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40014 投诉举报电话:010-88227120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
卷首 | 立足财政职能 坚持全局思维 推动财政支农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4-06-28 来源: 本刊评论员
作者:
2023年以来,我国农业农村发展保持了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势头,为在复杂严峻形势下稳定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提供了有力支撑、赢得了战略主动。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部门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为实现“三农”重大目标提供了有力保障。
强化多元化投入保障和政策供给,持续提升财政支农工作效能。2023年,中央财政支农措施“含金量”更足、落实效果更好。全国一般公共预算农林水支出2.4万亿元,同比增长6.5%,财政投入保障得到进一步夯实。深化改革创新,调整优化6项农业转移支付政策。启动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现代设施农业发展贷款贴息试点支持政策,支持全国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建设和“三农”领域政府投资基金健康发展,“政银担保投”协同发力的乡村振兴多元化投入保障机制进一步健全。
精准有力支持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确保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稳定实施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政策,及时发放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扎实推进藏粮于地,支持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6400万亩,支持吉林、山东开展盐碱地综合利用试点,统筹做好支持黑土地保护利用、耕地轮作休耕等重点工作。纵深推进藏粮于技,实施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政策,开展农机研发制造推广应用一体化试点,启动实施重大品种推广补助试点。高效支持应对河南“烂场雨”灾情及台风造成的严重洪涝灾害,采取超常规举措预拨蓄滞洪区运用补偿,全力以赴支持打赢救灾减灾多场硬仗。实施小麦“一喷三防”和玉米大豆“一喷多促”补助,财政保障全年粮食丰产丰收的作用得到充分彰显。
加力提效实施巩固衔接相关资金政策,促进脱贫人口持续增收和脱贫地区持续发展。聚焦重点地区和重点人群,继续加大衔接资金保障力度,资金规模达1750亿元,较上年增加100亿元;将支持联农带农产业发展摆在突出位置,中央财政衔接资金用于产业发展的比重超过60%,脱贫地区内生发展动力持续增强、脱贫人口增收态势持续向好。2023年脱贫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396元,同比增长8.5%,增速高于全国农村居民平均水平。
统筹做好财政支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有效促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协同共进。坚持产业兴农、质量兴农,扎实做好“土特产”文章,支持构建“农业产业强镇、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梯次布局、协同发展的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提升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深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实施农村公益事业建设财政奖补政策,开展农村综合改革试点试验,启动新一轮扶持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政策,落实村级组织运转保障,持续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活力和内生动力。
新时代新征程,财政支农工作开局良好、基础扎实,肩负的使命任务重大而艰巨,既有许多有利条件,也面临不少严峻挑战。我们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加力、提质增效的要求,持续优化政策体系、夯实投入保障、加强资金监管,坚持不懈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协同推进农业农村供给侧提质升级和需求侧潜力释放,依靠改革开放破解农业农村发展难题、增强内生发展动力,不断促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良性互动,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更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