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山东省高密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在开展“双增双节”运动以来,积极采取措施,充分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经济效益明显提高。今年一季度,全县供销系统商品纯销售额比去年同期增长59.7%,费用水平下降2.13%,实现利润增长50.2%。
一、深化企业改革,完善企业经营机制
为了进一步深化企业改革,县联社今年把改革的重点放在完善企业的经营机制上,根据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的原则,县联社实行了多种形式的经营责任制,对所属企业,进一步完善了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益挂钩的办法。同时,完善了企业内部的经营责任制,并把“双增双节”的考核指标补充到经营责任制中去,从而调动了干部、职工开展“双增双节”运动的积极性。
二、拓宽经营领域,广开增收渠道
供销社具有面向农村服务的特点,既是城乡经济交流的一条主要渠道,又是促进农村经济联合的纽带。今年县联社首先狠抓了农副产品销售经营这一环节。一季度,农副产品的销售总值达323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0.4%;其次加强了商办工业的发展。供销社发展商办工业,是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为企业增添后劲的重要措施。1985年以来,县联社因地制宜地上了一些适合供销特点的商办工业项目,新增利润60多...
山东省高密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在开展“双增双节”运动以来,积极采取措施,充分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经济效益明显提高。今年一季度,全县供销系统商品纯销售额比去年同期增长59.7%,费用水平下降2.13%,实现利润增长50.2%。
一、深化企业改革,完善企业经营机制
为了进一步深化企业改革,县联社今年把改革的重点放在完善企业的经营机制上,根据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的原则,县联社实行了多种形式的经营责任制,对所属企业,进一步完善了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益挂钩的办法。同时,完善了企业内部的经营责任制,并把“双增双节”的考核指标补充到经营责任制中去,从而调动了干部、职工开展“双增双节”运动的积极性。
二、拓宽经营领域,广开增收渠道
供销社具有面向农村服务的特点,既是城乡经济交流的一条主要渠道,又是促进农村经济联合的纽带。今年县联社首先狠抓了农副产品销售经营这一环节。一季度,农副产品的销售总值达323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0.4%;其次加强了商办工业的发展。供销社发展商办工业,是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为企业增添后劲的重要措施。1985年以来,县联社因地制宜地上了一些适合供销特点的商办工业项目,新增利润60多万元。县联社还鼓励所属企业与厂家建立直接的横向联系,开辟新的进货渠道。
三、搞好棉花加工企业的挖潜改造,降低成本、消耗
高密县是山东省生产优质棉和出口棉基地县之一,在组织棉花的出口创汇,实现加工增值,提高经济效益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今年初县联社一是抓了所属商办工业企业的机械设备的维修和更新,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搞好产品的创优升级,争取更多的棉花投入国际市场。二是充分发挥技术人员的作用,做好动力配套,降低能源消耗。一季度节约燃料、材料,降低成本达6.5万元。三是搞好棉花副产品的综合利用,充分利用现有榨油、加工棉油皂和棉垫子设备,一季度增加棉花副产品收入达30多万元。
四、加强资金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一是严把进货关,提高有效商品库存率。今年县联社所属企业,在进一步搞好清仓查库的基础上,推行和完善库存商品定额管理制度和保本分析的管理办法,并把商品定额落实到门市部、店组,严格考核。全县商品供应库存一般不超过两个月销售量。各企业能严把进货关,坚持“先看样,后进货,勤进快销”的原则,并注意市场供需变化的新情况,尽可能做到适销、适时、适量。拿一季度商品有效库存率达95%以上。
二是清理压缩结算资金和非商品资金占用。在县联社领导重视下,所属各企业建立健全了结算资金和非商品资金管理制度,明确企业领导人和经办人的责任,对结算资金和非商品资金实行专人管理,严格把关,及时督促清理和收回。对结算资金严格控制了预付货款,提倡汇票结算方式。对外部门已拖欠的款项,积极派人收回;对银行存贷款保持合理的比例。对非商品资金及时清理压缩,按上级规定进行了摊销或处理。预计全系统1987年可压缩结算资金和非商品资金25%,一年可节约利息25万元。
三是大力组织推销有问题商品,积极处理历史遗留包袱。对积压、滞销的商品分清性质,区别对待,采取多种方式积极推销和处理。对有问题商品的削价,进行严格控制,在查清削价的原因和经济责任后,方可处理,减少了财产损失。1987年计划处理历史遗留的挂帐损失67万元,一季度实际处理历史遗留的挂帐损失17.1万元,占年度计划的25.5%。
四是严格控制固定资产投资。县联社根据国家“三保三压”的要求,重新审查了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项目,凡不符合上级要求的,积极主动地清理压缩。经清理压缩,可减少投资300多万元,一年可节约银行利息24万余元,并使资金得到了良性循环。
五、疏理各项费用,大力节约节支
今年初,县联社系统在开展增产节约、增收节支运动中,既抓了潜力大的棉花加工企业和重点项目的增收,又注意抓了点滴节约,加强经济核算,大力压缩费用开支。第一季度费用水平比去年同期下降2.13%,节约费用开支39.3万元。采取的具体措施,一是采取包干的办法,大力压缩行政经费;二是严格按国家规定,控制劳保福利开支和奖金、津贴的发放;三是压缩非生产性开支,严格控制购买国家专控商品;四是实行分类包干的办法,切实加强了医疗费的管理;五是严格控制企业商品运杂费的开支,并对店组核定费用定额,积极开展“自搬自运、自装自卸”和“四就直拨”的活动;六是加强商品保管养护和包装费用的管理,减少损耗损失。对库存商品严格出入库手续,实行科学分类管理。第一季度仅包装费和商品损耗两项就比去年同期减少损失浪费19.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