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打印】

相关推荐

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电话:010-88227114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

投约稿系统升级改造公告

各位用户:

为带给您更好使用体验,近期我们将对投约稿系统进行整体升级改造,在此期间投约稿系统暂停访问,您可直接投至编辑部如下邮箱。

中国财政:csf187@263.net,联系电话:010-88227058

财务与会计:cwyk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1

财务研究:cwy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2

技术服务电话:010-88227120

给您造成的不便敬请谅解。

中国财政杂志社

2023年11月

【卷首】建立健全农村公共服务体系 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筑牢根基

时间:2024-01-02 来源:《中国财政》2023年第24期
作者: 特约评论员|闫坤

党的二十大科学全面地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蓝图,并明确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迈入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建立健全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推动农村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是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发展和繁荣农村经济、建设美丽乡村的必要条件,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引擎。

建立健全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优化公共服务供给模式。政府应积极主动承担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核心主体责任,为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提供兜底保障。继续深化服务型政府建设,聚焦民生领域,强化主体意识,持续加大财政对农村公共服务的投入倾斜力度,保障农村基础设施、教育、医疗等各项基础性公共服务的充足供给与稳步改善。同时,引导多元社会力量参与农村公共服务供给。鼓励引导企业、民间机构等市场主体参与到准公共服务的供给中,发挥市场在信息、人才及资金方面的优势,提高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效率。扶持公益团体及个人广泛参与到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中,有效弥补政府和市场在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中的不足。探索建立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城市与农村、农村与农村间的公共服务帮扶及交流机制,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

深入了解农村公共服务需求,增强公共服务的供需匹配性。建立农村公共服务需求表达与反馈机制,畅通需求表达渠道。一方面,设立规范化、常态化的民意听证会,邀请基层群众参与听证,切实了解基层公共服务需求。另一方面,构建农村公共服务征询通道,通过民意反馈、“网格员”等形式将农民需求向上反馈,为上级政府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决策提供参考。同时,大力推进调查研究,鼓励相关部门人员深入农村调查访谈,及时了解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情况及农民诉求,并及时调整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策略。推进农村公共服务向高质量、丰富化发展,在满足农民基本生存需要的基础上,提供更加多元化、层次化的农村公共服务,满足农民日益多样的公共服务需求。

优化农村公共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建立农村公共服务人员培训机制,提升农村公共服务人员的专业素养。定期开展公共服务人员专业技能培训,建立各领域公共服务人员外出访问与学习机制,打通公共服务人员晋升渠道,增强其职业忠诚度和个人成就感。加强农村公共服务专业人才培养。在高校设立农村公共服务专项计划,为学生提供相应的鼓励与优惠政策,吸引更多大学生主动学习并参与农村公共服务工作,为发展农村公共服务、推进乡村振兴储备人才。进一步优化“大学生村官”培养与选拔制度,吸引优秀管理人才深入农村参与建设,提升农村基层治理与服务能力,为农村公共服务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监督考评体系,强化公共服务落实效力。提升农村公共服务供给过程与结果的公开化、透明化程度,及时公开农村公共服务专项资金的支出方向及用途,为公共服务监督考评奠定基础。建立农村公共服务供给评价体系,将资金投入、项目成效、服务可及性、服务满意度等项目纳入评价体系,设置具体化的评价条款与准则,综合考虑服务能力与服务质量,严格考评流程,加强考评结果运用,提升公共服务评价的有效性。同时,充分发挥人大、政协、媒体、公众等多元监督作用,建立内部外部相结合、横向纵向相结合的监督机制,并将数字化技术应用于公共服务监督中,保障农村公共服务的高质量供给。强化法治化监督,加快出台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相关的法律法规,为提升农村公共服务供给规范性、保护市场主体参与公共服务供给积极性提供法治保障。


京ICP备1904795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