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我干了二十多年财会工作,当看到《人民日报》评论员“坚决反对搞特权”的文章以后,联想很多,特借自己的刊物谈谈心里话。
我在二十多年的财会工作实践中,深深地体会到党和国家对财会工作是重视的,对财会人员是关心的。粉碎“四人帮”以后,国务院很快颁发了《会计人员职权条例》,出版了《财务与会计》杂志,正在逐步解决会计人员的技术职称等问题。无疑,这一切对调动广大财会人员的社会主义积极性,搞好经济核算,提高企业管理水平,都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会计是管理国民经济必不可少的工具,社会主义经济越发展,会计工作越重要。加强经济核算,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维护国家财产,遵守财经纪律,为社会主义建设积累更多的资金,这些都是财会人员的天职。广大财会人员在党的领导下,履行自己的职责,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财会人员在工作中还有很多难言的苦衷,许多事情明知不对,但领导的特权,社会的风气,财会人员都顶不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大吃大喝之风刹不住,而且有的地方还在变本加厉,什么采购员会议、技术表演会、某某先代会、座谈会等等,名目繁多,逢会必吃。办法之一,扩大会议费,实开三天,可...
我干了二十多年财会工作,当看到《人民日报》评论员“坚决反对搞特权”的文章以后,联想很多,特借自己的刊物谈谈心里话。
我在二十多年的财会工作实践中,深深地体会到党和国家对财会工作是重视的,对财会人员是关心的。粉碎“四人帮”以后,国务院很快颁发了《会计人员职权条例》,出版了《财务与会计》杂志,正在逐步解决会计人员的技术职称等问题。无疑,这一切对调动广大财会人员的社会主义积极性,搞好经济核算,提高企业管理水平,都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会计是管理国民经济必不可少的工具,社会主义经济越发展,会计工作越重要。加强经济核算,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维护国家财产,遵守财经纪律,为社会主义建设积累更多的资金,这些都是财会人员的天职。广大财会人员在党的领导下,履行自己的职责,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财会人员在工作中还有很多难言的苦衷,许多事情明知不对,但领导的特权,社会的风气,财会人员都顶不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大吃大喝之风刹不住,而且有的地方还在变本加厉,什么采购员会议、技术表演会、某某先代会、座谈会等等,名目繁多,逢会必吃。办法之一,扩大会议费,实开三天,可报四至六天,实参加会议五十人,可报到一百人;办法之二,拿职工福利金来加菜、聚餐、看戏,用多少报多少;办法之三,上级部门会议吃了的费用,向下级所属单位硬性摊派,用多少摊派多少;办法之四,以品尝新产品为名,大量吃拿新加工的腊肠、腊肉、腊鸭、烧鸡、烧猪、鲜牛奶、酒、汽水,甚至高级点心和名菜等。吃拿后都不付钱,作为增大成本处理;办法之五,开会时和饮食服务部门协商,扩大住宿费,少收伙食费,移花接木,占公家的便宜;办法之六,领导来检查工作、商谈问题,先在饭店或招待所接风,有的领导还亲自点菜,不管吃的是山珍海味还是六菜一汤,是普通酒还是各色名酒,照例每人付粮四两、付款四角,让饭店或招待所补贴亏空,以掩盖吃喝之风。因此,群众称它为:“楼上吃了楼下补,领导吃了国家补”。
其二,讲排场、闹阔气。国家四个现代化还没有化起来,某些领导人的生活就先化起来了。比如,县级财贸各局纷纷争着购置小汽车、小旅行车,还互相比较,看谁的高级。局长出巡或开会,一定要坐小汽车,连回乡休假也要用小汽车接送,才够派头。县级局购买小汽车不符合规定,就用二吨货车改装成旅行车,或者化整为零购买汽车零配件自己装配;有的还将购买小汽车的发票也化整为零,改为若干张汽车零配件发货票作为汽车修理费报销。
有的机关、部门互相比阔气,看谁的家俱设备高级漂亮,大批购置吊风扇、座风扇、钢折椅等高级家俱。为了不受集团购买的控制,以下属企业生产需要为名,经批准购买后,送上级部门使用,还美其名曰“借用”。有的还长期雇用几名木工,专门设计和加工各种高级家俱设备,一概作为修理家俱费用报销。
其三,送礼之风盛行。到上级部门联系工作,总要带点礼物,有的是从市场以高价买来按牌价送给上级,名曰“收回钱”,差价由单位用公款报销;有的是以尝试新产品为名,送给上级;有的是以会议发纪念品的形式赠送,如皮挂包、皮鞋、缩骨尼龙雨伞等,不管领导是否参加会议,都要送给一份。
其四,利用特权,巧立名目,由滥发奖金到滥发实物。例如,某些领导擅自同意发给每人一套涤卡工作服,这哪里是什么工作服,简直是高级礼服,有的领导还要加倍发给,钱都从费用内开支,这岂不是明目张胆的挖国家墙脚吗?
其五,任意向企业部门摊派资金,以供领导机关办疗养院,修长堤等之用。如此等等,不胜枚举。
总之,我们的财务制度还比较混乱,财经纪律还比较松懈。有人会说,既然如此,为什么财会人员不给顶住呢?老实说,财会人员是很想维护财经纪律和制度的,有时也提过意见,无奈我们财会人员只能提意见,而没有决定的权力。俗话说:“不怕官,只怕管”,弄得不好就使自己无立足之地,受打击报复。这是财会人员普遍存在的顾虑。“宁犯天条,莫犯众憎”,开支顶得紧,不但领导不满意,群众也有意见。当然,对明显的贪污盗窃和严重的违法乱纪事件,财会人员是敢于斗争的,但对上述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已经成了一股社会风气问题,财会人员顶一次两次有何作用?正如有的同志总结的,现在是:“嘴巴是制度,领导说了算,吃喝兼送礼,都可费用报;谁坚持制度,谁就会糟糕,埋怨夹受气,得不到好报。”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财会人员只好采取以下应付办法:1.对不符合制度的开支,财会人员要敢于讲话,明确表态;2.在表明态度、讲清制度以后,领导还是坚持要办的,就按照执行,但要向上级领导部门反映;3.为了财会人员自己不孤立,与职工同等享受各种待遇;4.对违反制度的开支,财会人员绝对不给出如何报销的坏主意。但是,即使这样,财会人员还是要受到打击报复。如有一公司领导擅自决定要扩大奖金开支,有了月度经常性生产(工作)奖,还要发什么月度营业额超额奖。财会人员向领导解释无效后,就干脆地说:“好吧!既然是领导决定就请领导签字,只要领导敢批,我就敢付款。”但事后,领导却批评这位财会人员态度不好。还有一个公司领导决定发给每人一套涤卡工作服的钱,财会人员说:“待我请示上级主管部门后再办吧!”以后在评奖中就以此为例,说这位财会人员不服从领导而不给评奖。财会工作难做,财会人员难办,普遍存在的“五多五少”(即加班多,休息少;指责多,帮助少;批评多,表扬少;使用多,提拔少;冤家多,朋友少)的问题还没有真正解决。尽管有了《会计人员职权条例》,财会人员仍然怕被打击报复、怕穿小鞋,因而不敢大胆工作。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进一步贯彻执行《会计人员职权条例》。各级党委和人民政府应召开专门的会议,全面贯彻落实《条例》,不能只在财政部门和财会人员中贯彻,要使所有的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和广大职工群众都了解《条例》的精神,并自觉地遵守各项规定。
二、企业领导干部必须懂得并模范地遵守财会制度和财经纪律,会看会计报表和进行经济活动分析,积极支持财会人员的工作。
三、会计主管人员应由上级机关直接任免。这一条《条例》上已有明确规定,但组织措施还没有跟上,要求积极贯彻落实。
四、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对违反财经纪律和财经制度的行为,要及时检查,严肃处理。最好能定期检查,及时纠正。
五、各级财政部门要及时总结经验,对那些坚持制度,严守财经纪律,工作做出了显著成绩的财会人员,应当给予表扬和奖励。最好各地每年召开一次财会先进工作者代表会,以总结工作,交流经验,表扬好人好事。报纸杂志也应多宣传报导财会人员坚持制度的先进事迹,扭转目前这种不正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