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前,广西图书发行企业经营总的情况是好的。但在销售、利润两大指标增长的背后隐藏着许多管理上的问题,有些还是比较典型的。录下数例,以供思考。
例一,有个书店1988年销售增长11%,而库存却增长2.2倍,出现强烈的数字反差。这个店全年销售——库存——负债(银行借款、应付货款)数额三者几乎相等。面临的困境是资金拮据,负债累累,入不敷支,经济大滑坡,达到破产的边缘。
例二,有一个书店,连续三年商品盘亏,第一年盘亏8万元,第二年亏16万元,第三年亏8万元,三年总共盘亏32万元。按平均每10元书重量1公斤算,共重30多吨,要10部解放牌汽车才能运走,盘亏数量是惊人的。
例三,有一些书店,在途商品、银行存款的余额总是大大的。在途商品竟会比在库商品多,付了款而书未到的比为销售而展销、储备的全部图书多。银行存款竟会比银行借款多,既然自己有钱何必再向银行借,多付利息而不可惜,岂非咄咄怪事?
象上述典型例子虽是个别的,但类似现象也在一些书店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从一些迹象看,加强图书发行企业的管理工作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一是要求增加仓库设备的呼声急。有些书店仓库爆满,书积如山,连职工食堂、单车棚也充作书库。...
目前,广西图书发行企业经营总的情况是好的。但在销售、利润两大指标增长的背后隐藏着许多管理上的问题,有些还是比较典型的。录下数例,以供思考。
例一,有个书店1988年销售增长11%,而库存却增长2.2倍,出现强烈的数字反差。这个店全年销售——库存——负债(银行借款、应付货款)数额三者几乎相等。面临的困境是资金拮据,负债累累,入不敷支,经济大滑坡,达到破产的边缘。
例二,有一个书店,连续三年商品盘亏,第一年盘亏8万元,第二年亏16万元,第三年亏8万元,三年总共盘亏32万元。按平均每10元书重量1公斤算,共重30多吨,要10部解放牌汽车才能运走,盘亏数量是惊人的。
例三,有一些书店,在途商品、银行存款的余额总是大大的。在途商品竟会比在库商品多,付了款而书未到的比为销售而展销、储备的全部图书多。银行存款竟会比银行借款多,既然自己有钱何必再向银行借,多付利息而不可惜,岂非咄咄怪事?
象上述典型例子虽是个别的,但类似现象也在一些书店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从一些迹象看,加强图书发行企业的管理工作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一是要求增加仓库设备的呼声急。有些书店仓库爆满,书积如山,连职工食堂、单车棚也充作书库。图书既是商品又是精神产品,时间性很强,多存不一定是好事。一些书进仓即“沉睡”多年,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降低其使用价值,这不正反映管理欠佳进销失调么?二是商品盘点,有些店时而大盈、时而大亏,或一亏再亏,数额很大。其中盘亏后用报废书顶数者有之,盘亏数大以待查为由不调帐者有之,甚至监守自盗者也有之。在一些书店里,商品帐卡、帐帐、帐实不符已到比较严重的程度,这不正反映商品管理工作混乱么?三是资金管理失控。“用者不管,管者不用”。定额流动资金无定额,进、销、调、存环节对资金使用有权,而对资金管理无责,在企业内部资金供应大敞口,管理大撒手,这是财务管理混乱的表现。象这样管理状况,好效益怎会出来?
现在,大家都在讲效益,却忽视了讲管理,把希望寄托于上级减税让利,放宽损耗标准,下达低指标,调高提留比例上。仍然习惯于眼睛向上,在“等、靠、要”上下功夫。没有压力,何来动力,不在管理上用足功夫,是改变不了落后面貌的。讲管理,必须眼睛向内,根据现代管理的要求,要找出企业管理的薄弱环节,实事求是地分析,逐个加以解决。比如:在进货工作上,要做好调查研究和市场预测,在品种对路、数量恰当、供应及时上用功夫,以满足广大读者的需要。这样做,销售率就会提高,图书积压就会减少,报废损失率就会降低,经济效益就会提高。在商品管理上,要在制订章法坚持制度上用功夫,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必依。商品收发管的责任落实了,制度手续健全了,商品盘亏就会减少,经济效益就会上去。在资金管理上,要在制订合理定额,实行定额管理,落实资金管理责任制上用功夫,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贷款利息开支,把经济效益搞上去。
管理出效率、出效益,已为许多企业经验所证明。看来,图书发行企业要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关键在于眼睛向内,功夫用在管理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