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打印】

相关推荐

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电话:010-88227114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

【卷首】高质量建设碳市场 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时间:2022-08-16 来源:《中国财政》2022年第15期
作者: 本刊评论员

2022年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以下简称“全国碳市场”)上线交易一周年。一年来,全国碳市场整体运行平稳有序,制度体系日臻完善,交易价格稳中有升,市场价格合理波动,助力企业减排和加快绿色低碳转型效益初现。

建设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利用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是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政策工具。我国碳市场建设从参与清洁发展机制(CDM)国际碳交易起步,到上海、北京、湖北等七个地方试点建设,历经十余年持续探索推动全国碳市场于去年正式启动上线交易,首批纳入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2162家,覆盖约45亿吨二氧化碳排放量。全国碳市场从启动上线交易起,就成为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规模最大碳市场。

除备受关注的强制碳市场,自愿减排市场也是助力国家和企业碳中和的重要市场机制,是推动全国碳市场深化发展、实现低成本减排的重要工具,对于优化能源结构、促进生态保护补偿、鼓励全社会共同参与温室气体减排具有积极意义。2021年施行的《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关于全国碳市场履约抵消政策明确规定,重点排放单位每年可使用CCER抵消碳排放配额,比例不超过应清缴碳排放配额的5%。实践中,全国碳市场在首个履约周期内便启用了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抵消机制,同时积极探索大型活动自愿碳中和实施路径。

2021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6次缔约方大会(COP26)就碳市场第六条达成《巴黎协定规则手册》,搭建了全新的国际碳市场制度框架,有望使《巴黎协定》全面实施,CDM机制也将实现向可持续发展机制(SDM)过渡。国际碳市场是全国碳市场的错位经营补充机制,也是实现自愿减排量跨境流动的通道,对于链接全球碳市场,提高国际参与度,掌握碳定价话语权具有重要意义。我国正在积极推动接轨国际碳市场,拓展国际碳市场参与度,争取国际碳定价权。海南省立足丰富海洋资源优势,率先提出建设国际碳排放权交易中心,今年3月获批设立,正逐步积累海洋碳汇交易相关经验,努力为我国抢占海洋碳汇国际制高点,争取国际气候治理话语权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提供有力支撑。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事关国家发展全局,对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义重大,财政部门责无旁贷。党的十八大以来,财政部门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强化财政支持生态文明建设的顶层设计和支持保障,将生态环保作为重点领域予以支持。中央财政方面,2021年安排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相关资金约3500亿元,强化税收在生态环境方面的调控作用,完善政府绿色采购政策等,并于今年出台《财政支持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多举措支持双碳目标。地方财政方面,各地加强资金统筹,优化支出结构,大力支持生态环境领域建设,比如海南省财政厅2022年安排1000万元资金用于蓝碳研究中心筹建及先导性研究工作,为成立海南国际蓝碳研究中心提供保障。引导市场协同发力方面,支持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基金战略投资入股上海环交所,在国内先行支持探索建设碳市场,为建立全国碳市场打下坚实基础;规范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撬动作用,2018年至2021年,全国绿色低碳PPP项目净入库1940个,总投资额净增1.61万亿元。


京ICP备1904795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