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由于企业对固定资产磨损尤其是无形损耗的认识局限,往往导致其对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和净残值有不同的判定标准,而且由于企业对自身的发展前景作出预测,对利润进行适当的规划,于是难免受到人为因素的干扰,从而出现了擅自延长或缩短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及提高或降低净残值率的情况,甚至出现了相同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和净残值率差异较大的情况,造成会计信息不仅不同行业不可比,甚至于同一行业均不可比的不合理现象。因此,笔者以为,有必要根据不同行业固定资产的具体使用情况,分行业制定出价值比较高的机器设备的折旧年限弹性区间和预计净残值率的弹性区间,而且对某些固定资产还应允许其净残值率为负数,从而体现出残余价值不足以支付清理费用时的实际情况,使其真正符合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和谨慎性原则。企业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环境及管理固定资产的水平等因素,在行业弹性区间内选择合适的折旧年限和净残值率,以使会计信息在行业内和行业之间形成较强的可比性。对于价值较小的机器设备,因其折旧对企业的最终经营成果影响不大,故宜由企业自主决定。
在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时,由于我国目前许多固定资产并不存在活跃市场,因而无公允价值参考,再者由于会...
由于企业对固定资产磨损尤其是无形损耗的认识局限,往往导致其对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和净残值有不同的判定标准,而且由于企业对自身的发展前景作出预测,对利润进行适当的规划,于是难免受到人为因素的干扰,从而出现了擅自延长或缩短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及提高或降低净残值率的情况,甚至出现了相同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和净残值率差异较大的情况,造成会计信息不仅不同行业不可比,甚至于同一行业均不可比的不合理现象。因此,笔者以为,有必要根据不同行业固定资产的具体使用情况,分行业制定出价值比较高的机器设备的折旧年限弹性区间和预计净残值率的弹性区间,而且对某些固定资产还应允许其净残值率为负数,从而体现出残余价值不足以支付清理费用时的实际情况,使其真正符合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和谨慎性原则。企业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环境及管理固定资产的水平等因素,在行业弹性区间内选择合适的折旧年限和净残值率,以使会计信息在行业内和行业之间形成较强的可比性。对于价值较小的机器设备,因其折旧对企业的最终经营成果影响不大,故宜由企业自主决定。
在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时,由于我国目前许多固定资产并不存在活跃市场,因而无公允价值参考,再者由于会计人员的素质相对滞后,使会计人员对企业的固定资产具体使用情况及市值也不可能全都了解,因此其额度的确定出现较大的差异也完全在情理之中。这也就为企业操纵利润找到了一把保护伞。为此,笔者建议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对价值较大的机器设备根据弹性的使用年限制定一个二手资产的交易价格弹性区间,以利于财务人员正确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增强会计信息的可比性。而对房屋建筑物类固定资产,由于其价值相对稳定,在实行新会计制度时,对其进行一次资产评估后,按照规定调整账务,以后各会计期间如无重大的自然灾害造成实质性损害,原则上不再计提减值准备。
责任编辑 季建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