日,该债券的市场价格为110万元。2010年,丙公司因投资决策失误,发生严重财务困难,但仍可支付该债券当年的票面利息。2010年12月31日,该债券的公允价值下降为90万元。乙公司预计,如丙公司不采取措施,该债券的公允价值预计会持续下跌。假定乙公司初始确认该债券时计算确定的债券实际利率为2.5%,且不考虑其他因素。乙公司2010年12月31日就该债券应确认的减值损失为( )元。
A.110887.5 B.120000 C.195387.5 D.200000
5.2009年1月1日,A公司向其200名管理人员每人授予100份股份期权,要求这些人员从2009年1月1日起必须在该公司连续服务3年,服务期满时可以每股5元购买100股A公司股票。公司股票在授予日的公允价值为15元。2009年有20名管理人员离开A公司,A公司估计三年中离开的管理人员比例将达到20%;2010年又有10名管理人员离开公司,A公司估计第三年将不会再有人离开,将离开比例调整为15%,2010年末A公司应确认当期管理费用为( )元。
A.170000 B.80000 C.90000 D.0
6.某公司自2010年1月1日开始采用新企业会计准则,2010年利润总额为2000万元,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自2011年1月1日起适用的所得税税率变更为15%。2010年发生的交易事项中,会计与税法规定之间存在差异的包括:(1)当期计提存货跌价准备700万元;(2)年末持有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当期公允价值上升1500万元。假定税法规定,资产在持有期间公允价值变动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出售时一并计算应税所得;(3)当年确认持有至到期国债投资利息收入300万元。假定该公司2010年1月1日不存在暂时性差异,预计未来期间能够产生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利用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该公司2010年度所得税费用为( )万元。
A.225 B.150 C.105 D.345
7.甲公司的记账本位币为人民币。2010年1月6日,甲公司以每股9美元的价格购入乙公司B股10000股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当日即期汇率为1美元=6.8人民币元。2010年12月31日,乙公司股票市价为每股10美元,当日即期汇率为1美元=6.5人民币元。假定不考虑相关税费。2010年12月31日,甲公司应确认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金额为( )元。
A.-38000 B.38000 C.-78000 D.78000
8.甲、乙公司为同属某集团公司控制的两家子公司。2010年2月26日,甲公司以账面价值为3000万元、公允价值为3600万元的非货币性资产为对价,自集团公司处取得对乙公司60%的股权,相关手续已办理;当日乙公司账面净资产总额为5200万元、公允价值为6300万元。2010年3月29日,乙公司宣告发放2009年度现金股利500万元。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影响。2010年3月31日,甲公司对乙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为( )万元。
A.2820 B.3120 C.3300 D.3480
9.甲企业是一家大型机床制造企业,2010年12月1日与乙公司签订了一项不可撤销销售合同,约定于2011年4月1日以300万元的价格向乙公司销售大型机床一台。若不能按期交货,甲企业需按照总价款的10%支付违约金。至2010年12月31日,甲企业尚未开始生产该机床;由于原材料上涨等因素,甲企业预计生产该机床成本将不可避免地升至320万元。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2010年12月31日,甲企业的下列处理中,正确的是( )。
A.确认预计负债20万元 B.确认预计负债30万元 C.确认存货跌价准备20万元 D.确认存货跌价准备30万元
10.某建筑公司于2010年1月签订了一项总金额为1500万元的固定造价合同,最初预计总成本为1350万元。2010年度实际发生成本945万元。2010年12月31日,公司预计为完成合同尚需发生成本630万元。该合同的结果能够可靠估计。2010年12月31日,该公司应确认的营业收入和资产减值损失分别为( )万元。
A.810和45 B.900和30 C.945和75 D.1050和22.5
11.某公司2010年5月发现2008年7月购入的甲专利权在计算摊销金额时有错误。甲专利权2008年和2009年应摊销金额分别为120万元和240万元,而实际摊销金额均为240万元,企业所得税申报的金额亦均为240万元。该公司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按净利润的10%提取盈余公积。该公司对上述事项进行处理后,其2010年5月31日资产负债表中“未分配利润”项目的年初数的调整额为( )万元。
A.108 B.81 C.90 D.120
12.下列各项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中,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的是( )。
A.税收政策发生重大变化 B.外汇汇率或税收政策发生重大变化 C.日后发生巨额亏损 D.了结资产负债表日已发生的诉讼事项
13.某企业于2009年10月1日从银行取得一笔专门借款600万元用于固定资产的建造,年利率为8%,两年期。至2010年1月1日该固定资产建造已发生资产支出600万元。该企业又于2010年1月1日从银行取得1年期一般借款300万元,年利率为6%,借入款项存入银行。工程于2011年3月底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2010年2月1日用银行存款支付工程价款150万元,2010年10月1日用银行存款支付工程价款150万元。工程项目于2010年3月31日至2010年7月31日发生非正常中断。则2010年借款费用的资本化金额为( )万元。
A.7.5 B.32 C.95 D.39.5
14.甲公司因购货原因于2010年1月1日产生应付乙公司账款100万元,货款偿还期限为3个月。2010年4月1日,甲公司发生财务困难,无法偿还到期债务,经与乙公司协商进行债务重组,双方同意以甲公司的两辆小汽车抵偿债务。这两辆小汽车原值为100万元,已提累计折旧20万元,公允价值为50万元。假定上述资产均未计提减值准备,不考虑相关税费。则对甲公司2010年利润总额影响的金额为( )万元。
A.-20 B.20 C.80 D.60
15.2010年1月1日甲公司用长期股权投资和无形资产交换乙公司的一批库存商品。其中,甲公司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为165万元,公允价值为192万元;无形资产原价为235万元,累计摊销100万元,公允价值128万元;乙公司的库存商品账面价值为240万元,公允价值(计税价格)为300万元。乙公司增值税税率为17%。乙公司收到甲公司支付的现金31万元,同时为换入资产支付相关费用10万元。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且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情况下,乙公司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和无形资产的入账价值分别为( )万元。
A.192和128 B.198和132 C.150和140 D.148.5和121.5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汇兑差额中,应当计入当期财务费用的有( )。
A.在资本化期间内,企业的外币专门借款利息在期末按即期汇率折算的人民币金额与原账面已折算的人民币金额之间的差额 B.企业用外币购买并计价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在期末按即期汇率折算的人民币金额与原账面已折算的人民币金额之间的差额 C.企业向银行购入外汇,用于支付进口设备货款,实际支付的人民币金额与按选定的折算汇率折合的人民币金额之间的差额 D.企业的外币银行存款在期末按即期汇率折算的人民币金额与原账面已折算的人民币金额之间的差额
2.企业当年发生的下列会计事项中,不需要调整年初未分配利润的有( )。
A.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由成本法改为权益法 B.因租约条件的改变而将经营性租赁改为融资租赁核算 C.将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由上期的10%提高55% D.将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由移动加权平均法改为先进先出法
3.关于母公司在报告期增减子公司在合并利润表的反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因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增加的子公司,在编制合并利润表时,应当将该子公司合并当期期初至报告期末的收入、费用、利润纳入合并利润表 B.因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增加的子公司,在编制合并利润表时,应当将该子公司购买日至报告期末的收入、费用、利润纳入合并利润表 C.因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增加的子公司,在编制合并利润表时,应当将该子公司合并当期期初至报告期末的收入、费用、利润纳入合并利润表 D.母公司在报告期内处置子公司,应当将该子公司期初至处置日的收入、费用、利润纳入合并利润表
4.下列关于专门借款费用资本化的暂停或停止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购建固定资产过程中发生非正常中断,并且非连续中断时间累计达到3个月,应当暂停借款费用资本化 B.购建固定资产过程中发生正常中断,并且中断时间连续超过3个月,应当停止借款费用资本化 C.在购建固定资产过程中,某部分固定资产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且该部分固定资产可供独立使用,则应停止该部分固定资产的借款费用资本化 D.在购建固定资产过程中,某部分固定资产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必须待整体完工后方可使用,则需待整体完工后停止借款费用资本化
5.下列各项中,能够影响持有至到期债券投资摊余成本的有( )。
A.债券投资本金和剩余期限 B.债券投资票面利率 C.债券投资溢折价 D.债券投资发生的减值损失
6.下列关于或有事项说法中正确的有( )。
A.将或有事项确认为预计负债的事项应在财务报表附注中披露 B.企业不应确认或有资产和或有负债 C.极小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或有负债也应在财务报表附注中披露 D.与或有事项有关的义务的履行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就应将其确认为一项预计负债
7.下列各项资产中,其计提的减值准备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的有( )。
A.持有至到期债券投资 B.以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 C.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 D.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
8.下列有关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表述不正确的有( )。
A.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由董事会制订的财务报告所属期间利润分配方案中的法定盈余公积的提取,应作为调整事项处理 B.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的调整事项如涉及现金收支项目的,均可以调整报告年度资产负债表的货币资金项目,但不调整报告年度现金流量表各项目数字 C.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作为调整事项调整会计报表有关项目数字后,还需要在会计报表附注中进行披露 D.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由董事会制订的财务报告所属期间利润分配方案中的现金股利,应作为调整事项处理
9.下列各项关于企业建造合同会计处理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追加的合同价款计入合同收入 B.出售剩余物资产生的收益冲减合同成本 C.工程施工大于工程结算的金额作为存货项目列示 D.预计总成本超过总收入部分减去已确认合同损失后的金额计入管理费用
10.关于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的计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应按授予日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计量,不确认其后续公允价值变动 B.对于换取职工服务的股份支付,企业应当按在等待期内的每个资产负债表日的公允价值计量 C.对于授予后立即可行权的换取职工提供服务的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应在授予日按照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计量 D.对于换取职工服务的股份支付,企业应当按照权益工具在授予日的公允价值,将当期取得的服务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费用,同时计入资本公积中的其他资本公积。
三、判断题
1.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被投资单位在投资当年宣告分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应该冲减投资成本。( )
2.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持有过程中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累计额在处置时应转入“其他业务收入”科目。( )
3.高危行业提取安全生产费时,借记成本费用类科目,贷记长期应付款科目。( )
4.在共同控制资产的情况下,企业应将按合同约定的资产份额确认为一项投资,并通过“长期股权投资”科目进行核算。( )
5.民间非营利组织财务会计报告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三张基本报表。( )
6.分期付款购买无形资产,实际支付的价款与购买价款现值之间的差额,应当在信用期间内采用实际利率法进行摊销,其摊销额一般计入当期损益。( )
7.企业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初始确认时,借记相关的成本费用科目,贷记资本公积科目。( )
8.企业因确认保修费用形成的预计负债,其计税基础为零。( )
9.企业变更记账本位币,应当以变更当日的即期汇率将除所有者权益以外的所有项目折算为变更后的记账本位币,折算后的金额作为新的记账本位币的历史成本。( )
10.企业预计资产未来现金流量,应当以资产的当前状况为基础,不应当包括与将来可能会发生的、尚未作出承诺的重组事项或与资产改良有关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但应当包括筹资活动和所得税收付产生的现金流量等。( )
四、计算分析题
1.四川特种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四川公司”)为A股上市公司,2010年为调整产品结构投资建设某特种钢生产线。该项目从2010年1月1日开始动工兴建,计划投资额为10000万元,通过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筹集资金。
经有关部门批准,四川公司于2010年1月l日按每份面值100元发行了100万份可转换公司债券,期限为3年,票面年利率为3%,利息在每年末支付;每份债券均可在发行1年后的任何时间转换为20股普通股(按5元债券面值转换为一股普通股,每股面值1元)。四川公司发行该债券时,二级市场上与之类似但没有转股权的债券利率为8%。假定不考虑发行债券的佣金、手续费等其他相关因素。
四川公司支付工程进度款的情况如下:2010年1月1日支付给施工企业工程进度款5000万元,2011年12月末支付5000万元。该特种钢生产线于2011年末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并投入使用。假设不考虑闲置资金的存款利息收入。
2012年1月1日,四川公司股票上涨幅度较大,可转换公司债券持有人将持有的可转换公司债券的80%转为四川公司的股份。
已知(P/S,8%,3)=0.7938;(P/A,8%,3)=2.5771。
要求:(1)编制四川公司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的会计分录。
(2)确定四川公司发行可转债公司债券借款费用的资本化期间,编制2010年末计提利息和支付利息的会计分录。
(3)编制四川公司2011年末计提利息和支付利息的会计分录。
(4)编制四川公司2012年初将债券转为股份时的会计分录。
(5)编制四川公司2012年末计提利息和支付债券本息的会计分录。
(要求写出应付债券的明细科目,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2.高山股份有限公司为上市公司(以下简称“高山公司”),系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高山公司2009年度财务报告于2010年3月25日经董事会批准对外报出。2010年1月进行内部审计过程中,发现以下情况:
(1)高山公司于2009年1月2日通过向甲公司发行自身普通股100万股(每股面值1元,每股市价8元)取得乙公司10%的有表决权股份(对乙公司的生产经营不具有重大影响)。投资时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9000万元(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相同)。
为了摸清乙公司的资产质量状况和投资风险,在投资前高山公司聘请中兴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了咨询报告,支付相关费用20万元。在投资日,高山公司账务处理如下(单位:万元,下同):
借: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9000×10%) 900
贷:股本 100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800
借:管理费用 20
贷:银行存款 20
2009年5月8日,乙公司宣告发放2008年股利400万元,高山公司于5月28日收到40万元。高山公司进行了如下账务处理:
借:应收股利(400×10%) 40
贷: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 40
借:银行存款 40
贷:应收股利 40
乙公司2009年实现净利润1600万元,高山公司没有进行账务处理。
(2)高山公司管理层于2009年12月制定了一项业务重组计划,主要内容如下:从2010年1月1日起关闭C产品生产线;从事C产品生产的员工共计250人,全部转入其他部门;C产品生产线关闭之日,租用的厂房将被腾空,撤销租赁合同并将其移交给出租方,用于C产品生产的固定资产等将转移至甲公司自己的仓库。上述业务重组计划已于2009年12月20日经高山公司董事会批准,并于12月23日对外公告。
2009年12月31日,上述业务重组计划尚未实际实施,若实施上述业务重组计划,高山公司预计将发生以下支出或损失:①因撤销厂房租赁合同将支付违约金50万元;②因将用于C产品生产的固定资产等转移至仓库将发生运输费5万元;③因对留用员工进行培训将发生支出10万元;④因推广新款B产品将发生广告费用1000万元;⑤因处置用于C产品生产的固定资产将发生减值损失200万元。2009年末高山公司对该笔业务重组账务处理如下:
借:营业外支出(50+5+10+1000+200) 1265
贷:预计负债 1265
(3)2010年1月20日,高山公司收到购货方由于质量不合格退回的A商品800万元,以及购货方提供的《开具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申请单》。高山公司收到退回的商品后开具了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本批商品相关的收入已于2009年12月确认,货款也已收存银行,该批商品的成本为500万元。
经协商,购货方同意高山公司重新生产一批合格产品以换回不合格产品,已经收到的货款无须退回。至审计日,该批产品还未重新生产。高山公司对本批商品销售退回进行的账务处理是:
借:主营业务收入 8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36
贷:预收账款 936
借:库存商品 500
贷:主营业务成本 500
(4)2009年1月31日,高山公司销售一批A产品,销售价格为2000万元(不含增值税额),销售成本为1500万元,产品已发出。当日,高山公司与购货方签订回购协议,协议规定高山公司于2010年1月31日以2120万元的价格回购该批产品。高山公司在发出商品时进行了如下账务处理:
借:银行存款 2340
贷:主营业务收入 2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40
借:主营业务成本 1500
贷:库存商品 1500
(5)2009年1月1日,高山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了一项建造手机充电器生产线的合同。建造合同有关事项如下:
①合同总价款为5000万元,从2009年2月1日开始建设,工期1年半。高山公司预计合同总成本为4000万元。
②至2009年末,高山公司实际发生工程成本3850万元(其中原材料3000万元,职工薪酬850万元),由于建材价格和人员工资暴涨,预计还将发生工程成本1650万元。
③至2009年末,工程结算合同价款3500万元,实际收到价款3400万元。
④2009年12月20日,经与乙公司协商,乙公司书面同意追加合同价款200万元。
该建造合同的结果能够可靠估计,高山公司采用累计实际发生的合同成本占合同预计总成本的比例确定其完工进度。高山公司对上述业务会计处理如下:
发生工程成本时:
借:工程施工——手机充电器生产线 3850
贷:原材料 3000
应付职工薪酬 850
结算工程款时:
借:银行存款 3400
应收账款 100
贷:工程结算 3500
2009年年末确认工程收入时:
完工进度=(实际发生工程成本/预计合同总成本)×100%=[3850/(3850+1650)]×100%=70%
本期合同收入=合同总收入×完工进度—以前期间累计已确认的收入=5000×70%-0=3500(万元)
本期合同费用=合同预计总成本×完工进度—以前期间累计已确认的成本=(3850+1650)×70%=3850(万元)
借:主营业务成本 3850
贷:主营业务收入 3500
工程施工——毛利 350
要求:对高山公司在内部审计中发现的错误进行差错更正(涉及损益事项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不考虑所得税的影响;长期股权投资、应交税费应写出明细科目)。
五、综合题
1.海南股份有限公司为上市公司(以下简称“海南公司”),系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税率为17%,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为扩大经营规模,增强企业竞争能力,海南公司开展了如下投资及其他业务:
(1)2009年1月1日,海南公司以银行存款200万元和一项土地使用权作为对价,从A公司购入甲公司60%的股权(在购并前海南公司与A公司和甲公司之间不存在关联关系)。海南公司在当日办理了资产产权转让手续后,即对甲公司董事会进行改组。改组后甲公司的董事会由11名董事组成,其中海南公司派出6名,其他股东派出3名,其余2名为独立董事。甲公司章程规定,其财务和生产经营决策须由董事会半数以上成员表决通过。
取得控制权当日,海南公司作为对价的土地使用权账面原价为5000万元,累计摊销2000万元,未计提减值准备,公允价值为4500万元。此外,为了本次并购,发生评估费、律师费等直接相关费用50万元。
2009年1月1日,甲公司可辨认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相同,所有者权益总额为7000万元,其中,股本为3000万元,资本公积为1500万元,盈余公积为500万元,未分配利润为2000万元。
2009年度,甲公司实现净利润800万元,除此之外未发生其他所有者权益的变化。
(2)2009年海南公司与甲公司之间发生了如下交易:
①2009年7月31日,甲公司将成本为400万元的A产品出售给海南公司,出售价格为500万元(不含增值税),甲公司收取了销售价款200万元,其余385万元至年末尚未收回,甲公司计提坏账准备50万元。
2009年12月31日,海南公司从甲公司购入的A产品中尚有300万元未对外出售,该存货未计提跌价准备。
②2009年12月31日,甲公司固定资产中包含从海南公司购入一栋办公楼。2009年11月5日,海南公司将富余的一栋办公楼出售给甲公司,出售价格8400万元,款项已经全部收到。出售日,该办公楼的账面原价为150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30年,预计净残值为0,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已经使用15年,已提折旧7500万元,账面价值为7500万元。甲公司购入该办公楼后,尚可使用年限15年,折旧政策与母公司一致。
③2009年12月31日,甲公司无形资产中包含一项从海南公司购入的专利权。
该专利权系2009年7月15日从海南公司购入,购入价格为600万元(款项已全部付清),甲公司购入该专利权后采用直线法摊销(计入管理费用),预计使用年限为3年,残值为0。出售日该专利权在海南公司账面价值为540万元。
(3)2010年度,甲公司实现净利润1200万元,资本公积增加300万元。
(4)2010年度海南公司与甲公司发生的有关交易如下:
①2010年8月海南公司出售了200万元A产品,取得收入220万元,年末A产品成本为100万元,其可变现净值为90万元,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0万元。
②2010年11月,海南公司向甲公司支付了欠付的货款385万元。
(5)2010年4月15日,海南公司用银行存款800万元投资与乙公司,取得乙公司32%有表决权的股份,能够对乙公司施加重大影响。取得投资时,乙公司可辨认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相同。
2010年12月2日,海南公司向乙公司出售一批B产品。该批B产品的成本为300万元,出售价格500万元(不含增值税),货款全部未收到。
乙公司购入B产品作为存货,至年末已经对外销售了30%,年末尚有存货350万元。
(6)其他相关资料
①海南公司、甲公司与乙公司的会计年度和采用的会计政策相同;均按每年实现净利润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甲公司在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后未分配现金股利。
②除应收账款、存货计提减值以外,其他资产均未发生减值。
③在合并抵销中应考虑所得税影响。
要求:(1)编制海南公司投资甲公司时的会计分录。
(2)指出海南公司2009年12月31日持有的对甲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3)编制海南公司2009年12月31日合并甲公司财务报表的各项内部交易的抵销分录。
(4)编制海南公司2010年12月31日合并甲公司财务报表的各项内部交易的抵销分录。
(5)编制海南公司2010年12月31日合并甲公司财务报表时对海南公司、乙公司之间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的抵销分录。
(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2.东海股份有限公司为上市公司(以下简称“东海公司”),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2009年发生如下经济业务或事项:
(1)2009年1月1日,购入甲公司于当日发行且可上市交易的债券,面值10000万元,实际支付价款9500万元,另外支付手续费90.12万元。该债券期限3年,票面利率6%,在每年年末支付利息,实际利率为7%。东海公司有充裕的现金,管理层拟持有该债券至到期。
2009年12月31日,东海公司收到本年度利息600万元。根据甲公司公开披露的信息,东海公司估计所持有甲公司债券的本金和利息能够收回,没有出现减值的迹象。
(2)2009年8月16日,东海公司从二级市场购入乙公司股票300万股,每股成交价8元,支付价款2400万元,另外支付相关佣金、印花税等12万元。取得乙公司股票时,乙公司已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每1股派发现金股利0.3元。东海公司取得乙公司股票后,对乙公司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并且东海公司管理层拟随时出售乙公司股票。
2009年9月12日,东海公司收到乙公司发放的现金股利90万元;2009年12月31日,乙公司股票收盘价为每股9元。
税法规定,资产在持有期间公允价值的变动不计税,在处置时一并计算应计入应纳税所得额的金额。
(3)2009年1月1日,经股东大会批准,东海公司向80名高管人员每人授予5万股普通股(每股面值1元)。根据股份支付协议的规定,这些高管人员自2009年1月1日起在公司连续服务满4年,即可于2012年12月31日无偿获得授予的普通股。东海公司普通股2009年1月1日的市场价格为每股10元,2009年12月31日的市场价格为每股14元。
2009年没有高管人员离开;东海公司估计在未来3年内将有4人离开。假设税法规定,授予权益工具发生的费用不得在所得税前抵扣。
(4)2009年7月1日,东海公司将一栋闲置的办公楼对外出租。当日办公楼的账面原价为5000万元,已计提折旧为1200万元,未计提减值准备,公允价值为4500万元。协议规定,每年租金240万元,年末支付。东海公司采用公允价值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2009年12月31日该办公楼的公允价值为4400万元。
该办公楼原按直线法计提折旧,预计使用年限25年,预计净残值为0。税法规定的折旧政策与会计折旧一致。
(5)2009年10月5日,东海公司购入A库存商品一批,支付价款702万元(含增值税),另支付保险费20万元。2009年末,该批商品的预计售价为580万元,预计销售费用及相关税金为10万元。
税法规定,企业计提的各项资产减值损失在未发生实质性损失前不允许税前扣除。
(6)2009年12月12日,东海公司遭到消费者起诉,消费者因使用东海公司的产品受到伤害,要求东海公司赔偿500万元。至12月31日,法院尚未对该案作出判决。在咨询法律顾问后,东海公司认为该案很可能败诉。根据专业人士的测算,东海公司的赔偿金额可能在400万元至440万元之间,而且上述区间内每个金额的可能性相同。
税法规定,预提的诉讼损失不得在税前抵扣,在实际支付时可以在税前抵扣。
(7)2009年东海公司实现税前利润3000万元。
假设:①除上述事项外,不存在其他会计与税收的差异;②2009年初没有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③东海公司预计未来期间能够产生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于抵扣可抵扣暂性差异,预计未来期间适用所得税税率不会发生变化。
要求:(1)对东海公司购入债券的有关业务进行账务处理。
(2)对东海公司购入乙公司股票的相关业务进行账务处理。
(3)对东海公司授予权益工具相关业务进行账务处理。
(4)对东海公司投资性房地产相关业务进行账务处理。
(5)对东海公司购入商品相关业务进行账务处理。
(6)对东海公司遭到起诉的相关业务进行账务处理。
(7)确定2009年末东海公司有关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计算暂时性差异,并将结果填入下表中。(表式见答案)
(8)计算2009年东海公司应交所得税、递延所得税和所得税费用,并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D
【解析】此项交易属于售后租回交易所形成的经营租赁,由于每年的租金费用相同,该业务对甲公司2010年度利润总额影响=出售收益—租金费用=[280-(600-330)]-[96÷3-(352-280)÷3]=10-8=2(万元)。
2.【答案】A
【解析】2009年12月31日计提减值准备前的账面价值=原值-累计折旧=100-(100-8)÷10×1.5=86.2(万元),可收回金额为42万元,计提减值准备后的账面价值为42万元。2010年应计提的折旧=(42-8)÷8.5=4(万元)。
3.【答案】B
【解析】只要是由母公司控制的子公司,不论其规模大小都应纳入合并范围。
4.【答案】A
【解析】2009年12月31日摊余成本=102×(1+2.5%)-100×3%=101.55(万元),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110-101.55=8.45(万元),应确认“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发生额(贷方)8.45万元,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账面价值为110万元;2010年12月31日摊余成本=101.55×(1+2.5%)-100×3%=101.08875(万元),计提减值准备前的账面价值=101.08875-8.45=92.63875(万元),2010年12月31日应确认的减值损失=(92.63875-90)+8.45=11.08875(万元)。(说明:对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而言,若其公允价值变动如果是由于市价上升或市价下降等一般性的情况,公允价值变动计入资本公积的金额在下一期计息并摊销利息调整时不需要考虑,计息并摊销利息调整时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成本和利息调整明细余额作为计算摊余成本的计算基础;若是由于出现了市价的持续下跌而需要确认减值损失,摊余成本的计算就应该包含减值损失造成的影响,即此时摊余成本的计算应该考虑成本、利息调整和公允价值变动三个明细科目的金额。)
5.【答案】C
【解析】2010年末A公司应确认当期管理费用=200×85%×100×15/3×2—200×80%×100×15/3×1=90000(元)。
6.【答案】D
【解析】当期应交所得税=(2000+700—1500—300)×25%=225(万元);递延所得税费用=(1500—700)×15%=120(万元);2010年度所得税费用=225+120=345(万元)。
7.【答案】B
【解析】由于该项交易性金融资产以外币计价,在资产负债表日,不仅应考虑B股股票市价的波动,还应一并考虑美元与人民币之间汇率变动的影响。上述交易性金融资产在资产负债表日应按650000人民币元(10×10000×6.5)入账,与原账面价值612000(9×10000×6.8)人民币元的差额为38000人民币元,应直接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这38000人民币元的差额实际上既包含了甲公司所购乙公司B股股票公允价值(股价)变动的影响,又包含了人民币与美元之间汇率变动的影响。
8.【答案】B
【解析】同一控制下长期股权投资入账价值=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的账面价值×投资比例=5200×60%=3120(万元);长期股权投资以成本法进行核算,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时,投资企业应将其计入投资收益;故2010年3月31日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为3120万元。
9.【答案】A
【解析】因为是没有标的资产,所以不能确认存货跌价准备。如果执行合同,将损失20万元(320-300),如果不执行合同,应支付违约金30万元(300×10%),确认预计负债的金额应是执行合同发生的损失和撤销合同损失的较低者,即20万元。
10.【答案】B
【解析】2010年完工程度=[945/(945+630)]×100%=60%;应确认的营业收入=1500×60%=900(万元);应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945+630)—1500]×(1—60%)=30(万元)。
11.【答案】B
【解析】“未分配利润”项目的年初数的调整额=(240-120)×(1-25%)×(1-10%)=81(万元)。
12.【答案】D
13.【答案】D
【解析】2010年专门借款资本化期间为8个月,专门借款利息资本化金额=600×8%×8/12=32(万元);一般借款资本化金额=(150×7/12+150×3/12)×6%=7.5(万元)。2010年借款费用的资本化金额=32+7.5=39.5(万元)。
14.【答案】B
【解析】应计入营业外支出的金额=(100-20)-50=30(万元),应计入营业外收入的金额=100-50=50(万元),对利润总额影响的金额为20万元。
15.【答案】B
【解析】换入资产入账价值总额=300×(1+17%)+10-31=330(万元);在换入资产中,长期股权投资公允价值所占比例=192/(192+128)×100%=60%,无形资产公允价值所占比例=128/(192+128)×100%=40%;则换入长期股权投资的入账价值=330×60%=198(万元);换入无形资产的入账价值=330×40%=132(万元)。
二、多项选择题
1.【答案】CD
【解析】“选项A”应予以资本化;“选项B”应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2.【答案】BCD
【解析】因增资由成本法转为权益法以及因减资由成本法转为权益法,这两种情况下都需要追溯调整。
3.【答案】ABD
4.【答案】CD
【解析】借款费用暂停资本化时间的确定:(1)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在购建或者生产过程中发生非正常中断。但正常中断期间所发生的借款费用应当继续资本化;(2)中断时间连续超过3个月。
5.【答案】ABCD
【解析】摊余成本是指该金融资产的初始确认金额经下列调整后的结果:①扣除已收回的本金;②加上或减去采用实际利率法将该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之间的差额进行摊销形成的累计摊销额;③扣除已发生的减值损失。
6.【答案】AB
【解析】极小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或有负债不需披露,选项C不正确。与或有事项相关的义务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应当确认为预计负债:(1)该义务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2)履行该义务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3)该义务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因此,选项D不正确。
7.【答案】BCD
【解析】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可以转回并计入当期损益。
8.【答案】BCD
【解析】选项B,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的调整事项如涉及现金收支项目的,均不调整报告年度资产负债表的货币资金项目和现金流量表各项目数字。选项C,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已经作为调整事项调整会计报表有关项目数字的,除去法律、法规以及其它会计准则另有规定外,不需要在会计报表附注中进行披露。选项D,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由董事会制订的财务报告所属期间利润分配方案中的现金股利和股票股利,均应作为非调整事项处理。
9.【答案】ABC
【解析】预计总成本超过总收入部分减去已确认合同损失后的金额确认为当期合同损失,通过资产减值损失科目核算,D选项不正确。
10.【答案】ACD
【解析】选项B,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应当以股份支付所授予的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计量。
三、判断题
1.【答案】×
【解析】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中,投资企业享有的部分,应确认为当期投资收益。会计处理是:借记应收股利,贷记投资收益。
2.【答案】×
【解析】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持有过程中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累计额在处置时应转入“其他业务成本”科目。
3.【答案】×
【解析】高危行业提取的安全生产费时,借记“成本费用类”科目,贷记“专项储备——安全生产费”科目。
4.【答案】×
【解析】在共同控制资产的情况下,企业应将按合同约定的资产份额确认为一项投资,并通过“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等科目进行核算。
5.【答案】×
【解析】民间非营利组织没有利润表,而是业务活动表。
6.【答案】√
【解析】分期付款购买无形资产,实际支付的价款与购买价款的现值之间的差额,应当在信用期间内采用实际利率法进行摊销,符合资本化条件之外的摊销额应计入当期损益。
7.【答案】×
【解析】企业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初始确认时借记相关的成本费用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不涉及所有者权益类科目。
8.【答案】√
【解析】资产的计税基础为以后期间可以税前列支的金额,负债的计税基础为负债账面价值减去以后可以税前列支的金额。企业因保修费用确认的预计负债,税法允许在以后实际发生时税前列支,即该预计负债的计税基础=其账面价值-税前列支的金额=0。
9.【答案】×
【解析】企业变更记账本位币,应当采用变更当日的即期汇率将所有项目折算为变更后的记账本位币,折算后的金额作为新的记账本位币的历史成本。
10.【答案】×
【解析】企业预计资产未来现金流量,应当以资产的当前状况为基础,不应当包括与将来可能会发生的、尚未作出承诺的重组事项或与资产改良有关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不应当包括筹资活动和所得税收付产生的现金流量等。
四、计算分析题
1.【答案】
(1)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时,应将收到的发行价格总额分拆成负债成份和权益成份。
负债成份公允价值=10000×(P/S,8%,3)+10000×3%×(P/A,8%,3)=10000×0.7938+300×2.5771=7938+773.13=8711.13(万元);权益成份=10000-8711.13=1288.87(万元)。2010年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时的会计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 10000
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调整 1288.87
贷: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面值 10000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1288.87
(2)该笔借款费用资本化期间为2010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
2010年应付利息=债券面值×票面利率×期限=10000×3%×1=300(万元);2010年利息费用=应付债券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期限=8711.13×8%×1=696.89(万元)。2010年末计提利息的会计分录为:
借:在建工程 696.89
贷:应付利息 300
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调整 396.89
支付利息时:
借:应付利息 300
贷:银行存款 300
(3)编制四川公司2011年末计提利息和支付利息的会计分录
2011年应付利息=债券面值×票面利率×期限=10000×3%×1=300(万元);2011年利息费用=应付债券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期限=(8711.13+396.89)×8%×1=728.64(万元)。2011年末计提利息的会计分录为:
借:在建工程 728.64
贷:应付利息 300
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调整428.64
支付利息时:
借:应付利息 300
贷:银行存款 300
(4)转换的股份数=转换的债券面值/换股率=(10000×80%)/5=1600(万股)。转换时的会计分录为:
借: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面值(10000×80%)8000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1288.87×80%)1031.10
贷:股本(1600×1)1600
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调整
(463.34×80%) 370.67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7060.43
注:2011年末利息调整余额=1288.87-396.89-428.64=463.34(万元)
(5)2012年应付利息=债券面值×票面利率×期限=(10000×20%)×3%×1=60(万元);2012年利息费用=应付利息+利息调整余额=60+463.34×20%=152.67(万元)。2012年末计提利息的会计分录为:
借:财务费用 152.67
贷:应付利息 60
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调整 92.67
支付债券本息时:
借: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面值 2000
应付利息 60
贷:银行存款 2060
2.【答案】
(1)高山公司对乙公司的投资会计处理不正确。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为发行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与相关直接费用之和,即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100×8+20=820(万元)。差错更正如下:
借: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100
贷: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900-820) 80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20
高山公司收到的现金股利应该计入投资收益,不冲减投资成本。差错更正如下:
借: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 4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40
(2)高山公司对业务重组的会计处理不正确。业务重组支出不包括将设备从拟关闭的生产线转移到仓库的运输费、转岗职工的培训费、新产品营销的广告费、特定固定资产的减值损失,因此应冲回多计提的预计负债,差错更正如下:
借:预计负债(5+10+1000+200) 1215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215
因固定资产停止使用发生减值,应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差错更正如下: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200
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200
(3)资产负债表日后期间销售退回应作为调整事项处理,冲减当期收入的会计处理不正确。差错更正如下: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8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800
借:主营业务成本 5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500
(4)售后回购在回购价固定时,不能确认收入,应作为融资行为处理,冲回已确认的收入和成本,计提利息费用。差错更正如下: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2000
贷:其他应付款 2000
借:发出商品 15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500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2120-2000)/12×11] 110
贷:其他应付款 110
(5)合同收入的确认不正确,确认合同收入时,应包括追加收入;未计提建造合同减值不正确。
本期合同收入=合同总收入×完工进度—以前期间累计已确认的收入=(5000+200)×70%-0=3640(万元),高山公司原已确认合同收入3500万元,应补确认合同收入140万元。差错更正如下:
借:工程施工——毛利 14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40
因合同总收入为5200万元(5000+200),合同预计总成本为5500万元(3850+1650),应计提减值=(5500-5200)×30%=90(万元)。差错更正如下: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90
贷:存货跌价准备 90
五、综合题
1.【答案】
(1)海南公司从非关联方的A公司取得甲公司60%的股权,属于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2009年1月1日取得控制权,投资时的账务处理为:
借:长期股权投资——甲公司 4750
累计摊销 2000
贷:银行存款(200+50) 250
无形资产 5000
营业外收入[4500-(5000-2000)] 1500
(2)海南公司对甲公司的投资应采用成本法核算,2009年12月31日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为4750万元。
(3)①对海南公司购入A产品的抵销
对内部交易的抵销
借:营业收入 500
贷:营业成本 500
借:营业成本 60
贷:存货(300×20%) 60
注:毛利率=(500-400)/500=20%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60×25%) 15
贷:所得税费用 15
对A产品交易产生的内部债权债务的抵销
借:应付账款 385
贷:应收账款 385
借: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50
贷:资产减值损失 50
借:所得税费用(50×25%) 12.5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12.5
对A产品交易产生的内部现金流量的抵销
借: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 200
贷: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200
②将甲公司购入办公楼的抵销
固定资产内部交易抵销
借:营业外收入(8400-7500) 900
贷:固定资产——原价 900
借: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5
贷:管理费用(900÷15÷12) 5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895×25%) 223.75
贷:所得税费用 223.75
注:由于上述抵销,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900-5=895(万元)
对购入办公楼交易产生的内部现金流量的抵销
借: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8400
贷: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收到的现金净额8400
③将甲公司购入无形资产抵销
对内部购入专利权内部交易抵销
借:营业外收入(600-540) 60
贷:无形资产——原价 60
借:无形资产——累计摊销 10
贷:管理费用(60÷3÷12×6) 10
注:7月份购入无形资产,本年摊销期为6个月。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50×25%) 12.5
贷:所得税费用 12.5
注:由于上述抵销,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60-10=50万元)
对购入无形资产交易产生的内部现金流量的抵销
借: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600
贷: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收到的现金净额
600
(4)①对海南公司购入A产品的抵销
对内部交易的抵销
借:未分配利润——年初 60
贷:营业成本 60
借:营业成本 20
贷:存货(100×20%) 20
借:存货——存货跌价准备 10
贷:资产减值损失 10
注:A产品成本为100万元,可变现净值90万元,海南公司计提了存货跌价准备10万元;从集团公司角度看,A产品的成本为80万元(100×80%),无需计提减值。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15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 15
借:所得税费用 12.5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12.5
注:上述抵销后2010年末存货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10万元(20-10),应保留递延所得税资产2.5万元(10×25%),因年初递延所得税资产为15万元,故应冲回12.5万元(15-2.5)。
对A产品交易产生的内部债权债务的抵销
借: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50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 50
借:资产减值损失 50
贷: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50
借:未分配利润——年初 12.5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12.5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12.5
贷:所得税费用(50×25%) 12.5
对A产品交易产生的内部现金流量的抵销
借: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 385
贷: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385
②将甲公司购入办公楼的抵销
固定资产内部交易抵销
借:未分配利润——年初 900
贷:固定资产——原价 900
借: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5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 5
借: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60
贷:管理费用(900÷15) 60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223.75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 223.75
借:所得税费用 15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60×25%) 15
注:由于计提折旧60万元,应转回相应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60万元。
③将甲公司购入无形资产抵销
对内部购入专利权内部交易抵销
借:未分配利润——年初 60
贷:无形资产——原价 60
借:无形资产——累计摊销 10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 10
借:无形资产——累计摊销 20
贷:管理费用(60÷3) 20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12.5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 12.5
借:所得税费用 5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20×25%) 5
注:由于无形资产摊销20万元,应转回相应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20万元。
(5)编制海南公司2010年12月31日合并甲公司财务报表时对海南、乙公司之间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的抵销分录
借:营业收入(500×70%×32%) 112
贷:营业成本(300×70%×32%) 67.2
投资收益 44.8
2.【答案】
(1)①东海公司购入的债券应分类为持有至到期投资。东海公司购入债券时的账务处理为: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10000
贷:银行存款 9590.12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409.88
②2009年末计算利息
应收利息=面值×票面利率×期限=10000×6%×1=600(万元),利息收入=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期限=9590.12×7%×1=671.31(万元)。相关的会计分录为:
借:应收利息 600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71.31
贷:投资收益 671.31
借:银行存款 600
贷:应收利息 600
注:2009年末持有至到期投资摊余成本=10000-409.88+71.31=9661.43(万元)
(2)东海公司应将购入的股票分类为交易性金融资产。购入时的账务处理为: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2310
应收股利(300×0.3) 90
投资收益 12
贷:银行存款(2400+12) 2412
2009年9月12日收到股利时:
借:银行存款 12
贷:应收股利 12
2009年末,反映公允价值变动: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300×9-2310) 39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390
(3)东海公司授予权益工具在授予日不进行账务处理。2009年末账务处理如下:
借:管理费用[(80-4)×5×10÷4)] 95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950
(4)东海公司在2009年7月1日出租办公楼时,应将固定资产转入投资性房地产:
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4500
累计折旧 1200
贷:固定资产 5000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700
2009年末,投资性房地产按公允价值计量: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4400-4500) 100
贷: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00
收到租金时:
借:银行存款 120
贷:其他业务收入 120
(5)对东海公司购入商品相关业务进行账务处理
购入库存商品时,账务处理如下:
借:库存商品[702/(1+17%)+20] 62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02
贷:银行存款(702+20) 722
2009年末,存货计提减值:
库存商品可变现净值=预计售价—预计销售费用及税金=580-10=570(万元),因存货成本为620万元,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50万元。账务处理为:
借:资产减值损失 50
贷:存货跌价准备 50
(6)东海公司被起诉,诉讼尚未判决,属于或有事项。与或有事项相关的义务满足确认预计负债的条件,2009年末应确认预计负债如下:
借:营业外支出[(400+440)/2] 420
贷:预计负债 420
注:①持有至到期投资在将来收回本息时无需交税,故其计税基础与账面价值相同,不产生暂时性差异。②办公楼每年抵税金额=5000/25=200(万元),2009年下半年计提的折旧可抵税100万元。2009年末该办公楼的计税基础=5000-1200-100=3700(万元)。
(8)①2009年应交所得税=(利润总额-股票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权益工具确认的管理费用+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计提存货减值+计提诉讼损失)×所得税税率=(3000-390+950+100+50+420)×25%=4130×25%=1032.5(万元)
②2009年递延所得税=(年末递延所得税负债-年初递延所得税负债)-(年末递延所得税资产-年初递延所得税资产)=(1090×25%-0)-(470×25%-0)=272.5-117.5=155(万元)
③2009年所得税费用=应交所得税+递延所得税=1032.5+155=1187.5(万元)。
④有关所得税账务处理如下:
借:所得税费用 1187.5
递延所得税资产 117.5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1032.5
递延所得税负债 272.5《财务管理》自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不属于以“相关者利益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的优点是( )。
A.体现了多赢的价值理念 B.有助于精确估算非上市公司价值 C.本身是一个多元化、多层次的目标体系 D.有利于克服管理上的片面性和短期行为
2.某企业对各所属单位在所有重大问题的决策和处理上实行高度集权,各所属单位则对日常经营活动具有较大的自主权,该企业采取的财务管理体制是( )。
A.集权型 B.分权型 C.集权和分权相结合型 D.集权和分权相制约型
3.下列属于通过采取激励方式协调股东与经营者矛盾的方法是( )。
A.股票选择权 B.解聘 C.接收 D.监督
4.下列不属于编制预计利润表的依据的是( )。
A.现金预算 B.专门决策预算 C.业务预算 D.预计资产负债表
5.下列有关预算不属于总预算内容的是( )。
A.现金预算 B.生产预算 C.预计利润表 D.预计资产负债表
6.不是以生产预算为基础直接编制的预算有( )。
A.材料采购预算 B.变动制造费用预算 C.销售及管理费用预算 D.直接人工预算
7.关于复合杠杆系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DCL=DOL×DFL B.普通股每股利润变动率与息税前利润变动率之间的比率 C.反映产销量变动对普通股每股利润变动的影响 D.复合杠杆系数越大,企业风险越大。
8.企业采用贴现法从银行贷入一笔款项,年利率8%,银行要求的补偿性余额为10%,则该项贷款的实际利率为( ):
A.8%B. 8.70% C.8.78% D.9.76%
9.权证持有人在到期日前,可以随时提出履约要求,买进约定数量的标的资产的权证为( )。
A.美式认股证 B.欧式认股证 C.认沽认股证 D.认购认股证
10.某投资项目的净现值500万元,折现率10%,项目计算期为10年,其年等额净回收额为( )万元。
A.81.37 B.61.44 C.31.35 D.79.65
11.已知某完整工业投资项目的固定资产投资为100万元,无形资产投资为20万元,流动资金投资为30万元,建设期资本化利息为10万元。则下列有关该项目相关指标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投资总额为150万元 B.原始投资为160万元 C.建设投资为130万元 D.固定资产原值为110万元
12.其他因素不变,如果折现率提高,则下列指标中其数值将会变小的是( )。
A.净现值率 B.投资收益率 C.内部收益率 D.静态投资回收期
13.下列因素中不影响再订货点确定的是( )。
A.保险储备量 B.每天消耗的原材料数量 C.预计交货时间 D.每次订货成本
14.下列关于现金回归线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现金最优返回点的确定与企业可接受的最低现金持有量无关 B.有价证券利息率增加,会导致现金回归线上升 C.有价证券的每次固定转换成本上升,会导致现金回归线上升 D.当现金的持有量高于或低于现金回归线时,应立即购入或出售有价证券
15.采用ABC控制法对存货进行控制时,应当重点控制的是( )。
A.数量较多的存货 B.占用资金较多的存货 C.品种较多的存货 D.库存时间较长的存货
16.下列成本差异中,通常主要责任部门不是生产部门的是( )。
A.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 B.直接材料用量差异 C.材料价格差异 D.直接人工效率差异
17.投资中心的考核指标中,能够全面反映该责任中心的投入产出关系,避免本位主义,使各责任中心利益和整个企业利益保持一致的指标是( )。
A.可控利润总额 B.投资报酬率 C.剩余收益 D.责任成本
18.按照边际分析定价法,当收入函数和成本函数均可微时( )。
A.边际利润为0时的价格就是最优售价 B.边际利润大于0时的价格就是最优售价 C.边际利润最大时的价格就是最优售价 D.边际利润为1时的价格就是最优售价
19.某企业生产B产品,本期计划销售量为25000件,应负担的固定成本总额为800000元,单位产品变动成本为400元,适用的消费税税率为5%,根据上述资料,运用保本点定价法测算的单位B产品的价格应为( )元。
A.476.15 B.463 C.449.85 D.454.74
20.某企业2009年全年销售(营业)收入为2100万元,则该企业2009年全年应列支多少业务招待费才能达到最大限度地在税前扣除( )万元。
A.17.5 B.20 C.21.5 D.23
21.下列关于存货计价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期末存货如果计价过低,当期的利润可能因此而相应增加 B.期末存货计价过高,当期的利润可能因此而相应增加 C.期初存货计价过低,当期的利润可能因此而相应减少 D.期初存货如果计价过高,当期的利润可能因此而相应增加
22.某企业2003年度发生年度亏损500万元,假设该企业2004—2009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分别为(万元):150;50;100;100;-50;300。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率为25%,则该企业2009年应当缴纳的企业所得税为( )万元。
A.75 B.62.5 C.50 D.15
23.综合绩效评价是综合分析的一种,一般是站在下列哪个主体的角度进行的( )。
A.企业所有者 B.企业债权人 C.企业经营者 D.政府
24.一般来说,下列哪些因素变动有利于企业股票市盈率的提高( )。
A.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成长性强 B.投资者所获报酬率的稳定性高 C.资金市场利率提高 D.资金市场利率降低
25.在对企业进行财务绩效评价时,下列属于评价企业盈利能力状况的基本指标的有( )。
A.营业净利率 B.资本收益率 C.净资产收益率 D.资本保值增值率
二、多项选择题
1.采用过度集权和过度分散都会产生相应的成本,下列属于过度分散所产生的成本的有( )。
A.各所属单位积极性的损失 B.各所属单位资源利用效率的下降 C.各所属单位财务决策效率的下降 D.各所属单位财务决策目标及财务行为与企业整体财务目标的背离
2.下列各项中,属于滚动预算优点的有( )。
A.远期指导性 B.结合实际,及时性强 C.在时间上不受日历年度的限制,连续性强 D.确保企业管理工作的完整性与稳定性
3.与股权筹资方式相比利用债权筹资的优点包括( )。
A.筹资速度快 B.筹资弹性 C.信息沟通等代理成本较低 D.资本成本低
4.下列投资项目评价指标中,会受建设期长短、投资回收时间先后影响的评价指标有( )。
A.静态投资回收期 B.总投资收益率 C.净现值率 D.内部收益率
5.如果企业采取的是激进融资战略,则( )。
A.其具有较低的流动性比率 B.其具有最小的短期融资使用 C.长期资金小于永久性流动资产与固定资产之和 D.短期融资大于波动性流动资产
6.下列属于股票回购缺点的是( )。
A.股票回购需要大量资金支付回购的成本,易造成资金紧缺,资产流动性变差,影响公司发展后劲 B.回购股票可能使公司的发起人股东更注重创业利润的兑现,而忽视公司长远的发展,损害公司的根本利益 C.股票回购容易导致内幕操纵股价 D.股票回购不利于公司股价上升
7.下列各项中,会导致企业采取低股利政策的事项有( )。
A.物价持续上升 B.陷于经营收缩的公司 C.企业资产的流动性较弱 D.企业盈余不稳定
8.企业税务管理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
A.合法性原则 B.服从税务管理总体目标原则 C.成本效益原则 D.事先筹划原则
9.企业在不能及时收到货款的情况下,可以采用下列哪些方式达到延缓纳税的作用( )。
A.委托代销 B.托收承付 C.委托收款 D.分期收款
10.企业计算稀释每股收益时,应当考虑的稀释性潜在的普通股包括( )。
A.股票期权 B.认股权证 C.可转换公司债券 D.不可转换公司债券
三、判断题
1.企业各所属单位之间的业务联系越分散,就越有必要采用相对集中的财务管理体制,反之则相反。( )
2.滚动预算可以克服零基预算的缺点,保持预算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
3.当预计的息税前利润大于每股利润无差别点时采用高财务杠杆筹资会提高普通股每股利润但会增加企业的财务风险。( )
4.最佳的保险储备应该是使缺货损失达到最低。( )
5.采用内部转移价格主要是为了考核、评价责任中心的业绩,并不强求各责任中心的转移价格完全一致,可分别采用对不同责任中心最有利的价格为计价的依据。( )
6.在应用差额投资内部收益率法对固定资产更新改造投资项目进行决策时,如果差额内部收益率小于行业基准折现率或资金成本率,就不应当进行更新改造。( )
7.企业发生的借款利息费用均可以直接税前扣除。( )
8.利润中心对成本的控制是联系着收入进行的,它强调绝对成本的节约。( )
9.权益乘数的高低取决于企业的资金结构,负债比率越低,权益乘数越大,财务风险越小。( )
10.管理层讨论与分析是上市公司定期报告中管理层对于本企业过去经营状况的评价分析,是对企业财务报表中所描述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解释。( )
四、计算题
1.A公司是一个商业企业。由于目前的信用政策过于严厉,不利于扩大销售,且收账费用较高,该公司正在研究修改现行的政策。现有甲和乙两个放宽信用政策的备选方案,有关数据如表1:
已知A公司的销售毛利率为20%,存货周转天数始终保持60天不变,若投资要求的最低报酬率为15%。坏账损失率是指预计年度坏账损失和销售额的百分比。假设不考虑所得税的影响。1年按360天计算。
要求:通过计算分析回答,应否改变现行的收账政策?如果要改变,应选择甲方案还是乙方案?
2.某工厂只生产一种产品,其单件产品的有关资料如表2所示。
固定制造费用预算产量下的标准固定制造费用5000元,实际发生额为5000元;预算产量10000件,实际产量8000件。
要求:(1)计算直接材料的标准成本差异。
(2)计算直接人工的标准成本差异。
(3)计算变动制造费用的标准成本差异。
(4)固定制造费用的标准成本差异(采用二因素和三因素分析法分析)。
3.某公司拟采购一批零件,价值5400元,供应商规定的付款条件如下:立即付款,付5238元;第20天付款,付5292元;第40天付款,付5346元;第60天付款,付全额。每年按360天计算,目前企业用于支付账款的资金需要在60天时才能周转回来,在60天内付款只能通过银行借款解决,银行借款利率为15%。
要求:(1)计算放弃立即付款折扣的信用成本率以及选择立即付款的净收益。
(2)计算20天付款折扣的信用成本率以及选择第20天付款的净收益。
(3)计算40天付款折扣的信用成本率以及选择第40天付款的净收益。
(4)确定对该公司最有利的付款日期和价格。
4.某综合商场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企业所得税适用税率25%。假定每销售100元(含税价,下同)的商品其平均进价成本为50元(含税价),购进货物均可以取得符合抵扣条件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为促销拟采用以下两种方案中的一种:
方案1:商品8折销售(折扣销售,并在同一张发票上分别注明);
方案2:对购物满500元消费者返还150元现金券,该现金券必须在本商场购物使用。
假定企业单笔销售了500元的商品(不考虑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
要求:(1)计算方案1下企业应纳增值税、应交企业所得税以及净利润。
(2)计算方案2下企业应纳增值税、应交企业所得税、代缴个人所得税以及净利润。
(3)比较两个方案的税收负担及净利润大小。
五、综合题
1.某企业上年末的资产负债表(简表)如表3: (单位:万元)
根据历史资料考察,该企业销售收入与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应付账款和预收账款等项目成正比,企业上年度销售收入40000万元,实现净利10000万元,支付股利6000万元,普通股3000万股,该企业目前没有优先股,预计本年度销售收入50000万元,要求回答以下各不相关的几个问题:
(1)假设销售净利率提高到27.5%,股利支付率(股利/净利润)与上年相同,要求采用销售百分比法预测本年外部融资额。
(2)假设其他条件不变,预计本年度销售净利率与上年相同,董事会提议股利支付率提高到66%,如果可从外部融资2000万元,你认为是否可行?
(3)假设该公司一贯执行固定股利比例政策,预计本年度长期投资要增加750万元,销售净利率与上年相同,预测本年外部融资额。
(4)若根据(3)计算结果所需要资金有两种筹集方式:方案1:追加借款,新增借款利息率为8%。方案2:发行普通股,股票发行价格为每股10元。假设公司的所得税率为25%,计算发行普通股和借款方式下的每股利润无差别点,以及在无差别点上各自的财务杠杆系数。(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5)若公司预计息税前利润在每股利润无差别点上增长20%,计算采用方案1的该公司每股利润的增长幅度。
2.某企业拟购买一台新设备以扩大生产能力。现有两个方案可供选择:甲方案的原始投资为100万元,项目计算期5年,每年净现金流量50万元;乙方案的原始投资120万元,项目计算期10年,每年净现金流量40万元。假定两个方案均当年投产,投资在期初一次性投入。
要求:(1)若投资所需资金50%来源于企业自留资金,50%来源于银行贷款,贷款利息率为8%,目前该公司股票的β系数为2,当前国债的利息率为4%,整个股票市场的平均收益率为9%,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率为25%,计算投资所需资金的总资金成本。
(2)若以资金成本率为折现率,计算甲、乙两方案的净现值。
(3)计算甲、乙两方案的年等额净回收额,并评价甲、乙两方案的优劣。
(4)利用方案重复法评价甲、乙两方案的优劣。
(5)利用最短计算期限法评价甲、乙两方案的优劣。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B
【解析】对于非股票上市企业,只有对企业进行专门的评估才能真正确定其价值。而在评估企业的资产时,由于受评估标准和评估方式的影响,这种估价不易做到客观和准确,这也导致企业价值确定的困难。
2.【答案】C
【解析】集权型财务管理体制下企业内部的主要管理权限集中于企业总部,各所属单位执行企业总部的各项命令。分权型财务管理体制下企业内部的管理权限分散于各所属单位,各所属单位在人、财、物、供、产、销等方面有决定权。集权和分权相结合型财务管理体制下企业对各所属单位在所有重大问题的决策和处理上实行高度集权,各所属单位则对日常经营活动具有较大的自主权。
3.【答案】A
【解析】激励是将经营者的报酬与绩效挂钩的方法,以使经营者自觉采取能满足企业价值最大化的措施。激励有两种基本方式,一是股票选择权,二是绩效股。
4.【答案】D
【解析】编制预计利润表的依据是各业务预算表、决策预算表和现金预算表。
5.【答案】B
【解析】在全面预算体系中总预算是指财务预算,而财务预算包括现金预算、预计利润表和预计资产负债表等内容。
6.【答案】C
【解析】直接材料预算、直接人工预算和变动制造费用预算是直接根据生产预算编制的,而销售及管理费用预算多为固定成本,或是根据销售预算编制的,与生产预算没有直接联系。
7.【答案】B
【解析】普通股每股利润变动率与息税前利润变动率之间的比例是财务杠杆系数,而不是复合杠杆系数。
8.【答案】D
【解析】贷款的实际利率=8%/(1-8%-10%)=9.76%
9.【答案】A
【解析】美式认股证,指权证持有人在到期日前,可以随时提出履约要求,买进约定数量的标的资产。而欧式认股证,则是指权证持有人只能于到期日当天,才可提出买进标的资产的履约要求。认购权证,是一种买进权利。该权证持有人有权于约定期间或期日,以约定价格买进约定数量的标的资产。认沽权证,则属一种卖出权利。该权证持有人有权于约定期间或期日,以约定价格卖出约定数量的标的资产。
10.【答案】A
【解析】年等额净回收额=净现值/(P/A,10%,10)=500/6.1446=81.37(万元)。
11.【答案】D
【解析】建设投资=固定资产投资+无形资产投资+开办费投资=100+20+0=120(万元)
原始投资=建设投资+流动资金投资=120+30=150(万元)
投资总额=原始投资+资本化利息=150+10=160(万元)
固定资产原值=固定资产投资+资本化利息=100+10=110(万元)
12.【答案】A
【解析】折现率越高,现值越小,因此,净现值率与折现率是反方向变动。投资收益率与静态投资回收期是非折现指标,所以不受折现率高低的影响,内部收益率是方案本身的报酬率,因此也不受折现率高低的影响。
13.【答案】D
【解析】再订货点=预计交货期内的需求+保险储备=交货时间×平均日需求+保险储备,从公式可以看出,每次订货成本与再订货点无关。
14.【答案】C
【解析】现金回归线R=6968+L,从公式中可以看出下限B与回归线成正相关,与有价证券的日利息率成负相关,C与有价证券的每次转换成本T成正相关,所以A、B为错误表述,C正确;当现金的持有量达到上下限时,应立即购入或出售有价证券,所以D错误。
15.【答案】B
【解析】采用ABC控制法对存货进行控制时应重点控制A类存货,A类存货属于金额较多,品种数量较少的存货。
16.【答案】C
【解析】材料价格差异的主要责任部门是材料采购部门。
17.【答案】C
【解析】按照剩余收益指标进行考核,能够促使各责任中心的目标始终与整个企业的整体目标一致。
18.【答案】A
【解析】按照微分极值原理,如果利润函数的一阶导数等于零,即边际利润等于零,边际收入等于边际成本,那么,利润将达到最大值。此时的价格就是最优销售价格。
19.【答案】D
【解析】单位乙产品价格=(800000/25000+400)/(1-5%)=454.74(元)
20.【答案】A
【解析】纳税人可以根据企业当年的销售计划,按照销售额的1/120确定当年的业务招待费的最高限额,2100/120=17.5(万元)。
21.【答案】B
【解析】期末存货如果计价过低,当期的利润可能因此而相应减少;期初存货计价过低,当期的利润可能因此而相应增加;期初存货如果计价过高,当期的利润可能因此而相应减少。
22.【答案】B
【解析】根据税法关于亏损结转的规定,该企业2003年的500万元亏损,可分别用2004-2007年的150万元、50万元、100万元、100万元来弥补400万元,2008年企业又是亏损50万元,但却占用一个弥补亏损的年度。所以2003年度的亏损500万元只能由2004-2007这四年的应纳税所得额弥补。2009年虽然应纳税所得额为300万元,但不能弥补2003年的亏损,只能弥补2008年的亏损50万元,2009年应纳企业所得税(300-50)×25%=62.5(万元)。
23.【答案】A
【解析】综合绩效评价是综合分析的一种,一般是站在企业所有者(投资人)的角度进行的。
24.【答案】D
【解析】在股票市场的实务操作中,利率与市盈率之间的关系常用如下公式表示:市场平均市盈率=1/市场利率,因此当市场利率低时,有利于市盈率的提高。
25.【答案】C
【解析】企业获利能力指标包括: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报酬率2个基本指标和营业利润率、利润现金保障倍数、成本费用利润率、资本收益率4个修正指标。选项D属于经营增长状况的指标。
二、多项选择题
1.【答案】BD
【解析】集中的“成本”主要是各所属单位积极性的损失和财务决策效率的下降;分散的“成本”主要是可能发生的各所属单位财务决策目标及财务行为与企业整体财务目标的背离以及财务资源利用效率的下降。
2.【答案】ABCD
3.【答案】ABCD
【解析】利用债权筹资的优点包括筹资速度较快、筹资弹性大、资本成本负担较轻、可以利用财务杠杆、稳定公司的控制权、信息沟通等代理成本较低。
4.【答案】ACD
【解析】总投资收益率是指达产期正常年度年息税前利润或运营期年均息税前利润与项目总投资的百分比,所以不受建设期长短影响。此外它不考虑时间价值,所以不受投资回收时间先后的影响。
5.【答案】ACD
【解析】激进融资战略下是(1)更多的短期融资方式使用;(2)较低的流动性比率。
6.【答案】ABC
【解析】股票回购的动因之一就是满足企业兼并与收购的需要,在进行企业兼并与收购时,产权交换的实现方式包括现金购买及换股两种。如果公司有库藏股,则可以用公司的库藏股来交换被并购公司的股权,这样可以减少公司的现金支出。
7.【答案】ACD
【解析】陷于经营收缩的公司多采取多分少留的股利政策。
8.【答案】ACD
【解析】企业税务管理必须遵循的原则包括合法性原则、服从企业财务管理总体目标原则、成本效益原则、事先筹划原则。
9.【答案】AD
【解析】企业在不能及时收到货款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委托代销、分期收款等销售方式,等收到货款时再开具发票、承担纳税义务,就可以起到延缓纳税的作用,避免采用托收承付和委托收款方式赊销货物,防止垫付税款。
10.【答案】ABC
【解析】稀释性潜在普通股,是指假设当前转换为普通股会减少每股收益的潜在普通股,主要包括可转换债券、认股权证、股票期权。
三、判断题
1.【答案】×
【解析】企业各所属单位之间的业务联系越密切,就越有必要采用相对集中的财务管理体制,反之则相反。
2.【答案】×
【解析】滚动预算可以克服定期预算的缺点,零基预算可以克服增量预算的缺点。
3.【答案】√
4.【答案】×
【解析】最佳的保险储备应该是使缺货损失和保险储备的持有成本之和达到最低。
5.【答案】√
6.【答案】√
【解析】使用差额投资内部收益率法对固定资产更新改造投资项目进行决策时,当差额投资内部收益率指标大于或等于基准折现率或设定的折现率时,应当进行更新改造;反之,不应当进行更新改造。
7.【答案】×
【解析】企业发生的借款费用多数可以直接税前扣除,但有些借款费用则需要计入资产成本,分期扣除。如企业为购置、建造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经过12个月以上的建造才能达到预定可销售状态的存货发生借款的,在有关资产购置、建造期间发生的合理的借款费用,应当作为资本性支出计入资产成本。
8.【答案】×
【解析】利润中心是指既对成本负责又对收入和利润负责的责任中心,它不仅要绝对地降低成本,而且更要寻求收入的增长,并使之超过成本的增长。换言之,利润中心对成本的控制是联系着收入进行的,它强调相对成本的节约。
9.【答案】×
【解析】权益乘数和负债比重是同方向变动的,权益乘数越高,负债比重越大。
10.【答案】×
【解析】管理层讨论与分析的内容包括报告期间经营业绩变动的解释以及企业未来发展的前瞻性信息两部分内容,题目描述不完整。
四、计算题
1.【答案】
由于存货周转率=360/60=6(次)
存货平均余额=销售成本/存货周转率
则:原存货平均余额=2400×80%/6=320(万元)
方案甲存货平均余额=2600×80%/6=346.67(万元)
方案乙存货平均余额=2700×80%/6=360(万元)
因此,应改变现行收账政策,采纳甲方案。
2.【答案】
(1)直接材料总差异=0.16×(8000×11)-0.15×(8000×10)=2080(元)
其中:
直接材料价格差异=(实际价格-标准价格)×实际用量=(0.16-0.15)×(8000×11)=880(元)
直接材料用量差异=(实际产量下实际用量-实际产量下标准用量)×标准价格=(8000×11-8000×10)×0.15=1200(元)
(2)直接人工总差异=4.2×(8000×0.45)-4×(8000×0.5)=15120-16000=-880(元)
其中:
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实际产量下实际人工工时×(实际工资率-标准工资率)=(4.2-4)×(8000×0.45)=720(元)
直接人工效率差异=(实际产量下实际人工工时-实际产量下标准人工工时)×标准工资率=(8000×0.45-8000×0.5)×4=-1600(元)
(3)变动制造费用总差异=2.67×(8000×0.45)-2×(8000×0.5)=9612-8000=1612(元)
其中:
变动费用耗费差异=实际产量下实际工时×(变动费用实际分配率-变动费用标准分配率)=(2.67-2)×(8000×0.45)=2412(元)
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实际产量下实际工时-实际产量下标准工时)×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8000×0.45-8000×0.5)×2=-800(元)
(4)固定制造费:标准分配率=5000/(10000×0.5)=1(元/小时)
总差异=5000-(8000×0.5)×1=1000(元)
二因素法:
耗费差异=实际产量下实际固定制造费用-预算产量下的标准固定制造费用=5000-5000=0(元)
能量差异=预算产量下的标准固定制造费用-实际产量下标准固定制造费用=(5000-8000×0.5)×1=1000(元)
三因素法:
耗费差异=实际产量下实际固定制造费用-预算产量下的标准固定制造费用=5000-5000=0(元)
效率差异=(实际产量下的实际工时-实际产量下的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8000×0.45-8000×0.5)×1=-400(元)
产量差异=(预算产量下的标准工时-实际产量下的实际工时)×标准分配=(10000×0.5-8000×0.45)×1=1400(元)
3.【答案】
(1)立即付款:折扣率=(5400-5238)/5400=3%
放弃(立即付款)折扣的资金成本=[3%/(1-3%)]×[360/(60-0)]=18.56%
立即付款净收益=162-5238×60×15%/360=31.05(元)
(2)第20天付款:折扣率=(5400-5292)/5400=2%
放弃(第20天)折扣的资金成本=[2%/(1-2%)]×[360/(60-20)]=18.37%
20天付款净收益=108-5292×40×15%/360=19.8(元)
(3)第40天付款:折扣率=(5400-5346)/5400=1%
放弃(第40天)折扣的资金成本=[1%/(1-1%)]×[360/(60-40)]=18.18%
40天付款净收益=54-5346×20×15%/360=9.45(元)
(4)因为立即付款的净收益大,所以应选择立即付款。
4.【答案】
(1)方案1:这种方式下,企业销售价格500元的商品由于折扣销售只收取400元,所以销售收入为400元(含税价),其进货成本为250元(含税价)。
增值税情况:
应纳增值税额=400/(1+17%)×17%-250/(1+17%)×17%=21.79(元)
企业所得税情况:
销售利润=400/(1+17%)-250/(1+17%)=128.2(元)
应纳企业所得税=128.2×25%=32.05(元)
税后净利润=128.2-32.05=96.16(元)
(2)方案2:购物满500元,赠送150元本商场购物券。
在这种方式下,返还的购物券属于赠送行为,不允许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而且按照个人所得税制度的规定,企业还应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为保证让顾客得到150元的实惠,商场赠送的150元现金券应不含个人所得税,是税后净收益,该税应由商场承担。
增值税:
销售500元商品应纳增值税额=500/(1+17%)×17%-250/(1+17%)×17%=36.32(元)
按照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赠送150元商品应该视同销售,其增值税的计算如下:
应纳增值税额=150/(1+17%)×17%-75/(1+17%)×17%=10.90(元)
合并应纳增值税=36.32+10.90=47.22(元)
个人所得税:
商场需代顾客缴纳偶然所得的个人所得税=150/(1-20%)×20%=37.5(元)
企业所得税:
企业利润总额=500/(1+17%)-250/(1+17%)-75/(1+17%)37.5=112.07(元)
应纳所得税额=(500-250)/(1+17%)×25%=53.42(元)
税后利润=112.07-53.42=58.65(元)
从以上计算可以得出各方案综合税收负担比较如表5所示。
(3)
通过比较可以得出,从税收负担角度看,第一种方案最优,采取返还购物券方式销售的方案不可取。
五、综合题
1.【答案】
(1)变动资产百分比=(24000+6000)/40000=75%
变动负债百分比=(4300+700)/40000=12.5%
股利支付率=6000/10000=60%
外部融资额=10000×75%-10000×12.5%-50000×27.5%×(1-60%)=750(万元)
(2)销售净利率=10000/40000=25%
需要的外部融资额=10000×75%-10000×12.5%-50000×25%×(1-66%)=2000(万元)
可行。
(3)外部融资额=增加资产-增加负债-增加的留存收益
=(750+10000×75%)-10000×12.5%-50000×25%×(1-60%)=2000(万元)
(4)原有借款利息=4600×5%+4500×6%=500(万元)
原有普通股股数=3000(万股)
方案1:新增借款利息=2000×8%=160(万元)
方案2:新发行的普通股数=2000/10=200(万股)
计算发行普通股和借款方式下的每股利润无差别点:
[(EBIT-500)×(1-25%)]/(3000+200)=[(EBIT-500-160)×(1-25%)]/3000
EBIT=(3200×660-3000×500)/(3200-3000)=3060
计算发行普通股和借款方式下在无差别点上各自的财务杠杆系数:
发行普通股的杠杆系数:3060/(3060-500)=1.20
借款方式下的杠杆系数:3060/(3060-660)=1.28
(5)每股利润的增长幅度=20%×1.28=25.6%
2.【答案】
(1)留存收益资金成本=4%+2×(9%-4%)=14%
贷款资金成本=8%×(1-25%)=6%
加权资金成本=14%×50%+6%×50%=10%
(2)NPV甲=50×(P/A,10%,5)-100=50×3.7908-100=89.54(万元)
NPV乙=40×(P/A,10%,10)-120=40×6.1446-120=125.78(万元)
(3)甲方案年等额净回收额=89.54/(P/A,10%,5)=89.54/3.7908=23.62(万元)
乙方案年等额净回收额=125.784/(P/A,10%,10)=125.784/6.1446=20.47(万元)
据以上计算,甲方案的年等额净回收额23.62万元,大于乙方案的年等额净回收额20.47万元,因此,该公司应选择甲方案。
(4)两方案的寿命的最小公倍数为10年
甲方案调整以后的净现值=89.54+89.54×(P/F,10%,5)=89.54×(1+0.6209)=145.14(万元)
乙方案调整以后的净现值=原净现值=125.78(万元)
由于甲方案调整以后的净现值大,所以该公司应选择甲方案。
(5)甲方案调整以后的净现值=原净现值=89.54(万元)
乙方案调整以后的净现值=乙方案年等额净回收额×(P/A,10%,5)=20.47×3.7908=77.60(万元)
由于乙方案调整以后的净现值小于甲方案,所以该公司应选择甲方案。
《经济法》自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根据公司法律制度的规定,公司董事会、监事会的成员可以由公司职工代表出任。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A、国有独资公司的董事会、监事会成员中,应当有职工代表,且其比例不得低于董事会、监事会成员的1/3 B、两个以上的国有企业投资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其董事会成员中可以无职工代表,但监事会成员中必须有职工代表,且其比例不得低于监事会成员的1/3 C、没有国有投资主体投资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其董事会、监事会成员中可以无职工代表 D、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成员中可以有职工代表,监事会中应当有职工代表,且其比例不得低于监事会成员的1/3
2、甲和乙出资设立一有限责任公司,公司章程未对股权转让做出规定。甲拟将所持公司股权转让给丙,并签署了股权转让协议。关于本次股权转让,根据公司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A、甲和丙签订股权转让协议后,丙即取得股东资格 B、甲向丙转让股权,无须征得乙同意,但应通知乙 C、甲向丙转让股权,无须经过股东会决议 D、甲应就股权转让事项,书面通知乙征求同意,乙自接到书面通知之日起满30日未答复的,视为不同意转让
3、汪某与李某拟设立一个注册资本为50万元的有限责任公司,其中汪某出资60%,李某出资40%。在他们拟订的公司章程中,不符合公司法律制度规定的是( )。
A、公司不设董事会,公司的法人代表由公司经理担任 B、公司不设监事会,公司的执行监事由股东汪某担任 C、公司利润在弥补上一年度亏损并提取公积金后,由股东平均分配 D、公司经营期限届满前,股东不得要求解散公司
4、某个人独资企业由王某以个人财产出资设立。该企业因经营不善被解散,其财产不足以清偿所欠债务,对尚未清偿的债务,下列处理方式中,符合《个人独资企业法》规定的是( )。
A、不再清偿 B、以王某的其他财产予以清偿,仍不足清偿的,则不再清偿 C、以王某的家庭共有财产予以清偿,仍不足清偿的,则不再清偿 D、债权人在企业解散后5年内未提出偿债请求的,王某不再承担清偿责任
5、某合伙企业欠甲到期借款3万元,该合伙企业的合伙人乙亦欠甲到期借款2万元;甲向该合伙企业购买了一批产品,应付货款5万元。下列表述中,符合合伙企业法律制度规定的是( )。
A、甲可将其所欠合伙企业5万元货款与该合伙企业所欠其3万元到期借款以及合伙人乙所欠其2万元到期借款相抵销,甲无需再向合伙企业偿付货款 B、甲只能将其所欠合伙企业5万元货款与该合伙企业所欠其3万元到期借款进行抵销,因此,甲仍应向该合伙企业偿付2万元 C、甲只能将其所欠合伙企业5万元货款与乙所欠其2万元到期借款进行抵销,因此,甲仍应向该合伙企业偿付3万元 D、甲所欠合伙企业之债务与该合伙企业及乙所欠其债务之间均不能抵销
6、甲、乙、丙、丁成立一个有限合伙企业,其中甲、乙为普通合伙人,丙、丁为有限合伙人。1年后甲转为有限合伙人,丙转为普通合伙人。此前,合伙企业欠银行50万元,该债务直至合伙企业被宣告破产仍未偿还。下列有关对该50万元债务清偿责任的表述中,符合合伙企业法律制度规定的是( )。
A、甲、乙承担无限连带责任,丙、丁以其出资额为限承担责任 B、乙、丙承担无限连带责任,甲、丁以其出资额为限承担责任 C、甲、乙、丙承担无限连带责任,丁以其出资额为限承担责任 D、乙承担无限连带责任,甲、丙、丁以其出资额为限承担责任
7、根据合伙企业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关于有限合伙企业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国有企业可以成为有限合伙企业的普通合伙人 B、有限合伙人可以土地使用权、机器设备和劳务出资 C、自然人作为有限合伙人,可以执行合伙事务,对外代表有限合伙企业 D、如合伙协议无相反约定,有限合伙人可以经营与本有限合伙企业相竞争的业务
8、某外国投资者协议购买境内公司股东的股权,将境内公司变更为外商投资企业,该外商投资企业的注册资本为700万美元。根据外商投资企业法律制度的规定,该外商投资企业的投资总额的上限是( )万美元。
A、1000 B、1400 C、1750 D、2100
9、甲公司欲与某外国公司设立一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就相关事项咨询律师。根据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合营企业自审批机关批准之日起成立 B、合营企业章程中可以约定由公司总经理担任公司的法定代表人 C、合营企业作为有限责任公司应按照《公司法》规定设股东会作为其权力机构 D、合营企业合同只能约定按各方的出资比例分配利润
10、甲与乙订立合同后,乙以甲有欺诈行为为由向人民法院提出撤销合同申请,人民法院依法撤销了该合同。下列有关被撤销合同的法律效力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自合同订立时无效 B、自乙提出撤销请求时起无效 C、自人民法院受理撤销请求时无效 D、自合同被人民法院撤销后无效
11、根据合同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有关保证责任诉讼时效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一般保证中,主债务诉讼时效中断,保证债务诉讼时效中断 B、一般保证中,主债务诉讼时效中止,保证债务诉讼时效中止 C、连带责任保证中,主债务诉讼时效中断,保证债务诉讼时效中断 D、连带责任保证中,主债务诉讼时效中止,保证债务诉讼时效中止
12、根据合同法律制度的规定,担保合同被确认无效时,债务人、担保人、债权人有过错的,应当根据其过错各自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A、主合同有效而担保合同无效,债权人无过错的,债务人对主合同债权人的经济损失承担赔偿责任,担保人则不承担赔偿责任 B、主合同有效而担保合同无效,债权人、担保人有过错的,担保人承担民事责任的部分,不应超过债务人不能清偿部分的1/3 C、主合同无效而导致担保合同无效,担保人无过错则不承担民事责任 D、主合同无效而导致担保合同无效,担保人有过错的,应承担的民事责任不超过债务人不能清偿部分的1/2
13、个体工商户甲将其现有的以及将有的生产设备、原材料、半成品、产品一并抵押给乙银行,但未办理抵押登记。抵押期间,甲未经乙同意以合理价格将一台生产设备出卖给丙。后甲不能向乙履行到期债务。根据《物权法》的规定,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该抵押权因抵押物不特定而不能成立 B、该抵押权因未办理抵押登记而不能成立 C、该抵押权虽已成立但不能对抗善意第三人 D、乙有权对丙从甲处购买的生产设备行使抵押权
14、根据增值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应当征收增值税的是( )。
A、纳税人受托开发软件产品,著作权属于委托方的 B、纳税人受托开发软件产品,著作权属于受托方的 C、纳税人受托开发软件产品,著作权属于双方共同拥有的 D、软件产品交付使用后,按期或按次收取的维护费、技术服务费、培训费
15、根据增值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一般纳税人支付的下列运费中,不允许计算扣除进项税额的是( )。
A、销售原材料支付的运输费用 B、外购设备支付的运输费用 C、外购非增值税应税项目的运输费用 D、向小规模纳税人购买农产品的运输费用
16、根据增值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有关增值税纳税人放弃免税权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纳税人可以根据不同的销售对象选择部分货物放弃免税权 B、纳税人应以书面形式提出放弃免税权申请,报主管税务机关审批 C、纳税人自税务机关受理其放弃免税权声明的当月起12个月内不得申请免税 D、纳税人自提交备案资料的次月起,其生产销售的全部增值税应税货物或劳务均应按照适用税率征税
17、根据消费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有关消费税纳税地点的表述中,不符合规定的是( )。
A、进口的应税消费品,由进口人或者其代理人向报关地海关申报纳税 B、委托个人加工的应税消费品,由受托方向其居住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 C、纳税人到外县(市)销售或者委托外县(市)代销自产应税消费品的,于应税消费品销售后,向机构所在地或者居住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 D、自产自用的应税消费品,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应当向纳税人机构所在地或者居住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
18、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属于不征税收入的是( )。
A、国债利息收入 B、符合条件的非营利组织的收入 C、依法收取并纳入财政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 D、因债权人缘故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款项
19、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关于收入确认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有( )。
A、销售商品以旧换新的,销售的商品应当按照销售商品收入确认条件确认收入,回收的商品作为购进商品处理 B、采用售后回购方式销售商品的,销售的商品按售价确认收入,回购的商品作为购进商品处理 C、销售商品涉及商业折扣的,应当按照扣除商业折扣前的金额确定销售商品收入金额 D、销售商品涉及现金折扣的,应当按扣除现金折扣前的金额确定销售商品收入金额,现金折扣在实际发生时作为财务费用扣除
20、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固定资产中,可以计算折旧扣除的是( )。
A、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 B、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出的固定资产 C、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出的固定资产 D、单独估价作为固定资产入账的土地
21、某上市公司董事吴某,持有该公司6%的股份。吴某将其持有的该公司股票在买入后的第5个月卖出,获利600万元。根据《证券法》的规定,关于此收益,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该收益应当全部归公司所有 B、该收益应由公司董事会负责收回 C、董事会不收回该收益的,股东有权要求董事会限期收回 D、董事会未在规定期限内执行股东关于收回吴某收益的要求的,股东有权代替董事会以公司名义直接向法院提起收回该收益的诉讼
22、根据证券法律制度的规定,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数量在( )股以上的,发行人及其主承销商可以在发行方案中采用超额配售选择权。
A、5000万 B、1亿 C、2亿 D、4亿
23、根据企业国有资产法律制度的规定,国有独资公司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违反规定,造成国有资产重大损失,被免职的,自免职之日起( )内不得担任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国有资本控股公司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
A、3年 B、5年 C、10年 D、20年
24、根据反垄断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属于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的是( )。
A、固定价格 B、垄断高价 C、固定转售价格 D、联合抵制
25、根据反垄断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经营者应当事先向商务部申报的有( )。
A、参与集中的所有经营者上一会计年度在全球范围内的营业额合计超过50亿元人民币,并且其中至少两个经营者上一会计年度在中国境内的营业额均超过4亿元人民币 B、参与集中的所有经营者上一会计年度在全球范围内的营业额合计超过100亿元人民币,并且其中至少两个经营者上一会计年度在中国境内的营业额均超过2亿元人民币 C、参与集中的所有经营者上一会计年度在中国境内的营业额合计超过20亿元人民币,并且其中至少两个经营者上一会计年度在中国境内的营业额均超过2亿元人民币 D、参与集中的所有经营者上一会计年度在中国境内的营业额合计超过20亿元人民币,并且其中至少两个经营者上一会计年度在中国境内的营业额均超过4亿元人民币
二、多项选择题
1、甲、乙、丙三人共同出资设立了一个有限责任公司。根据公司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关于该有限责任公司董事会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董事会成员中必须包括职工代表 B、公司章程可以规定董事的任期为2年 C、该公司必须设1名副董事长 D、公司章程可以直接规定由甲担任董事长
2、根据公司法律制度的规定,股份有限公司可以收购本公司股份奖励给本公司职工。下列有关该收购本公司股份事项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该收购本公司股份事项,应当经股东大会决议 B、因该事项所收购的股份,应当在2年内转让给职工 C、用于该事项收购的资金,应当从公司的税后利润中支出 D、因该事项收购的本公司股份,不得超过本公司已发行股份总额的10%
3、甲为持有某有限责任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10%以上的股东。根据公司法律制度的规定,在某些事由下,若公司继续存续会使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且通过其他途径又不能解决的,甲提起解散公司诉讼时,人民法院应予受理。下列选项中,属于上述“某些事由”的有( )。
A、公司亏损、财产不足以偿还全部债务的 B、公司被吊销营业执照未进行清算的 C、公司持续2年以上无法召开股东会,且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的 D、公司董事长期冲突,且无法通过股东会解决,致使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的
4、某外国投资者并购我国境内企业设立外商投资企业,并购后外资比例占企业注册资本的19%。根据外商投资企业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若外国投资者以现金出资,应自外商投资企业营业执照颁发之日起3个月内缴清 B、若外国投资者以实物出资,应自外商投资企业营业执照颁发之日起6个月内缴清 C、除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以外,该并购完成后的企业不享受外商投资企业待遇 D、除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以外,该并购无须履行审批程序
5、根据合伙企业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属于有限合伙人当然退伙的是( )。
A、作为有限合伙人的自然人死亡 B、有限合伙人个人丧失偿债能力 C、有限合伙人在合伙企业中的全部财产份额被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D、作为有限合伙人的自然人在有限合伙企业存续期间丧失民事行为能力
6、甲、乙、丙、丁欲设立一个有限合伙企业,合伙协议中约定了如下内容,其中符合合伙企业法律制度规定的有( )。
A、甲仅以出资额为限对企业债务承担责任,同时被推举为合伙事务执行人 B、乙为有限合伙人,乙在合伙企业存续期间不得从事同本合伙企业相竞争的业务 C、丙以其劳务出资,为普通合伙人,其出资份额经各合伙人商定为5万元,丙在合伙企业存续期间可以同本合伙企业进行交易 D、经全体合伙人同意,有限合伙人可以全部转为普通合伙人,普通合伙人也可以全部转为有限合伙人
7、中国的甲公司与新加坡的乙公司拟在中国组建一家中外合作经营企业,甲公司出资占70%,乙公司出资占30%。合作合同中约定的下列事项中,符合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律制度规定的有( )。
A、合作企业的董事长和副董事长由中方担任,总经理和副总经理由外方担任 B、合作期限为10年 C、中方出资中的30万美元为现金,由中方向银行借贷,合作企业以设备提供担保 D、合作企业前5年的利润分配,中外双方各按50%的比例进行分配,在合作期满时企业全部固定资产无偿归中方所有
8、甲公司欲与某外国公司设立一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就相关事项咨询律师。根据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有( )。
A、合营企业自审批机关批准之日起成立 B、合营企业章程中可以约定由公司总经理担任公司的法定代表人 C、合营企业作为有限责任公司应按照《公司法》规定设股东会作为其权力机构 D、合营企业合同只能约定按各方的出资比例分配利润
9、根据合同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买卖合同的出卖人应承担标的物毁损、灭失风险的有( )。
A、合同约定卖方代办托运,出卖人已将标的物发运,即将到达约定的交付地点 B、买受人下落不明,出卖人已将标的物提存 C、标的物已运抵交付地点,买受人因标的物质量不合格而拒收货物 D、合同约定在标的物所在地交货,约定时间已过,买受人仍未前往提货
10、甲公司向乙银行借款1000万元,甲公司未按约定的借款用途使用借款。根据合同法律制度的规定,乙银行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
A、停止发放借款 B、提前收回借款 C、解除借款合同 D、按已确定的借款利息双倍收取罚息
11、甲将自己的房屋出租给乙,租期为2年,在租赁期间,甲又与丙签订了房屋买卖合同。根据合同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A、甲与丙签订的买卖合同无效,因为甲未取得乙的同意 B、甲应当提前通知乙房屋将要出售 C、乙在同等条件下有权优先于丙购买该房屋 D、如丙购买了房屋,则丙有权决定甲、乙之间的原房屋租赁合同是否继续执行
12、根据增值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应征收增值税的混合销售行为的有( )。
A、某商场销售空调并负责安装 B、某建材商店销售地板,也从事装修业务 C、某装修公司包工包料从事装修业务 D、某汽车修理厂修车后提供洗车服务
13、根据消费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不在零售环节征收消费税的有( )。
A、金银首饰生产企业将金银首饰奖励给职工 B、带料加工金银首饰 C、用镀金、包金以外的工艺制成的金银首饰 D、纳税人从事钻石首饰零售业务
14、根据消费税法律制度的规定,纳税人外购和委托加工的特定应税消费品,用于继续生产应税消费品的,已缴纳的消费税税款准予从应纳消费税税额中抵扣,下列各项中,可以抵扣已缴纳的消费税的有( )。
A、以委托加工收回的已税汽车轮胎生产的小汽车 B、以委托加工收回的已税酒为原料生产的酒 C、以购进已税酒精为原料生产的粮食白酒 D、以购进已税高尔夫球杆握把为原料生产的高尔夫球杆
15、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企业实际发生的资产损失按税务管理方式可分为企业自行计算扣除的资产损失和须经税务机关审批后才能扣除的资产损失。下列资产损失中,属于企业自行计算扣除的有( )。
A、企业各项存货发生的正常损耗 B、企业固定资产达到或超过使用年限而正常报废清理的损失 C、企业生产性生物资产达到或超过使用年限而正常死亡发生的损失 D、企业在正常经营管理活动中因销售、转让、变卖固定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存货发生的资产损失
16、根据证券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关于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发行对象不得超过200人 B、发行价格不得低于市场交易价格 C、控股股东认购的股份36个月内不得转让 D、非控股股东认购的股份在12个月内不得转让
17、根据证券法律制度的规定,上市公司发生下列事项时,证券交易所可以决定终止其股票上市的有( )。
A、最近3年连续亏损,在其后一个年度内未能恢复盈利 B、收购人通过收购行为,持有上市公司的股份数额达到该公司发行股份总数的91% C、公司解散或者被宣告破产 D、上市公司不按照规定公开其财务状况,且拒绝纠正
18、根据企业国有资产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关于国家出资企业管理者兼职限制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未经任免机构同意,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在其他企业兼职 B、未经股东会、股东大会同意,国有资本控股公司、国有资本参股公司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在其他企业兼职 C、未经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同意,国有独资公司的董事长不得兼任经理 D、未经股东会、股东大会同意,国有资本控股公司的董事长不得兼任经理
19、根据企业国有资产法律制度的规定,某重要的国有独资公司的下列事项中,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作出决定之前,应当报请本级人民政府批准的有( )。
A、公司改制 B、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 C、合并、分立、解散 D、分配利润
20、根据《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属于国家机关违规担保的是( )。
A、国家机关以自己使用或占有的土地对外提供担保 B、国家机关以其固定资产对外提供担保 C、国家机关以其行政性收费项目对外提供担保 D、地方政府以财政收入对外提供担保
三、判断题
1、有限合伙人转变为普通合伙人的,对其作为有限合伙人期间有限合伙企业发生的债务,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承担责任。( )
2、第三人有理由相信有限合伙人为普通合伙人并与其交易的,该有限合伙人对该笔交易承担与普通合伙人同样的责任。( )
3、在融资租赁合同中,承租人占有租赁物期间,租赁物造成第三人的人身伤害或者财产损害的,由出租人对第三人承担赔偿责任。( )
4、定作人可以随时解除承揽合同,造成承揽人损失的,应当赔偿损失。( )
5、增值税的纳税人兼营非增值税应税劳务未分别核算的,一并征收增值税。( )
6、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应当就其所设机构、场所取得的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以及发生在中国境外但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 )
7、在计算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时,企业的不征税收入用于支出所形成的费用,不得扣除。( )
8、内幕信息知情人员自己未买卖证券,也未建议他人买卖证券,但将内幕信息泄露给他人,他人依此买卖证券的,也属内幕交易行为。( )
9、上市公司的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应当对公司定期报告签署书面确认意见。( )
10、企业改制涉及重新安置企业职工的,职工安置方案须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职工大会审议通过。( )
四、简答题
1、某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公司)于2006年6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2007年以来,公司发生了下列事项:
(1)2007年5月,董事赵某将所持公司股份20万股中的2万股卖出;2008年3月,董事钱某将所持公司股份10万股中的2.5万股卖出;董事孙某因异国定居,于2007年7月辞去董事职务,并于2008年3月将其所持公司股份5万股全部卖出。
(2)监事李某于2007年4月9日以均价每股8元价格购买5万股公司股票,并于2007年9月10日以均价每股16元价格将上述股票全部卖出。
(3)2007年5月12日,公司发布年度报告。为该公司年报出具审计报告的注册会计师周某于同年5月20日购买该公司股票1万股。
(4)公司股东大会于2007年5月8日通过决议,由公司收购本公司股票900万股,即公司已发行股份总额的3%,用于奖励本公司职工。同年6月,公司从资本公积金中出资收购上述股票,并将其中的600万股转让给公司职工,剩余的300万股拟在2008年10月转让给即将被吸收合并于该公司的另一企业的职工。
要求:根据本题所述内容,分别回答下列问题:
(1)赵某、钱某和孙某卖出所持公司股票的行为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并分别说明理由。
(2)李某买卖公司股票的行为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并说明理由。
(3)周某买入公司股票的行为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并说明理由。
(4)公司收购用于奖励职工的本公司股票数额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并说明理由。公司从资本公积金中出资收购用于奖励职工的本公司股票的行为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并说明理由。公司预留300万股股票拟在2008年10月转让给其他职工的行为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并说明理由。
2、某工业企业2009年度生产经营情况如下:
(1)销售收入4500万元;销售成本2000万元;增值税700万元,销售税金及附加80万元。
(2)其他业务收入300万元。
(3)销售费用1500万元,其中包括广告费800万元、业务宣传费20万元。
(4)管理费用500万元,其中包括业务招待费50万元、研究新产品费用40万元。
(5)财务费用80万元,其中包括向非金融机构借款1年的利息50万元,年息为10%(银行同期同类贷款利率为6%)。
(6)营业外支出30万元,其中包括向供货商支付违约金5万元,接受工商局罚款1万元,通过政府部门向灾区捐赠20万元。
(7)投资收益18万元,其中包括从直接投资外地居民公司分回的税后利润17万元(该居民公司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15%)和国债利息1万元。
已知:该企业账面会计利润628万元,该企业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已预交企业所得税157万元。
要求:(1)计算该企业2009年度的应税收入总额。
(2)计算该企业2009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
(3)计算该企业2009年度的应纳企业所得税额。
(4)计算该企业2009年度应退补的企业所得税额。
3、甲、乙、丙、丁四人出资设立A有限合伙企业,其中甲、乙为普通合伙人,丙、丁为有限合伙人。合伙企业存续期间,发生以下事项:
(1)6月,合伙人丙同A合伙企业进行了120万元的交易,合伙人甲认为,由于合伙协议对此没有约定,因此,有限合伙人丙不得同本合伙企业进行交易。
(2)6月,合伙人丁自营同A合伙企业相竞争的业务,获利150万元。合伙人乙认为,由于合伙协议对此没有约定,因此,丁不得自营同本合伙企业相竞争的业务,其获利150万元应当归A合伙企业所有。
(3)7月,A合伙企业向B银行贷款100万元。
(4)8月,经全体合伙人一致同意,普通合伙人乙转变为有限合伙人,有限合伙人丙转变为普通合伙人。
(5)9月,甲、丁提出退伙。经结算,甲从合伙企业分回10万元,丁从合伙企业分回20万元。
(6)10月,戊、庚新入伙,戊为有限合伙人,庚为普通合伙人。其中,戊、庚的出资均为30万元。
(7)12月,B银行100万元的贷款到期,A合伙企业的全部财产只有40万元。
要求:根据上述内容和合伙企业法律制度的有关规定,分别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本题要点(1)所提示的内容,指出甲的主张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并说明理由。
(2)根据本题要点(2)所提示的内容,指出乙的主张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并说明理由。
(3)对于不足的60万元,债权人B银行能否要求合伙人甲清偿全部的60万元?并说明理由。
(4)对于不足的60万元,债权人B银行能否要求合伙人乙清偿全部的60万元?并说明理由。
(5)对于不足的60万元,债权人B银行能否要求合伙人丙清偿全部的60万元?并说明理由。
(6)对于不足的60万元,债权人B银行能否要求退伙人丁清偿全部的60万元?并说明理由。
(7)对于不足的60万元,债权人B银行能否要求合伙人戊清偿全部的60万元?并说明理由。
(8)对于不足的60万元,债权人B银行能否要求合伙人庚清偿全部的60万元?并说明理由。
五、综合题
A市甲公司因转产致使一台价值1200万元的精密机床闲置。6月1日,甲公司与B市乙公司签订了一份机床转让合同。合同约定:精密机床作价1000万元,甲公司于6月30日前交货,交货地点在乙公司位于C市的生产车间;乙公司在收货后15日内付清货款;若甲公司的精密机床有质量问题,应按合同总价款的30%向乙公司交付违约金。
在交货日前,甲公司发现乙公司经营状况严重恶化,遂通知乙公司中止履行合同并要求乙公司提供担保。乙公司请丙企业为其提供保证。6月20日,甲公司与丙企业签订保证合同,合同未就保证方式和保证范围作出约定。6月21日,乙公司还以一个古董(估价为100万元)为甲公司设定质押担保。双方签订了质押合同,并于6月22日将该古董交付于甲公司。
其后,甲公司如约交付了机床,但乙公司未能如约清偿货款。甲公司因此直接要求丙企业履行清偿货款的保证责任。丙企业主张:甲公司应先实现质权,对未获实现的债权再请求丙企业履行清偿责任。双方因此争执不下。后为防止纠纷扩大,甲公司只好先通过拍卖古董实现质权,再请求丙企业清偿剩余未获实现的货款债权,丙企业履行了清偿义务。
随后在机床使用过程中,乙公司发现机床质量存有问题,与合同的约定严重不符,致使乙公司合同目的不能实现,并给其造成损失100万元。乙公司遂向C市人民法院起诉,要求解除合同,返还货款,并由甲公司按合同约定支付违约金300万元。甲公司在答辩中请求人民法院减少违约金数额。
要求:根据本题所述内容及合同法律制度的规定,分别回答下列问题:
(1)甲公司通知乙公司中止履行合同的做法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并说明理由。
(2)在丙企业与甲公司签订的保证合同中,丙企业应承担何种方式的保证责任?并说明理由。
(3)乙公司的质权何时生效?并说明理由。
(4)丙企业关于甲公司应先行实现质权的主张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并说明理由。
(5)人民法院是否应该支持甲公司减少违约金数额的请求?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D
【解析】(1)监事会:所有的监事会(不管是有限责任公司、国有独资公司还是股份有限公司)均应包括职工代表,职工代表的比例不得低于监事会人数的1/3;(2)董事会:只有“国有独资公司”、“由两个以上的国有企业投资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的董事会,才必须包括职工代表,但职工代表的比例没有1/3的要求;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会中可以不包括职工代表。
2、【答案】C
【解析】(1)选项A:股东转让股权后,公司应当注销原股东的出资证明书,向新股东签发出资证明书,并相应修改公司章程和股东名册中有关股东及其出资额的记载,自转让股权之日起30日内申请变更登记;(2)选项BD:股东应就其股权转让事项书面通知其他股东征求同意,其他股东自接到书面通知之日起满30日未答复的,视为同意转让;(3)选项C: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不再需要经过股东会的决议。
3、【答案】D
【解析】(1)选项A:股东人数较少或者规模较小的有限责任公司,可以设一名执行董事,不设董事会;法定代表人依照公司章程的规定,由董事长、执行董事或者经理担任;(2)选项B:股东人数较少或者规模较小的有限责任公司,可以设1至2名监事,不设监事会;不设监事会的,可以不包括职工代表;(3)选项C:公司弥补亏损和提取公积金后所余税后利润,股东按照实缴的出资比例分取红利;但是,全体股东约定不按照出资比例分取红利的除外;(4)选项D: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继续存续会使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通过其他途径不能解决的,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10%以上的股东,可以请求人民法院解散公司。
4、【答案】D
【解析】(1)个人独资企业的投资人应承担无限责任,选项AB错误;(2)以个人财产出资设立的个人独资企业,与家庭共有财产无关,选项C错误。
5、【答案】B
【解析】合伙人发生与合伙企业无关的债务,相关债权人不得以其债权抵销其对合伙企业的债务。
6、【答案】C
【解析】(1)乙、丁:合伙企业不能清偿到期债务的,债权人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出破产清算申请,也可以要求“普通合伙人”清偿。合伙企业依法被宣告破产的,“普通合伙人”乙对合伙企业债务仍应承担无限连带责任,与“有限合伙人”丁无关;(2)甲:普通合伙人转变为有限合伙人的,对其作为普通合伙人期间合伙企业发生的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3)丙:有限合伙人转变为普通合伙人的,对其作为有限合伙人期间有限合伙企业发生的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7、【答案】D
【解析】(1)选项A:国有独资公司、国有企业、上市公司以及公益性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不得成为普通合伙人,但可以成为有限合伙人;(2)选项B:有限合伙人不得以劳务出资;(3)选项C:有限合伙人不执行合伙事务,不得对外代表有限合伙企业;(4)选项D:有限合伙人可以自营或者同他人合作经营与本有限合伙企业相竞争的业务,但是,合伙协议另有约定的除外。
8、【答案】C
【解析】注册资本在500-1200万美元之间的,投资总额不得超过注册资本的2.5倍。
9、【答案】D
【解析】(1)选项A:合营企业的成立日期为营业执照的签发日期;(2)选项B:合营企业的董事长为法定代表人;(3)选项C:合营企业不设股东会,董事会为其最高权力机构;(4)选项D:合营企业为股权式企业,只能按各方的出资比例分配利润。
10、【答案】A
【解析】可撤销合同在未被撤销前是有效的合同,但被撤销后,自“合同订立之日起”无效。
11、【答案】C
【解析】一般保证中,主债务诉讼时效中断,保证债务诉讼时效中断。连带责任保证中,主债务诉讼时效中断,保证债务诉讼时效不中断。一般保证和连带责任保证中,主债务诉讼时效中止的,保证债务的诉讼时效同时中止。
12、【答案】C
【解析】(1)主合同有效而担保合同无效,债权人无过错的,由债务人和担保人对主合同债权人的经济损失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债权人、担保人有过错的,担保人承担民事责任的部分,不应超过债务人不能清偿债务部分的1/2;(2)因主合同无效而导致担保合同无效,担保人无过错的,担保人不承担民事责任;担保人有过错的,担保人承担民事责任的部分,不应超过债务人不能清偿债务部分的1/3。
13、【答案】C
【解析】(1)选项A:企业、个体工商户、农业生产经营者可以将其现有的以及将有的生产设备、原材料、半成品、产品设定抵押;(2)选项BC:动产抵押的设立以合同生效为条件,不以登记为要件,但是,未登记的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3)选项D:该抵押权不得对抗正常经营活动中已支付合理价款并取得抵押财产的买受人。
14、【答案】B
15、【答案】C
【解析】(1)选项A:“购进或者销售”原材料支付的运输费用均可抵扣;(2)选项B:外购设备的进项税额可以抵扣,其运输费用也可以抵扣;(3)选项C:外购非增值税应税项目不能抵扣进项税额,其运输费用也不能抵扣;(4)选项D:农产品的进项税额可以抵扣,其运输费用也可以抵扣。
16、【答案】D
【解析】(1)选项A:纳税人不得根据不同的销售对象选择部分货物或劳务放弃免税权;(2)选项B:纳税人应当以书面形式提交放弃免税权声明,报主管税务机关“备案”(而非审批);(3)选项C:纳税人放弃免税后,36个月内不得再申请免税。
17、【答案】B
【解析】委托个人加工的应税消费品,由“委托方”(而非受托方)向其机构所在地或者居住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
18、【答案】C
【解析】(1)选项AB属于免税收入;(2)选项D属于应税收入。
19、【答案】C
【解析】销售商品涉及商业折扣的,应当按照扣除商业折扣后的金额确定销售商品收入金额。
20、【答案】B
【解析】(1)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出的固定资产应当计提折旧;(2)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不能计提折旧,但租赁费可以分期扣除。
21、【答案】D
【解析】(1)选项ABC:上市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持有上市公司股份5%以上的股东,将其持有的该公司的股票在买入后6个月内卖出,或者在卖出后6个月内又买入,由此所得收益归该公司所有,公司董事会应当收回其所得收益。公司董事会不按照规定执行的,股东有权要求董事会在30日内执行。(2)选项D:公司董事会未在上述期限内执行的,股东有权为了公司的利益以“自己的名义”(而非以公司名义)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2、【答案】D
23、【答案】B
【解析】造成国有资产重大损失的,反省5年。
24、【答案】B
【解析】选项ACD属于联合限制竞争行为。
25、【答案】D
【解析】选项AB:参与集中的所有经营者上一会计年度在全球范围内的营业额合计超过100亿元人民币,并且其中至少两个经营者上一会计年度在中国境内的营业额均超过4亿元人民币。
二、多项选择题
1、【答案】BD
【解析】(1)选项A:该公司(既非国有独资公司、也非两个以上国有企业投资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董事会中可以不包括职工代表;(2)选项B:董事任期由公司章程规定,但每届任期不得超过3年;(3)选项C:有限责任公司可以不设副董事长;(4)选项D: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副董事长的产生办法由公司章程规定。
2、【答案】AC
【解析】将股份奖励给本公司职工,应当经股东大会决议。收购的本公司股份,不得超过本公司已发行股份总额的5%,用于收购的资金应当从公司税后利润中支出,所收购的股份应当在1年内转让给职工。
3、【答案】CD
【解析】选项AB:股东以知情权、利润分配请求权等权益受到损害,或者公司亏损、财产不足以偿还全部债务,以及公司被吊销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未进行清算为由,提起解散公司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4、【答案】ABC
【解析】(1)选项AB: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设立外商投资企业,如果外国投资者的出资比例低于注册资本25%的,投资者以“现金”出资的,应当自外商投资企业营业执照颁发之日起3个月内缴清;投资者以“实物、工业产权”出资的,应当自外商投资企业营业执照颁发之日起6个月内缴清;(2)选项CD: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设立外商投资企业,如果外国投资者的出资比例低于注册资本25%的,除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以外,该企业不享受外商投资企业待遇,但其并购仍应经过审批。
5、【答案】AC
【解析】(1)选项B:有限合伙人以自己的出资为限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有限责任,因此有限合伙人个人丧失偿债能力与是否退伙无关;(2)选项D:作为有限合伙人的自然人在有限合伙企业存续期间丧失民事行为能力的,其他合伙人不得因此要求其退伙。
6、【答案】BC
【解析】(1)选项A:甲仅以出资额为限对企业债务承担责任,说明其为有限合伙人,就不能再执行合伙事务;(2)选项B:有限合伙人可以自营或者同他人合作经营与本有限合伙企业相竞争的业务,但是,合伙协议另有约定的除外;(3)选项C:普通合伙人可以劳务出资,合伙人以劳务出资的,其评估办法由全体合伙人协商确定,并在合伙协议中载明;除合伙协议另有约定或者经全体合伙人一致同意外,普通合伙人不得同本合伙企业进行交易;(4)选项D:有限合伙企业至少应当有1个普通合伙人和1个有限合伙人。
7、【答案】BD
【解析】(1)选项A:中外合作者的一方担任董事长,由他方担任副董事长;(2)选项B:合作期限在合同中必须订明;(3)选项C:任何一方不得以合作企业或者合作他方的财产和权益为其出资提供担保;(4)选项D:中外合作经营企业的中外合作者如果在合作企业合同中约定合作期限届满时合作企业的全部固定资产无偿归中国合作者所有的,其外国合作者在合作期限内可以先行回收投资。
8、【答案】ABC
【解析】(1)选项A:合营企业的成立日期为营业执照的签发日期;(2)选项B:合营企业的董事长为法定代表人;(3)选项C:合营企业不设股东会,董事会为其最高权力机构;(4)选项D:合营企业为股权式企业,只能按各方的出资比例分配利润。
9、【答案】AC
【解析】(1)选项A:货物“即将到达约定的交付地点”,说明双方明确约定了交付地点,标的物毁损、灭失的风险,在标的物交付之前由出卖人承担,交付之后由买受人承担;(2)选项B:出卖人将标的物提存后,由债权人(买受人)承担标的物毁损、灭失的风险;(3)选项C:标的物质量不符合约定时,买受人可以拒绝接受标的物或者解除合同,标的物毁损、灭失的风险由出卖人承担;(4)选项D:因买受人的原因致使标的物不能按照约定的期限交付的,买受人应当自违反约定之日起承担标的物毁损、灭失的风险。
10、【答案】ABC
【解析】选项D加收罚息属于企业“逾期归还”银行贷款的措施。
11、【答案】BC
【解析】(1)出租人出卖租赁房屋的,应当在出卖之前的合理期限内“通知”承租人,承租人享有以同等条件优先购买的权利;(2)租赁物在租赁期间发生所有权变动的,不影响租赁合同的效力。
12、【答案】BC
【解析】(1)选项A:属于混合销售行为,根据商场的主营业务一并征收增值税;(2)选项B:属于兼营行为;(3)选项C:属于混合销售行为,根据装修公司的主营业务一并征收营业税;(4)选项D:属于混合销售行为,根据修理厂的主营业务一并征收增值税。
13、【答案】AB
【解析】(1)选项A:金银首饰生产企业将金银首饰奖励给职工,在移送时纳税;(2)选项B:带料加工金银首饰,在受托方交货时纳税。
14、【答案】BD
【解析】(1)选项A:汽车轮胎和小汽车属于两个不同的税目,不能跨税目进行消费税抵扣;(2)选项BC:以“委托加工”收回的已税酒和酒精为原料生产的酒,可以抵扣,但“外购”的不能抵扣。
15、【答案】ABCD
16、【答案】CD
【解析】(1)选项A:非公开发行股票的发行对象不超过10名;(2)选项B:非公开发行股票的发行价格不得低于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公司股票均价的90%;(3)选项CD:非公开发行的股票,自发行结束之日起12个月内不得转让;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控制的企业认购的股份,36个月内不得转让。
17、【答案】ABCD
【解析】选项B:在要约收购中,收购人持有的被收购公司的股份数达到该公司已发行的股份总数的75%以上的,该上市公司股票应当在证券交易所终止上市交易。
18、【答案】ACD
【解析】未经股东会、股东大会同意,国有资本控股公司、国有资本参股公司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在经营“同类业务”的其他企业兼职。
19、【答案】AC
【解析】重要的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的“合并、分立、解散、改制、申请破产”,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作出决定之前,应当报请本级人民政府批准。
20、【答案】ABCD
三、判断题
1、【答案】×
【解析】有限合伙人转变为普通合伙人的,对其作为有限合伙人期间有限合伙企业发生的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2、【答案】√
3、【答案】×
【解析】租赁物造成第三人的人身伤害或者财产损害的,出租人不承担责任。
4、【答案】√
5、【答案】×
【解析】纳税人兼营非增值税应税项目,未分别核算的,由主管税务机关核定货物或者应税劳务的销售额。
6、【答案】√
7、【答案】√
8、【答案】√
9、【答案】×
【解析】(1)上市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应当对公司定期报告签署书面确认意见;(2)上市公司“监事会”应当对董事会编制的公司定期报告进行审核并提出书面审核意见。
10、【答案】√
四、简答题
1、【答案】
(1)①赵某的行为不符合规定。根据规定,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所持本公司股份,自公司股票上市交易之日起1年内不得转让。在本题中,赵某转让股份的行为距公司上市交易的时间未满1年。②钱某的行为符合规定。根据规定,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在任职期间每年转让的股份不得超过其所持有本公司股份总数的25%。在本题中,钱某转让股份的行为距公司上市交易的时间超过了1年,而且未超过其所持有本公司股份总数的25%。③孙某的行为符合规定。根据规定,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离职后6个月内,不得转让其所持有的本公司股份。在本题中,孙某转让股份的行为发生在其离职6个月之后。
(2)李某的行为不符合规定。根据规定,上市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持有上市公司股份5%以上的股东,将其持有的该公司的股票在买入后6个月内卖出,或者在卖出后6个月内又买入,由此所得收益归该公司所有,公司董事会应当收回其所得收益。在本题中,李某买入、卖出股票的时间间隔未超过6个月。
(3)周某的行为符合规定。根据规定,为上市公司出具审计报告、资产评估报告或者法律意见书等文件的证券服务机构和人员,自接受上市公司委托之日起至上述文件公开后5日内,不得买卖该种股票。在本题中,周某买入股票的时间距审计报告公布的时间超过了5日。
(4)①股票数额符合规定。根据规定,将股份奖励给本公司职工,收购的本公司股份,不得超过本公司已发行股份总额的5%。②从资本公积金中支付不符合规定。根据规定,将股份奖励给本公司职工,用于收购的资金应当从公司税后利润中支出。③2008年10月转让给其他职工不符合规定。根据规定,将股份奖励给本公司职工,所收购的股份应当在1年内转让给职工。
2、【答案】
(1)应税收入总额=4500+300=4800(万元)
(2)①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扣除限额=(4500+300)×15%=720(万元)
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应调增的应纳税所得额=800+20-720=100(万元)
②销售收入×5‰=(4500+300)×5‰=24(万元)
业务招待费×60%=50×60%=30(万元)
业务招待费扣除限额为24万元,应调增的应纳税所得额=50-24=26(万元)
③新产品开发费用可按实际发生额的50%加计扣除,应调减的应纳税所得额=40×50%=20(万元)
④向非金融机构借款利息的扣除限额=50÷10%×6%=30(万元),应调增的应纳税所得额=50-30=20(万元)
⑤向供货商支付的违约金5万元可以在税前扣除,无需进行纳税调整。
⑥工商罚款1万元不得税前扣除,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1万元。
⑦公益性捐赠扣除限额=628×12%=75.36(万元),该企业实际捐赠额为20万元,无需进行纳税调整。
⑧居民企业直接投资于其他居民企业的投资收益17万元属于免税收入;国债利息收入1万元属于免税收入。
⑨该企业2009年度应纳税所得额=628+100+26-20+20+1-18=737(万元)
(3)该企业2009年度应纳企业所得税=737×25%=184.25(万元)
(4)该企业2009年度应补缴的企业所得税额=184.25-157=27.25(万元)
3、【答案】
(1)甲的主张不符合规定。根据规定,有限合伙人可以同本有限合伙企业进行交易;但是,合伙协议另有约定的除外。
(2)乙的主张不符合规定。根据规定,有限合伙人可以自营或者同他人合作经营与本有限合伙企业相竞争的业务;但是,合伙协议另有约定的除外。
(3)债权人B银行可以要求甲清偿全部的60万元。根据规定,普通退伙人对基于其退伙前的原因发生的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4)债权人B银行可以要求乙清偿全部的60万元。根据规定,普通合伙人转变为有限合伙人的,对其作为普通合伙人期间合伙企业发生的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在本题中,乙应当对其作为普通合伙人期间合伙企业发生的债务(银行贷款)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5)债权人B银行可以要求丙清偿全部的60万元。根据规定,有限合伙人转变为普通合伙人的,对其作为有限合伙人期间有限合伙企业发生的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6)债权人B银行不能要求丁清偿全部的60万元。根据规定,有限合伙人退伙后,对基于其退伙前的原因发生的有限合伙企业债务,以其退伙时从有限合伙企业中取回的财产为限承担责任。在本题中,由于有限合伙人丁在退伙时,从合伙企业分回20万元,因此,债权人B银行只能要求丁清偿20万元。
(7)债权人B银行不能要求戊清偿全部的60万元。根据规定,新入伙的有限合伙人对入伙前有限合伙企业的债务,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承担责任。
(8)债权人B银行可以要求庚清偿全部的60万元。根据规定,新入伙的“普通合伙人”对入伙前合伙企业的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五、综合题
【答案】
(1)甲公司中止履行合同的做法符合规定。根据规定,应当先履行债务的当事人,有确切证据证明对方经营状况严重恶化的,可以行使不安抗辩权,中止合同履行。
(2)丙企业应承担连带责任保证。根据规定,当事人在保证合同中对保证方式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按照连带责任保证承担保证责任。
(3)乙公司的质权自6月22日生效。根据规定,动产质权自出质人交付质押财产时设立。
(4)丙公司的主张符合规定。根据规定,被担保的债权既有物的担保又有人的担保的,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时,债权人应当按照约定实现债权;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债务人自己提供物的担保的,债权人应当先就该物的担保实现债权。
(5)人民法院应支持甲公司的请求。根据规定,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予以适当减少。本案中,合同约定的违约金为300万元,甲公司的违约行为给乙公司造成的损失仅100万元,故甲公司的诉讼请求应当得到法院支持。■
相关推荐
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40014 投诉举报电话:010-88227120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
投约稿系统升级改造公告
各位用户:
为带给您更好使用体验,近期我们将对投约稿系统进行整体升级改造,在此期间投约稿系统暂停访问,您可直接投至编辑部如下邮箱。
中国财政:csf187@263.net,联系电话:010-88227058
财务与会计:cwyk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1
财务研究:cwy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2
技术服务电话:010-88227120
给您造成的不便敬请谅解。
中国财政杂志社
2023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