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5-29 作者:财政部调查组
[大]
[中]
[小]
摘要:
天津市冶金工业系统,自一九七八年初开始,从反浪费入手,认真整顿企业管理,大力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消耗,增加积累,使增产节约运动持续深入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一九七九年一至五月,生产增长4.94%,成本降低2.19%,利润增长16.35%。五户亏损企业,四户转亏为盈。第二炼钢厂是一个只炼钢、不轧材、卖钢锭的企业,自一九七〇年独立核算以来年年亏损,平均每年亏损达二千万元,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今年1~5月也扭亏为盈。
一、以反浪费作为整顿企业管理的突破口。
由于林彪、“四人帮”长期的干扰破坏,天津市冶金企业的管理工作受到了严重破坏。企业管理混乱,产品质量低,消耗高,浪费大,盈利水平下降。针对造成浪费的原因,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把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恢复起来,加强管理,堵塞漏洞,把产品质量搞上去,消耗降下来,为国家多积累,多作贡献。因此,决定一九七八年上半年集中力量,开展群众性的反浪费运动。自二月十二日起至六月上旬止,一共用了三个多月的时间,收到很大成效。
反浪费运动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发动群众,摆浪费的事,算浪费的帐,号召每个职工都要在反浪费运动中作贡献。全局系统五万职工,共摆出浪费问题8.29万...
天津市冶金工业系统,自一九七八年初开始,从反浪费入手,认真整顿企业管理,大力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消耗,增加积累,使增产节约运动持续深入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一九七九年一至五月,生产增长4.94%,成本降低2.19%,利润增长16.35%。五户亏损企业,四户转亏为盈。第二炼钢厂是一个只炼钢、不轧材、卖钢锭的企业,自一九七〇年独立核算以来年年亏损,平均每年亏损达二千万元,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今年1~5月也扭亏为盈。
一、以反浪费作为整顿企业管理的突破口。
由于林彪、“四人帮”长期的干扰破坏,天津市冶金企业的管理工作受到了严重破坏。企业管理混乱,产品质量低,消耗高,浪费大,盈利水平下降。针对造成浪费的原因,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把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恢复起来,加强管理,堵塞漏洞,把产品质量搞上去,消耗降下来,为国家多积累,多作贡献。因此,决定一九七八年上半年集中力量,开展群众性的反浪费运动。自二月十二日起至六月上旬止,一共用了三个多月的时间,收到很大成效。
反浪费运动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发动群众,摆浪费的事,算浪费的帐,号召每个职工都要在反浪费运动中作贡献。全局系统五万职工,共摆出浪费问题8.29万件,浪费总额达1.55亿元。浪费的资金等于冶金局系统全部固定资产总值的三分之一。为了利用揭发出来的大量浪费的事实,教育广大干部、工人,各厂和局都举办了反浪费展览会,组织全体干部、工人参观。有不少工人联系自己,也算了浪费帐,无缝钢管厂某班组,冬天生火取暖,为了省事,每次用一付劳动保护手套浸油引火,一冬烧掉一百二十付,价值一百四十元。一位工人,冬天烤鞋垫,用氧气枪将钢板烧热,再用热钢板烤干鞋垫,一冬用的氧气,价值200多元。类似情况,举不胜举,浪费之大,十分惊人。经过反浪费运动,随意浪费的现象都自觉地改正了。
第二阶段是整改。针对反浪费运动中揭露的问题,整顿企业管理,堵塞浪费的漏洞。职工摆出的浪费8.29万件,归纳为5,211个问题,要求各厂制订整改方案,“定项目,定措施,定负责人,定完成时间”,逐项落实整改。他们的口号是:“五万人揭摆浪费,五万人进行整改”,要求每个职工提一个整改的措施,堵一项浪费的漏洞。各厂根据整改项目的难易,实行分级负责整改。凡班组自己能解决的,由班组负责整改;凡车间能解决的,由车间负责整改;凡整改难度大,需要厂组织力量整改的,由厂负责整改。整改采取先易后难的作法,容易改的先改,截止一九七八年五月上旬,已整改了2,165项,占应整改项目的41.5%,整改的经济效果为3,447万元。其中:降低原材料、燃料、动力、物料消耗和修旧利废等方面为2,186万元;节约流动资金和建设投资方面为1,261万元。
第三阶段,是验收。为了防止走过场,达到预期的目的,把反浪费落实到整顿企业管理上,为以后的大发展打下基础。局党委决定对完成反浪费运动的单位,要组织检查验收。验收的条件,是领导重视,群众发动的好,浪费揭得深,整改措施落实,管理的基础工作整顿建立起来了。一九七八年六月上旬,局党委抽调三百多名干部,组织了验收检查团,由局主要领导同志带队,对全局四十九个生产单位,进行了全面的检查验收。验收结果,搞得好和比较好的有四十六户,占90%以上;搞的不好,不符合验收标准的有三户,需要进行补课。
二、整改要改在治本上。
在反浪费中,群众揭发出来的浪费事例,一半以上是因管理上的混乱造成的。许多企业一些必要的管理制度都废弃了,不少单位是进料不验收、不检量,凭发货单入帐;物资管理大撒手,领料敞着口,消耗无定额,用料无考核。有个厂,连紫铜管这样贵重的原料也是实行“三不”“一自”的管理。“三不”是,进料不验收、不计量、不码垛,往料场一堆了事。“一自”是,用料单位自由取用,年终“盘点”,按堆估量,亏吨了,就叫车间补开领料单计入成本。仓库图省事,只搞“批发”,不搞“零售”,发料的“起点”,油漆论桶,电线论卷,螺丝论盒。这种混乱状况,助长了滥用浪费。要杜绝浪费,必须治本,将必要的管理制度建立起来,特别是要把定额管理建立起来。把整顿定额管理作为反浪费运动整改的中心抓住不放,一抓到底。冶金局组织由生产、计划、动力、技术和供应部门有关人员成立整顿定额推动组,负责各厂定额的查定工作。各厂都组织了三结合的定额查定组,走群众路线,进行深入细致的查定工作。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共查定了一千一百六十五个产品的消耗定额。为了落实定额管理,需要有能够准确反映各生产环节工作数量、质量、消耗的计量和原始记录。各厂都根据管理的需要,整顿了原始记录和原材料验收、领、退料制度。因为计量器具长期失修,损坏很多,组织了全局性的检修会战,同时也添置了一些新的计量工具,为实行定额管理提供了条件。各厂先后实行了定额管理和定额考核制度,调动了广大职工的积极性,消耗普遍下降。顶吹转炉每吨钢消耗钢铁料一九七八年为1,195.5公斤,今年一至五月降为1,178.9公斤。每吨钢消耗焦炭一九七八年为209.6公斤,今年一至五月下降为181.3公斤。国家考核的十一种产品的24种消耗定额,今年一至五月有19种低于或达到历史最好水平,占79.2%。据二十户企业统计,由于消耗降低,一九七八年比一九七七年共节约原材料、燃料、电力等2,440万元。其中钢铁料3.84万吨,钢坯1.52万吨,焦炭1.17万吨,电1035万度,锰铁、矽铁、铝1,354吨,萤石、白灰2.6万吨。今年一至五月比上年同期又节约各种原材料、燃料、动力价值527万元。实行定额管理,加强了岗位责任,工人为了节约原材料,除注意消除浪费外,更注意精心操作,提高产品质量,从提高质量中求节约,促进了质量普遍提高。钢材合格率一九七八年为99.03%,今年一至五月上升为99.26%。钢锭成材率一九七八年为86.78%,今年一至五月又提高到88.12%。国家考核的十一种产品的质量,有9种超过了历史最好水平。为节约原材料、降低消耗、降低成本提供了基础。
三、落实经济责任,保证经济效果。
反浪费运动中揭发出的大量浪费事实,令人触目惊心。分析其原因,除林彪、“四人帮”干扰破坏外,从管理上讲,主要是没有经济责任制。办企业要讲求经济效果,但经济效果的高低是由生产过程中的生产工人所左右。工人精心操作,干部精心管理,经济效果就高,反之就低。没有分级负责的经济责任制,讲求经济效果就落实不了。这个问题不解决,就是天天喊扭亏增盈,盈利也上不去,亏损也下不来。基于这个历史经验,反浪费整改中,在实行定额管理的基础上,有三十五个厂实行了厂、车间、班组三级核算的经济责任制,将八大经济指标分解逐级落实到车间、班组、科室和仓库,进行按月考核。厂对车间考核产量、品种、质量、成本、消耗定额,物料消耗限额。车间对班组考核产量、品种、质量、消耗、费用。使全厂完成八项指标有了基层保证。这也是企业实行民主管理的一种形式,调动了广大职工管理企业的积极性,精打细算搞生产。如第二炼钢厂,过去车间干部从来不问成本的高低。实行三级核算考核之后,车间干部十分关心成本指标的完成情况。他们从自己的实践中摸索出一个道理。觉得成本指标,能综合反映生产的经济效果,通过成本分析,可以反映出生产管理上的问题,有利于指导生产,改进管理。原来车间成本,是一个月核算分析一次,他们从生产管理上的需要考虑,感到不及时,是“马后炮”,自己改为五天一核算,十天一分析。今年一季度,厂下达给车间的钢锭计划成本是270.53元。三月上旬,成本计划完成的不够好,通过成本分析,找到了原因,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使全月平均成本降低到269.12元,比厂下达成本计划降低1.41元。又如他们对辅助生产部门也实行严格经济管理,给运输科下达运输成本。运输科的职工为降低运输成本,下了苦功。除努力节油,加强车辆维护、保养,减少费用开支外,尽力合理安排,减少单程运输。汽车队每天到铁合金厂运料,路经水泥厂,而水泥厂每天也到钢厂拉萤石末,都跑单程,浪费运力。司机同志主动到水泥厂联系,代运萤石末。这样一来,一年为企业多增加收入九千元,水泥厂也节省了开支。由于职工精打细算,运输成本大幅度下降。一九七七年每吨公里汽车运输成本四角一分,一九七八年下降为二角七分,今年一至五月又下到二角三分。全局系统四十九户生产企业,对车间、班组实行费用限额管理或类似限额管理的有四十四户,都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果。全局所属企业,一九七七年各种物料共耗用4,252万元,一九七八年在生产增长41%的情况下,物料耗用下降到3,837万元,节约414万元。
有些厂发放综合奖同职工的生产劳动成果紧密结合,从分配上巩固了经济责任制。例如,无缝钢管厂实行百分赛,对车间考核四项指标,产量、质量各占30分,成本占35分,安全占5分。前二项为基本指标,有一项完不成就取消得奖资格。后二项为辅助指标,作为加分或减分的条件。四项完成,发满奖。车间对班组,班组对工人,也按考核的项目,实行类似的办法。许多厂实行了相类似的奖励办法,这就使干部、工人从物质利益上关心全面完成计划,生产讲求经济效果。
四、搞革新,挖潜力。
运动中揭发的浪费问题,有许多是生产工艺落后造成的,为技术革新,设备改造提出了课题。对一些花钱不多,经济上合理的小改小革项目,经厂里批准后,由车间、班组负责进行。小改小革项目,一九七八年五月上旬止,完成了二百六十五项,一年能节约一百八十万元。对一些技术经济价值比较大的项目,由厂组织力量进行革新、改造,把潜力挖出来。反浪费中,职工对能源浪费大,提的意见很多。据技术部门测算,加热炉的热能利用率只有26%,31%的热量被冷却水带走,炉体散热10%,废烟气带走热量36%。针对这项大的浪费,全局组织力量进行革新改造,先后共改造了十七座加热炉,五座由水管冷却改造为无水冷却,降低油耗30%;十二座炉子的水管用可塑料包扎,降低油耗15%;四个厂搞了余热锅炉,降低油耗10%。技术改造以后,使每吨钢材的耗油量大幅度下降。小型钢材每吨耗油量,由一九七七年的78.69公斤下降到50.28公斤,降低36.1%。线材每吨耗油量由一九七七年的75.55公斤下降到48.04公斤,降低36.4%。各厂改造加热炉,一年节约油料3.78万吨,价值402万元。第二炼钢厂的侧吹转炉,没有除尘设备,黄龙滚滚,是天津市的主要污染源,市里要求改造,治理污染。过去曾提出二种改造方案,一种方案是侧吹转炉车间,增设除尘设备;另一种方案,主张停侧吹转炉车间,顶吹转炉车间利用原有基础增加一座转炉。采用那种方案,一直未定下来。在反浪费运动中,技术部门又提出这个问题,局里审查批准了停侧吹转炉车间的改造方案,经过四十五天的会战,完成了改造工程,消除了污染,一年可降低成本200万元,为第二炼钢厂转亏为盈做出了重大贡献。
冶金局所属企业,通过反浪费,认真整顿企业管理,使管理工作上了轨道,提高质量,降低消耗,节约开支,成为广大职工日常生产的内容,使增产节约运动持久深入的发展。增产节约不再是“运动式”的,抓一抓就上去,不抓就停顿。这个经验值得学习,值得提倡。
相关推荐
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40014 投诉举报电话:010-88227120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
投约稿系统升级改造公告
各位用户:
为带给您更好使用体验,近期我们将对投约稿系统进行整体升级改造,在此期间投约稿系统暂停访问,您可直接投至编辑部如下邮箱。
中国财政:csf187@263.net,联系电话:010-88227058
财务与会计:cwyk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1
财务研究:cwy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2
技术服务电话:010-88227120
给您造成的不便敬请谅解。
中国财政杂志社
2023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