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财政文化 > 正文
分享到:
【打印】

相关推荐

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电话:010-88227114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

天下为公 忧民思廉——重读《岳阳楼记》有感

2020/02/13

今日重读《岳阳楼记》,有感于范仲淹先生先忧后乐的政治思想,不禁掩卷思索在经济企稳回升的新形势下,如何汲取这一跨越时空的思想营养来切实加强现阶段党风廉政建设。

一个政权的腐败总是先从吏治的腐败开始,吏治清明则政权稳固。吏治清明首先有赖于领导干部个体的清明廉政,而如何能做到清明廉政呢?一是确立正确的人生观是清明廉政的基础。一个政治家政治行为的背后必有人格精神在支撑,正确的人生观是正确政治观的基础。《岳阳楼记》表现的人格理想就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物,指外部世界,不为利动;己,指内心世界,不为私惑。这种不为外界利益和一己得失所左右的独立人格应是每个领导干部应该确立的正确人生观。这就要求领导干部要勤于学习、善于反思,在工作实践中不断砥砺自我以养成无奴气、有志气的独立精神;不断锤炼自我以养成实事求是、按原则办事的理性精神;不断鞭策自我以养成抛却一己之私、一心为公为民的牺牲精神。二是确立正确的政治观是清明廉政的根本。有了正确的人生观,就会积极思政。《岳阳楼记》留给我们的一句千古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至今仍然振聋发聩、发人深思。最忧之处有三:一个是忧民,即搞好干群关系,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一个是忧“君”,即处理好上下级关系,核心在于敢对上级说真话,范仲淹的“士不死不为忠,言不逆不为谏”便是写照;一个是忧政,即关注改革发展,大力推行反腐倡廉。正如柏拉图所说,人的心灵犹如一方田地,只有种上茂盛的庄稼,方能不杂草横生。领导干部若都个个做到忧民、忧君、忧政,腐败之蛀便无处滋生。

但理想中微观个体的清明廉政只是吏治清明的必要条件之一,尚不能确保整个领导干部队伍的清廉。只有将领导干部个体置身于社会大环境中来辨析考虑,才能真正建立预防腐败的安全网。如不良社会风气会降低领导干部腐败的心理成本,制度缺失则直接预置了领导干部腐败的空间。因此,切实有效预防腐败,建立清明廉政的领导干部队伍是一个涉及到诸多方面的系统工程,需要从多方面进行关联配合,从而构建一个全面、有力的预防腐败安全网。一是以教育为核心,引导领导干部队伍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政治观。腐败的根本在于人,人的根本在于观念,观念的根本则在于教育。通过学习教育切实提高领导干部的素质,并助其自觉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政治观或是解决腐败问题的最关键因素。二是以监督为核心,建立社会舆论反腐体系和制度反腐体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社会舆论反腐体系和制度反腐体系的建立绝不是一件一劳永逸的事,而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和完善的重大工程,需要根据新形势、新情况进行持续不断的调整和改进。三是以惩治为核心,建立规范、严厉的打击腐败机制。如果说教育的目的是让领导干部不想腐败,监督的目的是让领导干部没机会腐败,惩治的目的则是让领导干部不敢腐败。通过建立规范、严厉的反腐机制,提高腐败的经济成本、政治成本,乃至于生命成本,为预防腐败设置最后一道保险杠。

有权力的地方,反腐败就将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更是一个任重道远的话题。今天我们重读《岳阳楼记》,依然钦慕于范仲淹先生“有史以来天地间第一流的人物”(朱熹语)之风采,更应如范先生以天下为公,廉政忧民。

责任编辑  张蕊

京ICP备1904795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