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集团的迅速发展,既对银行现行的管理体制提出了挑战,也给银行提供了一个深化改革、自我发展的机遇。银行是为生产和流通服务的,随着企业集团的发展,银行必须进行适应性配套改革。在此,重点探讨银行如何适应股份制企业集团的发展进行金融体制改革,特别是银行以参股控股形式加入企业集团的可行性设计问题。
首先,应把银行改革的着力点放在信贷管理体制上,为企业集团的发展创造良好的资金供求环境。银行应当针对企业集团生产组织结构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特点,灵活调整信用管理方式,具体设想:一是对企业集团的核心层(集团总部)所在地的银行要加强和充实力量,建立专门为其服务的银行办事机构。该机构可以突破我国信贷资金的条块管理模式,跨地区办理信贷、结算、现金及工资基金审批业务,为企业集团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二是对大型和特大型的企业集团,在信贷资金安排上可实行国家直接投资放贷,不再由所在区域银行实行贷款管理。三是对企业集团引进高精尖技术、开发新产品和大型技改、新建或扩建项目的巨额资金需要,可组织多家银行和多种金融机构联合发放银团贷款,既可以缓解一家银行对巨额资金承受能力不足的困难,又可以分散贷款风险。
企业集团的迅速发展,既对银行现行的管理体制提出了挑战,也给银行提供了一个深化改革、自我发展的机遇。银行是为生产和流通服务的,随着企业集团的发展,银行必须进行适应性配套改革。在此,重点探讨银行如何适应股份制企业集团的发展进行金融体制改革,特别是银行以参股控股形式加入企业集团的可行性设计问题。
首先,应把银行改革的着力点放在信贷管理体制上,为企业集团的发展创造良好的资金供求环境。银行应当针对企业集团生产组织结构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特点,灵活调整信用管理方式,具体设想:一是对企业集团的核心层(集团总部)所在地的银行要加强和充实力量,建立专门为其服务的银行办事机构。该机构可以突破我国信贷资金的条块管理模式,跨地区办理信贷、结算、现金及工资基金审批业务,为企业集团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二是对大型和特大型的企业集团,在信贷资金安排上可实行国家直接投资放贷,不再由所在区域银行实行贷款管理。三是对企业集团引进高精尖技术、开发新产品和大型技改、新建或扩建项目的巨额资金需要,可组织多家银行和多种金融机构联合发放银团贷款,既可以缓解一家银行对巨额资金承受能力不足的困难,又可以分散贷款风险。
其次,应积极扶持企业集团发展集团财务公司或建立企业银行,具体组织集团内企业的自有资金存贷与资金往来,办理与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往来业务、票据承兑与贴现业务、各种贷款和债券的融资业务及租赁业务等,解决企业集团跨地区经营所带来的资金流动与调度问题。
第三,大力推行银行对股份制企业集团的参股控股制改革。纵观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相融合是普遍趋势。而我国企业集团之所以发展缓慢、存活率低与缺乏雄厚的金融资本与稳固的信贷资金来源有直接关系。因此,应当把允许各专业银行对股份制企业集团的参股改革作为金融体制改革的突破口,允许各专业银行及金融机构自主地加入股份制企业集团中去,依照自己的意愿,用一定比例的自有信贷资金购买企业集团的股票,使产业、金融业的资金互相渗透,建立起融生产、科研、贸易、金融为一体的银企集团。一方面有利于推动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与优化配置,形成资源的合理流动,实现资金良性循环,达到调整产业与产品结构、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另一方面,使银行与企业集团形成了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促使银行把企业集团效益高低、前途安危视为己任,积极参与企业的经营决策和经营管理,从而有利于加快专业银行企业化改革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