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几年来,厂办第三产业发展很快,这对于发展经济,活跃市场,增加企业收入,满足社会需要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据调查,目前厂办第三产业大多实行对厂承包,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由于跨行业经营,缺乏经验,不少单位在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方面还没有上路。一是财会力量薄弱。厂办第三产业实行独立核算后,虽然一般都设置了会计机构,但不少会计人员对第三产业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特殊性不了解,业务不熟练。二是会计制度不规则。大多单位套用工业会计制度,在帐簿设置和科目使用上各行其是,亦工亦商。不伦不类。三是报表上报不统一。由于对厂办第三产业会计报表的格式、内容,与主办厂如何衔接及上级主管部门怎样汇总目前还没有明确的规定,因此,有的厂办第三产业不向任何方面上报会计报表,有的虽然上报,但格式、内容也不统一在主办厂方面,有的只上报工业会计报表,有的则把第三产业的财务收支并入本厂产成品销售收入、税金、成本和利润中,与工业混为一体。四是少数单位财务管理松懈,缺乏监督。一些工厂对所属第三产业单位只着眼于承包利润的完成情况,缺乏有效的监督。因此,少数厂办第三产业管理松懈,违反财经纪律的事常有发生,如以白条入帐,设帐外“...
近几年来,厂办第三产业发展很快,这对于发展经济,活跃市场,增加企业收入,满足社会需要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据调查,目前厂办第三产业大多实行对厂承包,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由于跨行业经营,缺乏经验,不少单位在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方面还没有上路。一是财会力量薄弱。厂办第三产业实行独立核算后,虽然一般都设置了会计机构,但不少会计人员对第三产业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特殊性不了解,业务不熟练。二是会计制度不规则。大多单位套用工业会计制度,在帐簿设置和科目使用上各行其是,亦工亦商。不伦不类。三是报表上报不统一。由于对厂办第三产业会计报表的格式、内容,与主办厂如何衔接及上级主管部门怎样汇总目前还没有明确的规定,因此,有的厂办第三产业不向任何方面上报会计报表,有的虽然上报,但格式、内容也不统一在主办厂方面,有的只上报工业会计报表,有的则把第三产业的财务收支并入本厂产成品销售收入、税金、成本和利润中,与工业混为一体。四是少数单位财务管理松懈,缺乏监督。一些工厂对所属第三产业单位只着眼于承包利润的完成情况,缺乏有效的监督。因此,少数厂办第三产业管理松懈,违反财经纪律的事常有发生,如以白条入帐,设帐外“小金库”,任意开支“提成费”、“好处费”等。在盈利分配上,有的自行提高工资标准,还有的把税后利润全部用于发奖等。
鉴于上述情况,厂办第三产业作为独立核算的经济实体,必须加强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
首先,要健全财会机构并培训财会人员。凡独立核算的厂办第三产业,都应当设置财会机构。对已配备的财会人员要进行专业培训,使之了解和掌握第三产业的财会知识。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也要帮助组织和安排培训工作。
其次,要对厂办第三产业的会计制度和报表做出明确的、统一的规定。厂办第三产业是主办厂的下属单位,在会计核算上与主办厂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如经营资金的拨付,承包利润的上交等;同时它又与主办厂产业归属不同,是对外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与工厂内部厂部与车间的分级核算有很大的区别,因而,应该采用适合其业务经营特点和管理要求的会计制度。在没有做出统一规定前,我认为厂办第三产业一般可采用集体或国营商业的会计制度。当然,在具体核算方法上还要根据行业不同有所区别,如厂办旅社只核算营业收入和费用,厂办商店则要核算营业成本,厂办修理业要计算原材料消耗等。
厂办第三产业要按月、季、年定期向主办厂、开户银行、税务部门和主办厂的上级主管部门分别上报会计报表。对上级主管部门的汇总问题,我认为,由于厂办第三产业与主办厂产业归属不同,独立核算,单独计税,而且税制不同,采用的会计制度也不同。因此,其报表可与主办厂的工业会计报表分别上报主管部门,由主管部门按工业与第三产业分类汇总,以便如实反映国民经济活动的真实构成。对主办厂实现税利的考核则可将工厂与所属第三产业合并计算,以正确评价主办厂的经营成果。厂办第三产业向主办厂上交承包利润,应在税后上交,工厂可按规定的比例,直接增加各项专用基金。
第三,主办厂要加强对所属第三产业的财务监督。要通过认真测算,实事求是地确定厂办第三产业对主办厂的承包指标和超额分成比例,并指导、帮助他们搞好内部承包和收益分配,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的利益关系。要不定期地对其财务收支情况进行审查,发现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要及时予以纠正。另外,厂办第三产业的会计档案要注意妥善保管,在单位撤消时上交主办厂封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