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上海三十万吨乙烯工程是我国“七五”期间国家重点建设工程。为了及时筹措资金,保证工程建设,我厂采用了利用外资、外资串换人民币、发行企业债券、产品集资、“卖青苗”、组织爱厂储蓄等多种方式,一改过去单一由国家拨款或银行贷款(拨改贷)来建设的传统,开创了国内大中型建设项目自己筹措资金搞建设的先例。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始终得到上级单位的帮助和支持、上海三十万吨乙烯工程集资小组的具体指导和金融界的扶持,现就我们筹措国内外资金的具体做法作一简单介绍:
一、外资的筹措
(一)摸清国际金融市场行情,采取公开询价,选择合作伙伴。1986年底、1987年初,正值西方国家经济不景气,整个国际金融市场游资较多,国际资本市场上资金供大于求,投资者互相竞争激烈。我厂通过代理银行——建行上海市分行,采用公开询价方法,向欧美日等近20家国外银行发出就筹集三十万吨乙烯工程外资的询价书,并提出有关筹资要求,以后陆续收到17家银行的报价书。由于我们询价的对象既有代表性,又有广泛性,因此通过报价书使我们了解到当时资本市场的利率水平和各个银行的特色,心中有了底,就能择优选择贷款对象。最后经三十万吨乙烯集资办公室研究确定,并进行谈...
上海三十万吨乙烯工程是我国“七五”期间国家重点建设工程。为了及时筹措资金,保证工程建设,我厂采用了利用外资、外资串换人民币、发行企业债券、产品集资、“卖青苗”、组织爱厂储蓄等多种方式,一改过去单一由国家拨款或银行贷款(拨改贷)来建设的传统,开创了国内大中型建设项目自己筹措资金搞建设的先例。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始终得到上级单位的帮助和支持、上海三十万吨乙烯工程集资小组的具体指导和金融界的扶持,现就我们筹措国内外资金的具体做法作一简单介绍:
一、外资的筹措
(一)摸清国际金融市场行情,采取公开询价,选择合作伙伴。1986年底、1987年初,正值西方国家经济不景气,整个国际金融市场游资较多,国际资本市场上资金供大于求,投资者互相竞争激烈。我厂通过代理银行——建行上海市分行,采用公开询价方法,向欧美日等近20家国外银行发出就筹集三十万吨乙烯工程外资的询价书,并提出有关筹资要求,以后陆续收到17家银行的报价书。由于我们询价的对象既有代表性,又有广泛性,因此通过报价书使我们了解到当时资本市场的利率水平和各个银行的特色,心中有了底,就能择优选择贷款对象。最后经三十万吨乙烯集资办公室研究确定,并进行谈判,最终取得了较优惠的贷款条件。
(二)注意集资方案的设计,慎重选择筹资方式,尽量降低筹资成本。我国目前利用外资一般采用政府间贷款、出口信贷、银行信贷(银团贷款)等方式。政府间贷款,这是各国政府财政预算中的一笔支出,一般只限于对发展中国家的低利援助贷款、其利率很低、贷款期限长,但手续麻烦,因此较难争取。出口信贷,由于出口国政府对贷款利息有贴补,贷款利率低于市场利率,但只能购买贷款国的商品,并且还受到信贷额度限制。而银团贷款(银行信贷),不能享受出口信贷优惠利率,需按市场利率办理,因此利息负担较高,但该项贷款所得的资金可以自由运用。融资的原理告诉我们,向国外融资必须注意分散债务和避免汇率风险,不能让某个银行或某种货币垄断,因此我们在筹措外资时,研究国际金融动向,做好预测,少借升值中的货币,多借贬值中的货币,避免吃亏。在具体办法上,既有银团贷款、又有出口信贷和政府间贷款。在币种选择上既有美元又有日元,力求避免风险,降低筹资成本。三十万吨乙烯工程共需筹措外资33543.4万美元,79.33亿日元,其中政府间贷款1800万美元,出口信贷10953.4万美元,57.9亿日元,银团贷款20790万美元,21.44亿日元,整个外资筹措成本在7%左右。
(三)金融谈判与商务谈判紧密配合。三十万吨乙烯工程国外融资的相当大一部分为出口信贷,这就涉及到商务谈判问题,所以融资与商务有着密切联系。我们在商务谈判时请银行派人参加,建行在融资谈判时企业派人参加。在商务谈判时只谈价格,不谈融资,待商务谈判成熟时,再提出融资条件,这样既能争取商务的优惠价格,又得到了低利率贷款。如环氧乙烷/乙二醇装置,在商务谈判时,我们同日本东洋公司只谈价格,要求对方提供优惠价格,等到价格谈妥时,我们再把日本兴业银行和东洋工程公司一起找来,要求兴业银行为这笔商务合同提供融资担保;如果日本输出银行不能提供出口信贷时,就由兴业银行按照日本出口信贷完全相同的条件提供贷款,这样就妥善地解决了过去在利用出口信贷中融资条件好的设备价格也高的弊病。
二、国内资金的筹集
(一)制订集资计划。企业在发放债券和利用紧俏产品进行集资的同时,就要考虑到期还本付息的能力,否则就会影响企业的信誉。为此,我厂在建设开始时,就根据工程建设网络计划中的工程建设进度要求,结合合理的储备因素,编制整个工程分年度的用款计划,然后依据用款计划,在反复测算偿还能力的前提下,制定包括发行企业债券和产品集资的种类、金额、期限、次数和发行时间等内容的详细的集资计划,以便有计划地筹措资金。
(二)进行详细的市场调查,制订集资方案。每当发行企业债券或进行产品集资之前,为了做好市场预测,分别派人对外省市、本市及郊县进行抽样调查,了解当前债券和产品集资的行情和市场承受能力,以便正确判断市场潜力。然后对所收集的材料进行反复研究、比较,按照自愿、互惠互利原则慎重地确定本次集资利率、期限、发行日期和发行对象,做到尽可能地将社会闲散资金聚集起来为我厂建设服务。
(三)加强集资前的准备工作。企业在按计划向社会发行债券前,第一,要取得国家计委下达的利用债券搞建设的规模的批文和中国人民银行总行下达的债券发行指标的批文,两者缺一不可;第二,委托资信评估公司办妥企业资信等级的评估;第三,办妥债券利息个人收入调节税的减免税工作;第四,落实债券版面设计、印刷事宜;第五,落实代理发行债券的部门。上述准备工作中取得两个批文是关键,但是一般情况下,国家下达建设规模要在年度第二季度后半期,这就给需要依靠自己筹措资金进行建设项目的上半年度用款带来了困难。但是,我厂在集资过程中,始终得到银行、税务机关、证券公司和资信评估公司等有关部门大力支持和帮助,只要我们已列入当年国家基本建设计划,并取得国家计委安排给我厂当年债券规模的确切消息时,便可向有关部门预先办理企业资信等级评估、税款减免、委托债券版面设计等工作,待正式批文下达,就可及时办理发行债券的申请,从而保证了债券的如期发行。
(四)做好集资宣传工作。债券发行前夕,一方面由上海市三十万吨乙烯领导小组、建行上海市分行和我厂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工程进展情况、本期债券发行的特点。会后,电视台、电台、报纸等新闻媒介相继报道发行债券的消息。另一方面张贴大量印刷宣传品,做到路人皆知,为发行企业债券造舆论,作准备。
(五)开辟多渠道筹资途径。1989年,我厂三十万吨乙烯一阶段工程正处在建设高潮,由于国家银根紧缩,工程建设资金严重匮缺,为了给“快生蛋的鸡”添一把米,全厂掀起踊跃购买“爱厂储蓄”的高潮,迅速筹集了1200万元建设资金,以解燃眉之急。为了保证工程能按网络节点按时到达,我们又向上海交通银行和石化总公司借入6000万美元,及时串换成人民币2.3亿元,采用“卖青苗”方式与浙江省经济建设投资公司签订装置建成投产后连续供应18年聚丙烯和汽、柴油的产品集资合同,筹措8000万元资金。
通过我厂的实践证明,自筹资金搞建设,可以促使建设单位精打细算,节约使用资金,使有限的资金集中用于能及时形成生产能力的建设项目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