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乌达矿务局
近几年,在原材料涨价,增支因素加大,外运、电力受限,资金极度紧缺的困境下,我们以大庆人为榜样,不等不靠,认真落实承包经营责任制,加强经营管理,挖掘企业内部潜力,较好地完成了煤炭生产建设任务,走出了一条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不断自我完善和提高的路子。
一、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抓好生产经营、战胜困难的原动力
我们把外部环境带来的困难、全局的经营状况和我们的具体打算晓之于全体职工,并切合实际地在职工中普遍进行基本国情和艰苦奋斗的教育。使大家认清形势,增强依靠内涵挖潜克服困难的自信心。几年中,我们千方百计创造条件,努力增收,降低成本,消化各种增支因素。如针对外运车皮不足,我们采取了路矿协作租用车皮的办法,租用了铁路第三产业车皮7223个,弥补了42.56万吨的欠运计划,减少了738.1万元的损失。对于电力严重不足,我们采取了调节负荷,避峰填谷,先生产后其它等多种办法,把限电造成的损失降到了最低程度。为了确保生产,全局职工自觉过紧日子,把有限的资金着重安排在井下生产上。我们的主导思想是,只有把生产搞上去,效益提高了,才能摆脱经济困境,职工收入才会提高。我局职工正是摆正了这样一个...
乌达矿务局
近几年,在原材料涨价,增支因素加大,外运、电力受限,资金极度紧缺的困境下,我们以大庆人为榜样,不等不靠,认真落实承包经营责任制,加强经营管理,挖掘企业内部潜力,较好地完成了煤炭生产建设任务,走出了一条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不断自我完善和提高的路子。
一、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抓好生产经营、战胜困难的原动力
我们把外部环境带来的困难、全局的经营状况和我们的具体打算晓之于全体职工,并切合实际地在职工中普遍进行基本国情和艰苦奋斗的教育。使大家认清形势,增强依靠内涵挖潜克服困难的自信心。几年中,我们千方百计创造条件,努力增收,降低成本,消化各种增支因素。如针对外运车皮不足,我们采取了路矿协作租用车皮的办法,租用了铁路第三产业车皮7223个,弥补了42.56万吨的欠运计划,减少了738.1万元的损失。对于电力严重不足,我们采取了调节负荷,避峰填谷,先生产后其它等多种办法,把限电造成的损失降到了最低程度。为了确保生产,全局职工自觉过紧日子,把有限的资金着重安排在井下生产上。我们的主导思想是,只有把生产搞上去,效益提高了,才能摆脱经济困境,职工收入才会提高。我局职工正是摆正了这样一个关系,尽管工资低,奖金少,也没有攀比、闹情绪而影响生产。他们以多出煤出好煤为己任,做了无私的奉献。在经营管理上,我们始终坚持自力更生,勤俭办矿的宗旨。1988年以来,先后投资2577.8万元用于井下生产设备的更新,武装了3个高档工作面,1个滑移顶梁工作面,更换了9050根单体液压支柱,提高了采掘机械化程度,为生产安全奠定了好的基础。为了解决供电不足,提高经济效益,我局又自筹资金1498万元,建起了12000千瓦的矸石电站。第1台机组已于1989年底并网发电,第2台机组1990年6月也已发电。这样我们就解决了生产生活用电,还能为多种经营的发展提供能源。
二、坚持企业内部挖潜,努力降低原煤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总承包以来,我们眼睛向内,手心向下,坚持企业内部的挖潜,主要抓了3个重点:
(一)把增产、提高单产单进作为降低成本、增加收入的关键。在增产上我们采取保重点带全盘的措施,狠抓机采工作,开展采掘队创水平、上纲要竞赛活动,在保证正规循环作业的前提下,提高单产单进。在落实每月生产任务时,都要召开专门会议,确定几个有超产超掘能力的队创水平,并从人力物力上给予保证和支持,保证重点队多出煤多打进尺。在销售上我们一方面千方百计地疏通外运环节,积极组织租赁车皮,扩大销售市场。另一方面我们紧紧抓住部分煤种提价以及实行以热值计价的有利时机,在提高煤质上做文章,紧紧把好配采、筛选和洗选加工的各个关口、实现增收。
(二)把节能降耗作为降低成本的重要途径。一是进一步完善了材料费包干和能源消耗定额管理的办法,制定先进合理的消耗定额。把材料消耗全部纳入了计划管理,把材料费分解落实到班组、个人,直接与工资奖金挂钩,对大型材料建立使用档案,实行跟踪管理,延长使用期限,提高利用率。在材料领用上始终执行交旧领新,限额发放的制度。同时,抓紧了清仓利库,修旧利废的活动,并对回收复用、修旧利废进行核算,按复用价值提成计奖。材料管理的加强,使我矿吨煤材料费消耗低于统配矿平均水平。二是对于节电降耗我们除采取避峰填谷、提高用电负荷率外,还做到分盘计量收费,基本消灭了大马拉小车、设备空转等浪费现象。三是把住物资供应和采购关,千方百计抓好计划内物资的合同兑现率。供应处对各类物资的采购、供应、储备都有明确的办法和规定,内部银行对此进行了监督和资金上的控制,防止了多头采购和滥采滥购现象,降低了采购成本,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四是矿务局成立设备租赁站,对全局各类生产设备实行统一集中的租赁分配,对加强设备的管理和提高利用率起了积极的作用,减少了不必要的购置,节约了资金。
(三)把控制非生产性费用支出作为降低成本的重要一环。按照过几年紧日子的精神,大力压缩了各种费用的支出。我们对费用包干单位按月计划考核费用支出,对超范围超标准的一切支出一律不予报销或付款。严格控制差旅费、会议费、招待费的支出,并结合本局情况,制订相应的开支标准和具体办法。我们还提出三年不添置办公设施和高档消费品,严格控制了社会集团购买力和专控商品的购置,近年来没有发生违控商品购置。由于我们采取各种节支措施,1989年管理费按可比口径,比上年节支21万元。
为了加强成本管理工作,我们根据各生产单位的实际,制订了成本控制管理办法,对成本中的变动部分进行分项考核,把材料费、管理费、工资、电耗等与分配联系起来,认真分析和考核,使成本管理有目标有奖罚。通过提高单产、单进,节能降耗,节约支出等有效措施,1989年我局吨煤成本控制在32.98元,比1988年降低了1.11元,比总公司平均水平低19.1元。
三、完善承包经营,加强资金管理,建立内部银行的运行机制,逐步完善经营调度体系。
(一)实行总承包以来,我们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增加一些新的内容,出台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比较突出的有三点:一是在实行以局、矿长为首的经营集团承包的基础上,逐级扩大到区队、班组、个人,并联系到各职能部门、业务处、科室,形成一个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包保结合的承包网络,而且在部分单位或项目中引入风险和竞争机制。在承包指标下达前对承包人按职责分工拿出一部分资金作为抵押,完成考核指标的奖,完不成的则扣除抵押金。在安全上各矿实行了全员风险抵押,这样使每个职工都关心生产经营和安全质量,并承担一定的责任,群体经营意识得到了加强,起到了促进生产,强化管理的作用。二是每年或半年提出一些奋斗目标和双增双节的具体指标,纳入承包内容,增加承包中活的部分,对于活的部分拉开档次提高奖励标准。三是改革完善承包中的分配制度。我们在完善吨煤工资包干的同时,对采掘一线实行优质优价,超产加价等倾斜政策,进而调动采掘一线工人的生产积极性。对于费用包干的单位,采取超降定额,按比例提奖或受罚。在分配中把产量、质量、安全、消耗等都与职工的工资奖金挂钩。这些措施,体现了多劳多得,奖优罚劣的原则。
(二)多年来,国家给我局核定的生产流动资金一直没有增长,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和各种材料的涨价,已远远不能维持正常的生产周转。每年我们用于流动资金不足部分的银行贷款就有4200万元。为了减少银行贷款,消化增支因素,我们加强了定额流动资金的管理,实行了分单位定额承包。对超占用部分实行内部有偿使用。在专用资金的使用上,我们坚决贯彻了先筹后用,突出重点,包干使用,专款专用的原则,防止了专用基金超支而挤占生产流动资金。由于我们加强了管理,专用基金没有超支。
(三)为了进一步加强资金管理,我局于1989年建立了内部银行。经过一年的运行,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我们撤销了在专业银行开户单位的69个帐户,全部归到内部银行开户,并把各生产核算单位的流动资金收回内部银行,在运行中又重新核定了生产单位和供应部门流动资金的占用定额,根据统筹管理、有偿占用、存贷计息、讲求效益的原则,制订了定额内、定额外、临时性、不合理占用等分档计息的奖罚利率,利用经济杠杆加强管理促进全局各核算单位加强资金管理。为了加强内部核算,有效控制资金,按照先局内、后局外的原则,控制了部分采购资金的外流。由于一切款项的支付都通过内部银行结算,加快了企业内部的资金周转。
(四)充分发挥经营调度的效能,为搞好经济核算,成本分析,调整经营部署,提高管理水平,起了积极的作用。我们从局到矿的经营调度是设在生产中心调度室的,这样就确立了经营调度权威性。有利于及时、准确地掌握和调度生产经营方面的情况。并把信息迅速反馈到各级领导及有关部门,为领导决策提供了依据。我们定期召开经营调度会,及时分析经营状况并进行经营部署的调整。通过建立经营调度制度,促进了经济核算工作,使核算能够及时为经营调度提供情况,使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信息反馈快,决策及时,减少失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