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市场竞争激烈的形势下,企业普遍采取削价让利的经营方式,以图扩大销售,占领市场。那么是不是所有商品削价后都能取得“薄利多销”的效果呢?现运用商品需求弹性分析方法,对削价让利效果进行剖析。
我们知道,某种商品价格发生变动时,市场对该商品的需求量也发生变动。这种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就是需求的价格弹性(也称需求弹性)。其表达公式为:

商品需求弹性的大小与该商品的销售额密切相关。价格的变动引起需求量的变动,从而也引起销售量的变动。不同商品的需求弹性不同,价格变动引起的销售量的变动不同,所以总销售额的变动也就不同。例如:某一牌号电视机的需求弹性比较大,约为2。当价格在500元时,销售量为1000台,则销售额=500×1000=500000(元)。如果电视机价格下降10%,即为450元,因为需求弹性为2,则销售量增加20%,即为1200台,这时销售额=450×1200=540000元,与原价下的销售额相比,扩大销售40000元。
又例如:某一规格案秤的需求弹性较小,约为0.5。当价格为200元时,销售量为100台,则销售额=200×100=20000...
在市场竞争激烈的形势下,企业普遍采取削价让利的经营方式,以图扩大销售,占领市场。那么是不是所有商品削价后都能取得“薄利多销”的效果呢?现运用商品需求弹性分析方法,对削价让利效果进行剖析。
我们知道,某种商品价格发生变动时,市场对该商品的需求量也发生变动。这种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就是需求的价格弹性(也称需求弹性)。其表达公式为:

商品需求弹性的大小与该商品的销售额密切相关。价格的变动引起需求量的变动,从而也引起销售量的变动。不同商品的需求弹性不同,价格变动引起的销售量的变动不同,所以总销售额的变动也就不同。例如:某一牌号电视机的需求弹性比较大,约为2。当价格在500元时,销售量为1000台,则销售额=500×1000=500000(元)。如果电视机价格下降10%,即为450元,因为需求弹性为2,则销售量增加20%,即为1200台,这时销售额=450×1200=540000元,与原价下的销售额相比,扩大销售40000元。
又例如:某一规格案秤的需求弹性较小,约为0.5。当价格为200元时,销售量为100台,则销售额=200×100=20000(元);如果案秤价格下调10%,即为180元,因为需求弹性为0.5,则销售量增加5%,即为105台。这时,销售额=180×105=18900元,与原价下的销售额相比,反而下降1100元。
以上结果说明,富有弹性的商品,价格与总销售额成反方向变动,当商品价格下降时,销售扩大;而缺乏弹性的商品,价格与总销售额成同方向变动,即价格下降,销售额下降。所以,商品削价让利并不是扩大销售的灵丹妙药,真正符合“薄利多销”的商品,是那些富有需求弹性的商品。因此,在实际工作中,为扩大销售而削价让利须慎重行事,在削价之前,应对该商品需求弹性有一个大致了解。一般情况下,我们运用公式测算商品需求弹性的大小。有时候,也通过一些分析来判断需求弹性的大小。如:看该商品是生活必需品,还是奢侈品;看是否有可替代商品;看该商品用途是否广泛,使用时间长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