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误区一:买基金就能赚大钱
2006年以来,一些基金公司以高收益率为卖点,向投资者兜售基金,却并没有向投资者充分说明,2006年的高收益率是难以复制的。海外大量历史数据证明,股票基金属于高风险金融产品,只有坚持3~5年以上的中长期投资,才可以有效抵御股市的周期性下跌风险,分享年均8%~10%的股市长期平均收益。
误区二:基金净值越便宜越好
很多居民缺乏足够的金融知识,以为基金净值越低越好。作为专业机构投资者,基金公司在将基金销售给持有人的同时,有义务告知持有人,基金好坏与净值高低无关。事实上,净值越高的基金,往往是其具有较好历史业绩的证明。然而,不少基金公司却反其道而行之,不但没有尽到投资者教育的义务,反而采用复制、分拆、高额分红等净值归一的手段,迎合这种需求,加剧了市场混乱。
误区三:分红越多的基金越好
与封闭式基金不同,开放式基金随时可以赎回,除少数在契约中明确约定定期分红的基金外,开放式基金在牛市中是不需要进行大额分红的,因为大额分红前必须抛售股票,这会损害持有人利益。基金只有在看淡后市的情况下,才需要进行高额分红。迄今,数十只基金进行高额分红,实现了扩大自身规模的目...
误区一:买基金就能赚大钱
2006年以来,一些基金公司以高收益率为卖点,向投资者兜售基金,却并没有向投资者充分说明,2006年的高收益率是难以复制的。海外大量历史数据证明,股票基金属于高风险金融产品,只有坚持3~5年以上的中长期投资,才可以有效抵御股市的周期性下跌风险,分享年均8%~10%的股市长期平均收益。
误区二:基金净值越便宜越好
很多居民缺乏足够的金融知识,以为基金净值越低越好。作为专业机构投资者,基金公司在将基金销售给持有人的同时,有义务告知持有人,基金好坏与净值高低无关。事实上,净值越高的基金,往往是其具有较好历史业绩的证明。然而,不少基金公司却反其道而行之,不但没有尽到投资者教育的义务,反而采用复制、分拆、高额分红等净值归一的手段,迎合这种需求,加剧了市场混乱。
误区三:分红越多的基金越好
与封闭式基金不同,开放式基金随时可以赎回,除少数在契约中明确约定定期分红的基金外,开放式基金在牛市中是不需要进行大额分红的,因为大额分红前必须抛售股票,这会损害持有人利益。基金只有在看淡后市的情况下,才需要进行高额分红。迄今,数十只基金进行高额分红,实现了扩大自身规模的目的,但却减少了老持有人的收益,是一种与基金公司的诚信背道而驰的行为。
(摘自《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