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在新年的曙光朝霞里,我们告别了极不平凡的2020年,迎来了昂扬奋进的2021年。
2020年,我们抗疫情临危不惧。新冠肺炎病毒突袭人间,肆虐全球。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准确研判,精心部署,果断行动,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付出艰苦努力,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交出了一份人民满意、世界瞩目、可以载入史册的答卷。在此过程中,我们的企业既肩负生产自救的责任,也勇担稳就业、保健康的社会使命,作出巨大贡献。
2020年,我们保经济迎难而上。疫情对世界各国经济社会造成了严重冲击,保护主义、单边主义的抬头,也对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带来了重大挑战。面对严峻复杂的形势,我们保持战略定力,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政府出台各种有效的经济政策扭转颓势,企业采取各种降本增效的手段力克难关,上下协同,合力攻坚,使我国成为了全球唯一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在此过程中,我们财务理论和实务工作者探索了各种困难自救和危机重生的理论和方法,助力企业走出困境。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中国共产党诞辰100周年,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开局之年。党中...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在新年的曙光朝霞里,我们告别了极不平凡的2020年,迎来了昂扬奋进的2021年。
2020年,我们抗疫情临危不惧。新冠肺炎病毒突袭人间,肆虐全球。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准确研判,精心部署,果断行动,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付出艰苦努力,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交出了一份人民满意、世界瞩目、可以载入史册的答卷。在此过程中,我们的企业既肩负生产自救的责任,也勇担稳就业、保健康的社会使命,作出巨大贡献。
2020年,我们保经济迎难而上。疫情对世界各国经济社会造成了严重冲击,保护主义、单边主义的抬头,也对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带来了重大挑战。面对严峻复杂的形势,我们保持战略定力,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政府出台各种有效的经济政策扭转颓势,企业采取各种降本增效的手段力克难关,上下协同,合力攻坚,使我国成为了全球唯一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在此过程中,我们财务理论和实务工作者探索了各种困难自救和危机重生的理论和方法,助力企业走出困境。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中国共产党诞辰100周年,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开局之年。党中央指出,我国已进入新发展阶段,必须要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财务管理因应时代呼唤,必将一路变革、一路前行。
新发展阶段要求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在新冠肺炎疫情、逆全球化、贸易保护主义等因素的影响下,世界经济环境充满了不确定性。统筹发展和安全对企业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应急管理、危机处理、不确定性规避将成为管理的重要内容,企业的财务战略也必将由过去的快速扩张型向稳健发展型甚至防御收缩型转变,财务管理理论和方法更要直面风险管控。风险规避、风险转移、风险消除的各种理论和方法,必将成为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重点和焦点。一方面,做好风险管控,要更加注重轻资产运营模式。轻资产运营强调发挥企业的软实力及某一特定的核心竞争力,强调协同、强调供应链、强调存量资本的重组,强调企业瘦身,通过外包、租赁等方式,用最少的投入实现最大的产出。这显然与传统的财务管理并不相同,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另一方面,做好风险防控,要有全球视野。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要以世界的眼光谋划未来发展,在全球范围内进行风险和收益的平衡。企业的投融资行为和日常的营运资金管理都要以世界市场为舞台,不能拘泥于“一城一池”。这种全球思维必然有助于深化财务管理的理论、丰富财务管理的方法。
新发展理念要求在发展中求平衡,于发展中提质量。新发展理念的核心是高质量发展,在宏观上,国家高质量发展要坚持并一体推进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和共享发展;在微观上,企业高质量发展要进入产业高地和供应链中高端,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发展、高效率和高效益的发展、企业与社会和谐的发展、价值共生和价值共享的发展。这些发展理念的变化,必然会引起财务管理目标、管理模式、管理理论、管理方法的变化。财务管理需要探索通过投融资和资本经营使企业进入产业高地和供应链高端的路径;财务管理需要围绕企业新环境下创新发展和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提出新的理论模型和实施方法;财务管理需要在“三去一降一补”的基础上,为如何持续实现企业高效率和高效益的发展探索新的实现途径;财务管理需要进行集权向分权、分散向集中的模式转变,实现集中而不集权、分权而不分散;财务管理需要探索有利于促进企业发展与社会责任有机统一的评价考核体系,实现供应链上各关联方和企业内部各要素提供者的价值共享。
新发展格局要求以扩内需为战略基点,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扩内需,要找到新的需求;扩内需,要提升需求层次。需求导向下,企业的一切生产经营活动以满足市场需求为目标,在为顾客创造价值的同时实现自身的价值。财务管理的关注重点也将从企业本身拓展至为顾客创造价值上来。从供给导向到需求导向的转变,要求财务管理进行理论和方法的创新,引导企业通过业财融合,发现和满足顾客新的需求,提升顾客已有需求的层次或质量,为顾客创造更多的价值。企业在实现需求导向的管理中,也必须对供给侧进行实质性的变革,以更好地参与价值链协同为目标进行企业的供给侧重构。财务管理必须要研究供应链上企业的价值链连接关系和关键价值点,最终实现价值共创。企业在着力扩大内需的基础上,还需要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双循环既在宏观层面实现,更需要通过微观企业的行为才能达成。双循环要求企业通过财务活动一方面融入到全球资本市场、参与世界范围内的投融资和资产配置,另一方面不断地进入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的中高端与枢纽环节,使全球与自身相关联的企业融入到“以我为主”的产业链和供应链体系中。如何做到这一点,也必然需要财务理论和方法的新突破。
在新发展阶段,以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过程中,我们还面临一系列新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在参与国际规则制定的同时,必须更强调理论与实践的自主创新。资金会流入很多新产业、新业态、新领域,很多以前想象不到的事情正在发生,很多以前没有预计到的业态正在形成,很多传统财务理论中甚少涉及的领域,今后都将成为我们必须解决的课题。企业财务管理的对象,将逐步从传统资产扩展到数字资产;企业的价值评估,将逐步从利润、市场份额,扩展到“赛道”、核心能力、社会责任;美丽中国、健康中国、平安中国等建设将使得环保、养老、现代农业等行业企业呈现出与传统产业尤其是制造业完全不同的特征。更进一步地,由于新技术的发展,在很多领域,公司制在被打破、内部职能在外部化,新的组织形式、新的产业生态系统,也将不断形成。这些都对我们提出了新的课题。我们在深化传统财务领域研究的同时,也应有所创新和拓展。
新时代催生新的理论,新实践呼唤新的理论。对中国财务学人而言,可谓号角已经吹响,曙光就在眼前。面对新的发展格局,财务学术期刊,也应该由财务理论研究的见证者和传播者,向产学研沟通桥梁拓展。新的一年,《财务研究》将与大家一道,锚定“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风雨无阻的精神状态,书写财务理论研究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