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21 作者:陈嘉滢 李增福
[大]
[中]
[小]
摘要:
社保基金持股与审计收费
陈嘉滢 李增福
收稿日期:2024-01-19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9BGL057)
作者简介:陈嘉滢,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李增福,通讯作者,广州理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
摘要:本文基于中国A股上市公司2012~2022年的数据,研究社保基金持股对上市公司审计收费的影响。研究发现,社保基金持股能够显著降低企业审计收费。进一步研究发现,社保基金持股相较于其他机构投资者更大程度上降低了审计收费。上述结论因地区和企业特征的不同而存在差异,在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高新技术行业企业及国有企业中更显著。机制检验表明,社保基金持股可以通过提高内部控制质量、增加跟踪的证券分析师数量与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数量降低审计收费。本文丰富了机构投资者持股经济后果以及审计收费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
关键词:社保基金持股;审计收费;外部治理;内部控制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8838(2024)04-0093-12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以下简称社保基金)肩负党中央赋予的“为民理财”...
社保基金持股与审计收费
陈嘉滢 李增福
收稿日期:2024-01-19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9BGL057)
作者简介:陈嘉滢,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李增福,通讯作者,广州理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
摘要:本文基于中国A股上市公司2012~2022年的数据,研究社保基金持股对上市公司审计收费的影响。研究发现,社保基金持股能够显著降低企业审计收费。进一步研究发现,社保基金持股相较于其他机构投资者更大程度上降低了审计收费。上述结论因地区和企业特征的不同而存在差异,在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高新技术行业企业及国有企业中更显著。机制检验表明,社保基金持股可以通过提高内部控制质量、增加跟踪的证券分析师数量与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数量降低审计收费。本文丰富了机构投资者持股经济后果以及审计收费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
关键词:社保基金持股;审计收费;外部治理;内部控制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8838(2024)04-0093-12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以下简称社保基金)肩负党中央赋予的“为民理财”重大社会责任,着眼发挥负责任机构投资者积极作用,在实现基金安全和保值增值的同时,积极关注环境、社会、治理等多重责任。社保基金入市的治理作用已成为现实热点,近年来学术界也逐渐重视社保基金入市影响上市公司的研究(李春涛等,2018;孙文晶等,2022)。从理论上看,社保基金持股可能会影响审计收费。其主要原因在于,潜在公司治理风险和盈余操纵风险会对审计收费产生重大影响(Bedard和Johnstone,2004;倪小雅等,2017),而社保基金这一类独立的长期机构投资者能够发挥监督治理作用(Chen等,2007;Harford等,2018),降低这种风险。那么,社保基金持股对审计收费是否确实会产生影响,以及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其影响是否优于其他机构投资者?这种影响的内在机制是什么?关于上述问题的经验证据还尚有欠缺。
本文基于我国的制度背景和市场环境来探究社保基金持股对审计收费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社保基金持股显著降低了公司审计收费,并通过了一系列稳健性测试。第二,社保基金持股对审计收费的降低作用显著优于其他机构投资者。第三,社保基金对公司审计收费的降低效应因地区与企业特征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第四,社保基金持股通过提高内部控制质量、增加跟踪的证券分析师数量与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数量加强外部治理,进而降低审计收费。
本文可能的贡献在于:第一,已有文献主要聚焦于机构投资者对审计收费的影响(Cassell等,2018;夏宁和杨硕,2018;Li和Wang,2024),本文检验了社保基金持股与其他机构投资者对审计收费影响的差异,凸显了社保基金异于其他投资者的经济后果,丰富了机构投资者持股经济后果的相关理论。第二,目前审计收费的文献多集中于对法律环境和媒体监督等外部环境(李增福和朱进,2017;刘笑霞等,2017)以及企业规模、业务复杂程度等企业层面特征(Simunic,1980;O’Keefe等,1994;伍利娜,2003;李百兴等,2019),本文研究了社保基金持股对审计收费的影响,从社保基金持股的角度增进了对公司审计收费影响因素的研究。
本文其余内容的安排如下:第二部分为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第三部分为研究设计,包含样本和数据选取原则、模型设定与变量定义,第四部分为实证结果分析,报告了描述性统计结果、基准回归结果及稳健性检验,第五部分为进一步研究,第六部分为结论与启示。
(一)社保基金持股的经济后果
已有关于社保基金持股的文献主要聚焦于公司治理视角。公司内部治理方面,社保基金作为长期机构投资者和独立机构投资者,能对上市公司起到监督和管理作用(Chen等,2007;Harford等,2018)。靳庆鲁等(2016)发现社保基金持股促进了企业分红。李春涛等(2018)研究发现,与其他机构投资者相比,社保基金在缓解企业盈余管理和改善盈余质量方面具有更强的治理能力。
社保基金持股也会对资本市场产生影响。为了实现基金资产保值增值与稳定资本市场,社保基金往往通过长期投资实现长期收益(李春涛等,2018)。因此,多数研究认为,相较于其他机构投资者,社保基金持股对于资本市场利益相关者的投资决策具有引导作用,能显著降低资本市场的波动性,促进金融市场稳定发展(Xue等,2021)。但也有研究认为,社保基金持股也可能导致投资者羊群行为,进而加剧股价崩盘风险(孙文晶等,2022)。
(二)审计收费的影响因素
审计投入成本和风险溢价是决定公司审计收费的重要因素(Simunic,1980)。O’Keefe等(1994)研究发现,公司规模的扩大和业务复杂程度正向影响了审计的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使得审计投入成本提高。审计工作的直接目标是确保财务报告如实反映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这客观上属于为公司信息披露真实性背书的行为。因此,除了投入成本,审计师同样需要考虑面临的风险水平以做出应对行为,例如通过提高审计费用补偿所承担的高风险。审计师面临的风险可进一步划分为业务风险和审计风险。业务风险是公司业绩不佳或持续经营存在较大不确定性时,审计师因与公司存在审计业务联系而面临损失的风险,与是否存在审计失败无关(Lyon和Maher,2005)。审计风险则是由于审计师失误或舞弊,导致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或漏报,审计人员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风险。刘启亮等(2014)、刘笑霞等(2017)发现,负面的媒体报道会加剧审计师所需承担的风险,此时审计师倾向通过增加审计收费来弥补风险。Simunic(1980)、Francis(1984)发现,企业资产规模大、业务复杂,审计师投入资源以及承担风险相应增加,审计收费提升。也有研究发现,企业固有风险越低、治理水平与内部控制质量越高、盈余质量越高,则被审计单位的潜在风险越低,审计师要求获得的审计收费也越低(O’Keefe等,1994;伍利娜,2003;Hogan和Wilkins,2008;李百兴等,2019)。
(三)研究假设
与其他机构投资者相比,社保基金的治理作用可能更为显著。首先,社保基金注重长期收益,更加关注企业的实际价值。其次,基于资产规模的视角,社保基金管理的资产范围较大,随着持股规模的稳步增长,其治理力度持续提升。再次,在管理的专业性方面,社保基金庞大而广泛的股权持有量和投资团队的专业性,可以通过更好的监管能力和更低的监管成本提高治理效率。最后,社保基金与其他机构投资者相比更为独立,可以更好地发挥监督作用与治理效应。
审计收费的构成可分为三个部分,即事务所正常利润、审计产品成本和预期损失费用(伍利娜,2003)。审计师工作量和审计风险是审计产品成本和预期损失费的决定性因素(王雄元等,2014)。审计师及其事务所的声誉受审计风险的影响较大,审计师为补偿其承担的潜在风险会在审计收费中包含相应的预期损失费用。企业的内部治理状况好,财务重述少,盈余质量高,审计师审计风险与业务风险低,审计收费会相应降低(Bedard和Johnstone,2004)。
本文认为,社保基金持股能够通过改善上市公司的内外部治理机制,影响审计师面临的风险和投入成本,由此影响上市公司的审计费用。
在公司内部治理方面,社保基金通过提升公司内部控制水平,确保单位业务活动的效率和效果,加强业务信息和财务报告的可靠性(董望等,2017),从降低审计师审计面临风险和审计投入成本两个方面降低审计收费。一方面,当公司业绩不佳或持续经营存在较大不确定性时,被利益相关者提起诉讼的风险增加,可能会导致审计师声誉受损并失去部分执业机会(Palmrose,1991)。而社保基金作为政府领导的机构投资者,其地位相对独立(梁上坤,2018)。社保基金投资分为直接投资和委托投资两种方式,不管是直接投资还是委托投资,都有动力和能力去关注所投资企业的治理情况,对管理层形成约束(王春燕等,2020),同时,其长期持股的策略使社保基金能够更好地发挥监督作用,提高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质量,提高公司经营绩效,降低审计师要求的风险溢价补偿,促使审计收费显著下降。另一方面,当公司规模越大、业务复杂程度越高时,会计师事务所需要付出更多的人力成本、调配更专业的审计师、耗费更多的审计时间(O’Keefe等,1994),从而使得审计投入成本提高。如果公司的内部控制质量较高,审计师认定公司的内部控制是可靠的,那么就会削减实质性程序,因此减少审计师实施审计工作的投入,降低审计成本(Hogan和Wilkins,2008;李越冬等,2014),最终降低审计收费。
在公司外部治理方面,社保基金能够通过吸引分析师跟踪和促进实地调研,增强信息透明度,降低企业的审计收费。首先,由于证券分析师扮演着外部监督的角色,能有效约束企业的违规行为(Bradley等,2017),因此证券分析师跟踪人数越多,分析师关注度越高,企业外部监督力度更强。社保基金具有信号传递作用,其持股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公司声誉,增加证券分析师等利益相关者的关注,减少管理层机会主义行为和激进性的财务行为,从而使公司经营状况更佳、盈余管理程度更低,审计师审计时面临的业务风险与审计风险更小,审计收费也就更低。其次,委托投资方式下的投资管理人在社保基金理事会的指导下在二级市场进行投资。基金管理方本身需要关注和调研所投资公司,体现社保基金理事会的投资导向(王春燕等,2020),同时,社保基金持股也会吸引其他机构投资者对公司进行实地调研,这有助于提升公司的信息披露程度和信息透明度,缓解审计师的风险,最终降低审计收费。
基于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社保基金持股有助于降低公司审计收费。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选取
本文选取2012~2022年A股上市公司为初始研究样本,并做了如下处理:(1)剔除金融行业企业;(2)剔除ST类企业;(3)剔除相关数据存在缺漏值的样本。最终得到33 809个公司—年度观测值。为避免极端值对估计结果的影响,对主要连续变量进行了上下1%的缩尾处理。本文的数据来自CSMAR数据库和Wind数据库。
表1 主要变量定义
表2 主要变量描述性统计
(二)模型设定与变量定义
为考察社保基金持股对审计收费的影响,构建以下模型:
其中,下标i和t分别表示样本个体和年度。被解释变量AUDFEE为审计收费,用企业审计费用的自然对数衡量。解释变量SSFDUM表示社保基金是否持股,当社保基金在t年持股i公司赋值为1,否则为0;SSFP表示社保基金持股比例,用“社保基金持股数量/上市公司总股本”衡量。控制变量的选取,本文参考了夏宁和杨硕(2018)、宋常等(2020)、黄俊和殷海锋(2023)的研究。YEAR、INDUSTRY为年度固定效应和行业固定效应。
本文具体变量定义如表1所示。
(一)描述性统计结果
表2报告了本文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被解释变量AUDFEE的均值为13.852,标准差为0.674,反映企业的审计收费差异性较大。解释变量SSFDUM、SSFP的标准差分别为0.390、0.813,表明样本企业社保基金持股存在较大差异。
(二)基准回归结果
表3报告了社保基金持股对审计收费影响的检验结果。其中,第(1)(2)列为仅加入控制变量未加入年度固定效应和行业固定效应,社保基金持股与审计收费的估计结果。结果显示,社保基金是否持股(SSFDUM)与审计收费(AUDFEE)的回归系数为-0.040,在1%的水平上显著;社保基金持股比例(SSFP)与审计收费(AUDFEE)的回归系数为-0.016,在1%的水平上显著。第(3)(4)列是在第(1)(2)列基础上加入年度固定效应和行业固定效应的估计结果,可以看出,社保基金是否持股(SSFDUM)与审计收费(AUDFEE)的回归系数为-0.029,社保基金持股(SSFP)与审计收费(AUDFEE)的回归系数为-0.013,均在1%的水平上显著。由此可知,社保基金持股能够显著降低审计收费,研究假设得证。
(三)稳健性检验
1.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检验
社保基金持股与公司审计收费之间可能具有反向因果问题:一方面,社保基金持股具有公司治理作用,可以降低审计收费;另一方面,社保基金可能更倾向于持股治理状况较好的公司,这类公司本身审计收费较低。同时,本文还可能存在因遗漏不可观测变量而导致的内生性问题。为缓解上述问题,参考李春涛等(2018),通过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检验的方法考察社保基金持股是否对上市公司的审计收费产生影响。
表3 社保基金持股对公司审计收费的影响
注:括号内表示t值,稳健标准误进行了公司层面聚类调整。*、**、***分别表示在10%、5%、1%水平上显著。下同。
本文将被社保基金持股的上市公司作为实验组,对照组则是通过最邻近匹配得出。本文选取2012~2022年的样本,以审计收费为被解释变量,在企业基本特征层面上选择公司规模(SIZE)、资产负债率(LEV)、总资产报酬率(ROA)、总资产周转率(ASSR)、管理费用率(MFEE)、成长性(GROWTH),在公司治理层面上选择股票年换手率(TOVER)、董事会规模(BOARD)、独立董事占比(INDR)、两职合一(DUAL)、股权集中度(TOP1),在审计相关层面上选择事务所规模(BIG4)、审计意见(OPIN)为匹配因子,控制行业逐年进行Logit回归,以此计算出倾向得分。本文选取与实验组倾向得分之差小于0.01的公司作为对照组样本。匹配后所有协变量标准化偏差均不超过5%,且t检验的结果均在5%统计水平上不显著,表明两组企业的主要财务变量已无显著差异。
在此基础上,本文选取了社保基金进入前一年(t-1年)与后一年(t+1年)的样本,通过双重差分法验证社保基金持股与审计收费之间的因果关系。模型如下:
其中,虚拟变量Treat表示上市公司是否有社保基金进入,即对社保基金进入的样本Treat赋值为1,否则为0。After则在社保基金进入后一年赋值为1,前一年赋值为0。Treat×After的系数β1表示社保基金持股对企业审计收费的作用效果。YEAR、INDUSTRY分别为年度固定效应与行业固定效应。其余变量与模型(1)相同。
表4第(1)(2)列展示了双重差分的回归结果。第(1)列为仅加入控制变量的回归结果,结果显示交乘Treat×After的系数在10%的水平上显著为负;第(2)列在第(1)列的基础上加入了年度固定效应与行业固定效应,交乘项Treat×After的系数在5%的水平上显著为负。同时,通过了平行趋势检验(限于篇幅,结果未列示)。这说明,上市公司在社保基金进入后,审计收费下降,证明了本文结论的稳健性。
2.安慰剂检验
参考李春涛等(2018)的研究,本文采用安慰剂检验来验证社保基金持股对公司审计收费的影响。模型如下:
在模型(3)中,After是时点变量,定义与模型(2)相同。我们假设社保基金进入上市公司的时间提前一年(t-1年),pre1After变量在社保基金进入前两年(t-2年)取值为0,社保基金进入当年(t年)取值为1。表4第(3)(4)列展示了检验结果,结果表明,社保基金持股降低了公司审计收费。
3.样本自选择问题
社保基金倾向于选择经营状况良好的企业,而这类企业可能审计收费本来就低。为缓解可能存在的自选择问题,本文参考梁上坤(2018)的研究,利用Heckman两阶段法进行检验,构建一阶段模型如下:
其中,因变量SSFDUMi,t为社保基金是否持股虚拟变量,SSFPMEDi,t为社保基金持股比例虚拟变量,若社保基金持股超过中位数取1,否则取0。L_Controls为公司层面特征变量集合,考虑到投资者只能通过上一期的报表来考察公司的财务和治理状况,因此将公司层面特征变量滞后一期,其中包含:公司规模的滞后项(LSIZE)、资产负债率的滞后项(LLEV)、总资产报酬率的滞后项(LROA)、股票年换手率的滞后项(LTOVER)、总资产周转率的滞后项(LASSR)、管理费用率的滞后项(LMFEE)、董事会规模的滞后项(LBOARD)、独立董事占比的滞后项(LINDR)、事务所规模的滞后项(LBIG4)、两职合一的滞后项(LDUAL)、股权集中度的滞后项(LTOP1)、成长性的滞后项(LGROWTH)、审计意见的滞后项(LOPIN)。
表4第(5)(6)列分别展示了加入一阶段因变量SSFDUMi,t、SSFPMEDi,t得到的逆米尔斯比率(IMR)的回归结果,逆米尔斯比率(IMR)的系数在对公司审计收费的回归中均在1%的水平上显著。在控制逆米尔斯比率IMR的基础上,社保基金持股(SSFDUM、SSFP)的系数至少在5%水平上显著为负,说明在控制样本自选择问题后,社保基金持股依然能够降低公司审计收费,与前文结论一致。
4.替换解释变量
采用变动的社保基金持股比例。借鉴梁上坤(2018)的做法,将当年的社保基金持股比例(SSFP)分解为上一年度的社保基金持股比例(LSSFP)以及变动的社保基金持股比例(varSSFP,当年与上一年的社保基金持股比例之差),重新进行估计。表4第(7)列展示了检验结果,变量LSSPF、varSSFP的系数均显著为负,即变动的社保基金持股比例对当年的公司审计收费也存在显著影响。该结果验证了本文研究结论的稳健性。
5.基于双重机器学习(DDML)的因果推断
Double/Debiased Machine Learning(DDML)是一种新的机器学习方法,可将经济学方法与机器学习结合,用于处理因果推断问题,尤其适用于面板数据(Chernozhukov等,2018)。DDML核心思想是通过结合无偏的分量回归估计量来降低因果推断中的估计偏差,其首先通过交叉拟合的方式得到两个分量回归估计量,其次使用这些估计量计算出因果效应的估计值,相较于传统的因果推断方法具有更好的效率和稳健性。本文参考Chiang等(2022),采用一种改进的多向交叉拟合DDML估计方法,以适应多向聚类采样数据,并进一步提升估计结果的有效性。回归结果如表4第(8)(9)列所示,SSFDUM、SSFP的回归系数分别为-0.099、-0.006,至少在5%的水平上显著,再次验证了本文结论。
前文验证了社保基金持股对审计收费存在显著的降低作用。我们进一步关心的是:社保基金持股对审计收费的影响是否优于其他机构投资者?这种影响在行业性质和企业特征上是否存在异质性?其影响的内在机制是什么?针对上述问题,本文进行了如下检验。
(一)社保基金持股、其他机构持股与审计收费
前文基准回归结果显示,社保基金持股能够显著降低审计收费,进一步地,本文试图探讨社保基金相较于其他机构投资者能否发挥更大的治理效应,是否更大程度上降低了审计收费。
表5报告了在基准模型(1)中加入其他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OTINS(不包含社保基金)检验结果。第(1)列为控制其他机构投资者持股(OTINS)后SSFDUM对审计收费的回归结果,回归系数为-0.033,在1%的水平上显著;第(2)列为控制其他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OTINS)后SSFP对审计收费的回归结果,回归系数为-0.015,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由此可知,在控制了其他机构投资者持股之后,社保基金持股显著降低了审计收费。
(二)地区与企业特征的异质性检验
首先,企业所在地区的市场化程度会影响社保基金持股对公司审计收费的作用效果。社保基金具有信号传递作用,其持股能够向外界释放积极信号,增加信息透明度,进而影响审计风险及审计收费。当企业所在地区市场化程度越高,信息传递往往越快,社保基金的信号传递作用也能在该地区发挥更大的效应。因此,我们预测在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区,社保基金持股的审计收费降低作用更加显著。为此,本文依据王小鲁等(2019)的地区市场化指数衡量市场化程度,将高于市场化指数中位数的样本划分为市场化程度高组(MARKET-H),其余为市场化程度低组(MARKET-L)分别进行估计。表6报告了分样本的回归结果。第(1)(3)列展示了市场化程度高组的回归结果,社保基金持股(SSFDUM和SSFP)的系数均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负,第(2)(4)列展示了市场化程度低组的回归结果,系数最多在10%水平上显著为负,且均通过了组间系数差异检验。结果表明,社保基金持股对审计收费的降低作用在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中更为明显。
表4 稳健性检验
注:由于singleton的存在,第(2)列在第(1)列的基础上加入了年度固定效应与行业固定效应,样本数量有变化。
其次,对于高科技企业和非高科技企业而言,社保基金持股影响审计收费的效果可能存在差异。与其他企业相比,高科技企业创新活动投入相对较高(李佳霖和董嘉昌,2023),使得经营风险增加。此外,高科技企业新产品在发布前,外界无法得知相关信息,这导致公司与外部信息摩擦增多(陈晓珊和刘洪铎,2023),外部投资者难以了解该高科技企业发展前景。而社保基金持股高科技企业能够引起投资者的关注,通过传递积极信号给企业带来资源,从而降低高科技企业的经营风险,进而降低审计收费。为此,本文将样本按是否为高新技术企业进行分类,属于高新技术企业取值为1,否则取值为0。表7第(1)(3)列展示了高科技企业组的回归结果,社保基金持股(SSFDUM和SSFP)的系数至少在5%的水平上显著为负,第(2)(4)列展示了非高科技企业组的回归结果,系数不具有显著性,且通过了组间系数差异检验。该结果表明,社保基金持股对审计收费的降低作用在高科技企业中更明显。
表5 社保基金持股、其他机构持股与审计收费
表6 地区特征异质性检验
注:组间系数检验采用费舍尔组合检验随机抽样1 000次。
最后,在不同产权属性下,社保基金影响审计收费的效果可能存在差异。为了实现基金资产保值增值,社保基金往往倾向于持有经营状况更为稳定的企业。因此,相较于非国有企业,社保基金可能更加关注国有企业。本文将样本按是否国有企业进行分组,国有企业取值为1,否则取值为0。表7第(5)~(8)列报告了分样本的回归结果。第(5)(7)列展示了国有企业组的回归结果,社保基金持股(SSFDUM和SSFP)的系数至少在5%的水平上显著为负,第(6)(8)列展示了非国有企业组的回归结果,系数最多在10%水平上显著为负,且通过了组间系数差异检验。该结果表明,社保基金持股对审计收费的降低作用在国有企业中更明显。
(三)影响机制检验
前文表明社保基金相较于其他机构投资者更能够降低上市公司审计收费,那么,社保基金持股是如何影响审计收费的呢?
首先,社保基金作为长期机构投资者和独立机构投资者,其投资具备规模大和期限长等特征,能够发挥监督作用,提高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质量,提升公司经营绩效,增加公司实际价值,降低审计师面临的审计风险及其成本,进而促使审计收费显著下降。此外,如果审计师认定公司的内部控制是可靠的,那么就会削减实质性程序,减少审计投入,降低审计成本(Hogan和Wilkins,2008;李越冬等,2014),降低审计收费。为此,本文参考温忠麟等(2004)的中介效应检验程序,在前述模型(1)的基础上,依次加入模型(5)和模型(6):
其中,ICQ为内部控制质量,以迪博内控与风险管理数据库中内部控制指数的对数测度,控制变量与模型(1)相同。表8展示了内部控制质量中介效应的估计结果。第(1)(3)列中社保基金持股(SSFDUM和SSFP)的系数均在1%水平上显著为正,说明社保基金持股能够显著提升公司内部控制质量。第(2)(4)列中社保基金持股(SSFDUM和SSFP)的系数均在1%水平上显著为负,且内部控制质量(ICQ)的系数也均在1%水平上显著为负。同时,Sobel检验的Z值均在1%统计水平上显著为负。综合上述可知,社保基金持股有助于提高内部控制质量进而降低审计收费。
表7 企业特征异质性检验
注:组间系数检验采用费舍尔组合检验随机抽样1 000次。
表8 内部控制质量机制检验
其次,社保基金不仅能够对上市公司发挥监督和治理作用,也有助于提高其声誉,增加证券分析师等利益相关者的关注,加强上市公司外部治理,通过减少管理层机会主义行为和激进性的财务行为来缓解财务数据的错报风险。为检验社保基金持股是否通过影响证券分析师对公司关注度进而降低审计收费,本文构建中介效应模型,如模型(7)和模型(8)所示。
其中,ANA为分析师跟踪人数,以公司分析师人数加1的自然对数衡量,控制变量与模型(1)相同。表9第(1)~(4)列展示了分析师跟踪中介效应的估计结果。第(1)(3)列中社保基金持股(SSFDUM和SSFP)的系数均在1%水平上显著为正,表明社保基金持股能够促使公司的分析师关注度提升。第(2)(4)列中社保基金持股(SSFDUM和SSFP)的系数至少在10%水平上显著为负,且分析师跟踪(ANA)的系数至少在5%水平上显著为负。同时,Sobel检验的Z值均在1%统计水平上显著为正。综合上述可知,社保基金持股有助于增加分析师跟踪数量进而降低审计收费。
表9 外部治理机制检验
最后,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是其获取公司信息和参与治理的重要手段。社保基金的投资管理人自身会对被投资公司进行调研,同时,社保基金持股也能吸引其他机构投资者对公司进行调研,进而提升公司的信息披露程度和信息透明度,缓解审计师的风险,最终降低审计收费。为检验社保基金是否通过增加机构实地调研进而影响审计收费,本文构建中介效应模型,如模型(9)和模型(10)所示。
其中,VISIT为对公司进行实地调研的机构投资者数量加1的自然对数,控制变量与模型(1)相同。表9第(5)~(8)列展示了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中介效应的估计结果。第(5)(7)列中社保基金持股(SSFDUM和SSFP)的系数均在1%水平上显著为正,表明社保基金持股明显增加了进行实地调研的机构投资者数量。第(6)(8)列中社保基金持股(SSFDUM和SSFP)的系数至少在10%水平上显著为负,且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VISIT)的系数均在1%水平上显著为负。同时,Sobel检验的Z值均在1%统计水平上显著为正。综合上述可知,社保基金持股有助于增加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数量进而降低审计收费。
本文基于2012~2022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考察了社保基金持股对公司审计收费的影响。研究发现,社保基金持股显著降低了审计收费。进一步研究发现,社保基金持股相较于其他机构投资者更大程度上降低了审计收费;社保基金持股对审计收费的负向影响在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高新技术行业企业及国有企业中更显著;社保基金持股降低审计收费的机制在于提高内部控制质量、增加跟踪的证券分析师与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数量,进而改善内部控制质量和外部治理机制,降低公司的审计成本和审计风险,最终促使审计收费显著下降。
从本文的研究结论可以看出,社保基金持股在促进企业治理水平提高、降低成本和风险、助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对高新技术企业和市场化程度高地区企业的促进作用更明显。因此,建议社保基金继续保持,并不断探索提高,助力其他类型企业发展。同时,公司也应充分认识到社保基金持股的积极作用,不断提高自身能力与水平,吸引社保基金投资,充分利用其信息资源和行业经验优势,进一步改进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质量,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
[1]陈晓珊,刘洪铎.投资者关注影响上市公司ESG表现吗——来自网络搜索量的经验证据[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23,(2):15-27.
[2]董望,陈俊,陈汉文.内部控制质量影响了分析师行为吗?——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J].金融研究,2017,(12):191-206.
[3]黄俊,殷海锋.资本市场国际融合与公司审计收费——来自A股纳入MSCI指数的经验证据[J].审计研究,2023,(2):136-147.
[4]靳庆鲁,宣扬,李刚,陈明端.社保基金持股与公司股利政策[J].会计研究,2016,(5):34-39+95.
[5]李百兴,王博,卿小权.内部控制质量、股权激励与审计收费[J].审计研究,2019,(1):91-99.
[6]李春涛,薛原,惠丽丽.社保基金持股与企业盈余质量:A股上市公司的证据[J].金融研究,2018,(7):124-142.
[7]李佳霖,董嘉昌.地方政府注意力配置对企业创新活动的影响研究[J].科研管理,2023,44(9):47-59.
[8]李越冬,张冬,刘伟伟.内部控制重大缺陷、产权性质与审计定价[J].审计研究,2014,(2):45-52.
[9]李增福,朱进.“金税三期”税收征管对上市公司审计费用的影响[J].外国经济与管理,2022,44(1):105-118.
[10]梁上坤.机构投资者持股会影响公司费用粘性吗?[J].管理世界,2018,34(12):133-148.
[11]刘启亮,李蕙,赵超,廖义刚,陈汉文.媒体负面报道、诉讼风险与审计费用[J].会计研究,2014,(6):81-88.
[12]刘笑霞,李明辉,孙蕾.媒体负面报道、审计定价与审计延迟[J].会计研究,2017,(4):88-94.
[13]倪小雅,戴德明,张东旭.股权激励与审计收费——来自中国的经验证据[J].审计研究,2017,(1):69-77.
[14]宋常,王丽娟,王美琪.员工持股计划与审计收费——基于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审计研究,2020,(1):51-58.
[15]孙文晶,冯建,齐保垒.社保基金持股与股价崩盘风险[J].财经科学,2022,(9):17-29.
[16]王春燕,赵康平,孙烨,朱磊.社保基金持股促进了企业创新吗?——基于差异投资模式的分析[J].财务研究,2020,(6):37-48.
[17]王小鲁,樊纲,胡李鹏.中国分省份市场化指数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
[18]王雄元,王鹏,张金萍.客户集中度与审计费用:客户风险抑或供应链整合[J].审计研究,2014,(6):72-82.
[19]温忠麟,张雷,侯杰泰,刘红云.中介效应检验程序及其应用[J].心理学报,2004,(5):614-620.
[20]伍利娜.盈余管理对审计费用影响分析——来自中国上市公司首次审计费用披露的证据[J].会计研究,2003,(12):39-44.
[21]夏宁,杨硕.异质性机构投资者持股水平与审计收费[J].审计研究,2018,(2):72-79.
[22]Bedard, J. C., Johnstone, K. M. Earnings Manipulation Risk, Corporate Governance Risk, and Auditors Planning and Pricing Decisions [J]. The Accounting Review, 2004, 79(2):277-304.
[23]Bradley, D., Gokkaya, S., Liu, X. Are All Analysts Created Equal? Industry Expertise and Monitoring Effectiveness of Financial Analysts [J].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2017, 63(2/3):179-206.
[24]Cassell, C. A., Drake, M. S., Dyer, T. A. Auditor Litigation Risk and the Number of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J]. Auditing:A Journal of Practice & Theory, 2018, 37(3):71-90.
[25]Chen, X., Harford, J., Li, K. Monitoring: Which Institutions Matter? [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2007, 86(2):279-305.
[26]Chernozhukov, V., Chetverikoy, D., Demirer, M., Dufo, E., Hansen, C., Newey, W., Robins, J. Double/debiasedng for Treatment and Structural Parameters [J]. The Econometrics Journal, 2018, 21(1):1-68.
[27]Chiang, H. D., Kato, K., Ma, Y., Sasaki, Y. Multiway Cluster Robust Double/Debiased Machine Learning [J]. Journal of Business & Economic Statistics, 2022, 40(3):1046-1056.
[28]Francis, J. R. The Effect of Audit Firm Size on Audit Prices: A Study of the Australian Market [J].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1984, 6(2):133-151.
[29]Harford, J., Kecskes A., Mansi, S. Do Long-term Investors Improve Corporate Decision Making? [J]. Journal of Corporate Finance, 2018, 50:424-452.
[30]Hogan, C. E.,Wilkins, M. S. Evidence on the Audit Risk Model: Do Auditors Increase Audit Fees in the Presence of Internal Control Deficiencies? [J]. Contemporary Accounting Research, 2008, 25(12):19-242.
[31]Li, Z., Wang, B. The Influence of Foreign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on Audit Fees: Evidence from Chinese Listed Firms [J]. Accounting Forum, 2024, 48(1):35-62.
[32]Lyon, J. D., Maher, M. W. The Importance of Business Risk in Setting Cases of Client Misconduct [J].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2005, 43(1):133-151.
[33]O’Keefe, T. B., Simunic, D. A., Stein, M. T. The Production of Audit Services: Evidence from a Major Public Accounting Firm [J].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1994, 32(2):241-261.
[34]Palmrose, Z. V. An Analysis of Auditor Litigation Disclosures [J]. Auditing: A Journal of Practice & Theory, 1991, 10:54-71.
[35]Simunic, D. A. The Pricing of Audit Services: Theory and Evidence [J].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1980, 18(1):161-190.
[36]Xue, W., He, Z., Hu, Y. The Stabilizing Effects of Pension Funds vs. Mutual Funds on Country-specific Market Risk [J]. Journal of Multinational Financial Management, 2021, 60:100691.
Social Security Fund and Audit Fees
CHEN Jiaying, LI Zengfu
Abstract: Based on the data of China’s A-share listed companies from 2012 to 2022,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impact of social security fund on audit fees of listed companies. It is found that social security fund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corporate audit fees. Further research finds that social security fund reduces audit fees to a greater extent compared with other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The above conclusions vary depending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egions and enterprises, and are more significant in regions with a high degree of marketization, high-tech industry enterprises, and stateowned enterprises.The mechanism test shows that social security fund can reduce audit fees by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internal control, increasing the number of securities analysts tracked and the number of field research by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This paper enriches the research related to the economic consequences of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and the factors affecting audit fees.
Key words: social security fund; audit fees; external governance; internal control
(责任编辑 杨亚彬)
相关推荐
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40014 投诉举报电话:010-88227120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
投约稿系统升级改造公告
各位用户:
为带给您更好使用体验,近期我们将对投约稿系统进行整体升级改造,在此期间投约稿系统暂停访问,您可直接投至编辑部如下邮箱。
中国财政:csf187@263.net,联系电话:010-88227058
财务与会计:cwyk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1
财务研究:cwy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2
技术服务电话:010-88227120
给您造成的不便敬请谅解。
中国财政杂志社
2023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