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八月的盛夏,骄阳似火,我们专程从北京到河南了解这个连续三年被财政部中华会计函授学校总校评为先进省校的办学情况,分别到省、市(地)、县三级办学单位作了调查。感受最深的是:河南省校不愧为全国先进办学单位的光荣称号。这功劳应归于一位热心中华会计函授教育事业的好校长——省财政厅副厅长兼省校校长谭恩河。
一、热情高、气魄大、有远见
谭恩河同志是1988年初开始分管全省中华会计函授教育工作的,他深知培养会计人才的重要,以战略的目光、极大的热情和强烈的事业心领导着全省的办学工作。他及时提出并制订了“三年迈出三大步”的短期目标和“巩固、发展、提高”的长期规划,并多次向厅党组汇报,得到了省财政厅领导集体的重视和支持。首先,建立健全了各级办学领导机构。省校成立了由厅人事处、会计处、省教委成人教育处负责同志以及全省17个市地分管函校工作的局长参加的校务委员会,谭恩河同志任主任。各市地分校都相应地成立了校务委员会,各县函授站都明确了站长、副站长。其二,迅速充实了办学力量。全省各级部门一方面积极主动地向同级编委申报批编,另一方面采取内调外聘、借调等措施充实必要的教师和管理人员。到1990年底,省校已配备教管...
八月的盛夏,骄阳似火,我们专程从北京到河南了解这个连续三年被财政部中华会计函授学校总校评为先进省校的办学情况,分别到省、市(地)、县三级办学单位作了调查。感受最深的是:河南省校不愧为全国先进办学单位的光荣称号。这功劳应归于一位热心中华会计函授教育事业的好校长——省财政厅副厅长兼省校校长谭恩河。
一、热情高、气魄大、有远见
谭恩河同志是1988年初开始分管全省中华会计函授教育工作的,他深知培养会计人才的重要,以战略的目光、极大的热情和强烈的事业心领导着全省的办学工作。他及时提出并制订了“三年迈出三大步”的短期目标和“巩固、发展、提高”的长期规划,并多次向厅党组汇报,得到了省财政厅领导集体的重视和支持。首先,建立健全了各级办学领导机构。省校成立了由厅人事处、会计处、省教委成人教育处负责同志以及全省17个市地分管函校工作的局长参加的校务委员会,谭恩河同志任主任。各市地分校都相应地成立了校务委员会,各县函授站都明确了站长、副站长。其二,迅速充实了办学力量。全省各级部门一方面积极主动地向同级编委申报批编,另一方面采取内调外聘、借调等措施充实必要的教师和管理人员。到1990年底,省校已配备教管人员25名,各市地每个分校10人左右,每个函授站5人左右。基本适应了办学工作的需要。其三,全方位地开展了办学基地建设。谭恩河同志说:“培养造就数以万计的财会人才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是百年大计,要有长远的打算,要在全省建立起设备基本完善的教学基地”。他大胆而果断地提出“三·三制”(即省、市地、县三级财政各筹集5万元用于建站)的建站原则,省财政在比较困难的情况下,连续三年安排800多万元补助函授站用于办学基地建设。现在这所没有围墙的规模宏大的学校在各个县、市都有了适应办学需要的固定场所,在社会上享有良好的声誉和影响。
二、抓落实、办实事、求实效
谭恩河同志多次在全省财政工作会议上强调各级财政部门的领导要尽心尽力地为中华会计函授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多办实事。几年来,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做出了表率。1990年初,他亲自主持起草并经多次修改审定后,由省财政厅与省教委联合下发了(90)117号文件,就各级办学单位的管理体制、人员配备、经费来源、检查评估等重大问题作了明确规定,有力地推动了全省的办学工作,在学校建设和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在每年的招生工作中,他多次到省教委联系商定招生计划,协调解决招生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要求各级办学单位紧紧抓住“宣传发动、组织报名、考前辅导、组织送考”几个关键环节,取得了明显的成效。1991年全省中专全科班报名11195人,实际参考10050人,录取新生6703人,占参考人数的66.7%,超额完成财政部总校下达招生计划4000名的67.6%。谭恩河对办学中的具体问题都十分关心。当他了解到有些办学人员应享受10%的教工津贴没有落实,就亲自签发财政厅(90)财会字63号文件要求按规定予以解决,有效地调动了各级办学人员的积极性,促进了办学条件的进一步改善。
四年来,谭恩河同志六次主持召开省校务委员会,10余次主持或参加省校召开的教务工作会议和教学活动,四次亲自到考场中巡视,先后深入到全省17个市地分校和上百个函授站检查工作。这对一位同时分管多方面工作的厅领导来说是多么难能可贵啊!
三、高标准、严管理、重质量
谭恩河同志在办学工作的指导思想上,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从严治学、质量第一”的办学方针。从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严格教学管理两个方面来提高教学质量。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方面,主要抓了学生的入学教育、学中教育、毕业教育、追踪教育和形势、政策教育。1989年底,他主持信阳地区分校编写了《思想政治教育教材》,经专家、教授修改审定后已列入全省教学计划,作为必修的政治基础课。在省校组织的89级新生开学典礼上,他作了重要的电视讲话,省校制成了录像带发到全省各级办学单位,作为对学生进行入学教育的基本内容。他提倡并组织了全校性的“学雷锋、树新风”和学焦裕禄的活动,涌现出许多模范人物和先进事迹。在严格教学管理方面,他经常讲:“我们花了钱,费了劲,决不能让一些人在这里混文凭,一定要保证教学质量,培养出具有真才实学的会计人才,”他要求各级办学单位狠抓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特别是自学与考试。1991年7月28日,正值全省统考之际,他放弃星期天的休息时间,带领省校的同志采取“突然袭击”的方式,前往郑州市中牟县函授站和开封市直站各考场巡视,当场发现和处理了几起考生作弊问题,事后省校将巡视情况通报全省。严明的考纪,良好的考风,严谨的治学,保证了教学质量,得到了各级教委和社会各界的肯定,赢得了社会信誉。
河南省中华会计函授学校靠扎扎实实的工作,赢得了财政部中华会计函授学校总校的肯定和兄弟省校的信任,1988、1989、1990连续三年被评为全国先进省校,同时该校还成为河南省办学规模最大、在校学生最多的一所成人中专学校,在全省成人教育的发展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每当人们回顾学校建设和发展的历程,自然对这位热心中华会计函授教育事业的领导者产生一种敬佩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