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3-28 作者:
[大]
[中]
[小]
摘要:
国药国际资金运营提质增效项目实践
图/国药集团
【编者按】
在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探索实践中,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药集团)将提质增效体系纳入财务管理工作范围,并与企业日常经营管理活动相区分,明确提质增效的本质是“专项提升性管理活动”,在实践中总结出“项目制、可量化、可考核”的九字方针。通过建立项目目标责任制对提质增效实行闭环管理,激发干部员工干事创业的热情和活力,为集团高质量发展积势蓄能:中国国际医药卫生有限公司结合公司业务特点,推动境内外资金一体化集中管理体系建设,在防控汇率风险、提升外汇管理效能等方面改革创新,设立“资金运营提质增效项目”,持续挖掘全币种资金运营潜力,有效促进经营管理质量提升;国药控股星鲨制药(厦门)有限公司深入开展“提质增效价值链分析综合应用实践”,实施小经营单元管理,基于互联网模式探索大健康线上业务发展新路径,以提质增效为抓手推动产业升级转型,为企业培育新的增长点作出显著贡献;国药东风总医院积极响应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要求,通过搭建“...
国药国际资金运营提质增效项目实践
图/国药集团
【编者按】
在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探索实践中,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药集团)将提质增效体系纳入财务管理工作范围,并与企业日常经营管理活动相区分,明确提质增效的本质是“专项提升性管理活动”,在实践中总结出“项目制、可量化、可考核”的九字方针。通过建立项目目标责任制对提质增效实行闭环管理,激发干部员工干事创业的热情和活力,为集团高质量发展积势蓄能:中国国际医药卫生有限公司结合公司业务特点,推动境内外资金一体化集中管理体系建设,在防控汇率风险、提升外汇管理效能等方面改革创新,设立“资金运营提质增效项目”,持续挖掘全币种资金运营潜力,有效促进经营管理质量提升;国药控股星鲨制药(厦门)有限公司深入开展“提质增效价值链分析综合应用实践”,实施小经营单元管理,基于互联网模式探索大健康线上业务发展新路径,以提质增效为抓手推动产业升级转型,为企业培育新的增长点作出显著贡献;国药东风总医院积极响应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要求,通过搭建“专科运营助理”体系,加强医务人员预算和成本管控意识,优化医院收入结构,切实提升医院精细化、专业化运营管理水平;国药集团致君(深圳)坪山制药有限公司有效应对一致性评价要求,实施“产品全价值链提质增效项目”,围绕关键工艺、关键设备、关键材料实施改良创新,构筑产品差异化竞争技术壁垒,进一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国药集团以项目制为基础开展的提质增效实践有力促进了集团精益管理水平提升和集团经济的健康发展,希望能为相关企业构建提质增效管理体系、助力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王岩
作者简介:王岩,中国国际医药卫生有限公司财务部资金管理科科长,国药国际香港有限公司财务部经理。
摘 要:中国国际医药卫生有限公司财务部按照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提质增效工作部署,在公司党委领导下,以项目制为纲领,推动境内外资金一体化集中管理体系建设,持续挖掘资金运营潜力,深入探索资金精益管理,在防控汇率风险、提升外汇管理效能和提高存款收益等方面不断改革创新,将跨境资金池等主要工具与企业经营管理活动有机结合,按照“可量化、可操作、可考核”的标准,设立并完成资金运营提质增效项目,有效促进经营管理质量提升。
关键词:提质增效;项目制;资金运营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286X(2024)02-0007-04
中国国际医药卫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药国际)是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药集团)的全资子公司和国际化经营发展主平台。国药国际始终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以提质增效引领精益管理,充分发挥境内外资金一体化集中管理能力和海外平台优势,由财务部牵头设立资金运营提质增效项目,持续推动高质量发展。
国药国际以项目制为行动纲领,深入挖掘国际化经营特点,以防控汇率风险、提升资金运营效益为目标,境内外资金一体化集中管理体系为基础,跨境资金池为主要工具,资金调拨和外汇交易为主要手段,全面发挥市场分析能力和议价能力,从资金的动态管理和静态管理两个维度出发,形成“对冲风险、外汇交易、存款配置”三个层次的渐进式管控思路。
一是对冲业务单边敞口,提升汇率管控质量。发挥外币资金内部流通优势,利用跨境资金池对冲进出口业务单边风险敞口,有效应对汇率剧烈波动,稳定业务盈利水平。二是合理布置外汇交易,增加汇兑收益。跟踪分析汇率走势,抓住人民币贬值窗口期,在汇率高位分批操作结汇,获得汇兑收益。三是调整境内外存款配置,增加利息收益。捕捉美元加息周期境内外利差,境外资金调入境内,提升存款利息收益。
据此,经公司提质增效项目审核小组初审和党委会研究、总经理办公会审议,财务部于2022年6月就资金运营提质增效项目正式立项,立项目标是通过调配境内外美元及人民币存款、合理操作结汇交易等一系列行动,增加综合财务收益不低于1 200万元。
(一)完善境内外资金一体化集中管理体系,强化资金精益管理
国药国际秉持集中管控资金管理理念,强化总部核心职能,不断完善境内外资金一体化集中管理体系建设,强化资金精益管理,为资金运营提质增效打下坚实基础。
第一,搭建科学、完整、上下贯通且与业务经营高度适配的资金管理内控制度体系。在国药集团统一的制度体系下,国药国际结合自身实际建立适应公司业务发展的资金内控制度体系,针对重点领域特别是在国际化经营、汇率管理及线上业务等方面,设立资金集中管理办法、境外资金管理办法、贸易外汇管理办法、金融衍生业务管理办法、互联网资金账户管理办法、信贷业务管理办法等针对性强的管理制度,同时要求下属单位在国药国际制度框架下结合自身业务情况制定实施细则与操作规范,确保资金管理内控制度“无死角”。
图/国药国际
第二,以“看得见、管得住”为基本目标开展资金管理数字化建设。为进一步提升资金管理能力,国药国际在数字化建设方面大力投入,较早开发并持续完善资金管理信息系统(后纳入集团司库系统),与财务软件、办公软件等主要信息系统实现集成互联,并通过机器人流程自动化(RPA)贯通离线账户,实现账户管理、资金结算、内部资金池、资金计划管理和统计分析等功能,对全级次企业资金进行实时动态监督和管控。
第三,重点资金领域施行“穿透式”集中统一管理。对于重点子企业、海外网点等施行资金结算权限上收政策,款项支出由国药国际资金管理科统一复核,确保资金使用安全性;针对账户、网银、授信、担保、融资、债券等重点或高风险类业务,由国药国际总经理办公会或财务部统一布置、统一审批、统一授权,确保业务合规、风险可控。
第四,以资金集中为手段全面促进精益管理。由于业务规模依赖密集资金驱动、资金周转效率及成本高度影响业务竞争、资金在境内外多主体高度分散等特点,分权式管理模式无法将资金规模经济效益发挥到最大化,因此国药国际较早实现了境内外全级次资金集中管理。一方面,利用资金管理信息系统,通过银企直联等形式对境内外各主体存量资金进行定额、定时归集,年平均资金归集率超过30%,结合财务公司集中通道,整体资金集中度连续数年保持在80%以上,为公司整体资金高效运转打下坚实基础。另一方面,积极跟进外汇监管便利化改革,在外汇管理局发布跨境资金池新政策后第一时间进行研究论证并发起申请,成为外汇管理局核准的北京地区首批获得跨境资金池业务资质的企业,可参与集中运营管理境内外资金,实现总部及境内外20个成员单位间本外币资金自由调配,为统筹管理公司跨境资金流动打下牢固“底座”。对于存在外汇管制等原因无法开立离岸账户、无法归集资金的境外子企业,采取“按需拨付、减少沉淀”的总体策略,辅以委派财务负责人、总部实时监控等手段,有效控制资金风险。
第五,以人为本,加强资金管理人才培养。一方面,坚持“开眼看世界”,定期组织全级次资金管理人员与银行、保险、外汇管理局、海关、软件开发商等相关单位进行沟通交流或参加专场培训,确保相关人员尽早接触最新监管政策或前沿金融产品;另一方面,以国药国际总部为基地,建立资金条线人员交流工作机制,定期安排重点下属单位资金人员在资金管理科进行实务工作,或直接将总部培养2~3年的青年骨干输送到下属单位相应岗位承担资金管理职能,发挥国药国际总部在专业水平上的优势,在人员使用上形成上下思想统一、步调一致的管理梯队,有利于实现资金一体化管理的顺畅和高效。
(二)构建外汇风险管理机制,对冲汇率风险敞口
国药国际下属各经营单位按照公司战略规划分别承担进、出口及转口等不同类型贸易业务,涉及大宗商品、跨境电商等多条产品线和多样化业务模式,各经营单位贸易规模不同,汇率敞口方向不一,资产负债币种和结构存在差异,跨主体多平台经营场景繁多,单一法人主体在现有外汇监管政策下无法完全依赖收付汇天然对冲机制规避汇率风险。财务部根据公司经营管理特点采取多项措施,构建切实有效的外汇风险管理机制,对冲汇率单边风险敞口。
第一,依托信息化手段建立外汇收支预测机制。采用系统集成的方式,将不同业务单元、不同子系统的合同、订单中所蕴含的外汇收付款数据实时向财务系统传输,再通过数据接口统一汇总到国药国际资金管理信息系统,在收支两端对经营层面外汇资金进行全面预测,同时结合公司外汇筹融资计划,对未来整体外汇收支时间表进行“精准刻画”。
第二,借助国药集团司库系统实现外汇头寸精细管控。在集团大力推动司库体系建设的“东风”下,利用国药国际自有资金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境内外账户可视化全覆盖,结合自身资产负债规模和外汇收支节奏动态监控外汇头寸变化情况,有效量化全口径汇率风险敞口,为整体布置外汇交易方向和交易头寸提供策略依据。
第三,用好跨境资金池构建内部外汇流动通道。在跨境资金池全面投入运营后,国药国际总部根据各经营单位实际外汇头寸及敞口情况,通过资金池通道将所属出口成员单位经营所得外汇资金直接用于进口成员单位对外付汇,有效对冲进出口业务单边风险。
第四,树立风险中性思维,妥善锁定远期汇率敞口。对于资金池内部对冲后剩余的汇率敞口,通过开展远期结售汇等套期保值业务,以稳定成本为导向有节奏地进行锁定。在安排锁定远期汇率的过程中,财务部通过持续深入研究市场变化、强化与金融机构沟通交流、采取多元化的衍生工具等手段,获得汇率分布在即期价格波动区间内,总成本更低且稳定性更强,进一步缓解汇率波动影响,实现稳定业务盈利水平的目标。
(三)强化市场研判分析能力,合理布置外汇交易扩大经营成果
第一,深入研判外汇市场走势,设立汇率盯盘机制。由专人专岗对汇率波动情况及关键影响事件进行全天候追踪,实时掌握外汇行情动态;近距离接触市场为高质量外汇交易奠定基础,在汇率出现异常波动等突发行情下第一时间向涉外业务单元发布市场摘要及动因分析,协同业务端灵活调整采销定价方案和经营计划,形成上下贯通的高效联动作用,交易策略得以及时响应。
第二,加强外汇管理信息化建设,全面上线电子交易平台。通过与金融机构深度合作,将授权交易流程嵌入交易系统,交易指令全程线上传输,打破原有线下柜台交易限制,外汇交易处理时效从2~3小时压缩至“秒级”,精准捕捉汇率价格。
第三,发挥香港平台离岸市场差异化优势。深入挖掘香港离岸汇率差异,以国药国际香港公司为主体构建离岸贸易链条,据此开展离岸人民币(CNH)外汇交易。通过灵活选择境内外市场最优价格,有效利用离岸汇率优势提升业务端议价能力,实现境内外市场联动与业财协同有机结合。
第四,一体化集中管控共享总部资源优势。通过国药国际集中统一办理所属企业结售汇交易,与国内外大型商业银行签署外汇交易优惠协议,有效利用规模优势推动金融机构降低购汇报价或提高结汇报价,获得优于市场牌价的交易价格,进一步提升外汇交易价值创造能力。
(四)挖掘存款利率差异,调整境内外资金配置提升利息收益
首先,深化银企合作,始终保持紧密把握市场的洞察力。财务部长期追踪市场利率走势,安排金融机构定期更新各项可准入存款产品报价,并对利率变化情况进行比对分析,精准把握美元加息周期下境内与境外的利率差异,在市场发生变化的最早期探测到境内外价格“缝隙”。
其次,发挥跨境资金集中运营优势,灵活调配境内外存量资金。根据市场利率变化迅速布置跨境资金调拨,利用跨境资金池将境外留存的大量美元、人民币等资金调入境内存放和使用,全面提升存款利率,始终保持以最高收益水平进行资金配置的高质量运营状态。
最后,积极与金融机构协商谈判,以“议价”促“溢价”。通过了解各金融机构吸收存款偏好,结合自身资金使用安排,建立与存款量挂钩的利率阶梯定价机制,进一步激发资金集中规模优势,实现活期存款价格对常规定期存款产品价格的“弯道超车”,在确保资金流动性的前提下,获得极具市场竞争力的存款利率。
第一,通过在资金池内实施外汇引流,2022年实现进、出口成员单位间内部外汇流通规模1.6亿美元,有效降低整体层面汇率风险敞口,在市场汇率剧烈波动的情况下,业务盈利水平始终保持稳定。
第二,在确保公司整体外币资金周转需求的基础上,财务部抓住人民币贬值行情,于2022年6~12月在境内、境外市场分32个批次操作结汇1.5亿美元,成交汇率位于6.7~7.2区间,累计实现汇兑收益7 730万元。
第三,原境外美元活期存款利率从最低0.01%提高至3%以上,人民币从最低0.1%提升至超过2%。综合存款利率提升超过2个百分点。在资金总盘出现下降的情况下,通过合理调配境内外存款,逆势实现全年存款利息收益提高超过1 530万元。
综上,通过有效对冲汇率风险敞口、合理操作外汇交易、调配境内外存款等提质增效行动,国药国际2022年创造增量财务收益9 260万元,圆满完成提质增效立项目标。
下一步,国药国际将继续扩大总部集中管理半径和纵深,挖掘集中管控价值潜力,共享国药国际总部资金管理资源、资质、专业能力和规模优势,改善下属单位在资金运营、外汇管理等方面的效能差距,提升整体资金管理水平。在集中管理方面,应在尽可能发挥集中化优势的基础上,平衡好下属单位与金融机构合作关系,避免因过度集中影响下属单位获得金融服务质量。
资金运营提质增效项目是对国药国际境内外资金一体化集中管理能力的一次检验,通过对项目设计和执行过程的梳理,得出如下启示与展望。
(一)重点领域持续深入调查研究是开展提质增效工作的基础
根据国药集团对提质增效的定义,提质增效旨在挖掘企业创造价值过程中因信息不对称、制度不完善、管理不到位、流程不通畅等原因产生的价值漏洞和价值空间。针对价值挖掘,应立足于对重点领域持续且深入的调查研究,才能发现并准确把握机会。国药国际资金管理人员长期对利率、汇率市场进行跟踪,对异常信号进行锲而不舍的研究分析,在市场变化的起始阶段就探查到操作机会,成为引导该提质增效项目的“点火器”。
(二)抓住创新机遇体现提质增效核心动机
国药国际年初立项的63个项目并不包含资金运营提质增效项目,直到6月内外部重大变化叠加作用后,才迎来操作契机,体现了国药国际在竞争环境中依靠提质增效占得先机的能力。因此,提质增效项目应该是动态的、富有极强生命力的,在项目过程管控上应当鼓励在生产经营的任何时机制定新项目或调整原有项目方案,激发企业不断深入剖析自身情况、提升价值挖掘和价值创造动能。
(三)财务人员主动创造价值符合世界一流财务管理体系建设要求
国药国际财务部在落实提质增效这一重要专项工作过程中并未局限在组织者和旁观者视角止步不前,而是始终保持主动作为的担当精神和极高的敏锐度,综合应用自身对公司情况、市场情况、金融工具、信息化手段等一系列关键事项的理解,最终形成了全公司经济效益值最大的提质增效项目,通过对自身岗位价值挖掘为财务人员在世界一流财务管理体系建设中找准了位置。
(四)高质量财资运营离不开充足且适配的管理工具
国药国际始终坚持“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管理思维,紧密追踪各项涉外业务监管政策,积极投入便利化工具建设。在跨境资金池政策发布后,财务部第一时间完成政策解读和资质审批,较早实现外汇资金集中统一管理,是资金运营提质增效项目圆满完成的关键。此外,国药国际海外平台资金纳入总部统一运营管理,在实施层面也为项目顺利落地提供了便利条件。
在国药集团领导下,国药国际坚持创新突破、战略破局、向实转变、向新而行,围绕“降本增效”主旨下的精益管理、卓越运营和“创新提质”主旨下的创新管理两个主方向展开探索,以“一利五率”为指引持续深入开展提质增效工作,深挖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薄弱环节,苦练内功,聚焦构建核心竞争力。财务部将继续发挥专业技能优势,用好金融资源储备,合理应用便利化政策,以安全化、精细化、数字化、全球化且与业务经营高度适配的资金运营管理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
责任编辑 林荣森
[1]杨珊华.国药集团关于建设世界一流企业财务管理体系的实践与思考[J].财务与会计,2022,(17):14-18.
[2]杨珊华,李昊,佟士玲,等.国药集团精准推进财务管理制度创新的案例与启示[J].中国管理会计,2022,(4):37-49.
[3]陈施行,杨珊华.国药集团提质增效工作的探索与实践[J].财务与会计,2022,(17):33-36.
相关推荐
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40014 投诉举报电话:010-88227120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
投约稿系统升级改造公告
各位用户:
为带给您更好使用体验,近期我们将对投约稿系统进行整体升级改造,在此期间投约稿系统暂停访问,您可直接投至编辑部如下邮箱。
中国财政:csf187@263.net,联系电话:010-88227058
财务与会计:cwyk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1
财务研究:cwy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2
技术服务电话:010-88227120
给您造成的不便敬请谅解。
中国财政杂志社
2023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