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数字化赋能财会监督的思考
吕晓歌
数字化赋能财会监督是指通过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为财会监督提供更加精准、高效、实时的支持,使财会监督能够更好地适应数字经济时代的发展需求。数字化赋能财会监督可以提高监管效率、实时化提高监管透明度、自动化降低监督成本、智能化提高决策质量。数字化赋能财会监督对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但也存在着制度体系优化、多方联动协同监督、协同监督效率和人才队伍建设等难点和挑战。
笔者的建议是:
一是强化、细化制度体系。制度体系的完善是数字化赋能财会监督的基础。在《关于进一步加强财会监督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导下,地方各监督主体部门需要对政策的具体实施细则做进一步规划,尤其是要结合自身的特征量化,做到有制度可循和具体可操作。要确保党的路线方针和重大决策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一方面,完善数字化监管的法律法规体系,制定明确的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规定,加强对数字化监管过程的监督和管理。另一方面,建立数字化监管平台。监管部门应就建立数字化监管平台制定详细的细则,落实整合各部门的数据资源和信息,以实现数据共享和...
数字化赋能财会监督的思考
吕晓歌
数字化赋能财会监督是指通过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为财会监督提供更加精准、高效、实时的支持,使财会监督能够更好地适应数字经济时代的发展需求。数字化赋能财会监督可以提高监管效率、实时化提高监管透明度、自动化降低监督成本、智能化提高决策质量。数字化赋能财会监督对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但也存在着制度体系优化、多方联动协同监督、协同监督效率和人才队伍建设等难点和挑战。
笔者的建议是:
一是强化、细化制度体系。制度体系的完善是数字化赋能财会监督的基础。在《关于进一步加强财会监督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导下,地方各监督主体部门需要对政策的具体实施细则做进一步规划,尤其是要结合自身的特征量化,做到有制度可循和具体可操作。要确保党的路线方针和重大决策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一方面,完善数字化监管的法律法规体系,制定明确的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规定,加强对数字化监管过程的监督和管理。另一方面,建立数字化监管平台。监管部门应就建立数字化监管平台制定详细的细则,落实整合各部门的数据资源和信息,以实现数据共享和信息互通。
二是建立中央与地方纵向联动、财会监督主体横向协同、财会监督与其他各类监督贯通协调的网络型监督体系。《意见》提出“坚持协同联动,加强贯通协调。”要加强党对财会监督工作的领导、多方协同监督的监督体系。例如,可以现代信息技术将各监督方和被监督方串联起来,采用多元化的监管方式(包括自律监管、行政监管和市场监管等),以充分发挥各方的监督作用。同时,应加强对数字化赋能财会监督的法制化保障,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和监管标准,以防止各方在数字化赋能财会监督中出现失范或者违规行为。
要将财政部门主责监督、有关部门依责监督、各单位内部监督、相关中介机构执业监督、行业协会自律监督的财会监督落到实处。准确理解和把握财政部门职责边界,发挥地方财会监督属地监督职责。在职责范围内,既要当好监督员,督促财会监督的落实,又要当好信息员,及时准确向上级部门汇报,注重与上级部门的联动,还要当好回访员,注重财务舞弊、会计造假等问题的有效解决。
三是降本增效赋能,实现财会监督效能最大化。《意见》提出“把推动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作为财会监督工作的首要任务。”我们要鼓励数字化技术在财会监督中的创新和应用,降成本、增效率。数字化技术的创新和应用可以降低数字化赋能财会监督的成本,同时提高监管效能,推动国家重大决策的落实。监管部门和企业应鼓励数字化技术的创新和应用,支持数字化技术企业的发展,以提高数字化技术的普及率和成本效益。例如,在审计、税务方面推广审计、税务监督数字化,强化监管效果。一方面,数字化审计是数字化赋能财会监督的重要手段,监管部门和企业应建立数字化审计体系,采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对企业的财务报表、税务报表和其他重要信息进行实时监控和分析,提高监管效果和监管精度。另一方面,数字化税务是赋能财会监督的重要手段。税务部门应推广数字化税务管理,加强税收数据的收集和分析,为企业提供更加便捷和高效的税收服务,同时加强对企业的税务监管和风险防控。
四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保障财会监督体系高效运转。一方面,加强数字化人才培养。数字化赋能财会监督需要专业化的数字化人才,监管部门和企业应加强数字化人才的培养,进一步提升监管部门人员的数字化水平和综合素质,积极搭建财会监督人才专家库。另一方面,加强数字化人才的管理培训。数字化赋能财会监督的本质是数字技术与产业、场景和业务深度融合,以自动化、智能化的方式提升监督效能。因此,应加强数字化人才培训,注重提高数字技术应用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提高数字化人才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保障财会监督体系高效运转。
(作者单位:波士顿咨询公司)
责任编辑 李斐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