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金秋,是收获的季节。对中国财政杂志社,特别是《财务与会计》编辑部来说,今年的秋天,又多了一个值得记忆的日子。10月25日,中央各部委的《财务与会计》的几十位通讯员,在繁忙的工作中拨冗亲临杂志社,为《财务与会计》带来读者的关爱与支持,为把《财务与会计》办得更有生气,更受读者欢迎而倾吐肺腑之言,再献一片赤诚。
对办刊者来说,能有机会听到发自读者作者心中的肺腑之言,了解到读者作者的所思所想,自然有种难以言喻的喜悦。古人云:“知不足而后有成”,即此之谓也。“今天我们请老师来了,请各位从帮助我们改进工作,提高刊物质量出发,多提宝贵意见。”这是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陈菊铨在会议开始时所说的第一句话,他此时的心情,或许与我们差不多吧。
主人既然诚恳,客人自然用不着什么客套了。因为大家的心情与愿望是一致的,都想把《财务与会计》办得更好。因而无论是顺耳之辞,还是逆耳之言;亦无论是自己所感受的,还是工作中所了解的,都急着拿出来“抖搂”、“抖搂”。在杂志社张秉魁副总编就我社及《财务与会计》编辑部一年来的情况作了简短介绍之后,会场就再没有过沉默,一个接着一个,都争抢着发言,情景十分感人。
总的来说...
金秋,是收获的季节。对中国财政杂志社,特别是《财务与会计》编辑部来说,今年的秋天,又多了一个值得记忆的日子。10月25日,中央各部委的《财务与会计》的几十位通讯员,在繁忙的工作中拨冗亲临杂志社,为《财务与会计》带来读者的关爱与支持,为把《财务与会计》办得更有生气,更受读者欢迎而倾吐肺腑之言,再献一片赤诚。
对办刊者来说,能有机会听到发自读者作者心中的肺腑之言,了解到读者作者的所思所想,自然有种难以言喻的喜悦。古人云:“知不足而后有成”,即此之谓也。“今天我们请老师来了,请各位从帮助我们改进工作,提高刊物质量出发,多提宝贵意见。”这是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陈菊铨在会议开始时所说的第一句话,他此时的心情,或许与我们差不多吧。
主人既然诚恳,客人自然用不着什么客套了。因为大家的心情与愿望是一致的,都想把《财务与会计》办得更好。因而无论是顺耳之辞,还是逆耳之言;亦无论是自己所感受的,还是工作中所了解的,都急着拿出来“抖搂”、“抖搂”。在杂志社张秉魁副总编就我社及《财务与会计》编辑部一年来的情况作了简短介绍之后,会场就再没有过沉默,一个接着一个,都争抢着发言,情景十分感人。
总的来说,《财务与会计》近些年来是有一定进步的,也取得了一些成绩,大家对此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一曰实,认为《财务与会计》对实际工作有较强的指导性;二是所介绍的方法有较强的操作性;三是内容丰富,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读者的需要。有的还将《财务与会计》的特点概括为三性,即指导性、实用性、知识性。关于《财务与会计》的不足,大家更是认真分析,细心揣摩,有的虽然言辞婉转,却是颇见真情。概括起来,大家对《财务与会计》的主要意见,一是认为刊登领导讲话之类文章占的篇幅较多;二是对一些财会人员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及具体工作中的一些棘手问题反映不够突出;三是对读者的需求变化不很敏感,适应性不强;四是原则性较强,灵活性不足。
为了帮助编者克服这些缺点和不足,大家还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具体的建议。在如何宣传报道当今财会人员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方面,大家认为除了应围绕搞好大中型企业这个中心,多介绍一些会计工作如何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服务的经验外,许多同志还谈到,目前要搞好财会工作,光有财会专业知识还不够,还得要懂点生产经营管理知识,要善于在不违反国家方针政策的前提下灵活运用,以及要善于处理企业内外部的关系等等,因此,应扩大《财务与会计》的信息容量,适当介绍一些这方面的知识及经验、做法。有的同志还谈到,对一些政策规定不很明确的问题,《财务与会计》应多组织些释疑性的文章或问题解答,并结合各地情况进行一些探讨交流;对一些读者普遍关心的问题,如怎样当好总会计师及财务主管人员,如何加强流动资金管理及清理“三角债”等方面的经验及体会,应给予足够的报道。在如何拓宽《财务与会计》的适应性方面,有的同志建议在注意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宣传的同时,还要兼顾到其他方面,如科研、行政事业单位等,有的建议还应兼顾到自费订阅者及读者自学的需要,多登些资料性、知识性文摘及有关专业外语方面的(如专业词汇)知识等。在加强刊物的战斗性方面,大家希望《财务与会计》在坚持正面宣传的同时,也可对一些反面事例开展批评教育,通过剖析典型事例,促使大家引以为戒,从而达到警钟长鸣的目的。在保持和发扬刊物的现有特色方面,大家更是真诚希望对一些好的、受到读者欢迎的传统栏目,如“厂长经理谈财会”、“新老会计叙家常”等栏目,多下功夫,奉献出深受读者喜爱的好文章。
大家的这些意见与建议,确实给人以启发。它使编者了解到了读者的所思所想,使编者有可能根据读者的需要改进工作,奉献出好的文章。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给我们编者上了生动的一课,是一次难得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