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回首这几年,可以浓缩为两个字:折腾。我一直凭自己本事闯江湖,经过努力,现在有了不错的工作,银行的户头上也有了够用的存款。对我而言,工作与生活就像空气和水,我无法离开它们,同时它们本身也是融合在一起的——空气里有水,水中也有氧气。我一直认为工作中融入生活,这样会变得柔和,生活中不断的工作也会令时间的缝隙充实。可能跟个人的家庭环境、成长经历有关,我自主性比较强,喜欢理性地思考一些问题,尤其是对自己的前途。我也常与父母就这些问题对话,从他们那里得到启发或支持。我认为,每个人对职业道路的规划都离不开两个前提:一是个人能力,二是机遇。对个人能力的认识肯定会有个不断调整的过程,而有些机遇只对具有特定能力的人才能称其为机遇。个人职业规划要随时代潮流走,大环境允许才能行得通。个人设计也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有很多偶然的因素会影响它:一个人不可能每时每刻都完全按规划来做,无意中的信息、偶然的机遇都有可能改变个人计划,改变人的一生。
国有企业——磨心练志,水滴石穿
19xx年,我毕业后被分配到一家国有大型工业企业财务部,担任过下属分公司财务部的成本会计、应收款项会计、应付款会计、存货会计等等,除了...
回首这几年,可以浓缩为两个字:折腾。我一直凭自己本事闯江湖,经过努力,现在有了不错的工作,银行的户头上也有了够用的存款。对我而言,工作与生活就像空气和水,我无法离开它们,同时它们本身也是融合在一起的——空气里有水,水中也有氧气。我一直认为工作中融入生活,这样会变得柔和,生活中不断的工作也会令时间的缝隙充实。可能跟个人的家庭环境、成长经历有关,我自主性比较强,喜欢理性地思考一些问题,尤其是对自己的前途。我也常与父母就这些问题对话,从他们那里得到启发或支持。我认为,每个人对职业道路的规划都离不开两个前提:一是个人能力,二是机遇。对个人能力的认识肯定会有个不断调整的过程,而有些机遇只对具有特定能力的人才能称其为机遇。个人职业规划要随时代潮流走,大环境允许才能行得通。个人设计也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有很多偶然的因素会影响它:一个人不可能每时每刻都完全按规划来做,无意中的信息、偶然的机遇都有可能改变个人计划,改变人的一生。
国有企业——磨心练志,水滴石穿
19xx年,我毕业后被分配到一家国有大型工业企业财务部,担任过下属分公司财务部的成本会计、应收款项会计、应付款会计、存货会计等等,除了出纳工作以外,资产负债表的科目全部都做过了。我喜欢工作,我无法想象怎样才能度过没有工作的一天。我曾经持续近一个月每天忙碌到只睡四五个小时,那时真的很渴望自己能放下一切睡上一整年,但结果一头扎在床上大睡时,却又在梦中继续工作,直到想起还有事没处理,梦还没做完自己便惊醒了,然后就是起来继续工作。那时的我坚信一点:只要付出就会有回报,只要努力就一定会成功。
因为工作关系,我与妻相识。她当年在极残酷的淘汰率下进入某名头颇响的政府部门,只是分配岗位时被分去审批盖章,堂堂名校经济学院高才生怎咽得下这口气。她向我叙述找工作时曾遇到的好机会,什么XX银行,什么XX会计师事务所。她温柔,甜美,娇小的外表下有着细致的柔情。工作中,我和她频繁接触,交换意见,竟渐渐产生了一种莫名的思绪。一丝甜蜜,一点紧张,还有一分深深的迷恋,恋爱两年我们结了婚。婚后,妻离开了公务员队伍,跳槽去了电脑公司,后来机缘巧合,又得到一保险公司内部培训师的工作,最近有家出国留学咨询公司正在极力争取她。妻的成功一直是我前进道路上的催化剂,如果我没有认识妻的话,也许现在依然呆在原来那家企业。
以前单身时食宿都在家里,除了象征性交点生活费,其他收入都由自己随意支配。婚后有了家,也就有了一份责任和义务。不可否认我有点大男子主义,我认为养家糊口是男人的天职。但那时我所在的行业不太景气,为此我常常焦虑不安,感觉非常茫然。而且,工作两年,虽然我各方面都表现不错,但是职位上一直没有什么变化。那两年生活变得好艰难,生活品质降到了我有生以来的最低点。公司财务经理私下里也跟我说,我的业务、人缘、能力都可以,但是还缺少管理者的气质,还要练练。国有企业真是个磨心练志的地方,不过只要舍得投入大量的时间成本,付出心智,终有水滴石穿的时候。而且这段经历,对有志者也是一笔财富。
又过了一年多,我当上了主办会计,而此时我也意识到,应该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个规划和设计了。
我认为职业规划最主要的目的是让自己的潜力充分发挥出来,使自己创造最大价值。当时我的想法是:职业规划必须物质、精神并重。我自己做规划时有两大原则:一是对所进入的行业有三点要求:喜欢做;有较好的收入;该行业有较好的、稳定的发展前景。二是结合自身特点,对自己要有清醒认识:思维习惯、性格特征、知识储备及未来再学习的时间、可能性等等,在这两项原则基础上再进行规划设计。
资格只可能是锦上添花,不可能是雪中送炭
我一直相信长辈对我的告诫,一是职业规划要尽早,二十多岁时,自我的人生空间大,个人设计的空间也大。二是要切合实际。很多人设计时满腔激情,但把激情当成了实情,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实力,过高地设计目标,一旦目标达不到,挫折感会使人不自信,影响更长远目标的实现。
我认为努力是改变现状的基础,资格就是改变现状的手段。1999年,我正在为自己工作的沉闷乏味而坐立不安,恰逢全国都在热炒CPA,仿佛考过了CPA就一步登天了似的。当时培训班的老师说CPA的最低年薪是10万元,这足以让月薪不到2000元的我心动不已,也成为我考CPA不懈的动力之源。那时的我相信,只要能通过CPA考试,我的生活就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报名之后,我每周五、六日上两节课,上课的地方离家有近一个小时的车程,我就这样奔波于家和培训地之间。当时我对CPA充满了希望,但等到我拿到CPA全科合格证,跑到会计师事务所去应聘时才知道,注册会计师在会计师事务所薪酬远没有想象的那么高。巨大的心理落差让我灰心丧气。那时我才明白,CPA是一种投资,它只可能是锦上添花,不可能是雪中送炭。
那时一个朋友所在的会计师事务所招兼职人员,一天80元,当时正值事务所的旺季,于是我决定先去感受一下。我参加的第一个项目是一个国有企业的年报审计。作为新人的我要完成两个任务:一是测试固定资产折旧,二是测试利息。事务所的测试表都有模板,一位前辈给我演示了如何使用这些表之后,我发现我基本上属于Excel操作上的胚胎级。像我这样一个刚进来什么都不懂的新丁,没有经过任何培训就直接上场,一开始闹了不少笑话。慢慢地我进入了状态,下班时间开始从6点逐渐向后推迟,工作日也由周一至周五渐渐向周末延伸。我在事务所打了一个月的短工,这一个月的工作经验足以让我叹为观止,它让我养成了在面对新问题时先自己去寻找解决办法的习惯,也逼迫我不断思考,不断发掘自己的潜力。
一个月过后,事务所问我是否考虑留下来,并给了我作为事务所新人最高的工资,每月基本工资1000元,其他的按项目提成,我答应考虑考虑。后来一过来人提醒我,有了CPA资格千万不要去会计师事务所做审计,又苦又累不说,也挣不了几个钱,还不受人尊敬,不如依然在公司从事财务工作,工作量一般,不算太累,收入还很稳定。于是,我拒绝了事务所的邀请,依然留在了国有企业。事情的发展往往总是出人意料,在我下定决心留下不久,公司经营状况每况愈下,我渐渐产生危机感,不得不再次重新考虑自己的职业方向。其实大多数人都没什么计划,只有当你在一个地方遇到危机时,当你原有的生活链条出现断裂时,你才会对职业规划有迫切要求。第四年,在妻的催促下,我终于离开了那曾让我自豪过、兴奋过的国有企业。
及时修订目标,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有人说,迈出第一步是很难的,但只要迈出了第一步,其二、三、……N步也就容易多了。也有人说,这跳槽一但形成了一种习惯,就会产生一种惯性,进而就会形成一种气候。在离开那个闭塞的小县城后,我的足迹虽然没有像徐霞客他老人家那样踏遍祖国的大江南北,但也涉及了工业、外贸、商业等众多领域。工作中我不计得失,注重积累,一段时间下来,不论是专业知识水平还是业务能力都有了大幅提高。
2000年是让我改变很大的一年,因为家里添了一个女儿。这件事对我影响很强烈。我以为我做好了准备,可是真正到了那天我才发现,我需要的东西还很多,比如一份稳定的工作,有可以支撑三口之家的收入。那时的我理念又发生了变化,对职业的考虑也更趋于理性。年轻时可以跳来跳去,因为你有的是资本,可以在多个方向上摸索,但30岁以后就应该确立自己的方向了,对自己要进入的行业必须有理智的认识,比如:你在这个行业可以做多少年,其经历对你以后的发展有无有益的积累,等等。分析之后,我选择了今后在IT业发展。
2000年7月,我到一家IT公司谋了一个财务经理的职位。开始我生怕某些工作做得不细,事事都追求完美,而且做完了不向上级汇报,总觉得是自己部门应该做的,结果干了许多事情却没有得到关注。其实,这是管理者的大忌。好在财务工作是靠做的,不是靠说的,一段时间下来,领导对我的工作已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信任。现在,我虽然拿的还是财务经理的薪水,可实际上是在从事财务总监的工作了,明天该会更好一些吧。
责任编辑 崔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