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9-09 作者:颉茂华 王语彤 好日娃 王丽丽
[大]
[中]
[小]
摘要:
一、引言
交易属性来实现的,张新香(2015)、胡保亮(2015)验证了效率性和新颖性对绩效有积极影响,江积海和李琴(2016)、Amit 和Zot(t2012)认为交易属性是价值创造的内在动吴晓波和赵子溢(2017)的研究表明,Amit 和Zot(t2012)力之一,企业可以通过引入新的交易内容来完善运营机制、提出的四个交易属性可以促进价值创造。而新制度学派认改进治理能力,从而提升绩效。他们根据Schumpete(r1934)为,制度属性是影响企业绩效的重要因素。企业合法性的总结归纳出新颖性、锁定性、互补性和效率性四个关键交易属性,证明了这四个属性与企业绩效具有正相关关系。许多学者也对上述理论进行了深入的论证,Casadesus-Masanell(2011)认为企业创造、获取、分配价值的不同逻辑是通过取得、标准化管理的建设、认知壁垒的突破以及内在动力的激发,都是制度属性的作用。交易属性和制度属性在提升企业绩效中是什么关系?他们对企业战略绩效的作用机理是什么?理论界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
一、引言 交易属性来实现的,张新香(2015)、胡保亮(2015)验证了效率性和新颖性对绩效有积极影响,江积海和李琴(2016)、Amit 和Zot(t2012)认为交易属性是价值创造的内在动吴晓波和赵子溢(2017)的研究表明,Amit 和Zot(t2012)力之一,企业可以通过引入新的交易内容来完善运营机制、提出的四个交易属性可以促进价值创造。而新制度学派认改进治理能力,从而提升绩效。他们根据Schumpete(r1934)为,制度属性是影响企业绩效的重要因素。企业合法性的总结归纳出新颖性、锁定性、互补性和效率性四个关键交易属性,证明了这四个属性与企业绩效具有正相关关系。许多学者也对上述理论进行了深入的论证,Casadesus-Masanell(2011)认为企业创造、获取、分配价值的不同逻辑是通过取得、标准化管理的建设、认知壁垒的突破以及内在动力的激发,都是制度属性的作用。交易属性和制度属性在提升企业绩效中是什么关系?他们对企业战略绩效的作用机理是什么?理论界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 本文采用纵向案例研究,梳理了案例企业交易属性和制度属性的实现状况,用扎根理论编码定性证据以及用平新制度学派强调制度分析,认为社会制度环境可以影响决策过程和组织行为,合理设计企业制度结构可以促衡计分卡对证据进行量化,发现如果一个企业的某一个时进业务发展。Scot(t1995)研究发现,就制度而言,合法性期,在管理上只注重交易属性或制度属性,并不能取得公司战略绩效的“平衡”,只有公司同时注重交易属性和制度属性,才能达到企业战略绩效的最优效果。本文的研究结论厘清了交易属性和制度属性对公司战略绩效的影响路是用来确定公司是否符合外部法律法规以及内部规章制度标准化程度的衡量标准。他还对制度环境进行了新的概括,即如果组织希望从环境中获得帮助并在增长过程中获得合法性,则必须遵循规则和要求,这些规则和要求就是径,构建了交易属性和制度属性对战略绩效的影响理论框制度的内涵。Scot(t1995)还提出了制度三系统模型,一是架,对企业应用交易属性和制度属性提升战略绩效具有借鉴意义。 Schumpeter(1934)的创新理论和交易成本理论认为交易属性是价值创造的内在驱动器。Teece(2010)和 Wei管制制度,即由相关部门制定的规则和规章 ;二是规范制度,即基于传统的社会价值观和道德规范对公司行为的纠正 ;三是认知制度,他将其定义为正在传播的特定事物的活动或者知识,其度量维度包括知名度和认可度。关于如何划分制度属性,Zimmerman 和Zeitz(2002)提出可以使用“内在一致性”来表征制度属性的诱发因素。Casadesus-等(2014)研究表明,交易属性在企业价值创造、传递和获Masanel(l2011)等提到用一致性、鲁棒性和自我强化性来取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Bamey(1991)认为创新属表征制度属性。罗兴武等(2017)系统总结了Scott 和其他性和效率属性是交易属性的重要特征。Amit 和Zot(t2012)学者的研究成果,并使用制度“合法性”作为研究的变量,在Schumpeter(1934)的基础上,根据交易的内容和结构总结了新颖性(N),根据战略网络理论总结了锁定性(I),根据资源概念总结了互补性(C),根据交易成本理论得出效率性(E),从而形成了完整的NICE 理论,以此作为评判企业是否实现价值创造的标准。“新颖性(N)”侧重于公司进行交易时的内容和结构创新,根据创新理论,企业创新包括开辟新市场、开发新产品、推出新的运作机制、探索新的业务模式、创造新的价值来源等。创新对于企业获取核心竞争力至关重要(刘运国等,2020)。“锁定性(I)”强调公司吸引目标客户的实力以及战略网络的稳定性。战略网络是指具有战略意义的组织或个人组成的一种社会关系网络,其成员可以交换和整合自己独特的知识、能力和资产。战略网络可以形成资源、信息壁垒,从而形成中长期的稳定机制,改善公司内部绩效,并通过加强网络内部的关系, 产生客户的锁定效应。“互补性(C)”是指通过多种活动的匹配和链接可以获得高于单一活动的价值,有可能产生具备稀缺、不可模仿和不可替代等特征的异质资源。公司内外部的互补性可能产生协同增值效应。“效率性(E)”的基本观点是,调整运营模式可以减少公司的交易成本,改善公司的绩效。根据交易成本理论,企业在经营中面临的信研究发现,商业模式的创新不仅体现在商业活动中通过创新手段获得产品或服务的竞争优势,而且还体现在构建交易制度规则时获得制度优势,以实现企业的合法性。 制度的设计和规则的制定,可以促使结构巩固并与社会制度相匹配,为企业获得鲁棒性和一致性带来帮助。“一致性(C)”的含义包括内部业务和外部环境相一致,短期目标与长期战略目标相一致,短期变化和长期动态发展相一致。在企业动态发展过程中,一致性赋予其适应能力, 也就是说,具有一致性,才能保持长期竞争优势。企业可以通过设计鲁棒性(R),来避免被模仿和“敲竹杠”的威胁,并降低组织成长过程中由自满而带来的风险,从而实现持续创收。在价值创造网络中,这种制度属性将对实现各方利益平衡产生积极影响,同时还可以降低博弈成本。 根据上面的理论回顾和文献整理,我们可以总结出交易属性与制度属性是影响公司战略绩效的两个关键点。但是,两者有何关系?在企业战略绩效的提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目前理论界还没有给出清晰的答案。为此,本文采用案例研究法,以伊利公司为研究对象,基于扎根理论,探讨交易属性和制度属性怎样对企业的战略绩效产生影响, 以及其中的作用机理。根据上述理论回顾,我们采用Amit息不确定且不对称时,会增加业务成本。因此,企业可以和Zot(t2012)归纳出的交易属性来进行构念分析,并具体通过多种措施来降低成本,例如提高交易速度、避免交易的复杂性、通过多渠道进行信息交换等。 细化为下列构念:新颖性、锁定性、互补性、效率性。同时, 根据新制度学派对制度属性的界定,本文选择鲁棒性与一致性为测度构念。本文选择平衡计分卡来分析企业在初创阶段、成长阶段和成熟阶段的战略绩效。因为平衡计分卡可以组合和平衡企业内部和外部指标、可量化和判断性的指标、财务和其他指标、过去的结果和未来的绩效指标这四个方面的指标,对公司战略绩效的评估更为科学有效, 突破了传统财务指标的局限,使研究结果更加可信。 (一)指标的选取 战略绩效影响因素的已有文献分别从交易属性与制度属性两个方面进行研究。我们认为,交易属性是企业内生成长因素,制度属性是企业外生成长因素,因此,本文将两个因素结合起来,探究交易属性和制度属性对企业战略绩效的影响以及具体的影响路径。 为了有效评价企业的战略绩效,采用平衡计分卡四个维度来确定具体的指标。平衡计分卡是将组织的战略从财务、内部流程、客户与市场、学习与成长四个维度进行衡量的一种绩效管理体系。本文选取的财务维度指标有 :销售收入、核心客户销售额、毛利润、营运资本额与产品成本。内部流程维度选用的指标有研发时间和产品退货率。客户与市场维度选用的指标有客户满意度和市场占有率。学习与成长维度选用的指标有平均培训时间、员工满意度、培训覆盖率和员工流动率。对这四个维度进行指标权重的分配分两步进行,首先是给这四个维度赋予权重,总和是100% ;其次根据四个维度总的权重再去细分各项指标的 权重。 由于篇幅受限,所以直接把计算出的权重列出,略去了计算过程。最终权重的分配是 :财务占比45.3%,内部流程是21.8%,客户与市场维度占比17%,学习与成长维度占比15.9%。 在平衡计分卡系统中,通常用每个维度的具体指标和差额比率进行全面评估。具体就是比较实际指标数据和目标数据值之间的差异,判断业务运营过程中是否存在问题。如果差距很大,管理人员应保持警惕。由于本文基于生命周期进行研究,所以按年更新数据。首先通过访谈得到三个时期的目标值,再通过财务数据和访谈数据整理得出三个时期的平均实际指标值,并对目标值和实际值进行对比分析。表1 列出了每个指标的目标值和指标所具有的属性。 在计算过程中,指标首先进行了无量纲化处理,然后计算单向指标得分,并将无量纲的值与相应的权重相乘, 得到指标的单项得分。 平衡计分卡中公式如下 : N=x/X×100 (1)其中,N 进行了无量纲化处理,x 为实际值,X 为目标值。指标偏差比率=(x-X)/X (2) 各维度总得分=Σ 指标单项得分=ΣN× 指标权重 (3) 各维度偏差比率= 指标权重× 指标偏差比率/ 该维度的二级指标个数 (4) (二)数据收集 表1 伊利公司平衡计分卡指标数据 维度 指标 单位 初创期目标值 成长期目标值 成熟期目标值 属性 财务维度 销售收入毛利润 核心客户销售额 营运资本额产品成本 亿元亿元亿元亿元 元/ 吨 35 260 600 正向指标正向指标正向指标逆向指标 正向指标 2.2 16.25 55 25 175 410 65 470 1 180 1 750 1 600 1 585 内部流程维度 研发时间 产品退货率 日 百分比 35 1.5 35 1.5 35 1.5 逆向指标 逆向指标 客户与市场维度 客户满意度 市场占有率 百分比 百分比 97 20 97 24 97 28 正向指标 正向指标 学习与成长维度 平均培训时间员工满意度培训覆盖率 员工流动率 小时/ 人百分比百分比 百分比 4.5 5.3 6.4 适度指标正向指标适度指标 适度指标 97 40.3 97 48.8 97 60.9 15 15 15 本文根据Miles 和Huberman(1994)提出的三角验证法来确保数据的有效性,以访谈和现场调查为主要数据收集方法,并以公开数据、可调阅文档和交互式验证作为补充。 1. 半结构化访谈 半结构化访谈的对象包括企业高管人员以及核心员工。在采访中,我们询问了企业的交易属性和制度属性的实现情况、与业务评估指标相关的一系列问题,以及公司生命周期前三个阶段的战略绩效。每次访谈进行2~3 小时, 访谈之后,根据研究问题对获得的信息进行分类。 2. 非正式访谈 我们通过与财务人员、技术人员进行面对面的访谈来补充与公司发展历史有关的资料,收集公司的发展历史信息。 3. 现场观察 团队成员前往伊利公司进行实地调查,参加日常会议, 记录并整理形成档案。与在内蒙古大学读EMBA 的伊利雇员进行交流,了解企业的发展历程与重要事件,获得重要的材料。 4. 公开资料的收集 通过公开信息获取以下内容 :通过官方网站查看伊利的基本情况和过往的发展,通过CNKI 查阅相关参考资料, 我们还从《中国食品安全》和《内蒙古日报》等新闻报道中收集、汇总有关公司事迹的信息。 5. 档案记录 通过查阅伊利的档案获取了会议报告和主题记录,了解伊利产品开发过程,公司管理情况相关内容。 资料来源和内容汇总在表2 中。 (三)数据分析 本文对伊利公司进行单案例研究,按照以下方式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编码和分类。首先,按照企业不同发展阶段实施具体的编码,将资料库中的310 个条目进行整理划分,用“a、b、c”分别代表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其次, 按关键构念编码。具体而言,通过筛选与“交易属性”“制度属性”特征相关的叙述,对比构念测度中阐述的特征, 得到表明公司实现战略绩效的不同特征的内容。以此为依据,从上述相应范畴中获取如下6 个二阶主题 :“新颖性”“锁定性”“互补性”“效率性”“一致性”以及“鲁棒性”。在此基础上,提炼出“交易属性”“制度属性”2 个三阶维度。最后是对属性辅助编码,我们组织两个小组整理和分析资料库中的所有数据和信息,并对同一项目使用两人交互形式单独编译和修复。如果获得的编码不一致,就进行群组研究,经反复商议,确立合理的编码。编码条目最终数量为267,编码的可靠性计算如下 :267 /310 ≈ 86%。特定的编码条目显示在表3 中。 在测量构念效度方面,我们采用三角验证的方法,将五个渠道收集的信息进行分析和总结,并对制度属性和交易属性的影响传递路径进行分类,确保案例研究有效性。在内部效度方面,本文详细分析伊利公司的发展阶段,并确定公司实现战略绩效的途径,严格判断现有数据是否能充分说明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注意研究推断的逻辑性和严谨性,从而提高内部效度。在外部效度方面,选择伊利集团具有典型性,该集团时间跨度大,企业不断调整其资源分配和发展方向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最终实现战略绩效之间的平衡,具有典型性。 (一)案例的选取与编码过程 本文选择伊利集团进行单案例研究,选取案例的标准如下 :(1)案例企业应与研究目标具有较高的匹配度,本文研究的是企业交易属性和制度属性对战略绩效的影响, 伊利具备通过交易属性和制度属性来整合企业内外部资源不对等问题的条件。(2)数据的长期性,所选案例应具备交 表2 资料来源和内容 类型 来源 内容 一手资料 伊利集团企业高管人员、核心员工半结构化访谈(平均6 小时/ 人、总计6 人次); 企业各个部门员工非正式访谈(总时长42 小时); 参加伊利的会议、参加EMBA 课程,并进行旁听,现场观察(总时长40 小时) 访谈录音文字稿(访谈对象为伊利集团企业高管人员、核心员工); 观察记录内部文档; 电话、短信及邮件内容 二手资料 通过伊利网站信息、相关文献资料、新闻报道等渠道搜集信息 ; 资料收集室的档案记录 书籍著作、期刊论文 ; 公司网站、媒体采访、新闻报道 易属性和制度属性动态演进过程,这一过程要求数据具备长期性。伊利自1993 年成立,二十多年的经营数据可以满足数据长期性的要求。(3)数据的可获得性,由于伊利是上市公司,公开披露的资料较为丰富,另外伊利的很多高管以及员工选择在笔者学校进行EMBA 教育,便于案例访谈、调研。同时,本文采用Dickinson(2001)提出的现金流量组合法来划分企业生命周期,具体来说,通过将融资活动指标、投资活动指标以及经营活动指标相结合的方式, 对企业的生命周期进行划分。由此将伊利集团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1993~2002 年为初创期,2003~2010 年为成长期, 2011~2018 年为成熟期。接下来,本文将按照这三个时期分别进行分析。 首先,对伊利初创期、成长期和成熟期的发展脉络进行梳理,重点关注交易属性和制度属性对战略绩效影响过程中的关键事件和行动。这一部分研究主要涉及伊利集团在不同阶段战略绩效的目标,以及为完成目标的行动过程和对整个集团发展的影响。 接下来,在初步资料整理的基础上进行构念归纳。一阶构念注重关键词的提炼,例如,从“股份制改组 ;推出新的发展模式 :公司管理和营销+ 牧场小区生产和检测+ 奶户供货源;推出不同种类的产品”这样的表述中提炼出“创意、创新、新兴、独特、开放、共享”的关键词。进一步地,将具备相同内涵的一阶构念进行理论聚合,形成二阶主题,例如,涉及“创意、创新、新兴、独特、开放、共享”的表述被概括为“新颖性”。开放式编码的部分概念如表3 所示。 (二)初创期交易属性对战略绩效的影响 伊利在初创期高度重视新颖性。1993 年,呼市回民奶食品加工厂改制,以定向募集方式设立伊利集团。自1993 年以来,伊利进入冷饮和液态奶市场,不断开发新产品,产品包括液态奶、奶粉和冷饮在内多个类别。2000 年,伊利采用了一种新发展模式 :“企业管理和营销+ 放牧社区的生产和测试+ 乳品供应来源”。伊利的营业收入从1993 年的 3.3 亿元人民币增加到2002 年的40.1 亿元人民币,增长达12 倍以上(新颖性20)。在锁定性方面,培养了一支高效的销售团队,利用电视等媒体进行宣传和营销,同时不放弃传统营销模式,比如通过开设专卖店迅速占领了武汉、沈阳、上海、福州等市场,完成了对客户的锁定(锁定性17)。在互补性方面,伊利已经建立了奶源供应—生产—销售完整的供应链,在生产上游,依次建立了金川生产基地、杜尔伯特奶粉工厂以及黑龙江奶粉业务部等一系列生产基地。同时,伊利与瑞典利乐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推出了灭菌牛奶,不仅方便饮用,也延长了产品的保质期。这些措施总体上优化了公司牛奶供应的基本资源,降低了生产成本, 增加了行业的进入门槛,并提高了竞争优势(互补性17)。在效率性方面,伊利设置冷饮、液态奶和奶粉三个专项事业部。截至2002 年,共引进了12 条国外先进生产线。业务管理和生产效率得到了显着改善,公司的交易风险有效降低。在此阶段,公司利润从2000 年的1.28 亿元人民币增加到2002 年的2.13 亿元人民币(效率性18)。 但是,此阶段相关的制度还不健全,初创期的伊利集团缺乏规范的管理。乳品质量标准不明确,国内乳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导致企业利润和市场份额下降(鲁棒性10); 表3 定性数据例证及编码过程示例 数据例证 关键词/ 一阶构念 二阶主题(条目数) 三阶维度 股份制改组a23 创意、创新、新兴、独特、开放、共享 新颖性(51) 交易属性 提供上门送奶服务,实现多种手段并举a30 诚信、媒介推广、服务、营销、保障、用户粘合度、满足需求 锁定性(45) 建立奶源供应—生产—销售完整供应链,稳固拓展重要合作伙伴a40 战略联盟、延伸、拓展、稳固、模仿度低、资源稀缺、很难替代 互补性(43) 引进国外先进的生产线a59 奶源基地建设、交易风险、引进生产线、交易可控度 效率性(50) 忽视人力资源a74,忽视企业文化a77,内部规章制度不成熟a81 提高知名度、道德准则、信仰与价值观、提高认可度 一致性(40) 制度属性 法律制度不健全,行业恶性竞争a89 政府管制、资信协会、专业团队、主导组织 鲁棒性(38) 表4 初创期构念测量的数据例证及编码条目 范畴 初创期 典型证据引用 编码结果 交易属性 新颖性 股份制改组a23 ;推出新的发展模式 :企业管理和营销+ 放牧社区的生产和检测+ 乳品供应来源a3 ;推出不同种类的产品a6 20 锁定性 扩大了电视和报纸上的推广a28 ;员工推广,提供上门送奶服务,实现多种手段并举a30 17 互补性 建立奶源供应—生产—销售完整的供应链,稳固并拓展了企业重要的合作伙伴a40 17 效率性 引进国外先进的生产线a59 18 制度属性 一致性 不重视人力资源a74 ;忽视企业文化a77 ;内部规章制度不成熟a81 11 鲁棒性 法律制度不健全,行业竞争加剧a89 10 表5 初创期战略绩效综合评价 维度 指标 权重 指标值 无量纲化 指标单项得分 偏差比率 财务维度 销售收入毛利润 核心客户销售额营运资本额 产品成本 6.9% 30 86 5.9 -14% 10.4% 2 91 9.5 -9% 17.4% 23 92 16.0 -8% 4.4% 66 102 4.5 2% 6.2% 1 720 101 6.3 1% 内部流程维度 研发时间 产品退货率 7.8% 14% 43 3 123 200 9.6 28.0 23% 100% 客户与市场维度 客户满意度 市场占有率 7.7% 9.3% 86 18 89 90 6.8 8.4 -11% -10% 学习与成长维度 平均培训时间员工满意度培训覆盖率 员工流动率 8.0% 3.5 78 6.2 -22% 2.6% 2.1% 76 22 78 55 2.0 1.1 -22% -45% 3.2% 10 67 2.1 -33% 过于注重市场扩张,关注当前的生存和发展,忽视企业文化的建设,造成内部管理制度不成熟和人才流失(一致性11)。相关构念的编码如表4 所示。 表5 中,使用平衡计分卡进行评估分析,伊利初创期各项指标的总得分为106.4 分。公司的财务维度指标和客户与市场维度指标的偏差率在20%之内,属于合理范围。但内部流程维度和学习与成长维度的指标偏差率超过20%。该公司在此期间未取得平衡的战略绩效。 经过以上分析,可知交易属性对该阶段公司的战略绩效具有重大影响。公司不断创新,特别是在产品创新方面, 推出新产品以增加公司的销售份额并提高公司的利润,体现新颖性;公司通过多种营销方式吸引客户对产品的关注, 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来提高客户满意度,拓展并收获稳定的客户群,锁定性发挥作用 ;公司通过建立一系列牛奶生产基地来增强和优化核心资源,稳定拓展供应商、分销商和零售商的数量,实现上、中、下游的战略联盟,增加自身议价能力,形成行业竞争优势,形成互补性 ;公司在多方面发展的同时实现收入增加、成本降低的双重目标,效率性得以体现。在制度属性方面,健康的行业发展环境尚未形成,竞争激烈,甚至存在恶性竞争,加之公司内部人力资源和企业文化建设缺失,一致性和鲁棒性没有体现,且交易属性只是实现了财务维度和客户与市场维度,没有实现公司所有的战略目标。结合表4 和表5 可知,初创期伊利公司实现了交易属性,而没有实现制度属性。图1 是公司交易属性对战略绩效的影响路径。 (三)成长期制度属性对战略绩效的影响 在成长期,伊利经历了独立董事风波和三聚氰胺事件, 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公司管理上的缺陷引发了2004 年的独立董事风波,公司无暇考虑产品创新,新产品开发受到阻碍,此阶段技术创新能力相对较弱,购买率降低,使得 图1 交易属性影响战略绩效的路径 表6 成长期构念测量的数据例证及编码条目 范畴 成长期 典型证据引用 编码结果 交易属性 新颖性 三聚氰胺事件和独立董事风波,企业无暇顾及创新b3 6 锁定性 客户对产品的信赖程度大大降低,对产品质量存在疑虑,客户满意度降低,市场份额下降b9 5 互补性 供应商、销售机构以及经销处大幅度缩减b13 5 效率性 三聚氰胺事件使得成品大量被销毁,同时收购原奶成本面临压力,饲料价格提高b19 4 制度属性 一致性 获得中国食品工业协会颁发的2007-2008 年度科学技术奖 ;员工激励b23 :2 000 张奥运会门票作为员工奖励b31 ;员工人数多达10 万多个b33 ;员工的福利多元化b40 :将福利项目拓展到40 项,将员工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涵盖在内b43 23 鲁棒性 关于乳品质量的发布b49 ;专利保护制度的完善b67 27 公司的销售收入下滑(新颖性6)。除了内部危机,公司还必须应对三聚氰胺事件,不然会导致信任度和客户满意度下降。公司重点发展营销方面,虽然在2008 年赞助了奥运会,但市场反应缓慢,锁定性并未得到改善(锁定性5)。同时,公司与供应商和零售商之间的战略联盟也受到负面影响,削弱了企业的互补优势(互补性5)。当时,饲料价格上涨了50%以上,而且三聚氰胺事件使得乳制品下架销毁, 此外伊利的管理水平还不完善,运营效率低下,这导致成本明显增加、利润下降(效率性4)。在2007 年和2008 年的两年中,伊利遭受了沉重的损失。以上事实表明,在此期间,伊利无法实现公司的交易属性,交易属性对公司的战略绩效提升几乎没有贡献。 制度属性方面,国务院于2008 年通过了《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伊利积极响应,严格控制产品质量,实现商业运作的标准化。同时,企业重视专利保护,其成长配方采用“三重保护”,并获得了2008 年科学技术奖(鲁棒性27)。伊利也很重视社会价值,坚持在慈善事业中贡献力量。在2008 年,为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提供支持。同年, 还帮助成千上万在汶川地震中遭受损失的人。这些举动获得了消费者的信任。此外,伊利积极响应国家环境保护政策,着手将绿色管理纳入自己的职责范围,比如利用沼气发电带来收益。这一系列行动反映了与社会和国家发展的一致性,与公众认可的一致性(一致性23)。这个阶段的制度属性已基本实现。相关构念的编码如表6 所示。 表7 中各项指标的总得分是83.1 分,相较其他时期, 总体得分出现较大滑坡,此阶段内部流程维度和学习成长 表7 成长期战略绩效综合评价 维度 指标 权重 指标值 无量纲化 指标单项得分 偏差比率 财务维度 销售收入毛利润 核心客户销售额 营运资本额产品成本 6.9% 120 46 3.2 -54% 10.4% 10 62 6.4 -38% 17.4% 120 69 11.9 -31% 4.4% 350 74 3.3 -26% 6.2% 2 000 125 7.8 25% 内部流程维度 研发时间 产品退货率 7.8% 14% 33 1.6 94 107 7.4 14.9 6% 7% 客户与市场维度 客户满意度 市场占有率 7.7% 9.3% 57 18 59 75 4.5 7.0 -41% -25% 学习与成长维度 平均培训时间员工满意度培训覆盖率 员工流动率 8.0% 6 113 9.1 13% 2.6% 2.1% 93 54 96 111 2.5 2.3 -4% 11% 3.2% 13 87 2.8 -13% 图2 制度属性影响企业战略绩效的路径 维度的偏差比率是较为合理的,而财务维度和客户维度出现了较大的偏差比率。 经过以上分析,在伊利成长期,独立董事风波和三聚氰胺事件让公司发展陷入困境,阻碍了新颖性的发展 ;由此,企业还面临着信誉危机,客户满意度下降,锁定性受到影响 ;企业的信誉危机还影响其与合作方的联盟和继续合作意愿,削弱了互补优势,互补性受到不良影响 ;同时, 产品下架等一系列危机处理考验了企业的内部管理水平, 由于管理还不成熟,导致生产效率低下,成本增加,利润下降,效率性无法体现。总体而言,公司的交易属性实现得不理想,对公司战略绩效的贡献也较低。但是,就制度属性而言,公司保持内部与外部制度的一致性,即对外部制度规则的遵守,保证了公司的稳定运营,促进了公司短期和长期目标一致性的实现,改善企业文化的同时履行了社会责任,提高了公众的认可度,而且,完善公司的管理制度,提升员工的福利和文化水平、提高员工的满意度,为公司的 表8 成熟期构念测量的数据例证及编码条目 范畴 成熟期 典型证据引用 编码结果 交易属性 新颖性 乳业技术研究院的建立,畅轻、金领冠等新产品上市c17 ;建立欧洲研发中心c19 21 锁定性 成为上海世博会的乳品提供方c21 ;携手2022 年冬奥会c26 ;“线下+VR+ 人工智能”的品质营销新模式c31 ;赞助大型综艺c35 18 互补性 供应商发展学院c40 ;线上营销c43 ;英国劳氏质量认证体系c49 ;全球奶源基地c51 19 效率性 采用“牛奶制冷及余热回收系统”c59 ;借鉴DFA 的合作奶源管理经验,引进先进技术c76 22 制度属性 一致性 严格质量三线标准c82 ;承担社会责任c87 ;建立绿色和创新的发展理念c90 ;注重人才培养,企业文化建设c95 39 鲁棒性 国家政策规章的完善c121 ;专利保护力度加大c130 38 表9 成熟期战略绩效综合评价 维度 指标 权重 指标值 无量纲化 指标单项得分 偏差比率 财务维度 销售收入毛利润 核心客户销售额 营运资本额产品成本 6.9% 625 104 7.2 4% 10.4% 56 102 10.6 2% 17.4% 418 102 17.8 2% 4.4% 1 200 102 4.5 2% 6.2% 1 680 106 6.6 6% 内部流程维度 研发时间 产品退货率 7.8% 14% 37 1.5 106 100 8.2 14.0 6% 0% 客户与市场维度 客户满意度 市场占有率 7.7% 9.3% 96 33 99 118 7.6 11.0 -1% 18% 学习与成长维度 平均培训时间员工满意度培训覆盖率 员工流动率 8.0% 6.6 103 8.3 3% 2.6% 2.1% 98 54 101 89 2.6 1.9 1% -11% 3.2% 16 107 3.4 7% 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鲁棒性方面,外部制度的改进为公司创造了稳定的商业环境,遏制不良竞争,保护商业专利,提高研究和开发的热情。综上所述,企业已实现制度属性,但未能实现战略绩效之间的平衡。战略绩效中, 仅仅实现了内部流程和学习成长维度,并没有实现公司的所有战略目标。结合表6 和表7 可知,成长期伊利公司没有实现交易属性,交易属性对公司的战略绩效提升几乎没有贡献,而制度属性已基本实现。图2 显示了制度属性对战略绩效的影响路径。 (四)成熟期交易属性和制度属性对战略绩效的影响 2011 年后,伊利进入成熟期。2013 年,伊利成立了内蒙古乳业技术研究院。同年,金典有机奶全程可追溯系统正式启动。2014 年,伊利在荷兰成立欧洲研发中心,使伊利的研发水平得到了提升。同年,伊利与奶农、供应商和 分销商共同启动了一种新型的产业链金融模式,有效解决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伙伴的融资问题(新颖性21)。在产品推广方面,伊利于2012 年成为伦敦奥运会中国代表团的乳制品供应商。此外,伊利还赞助了“奔跑吧兄弟”等大型综艺节目,提高了品牌知名度和市场份额。在2016 年借助“互联网+”的帮助,将“线下+ 人工智能+ VR”作为新的营销模式,将线上线下营销策略进行深度融合。2018 年,有32 家公司与伊利在进博会上达成了合作(锁定性18)。在供应商方面,伊利先后建立了供应商发展学院等三大发展学院作为学习平台,不仅解决了融资问题,同时也降低了贸易伙伴的经营风险。在产品销售方面,伊利一直与阿里巴巴、京东和苏宁等电子商务公司合作,探索新的在线营销模式, 并积极努力打造自己的互联网生态圈。在奶源管理方面, 为了加强对产品质量的监督,伊利引入了劳氏质量认证体 图3 交易属性和制度属性对战略绩效的影响路径 系,并与他们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伊利还达成了与美国牛奶公司DFA 的合作,并在新西兰、意大利和瑞典建立了全球奶源基地。这一系列行动使得公司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互补性19)。伊利采用“牛奶制冷和余热回收系统”来节省能源和降低成本,同时开展了节约能源和减少碳排放的活动。2018 年,伊利与意大利乳品生产商斯嘉达达成战略合作,引进了先进生产技术,降低了劳动力成本,从而使伊利进入了高产量生产阶段(效率性22)。由此可见,交易属性得以有效实现。 在制度属性上,国家发布了《食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和其他政策法规,为乳制品行业提供了政策支持。同时,伊利公司根据现行法律法规,完善了专利保护制度(鲁棒性38)。伊利还制定了严格的三线质量管控(国家标准线、企高线、内控线),将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率降低至零。此外,企业也更加重视对社会责任的承担,比如,伊利提出并实施了具体的精准扶贫项目 ;伊利在全产业链中贯彻绿色发展理念。2016 年,在绿色生产领域的投资总金额达到约1.5 亿元,先后实施103 项节能减排项目,完善绿色生产线。同时,重视人才培养和企业文化建设,与康奈尔大学等许多国外顶尖大学合作,培养储备高端人才资源(一致性39)。这样,制度属性得以有效实现。相关构念的编码如表8 所示。 通过表9 平衡计分卡进行战略绩效评估,各项指标的 总得分为103.7。四个维度之间的总体偏差率非常小,表明该公司已实现战略绩效的均衡。从表8 和表9 可以看出,伊利进入成熟期后,各个方面的贡献都比较均衡,当同时实现交易属性和制度属性时,企业战略绩效中的四个维度都达到平衡并实现了可持续发展。结合表8、表9 可知,成熟期公司交易属性和制度属性均得以有效实现。图3 是交易属性和制度属性对战略绩效的影响路径。 经过以上分析,在伊利成熟期,交易属性方面,不仅重视合作伙伴的多样化,还在创新活动中为品牌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新颖性高度体现 ;同时,伊利通过赞助伦敦奥运会、大型综艺等多种营销模式提升了品牌知名度,提升了市场份额,锁定性提升 ;公司通过建立供应商平台、探索新的销售模式,在行业内打造属于自己的生态圈,提升了合作伙伴的数量和质量,达成了互补性 ;高科技的开发与使用,让伊利产品质量成为优势的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利润的大幅提升更体现了效率性。在制度属性方面, 法律法规的完善为专利提供了保护,企业在良好的行业发展环境内得以凸显优势,鲁棒性发挥作用 ;企业内部制定严格质量标准、重视人才和企业文化建设,也更加重视对社会责任的承担,体现了一致性。 本文分析了案例公司在不同阶段是否实现了交易属性和制度属性,同时利用平衡计分卡来确定公司是否达到了战略绩效的均衡。研究表明 :(1)在初创期,企业将追求利润作为主要目标,仅实现了交易属性而没有实现制度属性。此时,财务维度和客户维度之间的偏差率在合理范围内波动,企业战略绩效主要受到财务维度和客户维度的影响,并未达到平衡。(2)进入成长期,企业开始完善相关制度,逐步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并重视人员培训。这一时期的综合评分显示,内部流程和学习成长两个维度起到了重要作用, 因此制度属性主要通过企业的内部流程和学习成长来影响企业的战略绩效,尚未达到战略绩效的均衡。(3)进入成熟期,公司进一步增强创新能力,扩大客户基础,形成战略联盟,提高经营效率。企业同时实现了交易属性和制度属性, 根据平衡计分卡的分析,企业不同维度与目标值之间的偏差达到最小,实现了战略绩效平衡。本文的研究厘清了交易属性和制度属性对公司战略绩效的影响路径,构建了交易属性和制度属性对战略绩效的影响理论框架,对企业应用交易属性和制度属性提升战略绩效具有借鉴意义。 根据本文的结论,可以得到以下启示 :第一,交易属性和制度属性对企业战略绩效的影响是不同的。一方面, 企业可以开发新的产品以稳定和扩大客户,建立战略联盟、引入先进技术进而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以实现交易属性。这不仅能使客户满意度有效提高,也会对公司的财务规模产生积极影响,降低产品成本并提高销售收入。另一方面, 企业还可以通过改善学习和成长能力,优化内部流程,建立良好的人力资源政策、提高产品质量,最终实现制度属性。企业应明确交易属性和制度属性对公司战略绩效的影响路径,采取恰当的措施来提高战略绩效。第二,在发展过程中,还需要强调交易属性和制度属性之间的平衡。公司必须始终维持短期和长期目标的一致性,不能盲目寻求利润,忽略企业制度属性的改善,要有紧迫感,激励企业多个方向的战略绩效改善,并提升整体业务能力。同时关注业务的交易属性和制度属性,并取得战略绩效平衡。 主要参考文献 : [1] 胡保亮.商业模式、创新双元性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 [J].科研管理,2015,36(11):29-36. [2] 江积海,李琴.平台型商业模式创新中连接属性影响价值共创的内在机理——Airbnb 的案例研究[J].管理评论,2016,28(7):252-260. [3] 江积海,张烁亮.平台型商业模式创新中价值创造的属 性动因及其作用机理[J].中国科技论坛,2015,(7):154- 160. [4] 李东,王翔,张晓玲,周晨.基于规则的商业模式研究——功能、结构与构建方法[J].中国工业经济,2010, (9):101-111. [5] 刘刚,王丹,李佳.高管团队异质性、商业模式创新与企业绩效[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7,38(4):105-114. [6] 刘俊勇,祝钧萍.平衡计分卡非财务绩效影响财务绩效的机理研究——基于ZZ 药业的案例[J].财务研究, 2015,(2):36-47. [7] 刘运国,吴丽薇,郑明晖.人力资本的价值分配与企业创新[J].财务研究,2020,(2):25-38. [8] 罗兴武,项国鹏,宁鹏,程聪.商业模式创新如何影响新创企业绩效?——合法性及政策导向的作用[J].科学研究,2017,35(7):1073-1084. [9] 吴晓波,赵子溢.商业模式创新的前因问题: 研究综述与展望[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7,39 :114-127. [10] 颉茂华,朝格吉乐图,焦守滨.管理转型中企业财务人员素质能力的提升路径——基于开盛生物公司的案例分析[J].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2016,9(1):65-81. [11] 阎婧,刘志迎,郑晓峰.环境动态性调节作用下的变革型领导、商业模式创新与企业绩效[J].管理学报,2016, 13(8):1208-1214. [12] 张新香.商业模式创新驱动技术创新的实现机理研究——基于软件业的多案例扎根分析[J].科学学研究, 2015,33(4):616-626. [13] Amit, R., Zott, C. Creating value through 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J]. MIT Sloan Management Review, 2012, 53 (3): 41-49. [14] Bamey, J. Firms resources and sustained competitive advantage[J]. Journal of Management, 1991,(17): 99- 120. [15] Casadesus-Masanell, R., Ricart, J. E. How to design a winning business model[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2011, 89(1-2): 101-107. [16] Demil, B., Lecocq, X. Business model evolution: In search of dynamic consistency[J]. Long Range Planning,2010,43 (2-3): 227-246. [17] Dickinson, V. Cash flow patterns as a proxy for firm life cycle[J]. Accounting Review, 2011, 86(6): 1969-1994. [18] Hamel, G. Leading the revolution[M]. Boston: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2000. [19] Miles, M. B., Huberman, M. A. Qualitative data analysis: An expanded sourcebook[M].Thousand Oaks: Sage Publication, 1994. [20] Parsons, T. Structure and process in modern societies[M]. Glencoe, IL: Free Press, 1960. [21] Patton, M. Q. How to use qualitative methods in evaluation[M]. Thousand Oaks: Sage Publication, 1987. [22] Schumpeter, J. A. The 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 inquiry into profits, capital, credit, interest, and the business cycle[M].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34. [23] Scott, W. R. Institutions and organizations[M]. Thousand Oaks: Sage, 1995. [24] Teece, D. J. Business models, business strategy and innovation[J].Long Range Planning, 2010, 43(2-3): 172- 194. [25] Wei, Z. L., Yang, D., Sun, B., Gu, M. The fit betwee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business model design for firm growth: Evidence from China[J]. R&D Management, 2014, 44(8): 288-305. [26] Williamson, O. E. Strategy research: Governance and competence perspectives[J].Strategy Management Journal, 1999, 20(12): 87-108. [27] Yin, R. K. Case study research: Design and methods[M]. Fourth Edition, California: SAGE Publications, 2009. [28] Zimmerman, M. A., Zeitz, G.J. Beyond survival: Achieving new venture growth by building legitimacy[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002, 27(3): 414-431. The Influence Mechanism Research of Transaction Attributes and Institutional Attributes on Corporate Strategic Performance XIE Mao-hua,WANG Yu-tong,HAO Ri-wa,WANG Li-li Key words: transaction attributes; institutional attributes; balanced scorecard (责任编辑 杨亚彬)二、文献回顾与评价
三、研究方法
四、案例研究
五、研究结论与启示
——Case-Based Reasoning Analysis
Abstract: This paper uses case study method, based on grounded theory, discusses how transaction attributes and institutional attributes affect the strategic performance of enterprises, and analyzes the mechanism. It is found that the strategic performance can reach equilibrium only when the transaction attribute and institutional attribute are realized at the same time. Transaction attributes can enhanc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enterprises, obtain transaction advantages, and promote the improvement of enterprise strategic performance. Institutional attributes can make the enterprise obtain legitimacy, so as to ensure the sustainability of the transaction, and then promote the improvement of enterprise strategic performance. Finally, this paper sorts out the mechanism of transaction attributes and institutional attributes on corporate strategic performance, and establishes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the path of transaction attributes and institutional attributes on corporate strategic performance. The conclusions of this paper can be used for reference for enterprises to improve strategic performance by applying transaction attributes and institutional attributes.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