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日本企业的负债经营,以及对筹集大量建设资金,提高资金运用效果,促进经济高速度增长的事实,表明了它在企业经营战略上的成功。
(一)日本企业的负债状况
在西方企业的资本构成中,日本企业的自有资本率普遍很低。即使在因石油危机而实行“减量经营”的1978年,日本企业的自有资本率也只达到18%,而美国、西德的负债率都比较接近传统的负债指标,即保持负债与自有资本100%的比例,日本企业的负债率却远远超过这一水平。
(二)日本企业负债经营的原因
日本企业实行负债经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1、战争使日本约四分之一的资财被毁,企业原气大伤,不借钱就不能有效地经营。2、战后,煤炭、钢铁、化学等工业部门的兴起,产业结构的改变使资金需求大大增加。3、由于引进了西方国家先进的技术和生产经营中的科学管理,使企业产品成本下降,质量提高,增强了竞争能力,从而使企业能在支付了债务利息以后仍然有利可图。因此,负债经营作为日本企业资本构成的主要特点。企业不仅将它作为筹集资金的来源,更重要的是把负债经营作为企业提高自有资本利润率的道具,实现所谓“杠杆”(Leverage)效果。
(三)负债经营对日本企业的压力
负债经...
日本企业的负债经营,以及对筹集大量建设资金,提高资金运用效果,促进经济高速度增长的事实,表明了它在企业经营战略上的成功。
(一)日本企业的负债状况
在西方企业的资本构成中,日本企业的自有资本率普遍很低。即使在因石油危机而实行“减量经营”的1978年,日本企业的自有资本率也只达到18%,而美国、西德的负债率都比较接近传统的负债指标,即保持负债与自有资本100%的比例,日本企业的负债率却远远超过这一水平。
(二)日本企业负债经营的原因
日本企业实行负债经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1、战争使日本约四分之一的资财被毁,企业原气大伤,不借钱就不能有效地经营。2、战后,煤炭、钢铁、化学等工业部门的兴起,产业结构的改变使资金需求大大增加。3、由于引进了西方国家先进的技术和生产经营中的科学管理,使企业产品成本下降,质量提高,增强了竞争能力,从而使企业能在支付了债务利息以后仍然有利可图。因此,负债经营作为日本企业资本构成的主要特点。企业不仅将它作为筹集资金的来源,更重要的是把负债经营作为企业提高自有资本利润率的道具,实现所谓“杠杆”(Leverage)效果。
(三)负债经营对日本企业的压力
负债经营给企业带来了两大财务风险,一是自有资本及其利润率受他人资本制约的风险;一是企业倒闭的风险。因此,负债经营给企业以巨大的压力。由于企业承担着运用资金的全部责任,从而迫使企业最大限度地提高资金运用的效果。同非负债企业相比,负债经营的压力直接促使企业由单一的经营目标转向多目标经营。在资金管理上,表现为以下不同的层次和水平。
1、企业从总资本(自有资本和借入资本之和)的经营成果中减去应付的利息后,能否保证不亏损,这是负债经营的最低目标。这样,支付利息的能力必然以借入资本的运动为前提,企业的全部工作就能围绕着为尽快地受到借入资本的实惠而展开。
2、实现负债者利润,这是企业负债经营的中限。在支付借入资本的利息后,有无利润存在,这是借入资本有无意义的唯一标志。要获得负债者利润,企业必须准确地计算出借入资金的运动周期和周转次数,从而把资金管理提高到一定的水平。
3、负债经营的最高目标是促使自有资本利润率高于总资本的利润率。在借入资金同利息率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加快资金周转,降低单位成本中的金融费用,促使自有资本利润率高于借入资本和总资本的利润率。为此,资金管理更要考虑投资少,见效快,增长幅度大资金回收安全等因素,从而使资金运用更加科学化。总之,负债经营方式有压力,有风险,同时又为企业提供了一本万利的良好时机。
(四)负债经营产生的杠杆效果
日本企业从资金运用技巧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这一事实出发,以自有资本利润率高于借债利息率为依据,得出负债经营必然产生杠杆效果的结论。即以借入资本为道具,凭借他人资本来提高自有资本的利润率。日本企业认为,假如100亿元的投资能带来10亿元的收入,如果全部用自己的资本,资本利润率为10%;如果借款50亿元投资,则自有资本利润率为20%;借钱越多,自有资本利润率越高。如下图所示:

基于上述杠杆效果原理,企业在经济高涨时期,充分发挥借入资本的杠杆作用,从而提高自有资本的利润率。在经济低潮时期,则实行减量经营,从而保证企业有利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