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改革的需要向当代理财人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也为他们提供了施展才华,一试身手的广阔天空。十几年来,财会工作和财会人员已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和人们的信赖。1990年,财政部、人事部首次表彰了全国财会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今年3月国家建材局在河南焦作又对全国建材系统的财会“双先”进行了表彰。他们当中有热爱财会事业,兢兢业业,忘我奉献者;有开拓进取,参与决策,开创财会管理新局面者;有一身正气,不徇私情,不怕打击报复者。这里介绍其中的几位代表。
林安宜 国家建材局经济财务司司长,一位在会计岗位上奋斗了40多年的高级会计师。几十年来,他在开拓建材行业财会工作新局面,加强行业管理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先后组织制定了《建材工业行业财务管理十条》;编著了《建材工业财会管理》;并发表了多篇有见地的论文。
1985年,建材行业经济财务工作由部门管理转变为行业管理,他带领全司同志把行业财务管理的重点放在基础工作上,重在“引导”和“服务”。在建材行业重新规范了行业成本管理办法,改革和理顺了建材产品价格管理体系,加强了会计岗位培训。记者手里有这样一组数字:几年来,经他手融通的资金达1亿多元;经他亲自执教培训的会...
改革的需要向当代理财人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也为他们提供了施展才华,一试身手的广阔天空。十几年来,财会工作和财会人员已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和人们的信赖。1990年,财政部、人事部首次表彰了全国财会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今年3月国家建材局在河南焦作又对全国建材系统的财会“双先”进行了表彰。他们当中有热爱财会事业,兢兢业业,忘我奉献者;有开拓进取,参与决策,开创财会管理新局面者;有一身正气,不徇私情,不怕打击报复者。这里介绍其中的几位代表。
林安宜 国家建材局经济财务司司长,一位在会计岗位上奋斗了40多年的高级会计师。几十年来,他在开拓建材行业财会工作新局面,加强行业管理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先后组织制定了《建材工业行业财务管理十条》;编著了《建材工业财会管理》;并发表了多篇有见地的论文。
1985年,建材行业经济财务工作由部门管理转变为行业管理,他带领全司同志把行业财务管理的重点放在基础工作上,重在“引导”和“服务”。在建材行业重新规范了行业成本管理办法,改革和理顺了建材产品价格管理体系,加强了会计岗位培训。记者手里有这样一组数字:几年来,经他手融通的资金达1亿多元;经他亲自执教培训的会计人员800多人次;一年12个月几乎月月都在跑基层企业。

王光友 30刚出头。便已在改革开放的天地中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路。早在1985年,身兼乐山无线电厂厂长助理和财务科长的他,就成为该厂从美国、香港引进两条生产线项目的财务负责人。在克服了许多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之后,他筹集了大量的资金,确保了厂址迁移和新项目投产两不误,为该厂从年亏损28万元到年盈利300多万元立下了汗马功劳。1988年,在四川峨嵋水泥厂,正值各种不利因素威胁着企业的生存的时候,又是他,在强烈的责任心、使命感的驱动下,深入调查,悉心琢磨,在厂长的支持下,出台了一个个改革措施:资金集中调度办法,费用配卡制;销售与奖惩挂钩等。年底,仅管理费一项就节约100多万元;上交利税1300多万元,并为每位职工提了两级工资。1990年他领导的财务处被财政部、人事部评为全国财会先进集体。

高奇英 一位靠自学成才的理财人。心里装着的只有养她的通化二水泥厂。多年来,二水泥厂的财务一直十分混乱,直到1985年仍常常出现汇出了支票对方来要钱的现象,财务被社会上戏称为“白菜、萝卜一本帐”。高奇英出任财务科长以后,为改变这种局面,她通过召开财务会议,统一了大家的认识,并着手建立和完善了17个类别的135种帐,31项财务管理制度,使财务工作做到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另一方面,高奇英深知,财务工作不能只停留在算算、记记上,重要的是在经营决策中发挥作用。1989年第二水泥厂由于机器老化,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生产和效益。她大胆地提出对设备实行单台核算与个人挂钩的想法,把维修费用与维修工、岗位工的利益联系起来,实行连锁责任制。并先后建立137种设备台帐,有效地控制了维修费用。仅水泥、生料、烧成三个车间就节约了13万多元。
财务工作政策性很强,为维护财经纪律,执行财务制度,她敢于坚持原则,为此也得罪了一些人。去年元

旦,怨恨者的钢刀都架到了她的脖子上,可高奇英依然是那样从容、坚定。
徐宪明 内蒙古自治区建材局计财处处长。内蒙建材企业的特点是分布广,信息沟通不便。早在1982年,徐宪明就办起了全国建材系统第一个专业财会期刊《内蒙建材财会通讯》以及《内蒙建材价格和市场信息》,推动了自治区建材行业财会工作的开展。1984年他又在自治区工业厅局率先推出《建材行业推行经济责任制试行办法》和企业改革放权十条措施,组织实施了局直属企业对财政的上交利润递增包干总承包,对企业则区别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方式承包。执行8年,局属企业新增固定资产1000多万元,累计增加利税1.2亿元,1990年3月他又组织融通资金3400万元,扶持了20余家建材企业,使原来基础薄弱的建材业成为自治区四大支柱产业之一。在主持区建材行业财务工作的9年里,他先后撰写各类论文、报告130余篇;完成行业经济政策和学术研究课题18个;亲自编写了数十个行业财务法规、制度。

姚博文 北京琉璃河水泥厂总会计师。他作为一个厂级财务领导人员,几年来,一直积极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为提高经济效益出谋划策。前几年,琉璃河水泥厂出现高产低效的现象,他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产品结构不合理上,经过调查和测算分析,发现生产425号矿渣水泥混合材掺加量在38%至40%是最佳选择,每吨可增利3.5元,并计算出了325号水泥与425号水泥的合理生产比例,执行之后,效益明显提高了。1991年,姚博文在信息反馈中又了解到水泥库存量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其包装袋的质量,并影响销售。他马上组织人员进行反复研究,测算,决定投资8万元购进25台缝纫机,改产塑编袋,投产后不仅提高了库存容量,而且促进了销售,仅去年一季度就增产4.4万吨水泥,增加利润148.5万元。
洛阳玻璃厂财务处洛阳玻璃厂是我国目前唯一拥有三条浮法玻璃生产线的综合性生产企业。年利润以平均每年16.34%的幅度上升,技术工艺也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旧到新,从内到外”的四次突破。而这一系列成绩的取得都凝聚着财务处同志们的心血。1988年该厂拟把垂直引上法平板玻璃改造为浮法玻璃工艺生产线时,受到了来自上级部门、金融机构等多方面的压力。面对压力和异议,财务处反复对此项目进行财务测算和前景分析,结合市场信息,进行了浮法玻璃产品成本预测和利润分析;提出了改造后增产量40万重箱,质量提高一个等级,利润上升1000多万元的论证报告;并积极筹措投资资金,保证了这项技改项目的顺利完成。
中国新型建材公司财务部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和积极参与、勇于探索是新材公司得以发展的保证,也是新材公司财务部的“看家宝”。1990年,在市场疲软,经济效益普遍滑坡的情况下,新材公司注重用好用活国家政策,大胆把贷款放出去,用以启动市场。同时,他们又顶住多方压力。作为一个实业公司如何进行财会管理,没有一个现成的模式,他们结合实际,大胆探索,针对供销、外贸、行政事业、基建、联营投资等各种不同业务的要求,分别制定了各类会计核算制度和财务管理制度,明确了不同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方法和要求,使公司的财会工作走上规范化轨道,多次被国家有关部门评为财务“信得过”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