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10 作者:周卫华 刘丹彤 武威 黄燕飞 董木欣
[大]
[中]
[小]
摘要:
加快推进企业财务数字化转型应用与发展研究
周卫华 刘丹彤 武威 黄燕飞 董木欣
基金项目: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与金蝶集团战略合作课题(2022)
作者简介:周卫华,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数字财务研究所副研究员;刘丹彤,金蝶中国财务产品方案专家;武威,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财政税务学院讲师;黄燕飞,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数字财务研究所副研究员;董木欣,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数字财务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为全面深入了解我国企业财务数字化转型的现状,准确把握企业财务数字化变革发展趋势,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与金蝶软件(中国)有限公司于2022年联合开展了企业财务数字化转型调研活动。此次调研基于会计管理活动论思想,围绕大会计观学术视角,以继承和发扬管理活动论思想、指导财务数字化转型的实施、从实践调查中获得前瞻性的观察和洞见为目的,面向财务数字化建设方面具有代表性的企业,采用线上问卷调查和实地深度访谈等形式,充分挖掘受访企业有关财务数字化的理念认识,并摸清其实际建设进展情况与未来转型发展规划。调研共收集有效资料153份。
从行业分布来看,受访企业均匀覆盖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加快推进企业财务数字化转型应用与发展研究
周卫华 刘丹彤 武威 黄燕飞 董木欣
基金项目: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与金蝶集团战略合作课题(2022)
作者简介:周卫华,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数字财务研究所副研究员;刘丹彤,金蝶中国财务产品方案专家;武威,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财政税务学院讲师;黄燕飞,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数字财务研究所副研究员;董木欣,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数字财务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为全面深入了解我国企业财务数字化转型的现状,准确把握企业财务数字化变革发展趋势,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与金蝶软件(中国)有限公司于2022年联合开展了企业财务数字化转型调研活动。此次调研基于会计管理活动论思想,围绕大会计观学术视角,以继承和发扬管理活动论思想、指导财务数字化转型的实施、从实践调查中获得前瞻性的观察和洞见为目的,面向财务数字化建设方面具有代表性的企业,采用线上问卷调查和实地深度访谈等形式,充分挖掘受访企业有关财务数字化的理念认识,并摸清其实际建设进展情况与未来转型发展规划。调研共收集有效资料153份。
从行业分布来看,受访企业均匀覆盖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中的各个行业类型。其中,制造业企业样本占比最高(23.53%),排在前五位的其他四个行业依次为租赁和商务服务业(11.76%)、中介服务业(9.80%)、金融业(7.19%)、房地产开发经营行业(7.19%)。从企业类型分布来看,受访企业包含国有企业(46.41%)、民营企业(43.79%)、外商投资企业(2.61%)及其他多种类型(7.19%)。从企业规模来看,大型、中型及小微企业所占比例依次为38.56%、24.84%、36.60%。其中,上市公司占比79.74%,非上市公司占比20.26%。
数字科技正在深刻改变着传统财务会计的活动边界与价值管理,推动财务会计职能实现转型升级。会计管理活动论和大会计观认为,财务数字化转型是在财务领域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重构财务组合和再造业务流程,通过统一财务数据标准和建立财务大数据逐步实现业财融合,提升会计信息质量、工作效率、合规程度及价值创造能力,推动财务管理职能由传统会计核算为主向经济管理和经营决策为主转型。从问卷调查结果来看,针对上述观点,持非常认同、一般认同、不认同态度的受访企业占比依次为88.89%、9.15%、1.96%。针对企业财务数字化转型的理论认知,80.39%的受访企业认为,财务数字化转型是基于会计管理活动论的价值管理活动,通过价值链生态环境中利益相关者的价值运动功能管理和技术聚合,实现资源优化配置。83.66%的受访企业认为,财务数字化转型的本质是大会计观,数字技术应用有助于核算、统计、计划、财务、分析、审计等活动的相互交叉和融合,从而拓展会计的工作职能。52.94%的受访企业认为,财务数字化转型仅是一种新型的财务管理模式,通过人和机器的有机合作,完成企业复杂的财务管理活动。会计管理活动论和大会计观作为财务数字化转型的理论基础,得到绝大多数企业的高度认同,也反映出数字化环境下会计管理活动在资源优化配置、财务价值创造、支撑实现企业战略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财务数字化转型涉及企业财务战略优化、组织架构调整、转型模式设定、数据资产管理、内控审计应用、财会监督强化等多方面内容,需要系统性地统筹推进。从受访企业关于财务数字化转型的理念认识来看,76.47%的受访企业认同财务数字化转型的目标是参与决策,70.59%的受访企业认同财务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是领导重视,84.31%的受访企业认同财务数字化转型的成果是管理转型,79.08%的受访企业认同财务数字化转型的路径是数据驱动。可以看出,企业普遍认识到财务数字化转型是一项需要由领导顶层设计推动、转变固有管理模式、实现更高决策支持目标的系统实施过程。
作为战略与运营决策的重要支撑,企业开展财务数字化转型本身也需要制定、实施财务数字化转型战略。从受访企业财务数字化转型战略的实际实施情况来看,20.26%的受访企业已经开始全面实施财务数字化转型战略,37.19%的受访企业仅在部分财务工作领域实施数字化转型,21.57%的受访企业正在计划启动实施财务数字化转型战略,20.26%的受访企业尚未计划启动实施财务数字化转型战略。可以看出,企业财务数字化转型进展程度及覆盖领域仍存在局限,亟待进一步加快转型进程、加大转型涉及业务领域范围。
更为具体地,从超过半数的受访企业开展财务数字化转型用于决策支持的应用领域来看,通过推动企业财务数字化转型为战略决策、资金配置决策、预算管理决策、经营决策、内部控制决策提供思维理念、信息技术、业务模式、方法工具等支持的分别占64.71%、68.63%、61.44%、67.97%、60.13%。财务数字化转型用于支持股权估值决策、投资决策、筹资决策与考核评价决策的受访企业分别占18.30%、43.79%、35.95%、50.98%。可以看出,财务数字化转型已经被企业较为广泛地用于企业各类决策支持活动,但支持深入程度、实际支持范围有待进一步加强。
企业财务数字化转型必然需要与之匹配的组织结构与人员安排。从企业财务人员在企业全体员工中占比来看,41.83%的受访企业占比低于2.5%,27.45%的受访企业占比低于5%。以上数据表明企业财务数字化转型提升了财务工作效率,大部分企业财务人员占总体人员比例低于5%。从企业财务人员专业背景来看,69.28%的受访企业具有计算机专业背景的财务人员不足5%。可以看出,绝大多数被调研企业现有财务人员的信息技术类知识储备及能力水平仍显不足。
企业财务数字化转型需要进行财务数字化体系的系统设计、搭建、运行与反馈,这涉及企业财务组织架构、财务人员结构的深层次重构问题。对此,34.64%的受访企业认为应按照价值循环设置财务组织机构,26.80%的受访企业认为应按照业务板块设置财务组织机构,28.76%的受访企业认为按照传统财务职能设置财务组织机构即可满足转型发展需求。可以看出,统一集中处理、服务价值创造、加强业财融合是财务组织架构调整的核心发展方向。同时,受战略调整、发展规模及固有管控模型等因素影响,企业将始终面临传统财务组织架构与财务共享中心等新型财务组织架构的优劣势抉择问题。
企业财务数字化转型在取代传统财务职能和压缩财务岗位的同时,也带来全新财务职能的拓展和技术需求。从财务数字化转型的实际岗位取代情况来看,超过半数的受访企业认为会计档案管理、发票管理、费用审核岗位将会由数字化技术全面承接,30%以上的受访企业认为纳税申报、预算管理、财务数据分析等岗位未来将被数字技术全面取代。可以预见,传统财务职能岗位面临着巨大的数字技术变革挑战,抓紧实现职业转型成为摆在传统财务人员面前的必答题。
企业财务数字化转型也会带来新的工作岗位和发展机会。调研中,分别有43.14%、24.84%、37.25%的受访企业的财务数字化转型正在衍生形成财务数据分析岗、财务报表分析岗及财务数字化岗。从财务数字化转型推动财务职能拓展来看,分别有68.63%、66.01%、83.66%、41.18%的受访企业在战略管理、绩效评价、风险内控、投融资领域已实现财务职能拓展。可见,企业财务数字化转型有助于推动财务职能向支持高端决策和价值创造方向发展。
企业财务数字化转型需要根据企业自身战略及业务发展需求,合理选择适当转型领域,分阶段、分步骤逐步拓展实施范围。调研中,超半数的受访企业在会计核算、费用报销及发票管理领域已完成数字化转型,30%以上的受访企业在合同管理、资金管理、合并报表、预算管理、税务管理、财务数据分析等领域正在推动数字技术运用。此外,还有受访企业在绩效管理(占比18.95%)、风险管理(占比16.99%)、成本管理(占比29.41%)领域也已开展财务数字化转型。总体来看,企业财务数字化转型目前仍主要聚焦基础类财务活动领域,亟待继续向更高层次的价值创造活动拓展。
从企业财务数字化转型的投资规模来看,受访企业过去3年年均实际投入1 000万元以上、500万元~1 000万元、100万元~500万元、100万元以内的企业分别占比9.15%、4.58%、19.61%、45.75%。从企业财务数字化转型的数字技术运用来看,受访企业应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互联网、光学自动识别(OCR)、二维码等自动识别技术、机器人流程自动化(RPA)、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XBRL)等数字技术的比例依次为24.11%、35.57%、16.60%、6.32%、7.91%、32.02%、22.92%、14.62%、4.35%、2.77%。可以看出,企业在加快财务数字化转型进程中,将数字技术与财务活动场景匹配结合是转型的关键内容。
从企业推动财务数字化转型面临的主要困难来看,73.20%的受访企业表示“受限于财务数字化人才储备不足”,42.48%的受访企业表示“受限于财务数字化投资负担重,效益不明显”,35.95%的受访企业则被“业务与财务部门协调成本较高”所困扰,还有受访企业表示面临“企业高层领导重视不够”(占比27.45%)、“上级部门或监管部门没有相关要求”(占比24.18%)、“部分(多数)财务人员有抵触或畏难情绪”(占比22.88%)等问题。可见,企业财务数字化转型面临着人、财、物等因素制约,亟需顶层设计与统筹保障。
数字经济时代,数据已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生产要素。企业财务数字化转型是围绕财务数据为核心展开的,通过打通业财壁垒,聚合内外部的海量多维数据,系统采集过程数据、结果数据、行为数据、业务底层的明细数据,不断拓展数据的深度与广度,将原始数据转化为数据资产。然而由传统财务报告所提供的历史财务数据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提供决策支持的局限性却愈发明显。调研中,40.52%的受访企业认为历史财务数据可以为企业决策提供全方位信息支持,47.71%的受访企业认为历史财务数据可以为企业决策提供局部信息支持,11.76%的受访企业认为历史财务数据在日常工作中用处不太大。可以看出,即使历史财务数据决策支持用途局限明显,在当前仍是企业决策的重要信息来源,这就促使企业开展财务数字化转型需要同时注重提升传统数据质量与拓展新的数据来源。对于财务数字化转型能够提供的新的数据来源,81.05%的受访企业认为财务数字化转型可提供更为全面的经济业务活动数据,42.48%的受访企业认为财务数字化转型可使企业更便利地获取上下游伙伴的供产销数据,69.28%的受访企业则认为财务数字化转型带来了更为详细的企业银行账户及资金收支数据。可见,财务数字化转型使企业与外部供应商、客户、银行等利益相关者主体的信息交互愈发频繁,外部信息来源得到拓展。
在财务数字化转型提升现有财务与非财务信息质量方面,分别有85.62%、72.55%、59.48%的受访企业认为财务数字化转型有助于提升财务会计报表、管理会计报表、税务管理报表的信息质量,分别有22.22%、89.54%、3.92%的受访企业认为财务数字化转型有助于提升社会责任报告、ESG(环境、社会、治理)报告、内部控制报告等非财务信息质量。可以看出,财务数字化转型对财务数据质量的提升效果明显强于非财务数据质量,这也揭示出业财融合深入程度仍有待进一步强化。
从财务数字化转型形成数据资产的实际情况来看,在历史财务数据基础上,11.11%的受访企业已经形成一定规模的数据资产并实现可见的经济收益,43.14%的受访企业已初步形成数据资产但尚未实现明显的经济收益,39.87%的受访企业认为当前没有形成数据资产但预期将来会形成。从企业数据资产的具体内容来看,88.89%的受访企业已形成生产、经营及管理数据,70.59%的受访企业已形成客户信息和客户行为数据,56.86%的受访企业已形成用于生产经营决策的数据,38.56%的企业已形成用于直接对外出售或提供服务的数据。
从企业数据资源的具体用途来看,在提升内部价值方面,88.89%的受访企业运用财务数据资源来提高生产经营效率、节约成本、增加收入,56.86%的受访企业运用财务数据资源来优化匹配供需、扩展市场,59.48%的受访企业运用财务数据资源实现产品升级、协助业务转型,21.57%的受访企业运用财务数字资源直接参与市场交易。在支持国家宏观决策方面,84.32%的受访企业愿意将内部财务数据用于国家宏观决策研究,其中非常愿意的企业占比41.18%。可见,依托财务数字化转型的深入推进,财务数据资源不仅能服务于微观的企业价值创造,也将在国家宏观决策层面发挥支持作用。
(一)对财政部门的建议
财政部门作为全国会计工作的主管部门,应加大推动企业财务数字化转型的政策支持力度,明确企业财务数字化转型的目标和要求,确保企业财务数字化转型的深度和广度,促进企业会计工作的转型升级。一是应充分结合数字技术运用特点及企业财务职能拓展要求,制定专门推动企业财务数字化转型的相关政策,明确转型目标、转型路径、转型方法及转型保障。二是应充分运用财政补贴、减税降费、政府采购等手段,对高端制造业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财务数字化转型给予重点支持,并通过奖励补贴、负担削减、需求引导,切实改善企业财务数字化转型所面临的人、财、物等资源投入约束。三是应做好企业财务数字化转型的配套政策支持,包括:制定数据资产相关会计准则,规范企业数据资产确认、计量和报告;进一步完善《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加快电子凭证数据标准推广应用,推动企业财务数据标准体系建设;明确企业财务数字化转型相关风险管控要求。
(二)对企业财务部门的建议
企业财务部门作为企业财务数字化转型的归口部门,应适应数字化技术应用趋势,努力成为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先行者、引领者和推动者。一是应将财务数字化转型与企业数字化战略紧密结合,将财务数字化转型的目标定位于支撑企业战略决策,而不是仅限于财务工作效率提升和数字科技应用。二是应采取灵活多样的财务数字化转型技术手段,在资金结算、资金运营、投融资管理与分析、风险管理等业务领域逐步深化数字技术运用,切实消除信息壁垒、挖掘数据价值、赋能企业决策、提升管理效率,打造全流程智慧管理。三是应制定稳步有序的财务数字化转型发展规划,既要统筹考虑财务战略优化、组织架构调整、转型模式设计、数据资产管理、内控审计、财会监督等多方面的要求,同时也要充分结合业务活动类型、风险管控难度等因素,分领域、分阶段逐步推动财务数字化转型工作。
(三)对会计行业协会的建议
行业协会作为政府与企业之间咨询、沟通、协调、监督、统计、研究的非政府组织机构,应推进企业财务数字化转型的政策引导和实践落地。一是推动开展企业财务数字化转型的理论课题研究。例如,中国财政学会、中国会计学会等可围绕企业财务数字化转型的理论内涵、构建路径、数字技术应用场景及实施成效等关键话题,积极组织会员单位及成员申报相关课题研究,充分发挥理论研究对企业财务数字化转型实践的引领作用。二是推动制定企业财务数字化转型的行业标准。例如,中国总会计师协会、中国商业会计学会、中国交通会计学会、中国医药会计学会等行业协会可充分结合各自行业特性,制定形成指引各类行业企业开展财务数字化转型的具体行业标准,建立行业企业财务数字化转型案例库和转型评估机制,确保企业财务数字化转型政策要求接地气、可落地。
(四)对财务软件供应商的建议
作为企业财务数字化转型技术和解决方案的供给者,财务软件供应商应抓住企业财务数字化转型的新机遇,为加快企业财务数字化转型注智赋能。一是应通过变革数字化转型服务产品的底层设计理念与设计逻辑,采用领先的“大智物移云”技术,打造具备实时、智能、精细、多维、可视、生态的企业财务数字化转型服务平台,形成具有国内、国际竞争优势的财务软件品牌。二是应充分结合当前企业财务数字化转型面临的业财融合难题,加大产品研发中数字技术运用的深入度以及产品推广过程中与业务场景的匹配度,助力企业完成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构建等转型升级任务,帮助企业实现数据的汇聚整合、提纯加工、服务可视和价值变现,打通财务边界,构建生态财务。三是应紧密贴合客户共性需求及特性需求,提供多层次的财务数字化转型产品服务,既能兼顾业务规模大、复杂程度高的大型集团企业的转型发展需求,也能匹配资金实力弱、业务活动简单的中小微企业管理效率提升的诉求,确保财务软件服务行业发展方向与企业财务数字化转型发展需求的有效匹配。
责任编辑 李卓
相关推荐
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40014 投诉举报电话:010-88227120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
投约稿系统升级改造公告
各位用户:
为带给您更好使用体验,近期我们将对投约稿系统进行整体升级改造,在此期间投约稿系统暂停访问,您可直接投至编辑部如下邮箱。
中国财政:csf187@263.net,联系电话:010-88227058
财务与会计:cwyk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1
财务研究:cwy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2
技术服务电话:010-88227120
给您造成的不便敬请谅解。
中国财政杂志社
2023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