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林彪、“四人帮”横行的日子里,会计领域设置了种种“禁区”,把世界各国广泛采用的“借贷记帐法”,从会计教材中砍掉了;标志着我国古代会计科学优异成就的“四柱清册”,也从《辞海》(修订本)中删除了。实际上是割断会计发展的历史,破坏会计科学。
今天,全党工作着重点已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为在本世纪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我们迫切需要努力学习人类发展过程所创造的全部科学和文化。《财务与会计》第一期刊登了何生棠同志的《会计史话》是有现实意义的。文中谈到了我国“四柱清册”的问题,怎样正确理解“四柱清册”呢?我想谈谈个人的看法。
什么是“四柱清册”,近人的理解不同。有的理解为库存报表,有的理解为现金帐簿。根据《十驾斋养新录》所记,“四柱”就是“旧管、新收、开除、实在”。这是没有疑问的。问题在于用现代的话来说,“旧管、新收、开除、实在”究竟指的是什么,我认为,应该进行具体分析。
最初的“四柱清册”是宋代官府办理钱粮移交时所编造的,内容极其简单。当时的“旧管、新收、开除、实在”、如果说相当于现代会计中的“期初结存、本期收入、本期支出、期末结存”,那是没有问题...
在林彪、“四人帮”横行的日子里,会计领域设置了种种“禁区”,把世界各国广泛采用的“借贷记帐法”,从会计教材中砍掉了;标志着我国古代会计科学优异成就的“四柱清册”,也从《辞海》(修订本)中删除了。实际上是割断会计发展的历史,破坏会计科学。
今天,全党工作着重点已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为在本世纪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我们迫切需要努力学习人类发展过程所创造的全部科学和文化。《财务与会计》第一期刊登了何生棠同志的《会计史话》是有现实意义的。文中谈到了我国“四柱清册”的问题,怎样正确理解“四柱清册”呢?我想谈谈个人的看法。
什么是“四柱清册”,近人的理解不同。有的理解为库存报表,有的理解为现金帐簿。根据《十驾斋养新录》所记,“四柱”就是“旧管、新收、开除、实在”。这是没有疑问的。问题在于用现代的话来说,“旧管、新收、开除、实在”究竟指的是什么,我认为,应该进行具体分析。
最初的“四柱清册”是宋代官府办理钱粮移交时所编造的,内容极其简单。当时的“旧管、新收、开除、实在”、如果说相当于现代会计中的“期初结存、本期收入、本期支出、期末结存”,那是没有问题的。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四柱清册”不仅应用于封建官府,而且更广泛地应用于工商行业。工商行业会计的内容就复杂得多了,既有财物收支,又有经营盈亏,因而“旧管、新收、开除、实在”也赋予了新的内容。我认为这时的“四柱”是指我们今天所熟知的“资金来源及收入、支出及资金占用。”用它来反映“期初结存、本期收入、本期支出、期末结存”的已不再是“旧管、新收、开除、实在”四个词,而是“原、入、出、存”四个字了。
总之,“四柱清册”的“四柱”应该说有广义狭义两种含义。广义的“四柱”是对会计内容的高度科学概括,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它是我们今天所说的“资金来源及收入、资金占用及支出。”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四柱清册”是主要会计报表,相当于今天的资金平衡表和利润亏损表。狭义的“四柱”才是众所周知的“期初结存、本期收入、本期支出、期末结存”,即传统会计中的“原、入、出、存”。它只不过是反映具体财物增减变化的一般情况,是对具体帐户结构的概括。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四柱清册”可以说相当于今天的附属报表,如商品明细表等。
“四柱清册”的计算公式是:1.旧管+新收=开除+实在2.新收-开除=实在-旧管从上列第一个计算公式可以看出,“四柱清册”中的“旧管”与“新收”之和必然同“开除”与“实在”之和相等。这个计算公式所反映的内容相当于西方会计的试算表。“四柱清册”中的“新收”与“开除”之差必然向“实在”与“旧管”之差一样。利润就是通过这两种平行的计算而得出的。这个计算公式所反映的内容相当于西方会计的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计算书。因此,我国古代会计中的“四柱清册”既起到了西方会计试算表的作用,也兼具西方会计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计算书的作用。“四柱清册”是我国古代会计科学取得优异成就的显著标志,在会计史上是应该大书特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