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自1993年7月1日执行新的企业财务制度起,符合条件的企业可以对其所使用的机器设备,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提取折旧。目前已发行的各种培训教材、统编考试复习资料及有关刊物(以下统称“现行教材”)等列出的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公式为:
年折旧额=期初固定资产帐面折余价值×双倍直线年折旧率
笔者认为:这一按年计算折旧额的方法是不确切的。
根据《工业企业财务制度》(以下简称“制度”)规定,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的企业应按下述公式,按月计提,计算公式如下: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帐面净值×月折旧率
所以计提折旧时,必须以月折旧率为准,按月计提;而不是以年折旧率为准,按年计提。
那么,怎样才能作到既符合《制度》规定、又正确而迅速地计算出双倍余额递减法下某项固定资产的年(或一定期间)折旧额呢?笔者应用数学原理,研究出了几个有关双倍余额递减法下折旧额的计算公式,现结合例题予以介绍。
资料:某设备原值为80000元,预计使用5年。要求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求该设备...
自1993年7月1日执行新的企业财务制度起,符合条件的企业可以对其所使用的机器设备,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提取折旧。目前已发行的各种培训教材、统编考试复习资料及有关刊物(以下统称“现行教材”)等列出的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公式为:
年折旧额=期初固定资产帐面折余价值×双倍直线年折旧率
笔者认为:这一按年计算折旧额的方法是不确切的。
根据《工业企业财务制度》(以下简称“制度”)规定,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的企业应按下述公式,按月计提,计算公式如下: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帐面净值×月折旧率
所以计提折旧时,必须以月折旧率为准,按月计提;而不是以年折旧率为准,按年计提。
那么,怎样才能作到既符合《制度》规定、又正确而迅速地计算出双倍余额递减法下某项固定资产的年(或一定期间)折旧额呢?笔者应用数学原理,研究出了几个有关双倍余额递减法下折旧额的计算公式,现结合例题予以介绍。
资料:某设备原值为80000元,预计使用5年。要求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求该设备正常使用至到期前两年的有关折旧额。
1.根据资料首先求出以下数据

月折旧率=40%÷12=0.033
双倍余额递减法下,每月计提的折旧额都应以一个固定比率(即公比)逐月递减,并构成一个等比数列。设其公比为q,月折旧率为f,则:
q=1-f=1-0.033=0.967
2.任意一个月份折旧额的计算
设:固定资产原值为a,固定资产投入使用后的任意一个月份次序为n,折旧额为S,则任意一个月份折旧额(Sn)为:
Sn=afqn-1
例:根据资料求固定资产投入使用后第3个月及第3年第9个月(即第33个月)的折旧额。
S3=80000×0.033×0.9673-1=2468.63(元)
S33=80000×0.033×0.96733-1=902.09(元)
3.第一个月至任意一个月份(1~n)期间折旧额的计算
S1~n=a(1-qn)
例:根据资料求固定资产投入使用后的第1年(即1~12月)及第2年(即第1~24月)的累计折旧额。
S1~12=80000×(1-0.96712)=26518(元)
S1~24=80000×(1-0.96724)=44245.94(元)
4.任意一期间折旧额的计算
设:固定资产投入使用后的任意一个月份次序为n,在其后的任意一月份次序为m,则n~m期间的折旧额为:
例:根据资料求固定资产投入使用后的第二年(即第13个月至第24个月)的折旧额。
为简化计算,对使用年限较长(如数十年)或使用过程中出现不正常情况的固定资产,也可将计算用原值进行转换,并重新排定投入使用月份次序。具体方法本文不再阐述。
责任编辑 宋军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