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

各位用户:

因技术维护升级,投约稿系统暂停访问,预计8月15日左右恢复正常使用。在此期间如有投稿需求,请您直接投至编辑部邮箱。

中国财政:csf187@263.net,联系电话:010-88227058

财务与会计:cwyk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1

财务研究:cwy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2

给您造成的不便敬请谅解。

中国财政杂志社

当前位置:首页 > 首页图片新闻 > 正文
分享到:
【打印】

相关推荐

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电话:010-88227114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

提示

各位用户:

因技术维护升级,投约稿系统暂停访问,预计8月15日左右恢复正常使用。在此期间如有投稿需求,请您直接投至编辑部邮箱。

中国财政:csf187@263.net,联系电话:010-88227058

财务与会计:cwyk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1

财务研究:cwy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2

给您造成的不便敬请谅解。

中国财政杂志社

《财务与会计》2023年第11期专题:中铁十二局司库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作者:
来源:《财务与会计》2023年第11期 2023/06/30
【编者按】

2022年1月,国务院国资委发布《关于推动中央企业加快司库体系建设 进一步加强资金管理的意见》,要求中央企业加快司库管理体系建设及落地实施,强化资金管理,实现安全高效。加快司库体系建设是推进中央企业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是提升中央企业资金管理精益化、集约化和智能化水平,增强抗风险能力的内在需要,也是加快培育世界一流企业的必然选择。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自2020年开始以资金管理为中心、以资金管理中心为平台,试点企业集团大司库管理,取得了积极成效:通过司库体系的前中后台构架、流程与数据的双轮驱动、业财协同运行、风险收益权衡、资源流程信息等的整合及风险控制,有效实现了业财融合、产融结合、资源整合,集团初步形成以财务管理为中心、以司库体系为支撑的企业运行构架;集团资金管理中心通过内部银行运作实现整合机制、创效机制、信用机制和背书机制,提高了集团总部对成员单位资金状况及使用的控制能力,保障了集团战略的有效实施;在融资过程中通过建立“风险红线”和“成本底线”,合理规划融资规模、精心选择和配置融资工具、缜密设计融资结构,走出了一条具有行业特色的融资策略规划和实施之路;利用核心企业的信用优势,积极采用反向保理模式,有效解决中小企业因资质差导致的融资难问题;集团资金管理中心将国内信用证融资与集团业务发展相结合,合理发挥国内信用证融资的优势,扩大融资额度的同时降低了融资成本,从资金管理的角度为集团价值创造作出了贡献。从中铁十二局的实践看,将司库体系建设作为财务管理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是一种积极的探索。 


大型施工企业司库体系的框架构建与运行设计

蒋盛煌|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会计师


【摘要】司库是大型企业未来一段时间重点建设的管控平台,而司库体系如何在企业构建和实施,缺乏理论探讨与实践支持。将资金作为企业核心资源的大型施工企业,其司库体系构建和运行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本文结合已有理论及实践,提出大型施工企业司库体系的构建思路,重点探讨大型施工企业司库体系的结构设计与功能边界,包括运行环境、组织构架、运行制度与流程、功能界定,并对大型施工企业司库体系在运行时需要破解的问题及障碍提供解决思路。



中铁十二局司库体系的功能及运行

滑战友|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资金管理中心总经理兼财务部副总经理

张宏亮|北京工商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程晓钊|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资金管理中心副总经理


【摘要】本文以中铁十二局为例,通过分析其功能构架和运行机制,探索以大型施工企业为对象的、基于资金管理中心模式的司库运行构架。该司库体系包括银行账户管理、资金集中管理、资金预算管理、债务融资管理、资金结算管理、票据管理、供应链金融管理、内部信贷管理、投资项目管理和其他管理等功能,充分采用了前中后台机制、流程与数据驱动并行机制、业财融合协同运行机制、风险——收益权衡机制、整合机制和风险控制机制,对于提升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加快推进建设世界一流财务管理体系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中铁十二局资金管理中心运行机制构建实践

王力军|北京工商大学商学院副教授

|北京工商大学商学院硕士研究生

田树伟|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资金管理中心资金集中科经理


【摘要】本文介绍了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的资金集中管理模式与组织结构、管理原则与业务内容以及信息化系统建设,分析了中铁十二局资金管理中心如何通过内部银行运作实现整合机制、创效机制、信用机制和背书机制的效用。资金管理中心的内部银行运作显著提高了中铁十二局集团总部对成员单位资金状况及使用的控制能力,保障了集团战略的有效实施。



“两条红线”约束下的融资策略及其实施 —— 以中铁十二局为例

张永强|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财务部总经理


【摘要】中铁十二局作为以大型铁路为主的施工企业,在融资过程中通过建立“风险红线”和“成本底线”,合理规划融资规模、精心选择和配置融资工具、缜密设计融资结构,走出了一条具有行业特色的融资策略规划和实施之路。本文以该集团为例,分析其“两条红线”的确立过程以及在“两条红线”约束下集团的融资权衡原则和融资工具的选择和配置过程,总结其成功因素,提出了推广和借鉴建议。



中铁十二局反向保理运行实践

滑战友|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资金管理中心总经理


【摘要】反向保理作为一种供应链融资工具,利用核心企业的信用优势,有效解决中小企业因资质差导致的融资难问题,逐渐成为供应链金融的新兴发展方向。中铁十二局作为大型施工企业,积极采用反向保理模式,助力中小企业融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以中铁十二局为例,研究反向保理的运行概况、运行动因、运行机制和运行效果等,通过总结实施经验,提出可供类似企业借鉴的合理化建议。


国内信用证融资的设计与运行—— 以中铁十二局为例

张素莲|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资金管理中心总经理助理
张燕燕|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资金管理中心票据科经理
刘阳春|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资金管理中心产融科会计师


【摘要】国内信用证作为贸易结算且兼具融资功能的支付工具,在国内贸易往来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自2016年新版《国内信用证结算办法》出台后,国内信用证的适用范围和期限都得到了拓展,其融资功能进一步被放大。与其他短期融资工具相比,国内信用证的特点和优势都较为突出。本文结合大型国有企业集团中铁十二局集团的国内信用证融资设计和经验,对国内信用证在贸易融资过程中的优势和条件进行分析和阐述,希望能为其他企业学习和使用此种融资方式提供借鉴。


京ICP备1904795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