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5-23 作者:
[大]
[中]
[小]
摘要:
(标题后面括号里的前一数字是期数,后一数字是页数)
政策导航
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全面推进我国会计事业 冯淑萍(1—4)
2003年全国财政工作六大重点对策 本刊编辑部(2—4)
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全面提高总会计师队伍和行业协会建设水平 张佑才(2—5)
以诚信建设为主线建立健全行业自律管理体制 陈毓圭(3—8)
2003年会计管理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 (4—4)
全面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努力提高会计行业诚信度和公信力 刘玉廷(6—4)
抓“炒鱿鱼接下家”坚决维护注册会计师执业独立性 陈毓圭(7—4)
财政部会计司司长刘玉廷谈中国会计改革 本刊记者(1 1—4)
专题报道
维护公众利益重拾信心迎接挑战——第十六届世界会计师大会全息扫描与观点聚焦
秦中艮(1—8)
财长项怀诚关于当前财政财会宣传的几点意见 (3—4)
与时俱进再创新高 李勇(3—5)
榜上题名时 刘凤桐(3—7)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财务与会计》荣获国家期刊奖提名奖庆贺暨
读者作者座谈会上的专家建言 本刊记者(4—9)
加强会计监管治理信息失真...
(标题后面括号里的前一数字是期数,后一数字是页数)
政策导航
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全面推进我国会计事业 冯淑萍(1—4)
2003年全国财政工作六大重点对策 本刊编辑部(2—4)
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全面提高总会计师队伍和行业协会建设水平 张佑才(2—5)
以诚信建设为主线建立健全行业自律管理体制 陈毓圭(3—8)
2003年会计管理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 (4—4)
全面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努力提高会计行业诚信度和公信力 刘玉廷(6—4)
抓“炒鱿鱼接下家”坚决维护注册会计师执业独立性 陈毓圭(7—4)
财政部会计司司长刘玉廷谈中国会计改革 本刊记者(1 1—4)
专题报道
维护公众利益重拾信心迎接挑战——第十六届世界会计师大会全息扫描与观点聚焦
秦中艮(1—8)
财长项怀诚关于当前财政财会宣传的几点意见 (3—4)
与时俱进再创新高 李勇(3—5)
榜上题名时 刘凤桐(3—7)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财务与会计》荣获国家期刊奖提名奖庆贺暨
读者作者座谈会上的专家建言 本刊记者(4—9)
加强会计监管治理信息失真——访全国政协十届委员会委员、财政部
部长助理冯淑萍女士 本刊记者(5—4)
CPA——不是造假的根源——访全国政协十届委员会委员陈箭深博士 本刊记者(5—6)
资产评估行业呼唤立法——访全国政协十届委员会委员刘公勤女士 本刊记者(5—9)
切实履行政府监督职能促进和保障注册会计师行业健康发展——访财政部监督检查局有关负责人 本刊记者(6—7)
立足改革加快我国会计准则体系建设——财政部会计司司长刘玉廷谈会计准则
委员会的改组情况 本刊记者(8—4)
建立有效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加快中央企业国资改革步伐
本刊记者(9—5)
当前会计理论与实务中几个热点问题的基本观点与看法——中国中青年财务成本研究会第十六次理论
研讨会主要观点综述 本刊记者(10—4)
综合
新年寄语
阳光照耀我们前行 本刊编辑部(1—1)
卷首
要点·焦点·观点 本刊编辑部(2~12—1 或4)
名家新论
会计准则全球化的动力与阻力 裘宗舜等(4—13)
深化预算会计改革的构想 王庆成(6—12)
调查报告
CEO眼中的CFO——对33位CEO的实地调研 邓传洲等(8—10)
专访
执业以德不做假账——访合肥市财政局副局长林晓炼
本刊记者(9—59)
注册会计师行业健康发展之路如何走——湖南省注册会计师行业执业环境清理
整治专项工作纪实 本刊记者(12—56)
会计人物
泰山不让土壤河海不择细流——记奋进中的天津财经学院会计学系 本刊记者(5—37)
读者·作者·编者
《财务与会计》2003年宣传报道要点及有关栏目与内容安排 (1—77)
激励与鞭策——读者和作者心中的《财务与会计》 (11—75)
致读者——《财务与会计》2004年改为邮局征订发行 (9—1)
特刊专稿
中国会计改革发展的见证中国会计人的精神家园——庆贺《财务与会计》创刊300期读者、作者、编者谈 (12—4)
我和《财务与会计》 冯淑萍(12—4)
300期感怀 刘凤桐(12—5)
从《会计》到《财务与会计》——《财务与会计》300期贺 张立平(12—7)
《财务与会计》——我心所系 高昌庆(12—8)
故事里的故事 吴稼秋(12—9)
我的《财务与会计》情怀 张宏(12—9)
一位阅刊者的企盼 方才丁(12—10)
一路伴我行 全石秀(12—11)
我与《财务与会计》的缘分 凌志效(12—11)
我的公文包 司发长(12—12)
发生在我与责任编辑之间的故事 马万友(12—13)
送给妹妹的第一件礼物 阮兴元(12—14)
《财务与会计》——鞭策、鼓励我的朋友 刘东辉(12—14)
《财务与会计》——我自信的源泉 孙延兵(12—15)
感谢您——《财务与会计》 李宏登(12—15)
并非为了获奖 燕兆林(12—16)
建议·愿望·发展 杨必军(12—17)
我读《财务与会计》 汪银水(12—17)
《财务与会计》给予我的 肖国顺(12—18)
难忘的足迹——《财务与会计》创刊300期大事记 (12—18)
站在300期的起点上——《财务与会计》创刊300期读者、
作者座谈会综述 本刊记者(12—20)
本刊专稿
美国会计准则:规则导向还是原则导向? 朱海林等(2—6)
诚信是纲,纲举目张——《注册会计师、注册资产评估师诚信建设纲要》
之解读 张连起(3—10)
国家财政支持国有经济改革与发展五年巡礼——1998年以来的企业资产与财务管理工作
财政部企业司(4—6)
年报亮点与隐忧——我国上市公司2002年年报特点分析 祁新娥等(6—9)
关于修订我国注册会计师法的若干思考 柴珐(7—6)
特约观察
知识经济之光照耀着会计师——兼论世界会计师大会给中国会计的启示 张连起(1—15)
从公司会计欺诈案件反思会计和MBA教育 盖地(5—10)
成熟的缺陷繁荣的忧思——中国会计学界存在的十大问题
张连起(7—14)
当前财务管理中几个热点问题的悖论 汤谷良(8—6)
捍卫“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扼制恶性操纵会计信息行为
杨有红(9—6)
《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易被误读的文本 张连起(11—6)
案例分析
施乐公司利润操纵手段和动机的案例分析 施欢欢等(1—18)
美国HPL技术公司财务舞弊案及其启示 黄世忠等(2—10)
“欧亚农业”事件再探——对异常财务数据的分析 傅颀等(3—13)
华普集团“垂钓”武昌鱼后的多重思考 汤谷良等(5—12)
内审——揭开“世通”黑幕 黄世忠(6—17)
世通财务舞弊手法透视 黄世忠(7—18)
世通舞弊案的警示 黄世忠(8—16)
从“郑百文”恢复上市看我国股权重组的制度建设 徐明磊等(9—15)
信联股份:迷失在潮起潮落中 方军雄(10—12)
提防收入确认陷阱——美国在线收入操纵手法剖析 黄世忠(1 1—15)
离奇数字的背后——济南轻骑利用谨慎原则操纵会计
数据的理性思考 王乐锦(12—22)
理财广场
企业实施改制分流应抓住几个主要环节和问题——中石化集团所属企业实施改制分流试点
的几点 体会 邹惠平(8—13)
跟我一起解读财务风险 谢志华(9—8)
年薪+期股:债转股企业激励机制改革的突破口——佳星公司试行经营者“年薪+期股”制度的报告
刘钟声等(9—12)
把握现金流动规律 促使企业持续发展 毛付根(10—7)
在改革中发展 在发展中深化 本刊记者(10—10)
转变预算管理模式强化企业内部预算 管理 毛保家(1 1—9)
浅谈财务控制系统之主线 朱元午(1 1 —1 1)
完善财务管理手段优化理财运行机制 李韶秋等(11—13)
研究与探索
企业领导任期经济责任指标体系新构 刘明辉等(1—20)
以合理的转移价格评价企业集团的经营业绩 刘红霞(1—23)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行为的思考 袁天荣(1—25)
关于企业效绩评价规则实施中若干问题的探讨 张蕊(1—28)
试析《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的几个特点 陈正林等(1—31)
雇员福利、公司治理与企业财务的功能拓展 戴德明等(2—13)
模拟财务信息的编制与披露 王啸(2—16)
商誉会计问题新探 曹伟等(2—18)
资本公积课税问题探讨 雷文谨(2—21)
关于公共交通企业成本控制与管理的几点思考 宋常等(2—23)
跨国投资财务决策的税务筹划 曲晓辉(3—16)
股权奖励:认识创新与制度创新 杨有红(3—18)
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几大误区 赵西卜(3—21)
对我国上市公司会计诚信的研究 陈红(3—23)
财务治理结构:框架、核心与实现路径 林钟高等(4—18)
企业融资的国际比较 向德伟等(4—21)
论证券公司融资渠道的路径选择 吴敏(4—24)
上市公司实行股票期权激励机制的思考 韩文连等(4—26)
对融资租赁资产未担保余值会计处理的思考 欧阳爱平(4—27)
我国上市公司监事会现状分析及建议 丁瑞玲(4—30)
财务报告目标革新与现行会计一般原则的冲突 赵爱玲(5—20)
对固定资产提取减值准备后应按折旧沿袭法计提折旧
赵西卜(5—22)
被动激励与主动行为——对中国经理人“被动激励状态”的思考 尚洪涛等(6—25)
对我国具体会计准则的评价和反思 梁爽(6—27)
关于财务报告质量问题的思考 付同青(6—29)
中国需要反倾销会计 周友梅(7—20)
环境会计对象探究 赵贺春(7—22)
关于国有企业年度会计报表审计的若干思考 赖永添(7—25)
关于集团公司统一结算系统的探讨 于增彪等(7—27)
对非货币性交易中收到补价方有关税金处理问题的探讨
刘中华(7—30)
构建中国特色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几点思考 王爱国(9—19)
关于上市公司购并业务中长期投资核算的几个问题 苏新龙(9—21)
关于《企业会计准则——每股收益》(征求意见稿)中
几个问题的探讨 徐晔(9—24)
企业内交易与转移定价的规制——会计制度与税制的协调 邓延芳等(10—19)
会计准则制订——以规则为基础,还是以原则为基础? 蔡宁(10—21)
资本市场:诚信与信任的互动 潘琰等(11—19)
基于管理控制程序的管理控制系统 张先治(11—21)
环境外在性的会计核算 温作民(11—24)
外资并购国有企业的税收问题及对策 李友元(12—24)
当前土地使用权核算中的若干问题与对策 于长春(12—27)
新增价值理念下企业盈利分析 许辞寒等(12—29)
讨论与争鸣
有关旧固定资产核算的若干质疑 朱锦余等(1—33)
对现行财务报表分析体系及分析方法的若干思考 赵丽芳等(1—34)
关于存货入账时现金折扣处理的建议 马秀丽等(1—36)
对融资租赁资产收回会计处理的两点看法 郭晓燚(1—37)
试论企业可持续增长——兼与2001、2002年注册会计师全国统考
《财务成本管理》命题人商榷 陈建(2—25)
关于固定资产核算中几个疑难问题的探讨 邵毅平(2—27)
企业自创无形资产在公司制改建中该不该评估 赖永添(2—30)
浅谈坏账准备会计核算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刘虎彬(3—25)
应收账款减值准备有关问题的探讨 王 平等(3—27)
证券投资基金会计的相关问题探讨 李秋等(3—28)
多笔专门借款利息资本化金额确定的探讨 张志凤(3—30)
关于《债务重组》会计准则的一点意见 钟朝宏(3—31)
中国证券民事诉讼的路还有多长?——记李教授博士研讨班的一场讨论课 方军雄(4—15)
对《浅析集团内债务重组业务的合并会计报表抵销》
一文的商榷 王基权(8—23)
关于我国独立董事职责问题的若干思考——兼论《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
的完善 任永平(8—24)
自律监管为先导 行政管制为辅弼——《注册会计师法》修订所涉行业管理模式辨析
张连起(10—14)
对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的一些看法 刘红娟(11—27)
对《长期股权投资中权益法的几个特殊会计问题》中一个观点的探讨 蒋国栋(11—29)
业务与技术
《国际会计准则28—对联营企业投资会计》操作指南——兼论权益法在对联营企业投资中的应用 刘仲文等(1—39)
浅析出口退税的会计处理及其审计实务 陈良照(1—42)
因素分析法在标准成本差异分析中的应用 金燕华(1—43)
固定资产折旧计算的特殊问题及其与税法的差异分析
汤湘希等(2—31)
浅谈融资租赁资产未担保余值的减少 邓德强(2—34)
委托代销业务增值税、营业税的会计处理 高海娜等(2—36)
非货币性交易下的所得税调整 张振华(2—38)
贷款损失准备与呆账准备的差异分析 苏喜兰(2—40)
《国际会计准则17——租赁)操作指南(上) 刘仲文等(2—42)
长期股权投资中成本法下投资收益确认的特殊问题研究
汤湘希(3—32)
浅谈合并会计报表中少数股东本期收益的处理 王朝建(3—34)
《国际会计准则17——租赁》操作指南(下) 刘仲文等(3—35)
关于现金流量表几个问题的新理解 金燕华(4—31)
现金流量表的粉饰与识别 李常青等(4—34)
如何进行应收账款收购的账务处理 刘利等(4—36)
浅谈跨国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 唐麟(4—37)
累计销售折扣的会计处理 焦庆彩(4—39)
存货期末计价中几个特殊问题的处理 李志伟(5—24)
浅析集团内债务重组业务的合并会计报表抵销 何平林等(5—27)
外贸企业出口销售收入的确认 夏鹏等(5—29)
长期股权投资中权益法的几个特殊会计问题 汤湘希等(6—31)
补价和相关税费对现金流量影响分析 杨勇等(6—35)
所得税会计核算几个问题的理解 金燕华等(6—37)
对外投资损益的纳税调整 罗妙成(6—40)
《国际会计准则第27号——合并财务报表及对子公司投资会计》操作指南
刘仲文等(6—42)
刍议期汇交易的会计处理 邹超(7—32)
比例合并法的实务初探 魏东等(7—35)
浅谈外商投资企业“外汇收支情况表” 罗允尧(7—37)
商业银行抵押贷款的账务处理 罗介平等(7—39)
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方法及其会计核算
兰延灼等(7—40)
人力资源群体价值与个体价值之和差异的会计处理
国赟等(8—26)
关联方交易的几个会计核算问题 严善明等(8—27)
从2002年注会财管考题看可持续增长率指标及其运用
闫 华红(8—29)
一种简易的现金流量表编制方法——日记凭证法 吴水兰(8—31)
会计实务疑难问题解析(一) 汤湘希等(9—26)
股指期货及其会计处理 李秀强等(9—29)
浅谈支付职工经济补偿金的会计核算 吴显振(9—31)
CPA《财务成本管理》科目学习理念和方法 金燕华(9—32)
会计及审计实务若干问题探析 詹秉英等(10—23)
金融企业应收未收利息会计处理与税收处理浅析 卢健等(10—25)
会计调整中的所得税问题 张志凤(10—26)
若干会计处理问题探析 顾建荣等(11—30)
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对会计实务的影响 王静(11—32)
关于改进信用证项下进门商品采购会计核算的建议
赖永加(1 1—34)
试析经营性资产减值准备的特殊纠偏调整分录 黄冰(11—35)
关于技术合作开发费等几个会计核算问题的理解 孙文军(12—32)
手机销售中的应收账款管理新模式——保兑仓业务
覃艳玲等(12—34)
如何针对不同现金流量构成进行财务分析 麻志华等(12—35)
设置备查账简化会计与税收关于股权投资的差异处理
陈均平等(12—37)
双倍余额递减法下残值率的取值范围 苏文兵(12—39)
财会信息化
虚拟企业和电子商务真的动摇了会计主体假设吗 耿建新等(1—51)
国际化财务软件应具备的功能特点 毛元青(3—42)
会计信息系统标准化问题的思考 史振生等(3—44)
财务信息化与集团财务控制 曾立军等(4—40)
会计信息系统不同发展阶段的内部控制研究 雷虹(6—45)
一种全新的企业网络财务报告语言—XBRL 刘松青(6—47)
会计流程再造——企业管理信息化必须关注的问题 张瑞君等(9—40)
信息化提升财务管理水平——中石油的成功经验和做法 柴守平等(9—42)
电子政务时代的预算财务——访北京用友安易软件技术公司总经理严绍业
本刊记者(10—31)
网络环境下会计集中核算与财务集中控制模式的探讨
吴辉(11—43)
对会计软件产品实施质量认证制度迫在眉睫 汪兴元等(11—44)
GE医疗系统集团应用网上报销的启示 李春生等(11—46)
论会计造假的技术防范与独立ASP平台战略 孙昌言(12—47)
关于公共财务管理软件中组织结构设计的一点构想于萍等(12—49)
CPA理论与实践
试论独立审计准则与审计风险 文光伟等(2—45)
论隐性和显性的CPA审计风险及其控制 余玉苗等(2—47)
会计师事务所压价竞争与支付回扣的博弈分析 崔宏(2—49)
法国公共会计师制度的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 杨月梅(2—51)
会计监管问题的思考——中美会计监管比较研究的启示 刘永泽(3—37)
浅谈注册会计师在企业收购中的审慎性调查 何均(3—40)
“安达信”的猝死及其教训 任明川(4—42)
试析美国最新反舞弊审计准则的产生背景、内容及其影响 蒋卫平等(4—44)
会计师事务所的客户关系管理 曾繁荣等(6—49)
论独立审计准则的法律地位 罗新华(6—51)
风险导向审计是“五大”审计失败的重要原因? 郑朝晖等(7—49)
期后事项对审计报告的影响 李晓慧(7—51)
银行存款审计:调节表编平就算完了吗? 陈武朝(7—54)
如何区分审计报告类型 杨志国(8—37)
如何确立独立审计准则的法律地位 裘理瑾等(8—39)
财务报告审计与持续经营假设:争议和探讨 冯萌等(9—44)
有限责任合伙制: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组织形式的未来 陈靖(9—46)
持续经营能力对审计意见的影响 李晓慧等(9—48)
针对重要事项如何恰当确定审计报告类型(上)——2002年上市公司非标准审计报告分析 杨志国(11—47)
重温历史 重要启示——美国林肯储蓄信贷银行审计案例剖析 余玉苗等(11—51)
针对重要事项如何恰当确定审计报告类型(下)——2002年上市公司非标准审计报告分析 杨志国(12—51)
注册会计师开展环境审计的必要性分析 李雪等(12—55)
专题·专栏
预算会计专栏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面临的问题及政策建议 穆林娟等(1—53)
“分期付款”采购应如何核算 崔建才(1—55)
事业单位会计新探 李定清(4—47)
关于实行集中支付后加强预算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几点思考 李玉霞(4—48)
政府会计基础模式:比较与选择 荆新等(9—50)
关于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下预算会计核算的几点思考
高战荣(9—54)
论政府会计的会计记账主体与报告主体 张连江等(10—33)
会计集中结算管理——高校财务管理模式浅探 韦久丽(10—35)
会计国际化专栏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改组的政治层面分析 陈瑜等(5—15)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会计发展问题的思考 魏林燕等(5—18)
后安然时代我国会计发展的思考 孙光国(6—20)
会计国际协调的市场反应假说——一种评述 白云霞等(6—23)
从公司治理改革看会计国际趋同 谢军(8—19)
证券委员会国际组织(IOSCO)对国际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的支持及其影响 董必荣(8—21)
“人文会计”专栏
扬起人文会计的旗帜 走进会计人员的心灵——从编者的瞳仁看过去 本刊编辑部(2—61)
脚步声中听心声 刘凤桐(2—62)
在新会计的指针上思想 张连起(2—63)
世界之窗
英国小企业财务报告准则对我国的启示 包海英(1—57)
报表粉饰对当前中美会计审计领域的影响 章美珍(1—59)
国外银行业对在银行业中应用公允价值会计的态度综述
刘刚等(2—56)
论美国名校财务管理专业学科建设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张敦力(2—58)
德国公司利益相关者会计监督体制及其启示 任凯等(5—40)
乌克兰会计制度及其启示 栾甫贵等(11—59)
英国电力改革过程中财务报告的变化及启示 刘亚莉(11—61)
财会审论坛
拥抱会计人维新的时代 王叶忠(1—45)
中美企业会计欺诈比较与反思 刘钟声(1—46)
做自己的主人 吴江涛(2—64)
质疑中国企业的MBO 刘美玉(7—60)
关注“弱势群体”:浅谈CPA的生存状态 吴江涛(7—61)
治理“会计造假”要标本兼治 李沛臻(7—63)
“上海PVG”给我们的启示 刘长立(11—53)
交流驿站
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如何进行财务管理 陶长高(1—48)
浅谈改进审计方法 乔玉双(1—49)
小议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课程的教学方法 熊筱燕(2—53)
国有建设单位预算管理模式的探讨 李姣嵘(2—54)
对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规律的几点认识 张德本(3—46)
缓解施工企业资金紧张的根本途径——降耗节支增效杨萍(3—47)
预算管理是强化内部会计控制的有效途径 黄之骏(3—49)
会计舞弊的防范对策 姜春华(3—50)
浅论施工企业责任成本核算 黄平泽(6—54)
企业品牌经营的财务策略 容少华(6—55)
介绍一种控制生产材料成本的方法 张燎(6—57)
加强企业财务管理的几点看法 颜秀慧(6—57)
关于债权拍卖的几点体会 刘钟声(7—58)
我的应考经验谈 易东生(7—59)
沉没成本决策相关性之我见 赵亮(9—56)
我们实行一级核算两级管理的做法和体会 张宏等(9—57)
如何正确理解公司价值 孙昌宇(12—59)
内控制度设计应顺应企业信息化环境 俞玉林等(12—60)
风险导向在施工企业项目内部审计中的运用 刘强(12—61)
阅读与欣赏
让经理人富有,但必须首先使股东更加富有 胡玉明(6—61)
超越财务的战略绩效评价系统——《综合记分卡》给我们的启迪 鲁海帆等(9—61)
好的制度催生持续竞争力——《竞争的基础:制度选择》的启示 杨君伟(11—64)
资讯与史料
FASB就改进美国财务报告质量拟采取的措施 (4—50)
欧洲议会和欧盟委员会关于采纳国际会计准则的意见 (4—51)
来稿摘登
当前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季建辉(3—51)
对会计造假行为的心理透视 康玉科等(3—52)
浅谈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披露的模式 李雪(3—53)
财务报表主体与财务报表分析主体比较 任安等(5—31)
浅谈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建设 刘强(5—32)
新经济环境下管理会计的发展趋势 胡光杰(5—33)
实施股票期权制度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 潘秀丽(5—34)
构建我国《小企业会计制度》会计科目及会计报表体系的思考 万俊杰等(7—42)
关于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转回的问题及建议 刘德山(7—43)
固定资产备抵项目间的有关问题 张福祥等(7—44)
会计专业仿真教学模式的提出及实施 熊筱燕等(7—45)
浅议未实现汇兑损益会计处理方法 高月管等(7—46)
新《会计法》执行情况的问卷调查分析 谢振莲(7—47)
合并价差会计处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谭先国(8—33)
关于“预提费用”和“其他应付款”核算内容的探讨 王乐锦(8—34)
加强担保融资管理的几点看法 王佩(8—35)
浅谈如何加强内部审计 赵玲珍(8—36)
我国近阶段实施MBO的问题及建议 赵西卜等(9—36)
利用资产负债表判断上市公司的资产质量和市场状况
张瑞芳(9—37)
关于加强会计集中核算工作的几点建议 张士堂等(9—37)
知识经济时代我国企业财务控制权安排的转变 胡志勇(9—38)
会计实务操作中应商榷的几个问题 李国田(10—28)
论资产负债表的审计策略 叶忠明(10—29)
实施财务总监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孔雪妹(10—30)
企业效绩评价的几个基本假设 廖家生(11—37)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新准则”增加和修改条款分析
寇姝等(11—38)
关于完善我国企业所得税会计的两点设想 刘春等(11—39)
我们规范村级财务管理的几点做法 黄成鹏等(1 1—40)
浅谈我国企业无形资产评估 陈云珍(11—41)
量本利分析在企业中的运用意义及其局限性 罗荣英(11—42)
对修改《注册会计师法》的几点建议 李静怡等(12—41)
税收筹划的几个误区 徐惠珍等(12—42)
浅谈经营者年薪制度设计 许晓世等(12—43)
财务状况分析与理性投资决策 苗月新(12—44)
从我区看会计集中核算的运行成效及改进措施
青岛市城阳区财政局(12—45)
讲座
金融企业会计制度讲座
《金融企业会计制度》讲座(三) 财政部会计司(1—61)
《金融企业会计制度》讲座(四) 财政部会计司(2—67)
《金融企业会计制度》讲座(五) 财政部会计司(3—66)
审计准则讲座
独立审计三项准则讲解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6—63)
专题讲座
资产减值与所得税会计(一) 应唯(9—67)
资产减值与所得税会计(二) 应唯(10—40)
资产减值与所得税会计(三) 应唯(11—69)
法规介绍
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 财政部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家外汇管理局令 第42号《利用外资改组国有企业暂行规定》 (1-64)
财政部关于建立健全企业应收款项管理制度的通知 (1-66)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令第10号《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 (1-67)
中国人民银行令第4号《外汇指定银行办理结汇、售汇业务管理暂行办法》 (1-71)
财税法规政策摘登(三则) (1-74)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关于印发《注册会计师
注册资产评估师行业诚信建设纲要》的通知 (2-71)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内部控制指导意见》 (2-72)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规范基金管理公司股东出资转让有关事项的通知》 (2-76)
财税法规政策摘登( 二则) (2-75)
财政部印发《内部会计控制规范——采购与付款(试行)》和《内部会计控制规范——销售与收款(试行)》 (3-69)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修订《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2号<年度报告的内容与格式>》的通知 (3-72)
财税法规政策摘登(四则) (3-73)
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注册会计师行业管理的意见 (4-71)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关于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新旧会计核算办法衔接问题的通知 (4-73)
财政部关于企业为职工购买保险有关财务处理问题的通知 (4-74)
财税法规政策摘登(二则) (4-75)
财政部关于对外商投资企业执行《企业会计制度》情况进行调查的通知 (5-42)
国家税务总局令第6号 (5-43)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下发不征收营业税的收费(基金)项目名单(第六批)的通知 (5-43)
财税法规政策摘登(二则) (5-45)
财政部关于印发《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相关会计准则有关问题解答(二)》的通知 (6-66)
财政部关于加强企业对外捐赠财务管理的通知 (6-70)
财政部关于印发《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7号——审计报告》等三个项目的通知 (6-71)
财政部关于印发《关于企业与银行等金融机构之间从事应收债权融资等有关业务会计处理的暂行规定》的通知 (7-69)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若干具体问题的通知 (7-70)
财税法规政策摘登(四则) (7-71)
财政部关于加强社会保险基金财务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8-46)
财政部关于印发《关于企业收取的一次性入网费会计处理的规定》的通知 (8-47)
财税法规政策摘登(四则) (8-47)
财政部关于印发《社会保险基金会计核算若干问题补充规定》的通知 (9-70)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房地产开发有关企业所得税问题的通知 (9-71)
财税法规政策摘登(五则) (9-73)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需要明确的有关所得税问题的通知 (10-43)
财税法规政策摘登(五则) (10-44)
财政部关于印发《企业资产损失财务处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11-72)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规范上市公司与关联方资金往来及上市公司对外担保若干问题的通知 (11-73)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改制重组若干契税政策的通知
(11-74)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相关会计准则有关问题解答(三)》的通知 (12-63)
财税法规政策摘登(四则) (12-69)
会计、注会资格考试
《财务管理》学习过程中应注意的七大问题 金燕华(3-56)
《中级会计实务(一)》学习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金燕华(3-59)
《中级会计实务(二)》学习之我见 金燕华(3-62)
2003年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初级全科复习要点及应试技巧 (4-52)
2003年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中级全科复习要点及应试技巧 (4-55)
2002年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初、中级)试题精选 (4-60)
众里寻他千百度——我的考试经历与体会 凌雁(4-70)
2003年度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初、中级全科自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5-46)
2003年度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全科自测试题及参考答案(8-48)
2003年度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全科自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10-46)
征文
“我谈会计诚信”征文
诚信从我开始 孙海鸥(5-35)
故事中的哲学——“羊”与“狼”错位带给我们的思考 黄磊(5-35)
岁末年初的话题 俞兴文(5-36)
以诚信审计人生 刘晓(6-58)
诚信会计有点“难” 洪波(6-59)
加强会计诚信建设三建议 高聚山等(6-60)
会计诚信问题的治本之策——解决制度性缺失 王卫平(7-64)
感悟诚信 王育华(7-65)
我是这样理解和实践诚信会计的 晓贤(7-66)
会计诚信之我见 黄锴(7-67)
世上本没有假账 王建军(7-68)
满腔锋棱瘦 全石秀(8-41)
“粘糊”主任 高风英(8-41)
沉默让我心痛 桥乐(8-42)
从“会计利润”看会计诚信建设 姜宏等(8-43)
小刘的烦恼 海萍(10-36)
无言 田利军(10-37)
段段往事 刘为中(10-38)
诚信是一种责任 牛艳萍(10-39)
不能忘记的四件小事 沈延林(11-55)
会计人故事三则 易佩富(11-56)
两件事的踌躇 吴沁潼(11-57)
方凳的“风波” 李志文(11-58)
“走进CCPA的世界”征文
爱拼才会赢 刘洪禄(9-63)
你会陪着这个职业慢慢变老吗? 何均(9-64)
三万英尺的距离 周晖(9-65)
非典型CPA 黄锴(9-66)
会计人语
回望与思索 紫涵(1-75)
激情燃烧的岁月 张莉(1-76)
杂谈会计师事务所文化建设 紫涵(2-66)
您好,2003! 吴江涛(3-75)
回忆“看吧” 钱双(3-76)
我的行李包 紫涵(4-76)
心酸的浪漫 听雨(4-77)
会计人的嘴 张连起(5-76)
那次考试 紫涵(5-77)
一路艰辛一路歌 俞兴文(6-75)
会计人的耳朵 张连起(6-76)
梦里梦外 紫涵(6-77)
在做兼职会计的日子里 夏泓凌(7-73)
我和老板面面观 周晖(7-74)
非典时期我“结账” 石炳华(8-76)
讲真话 做真人——面对SARS的会计视角 盖地(8-77)
跟我一起去监盘 紫涵(9-75)
可怜的乌鸦错在哪里? 蒋国栋(9-76)
科欣公司的费用成本控制 夏泓凌(9-77)
向前走,向后看
——2003中国会计结账 张连起(12-70)
其他
意见与建议34则
启事8则
综合报道5则
简讯43则
短讯17则
相关推荐
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40014 投诉举报电话:010-88227120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
投约稿系统升级改造公告
各位用户:
为带给您更好使用体验,近期我们将对投约稿系统进行整体升级改造,在此期间投约稿系统暂停访问,您可直接投至编辑部如下邮箱。
中国财政:csf187@263.net,联系电话:010-88227058
财务与会计:cwyk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1
财务研究:cwy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2
技术服务电话:010-88227120
给您造成的不便敬请谅解。
中国财政杂志社
2023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