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进程中,加强绿色技术创新是关键所在。2019年4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发布了《关于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加快构建企业为主体、产学研深度融合、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完备、资源配置高效、成果转化顺畅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
然而,多数绿色技术项目的投资回报周期较长、资金需求量较大,我国绿色技术投资严重不足,绿色科技企业仍然面临许多融资瓶颈。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等七部委于2016年联合发布《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指出要“建立健全绿色金融体系,发挥资本市场优化资源配置、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并将发展绿色债券这一绿色金融产品作为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绿色债券的推出,为企业通过债券市场募集资金用以支持绿色产业项目开辟了一条新的融资渠道。在逐步完善的政策体系支持下,我国绿色债券发行规模保持稳步增长。绿色债券这一金融产品的推出是否有助于激励企业进行绿色创新,如何更好地推动绿色金融与绿色创新的融合,助力可持续发展,是绿色债券市场高速发展背景下亟待回答的问题。
本文以绿色债券发行作为准自然实验,选取2013~2021年间沪深A股上市企业的年度数据作为研究样本,考察了绿色债券发行的创新效应。研究发现,绿色债券发行可以显著提高企业绿色创新水平。异质性分析表明,绿色债券发行对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不受第三方认证的影响,但相比于绿色中期票据,绿色企业债券和绿色公司债券对于促进企业绿色创新的效率更高;当企业面临的外部监督水平较弱、所在地区环境规制力度不足和金融发展程度较低时,绿色债券发行的创新效应更为显著。机制分析发现,绿色债券发行主要通过降低发行企业债务融资成本、改善债务结构这两条渠道正向影响企业绿色创新水平。进一步地,本文发现绿色债券发行能为企业带来绿色声誉,改善企业财务绩效,并促进同行业、同城市的企业参与绿色创新。
为推动绿色金融与绿色技术创新的有机融合,助力绿色可持续发展,基于本文的核心研究结论,提出如下建议:其一,应当持续丰富中长期绿色债券品类,为企业优化融资方式、提升绿色创新能力创造条件。其二,应当强化绿色债券募集资金使用管理,完善绿色债券信息披露制度。其三,企业应当积极拓展绿色融资方式,尝试通过发行绿色债券方式来改善融资结构、提高融资效率。
第一,拓宽了绿色债券发行经济后果的相关研究。本文从绿色专利的视角出发,以绿色债券发行作为准自然实验,考察绿色债券发行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丰富了绿色债券融资经济后果的相关文献。
第二,解构了绿色债券促进绿色创新的内在逻辑。本文从“债务成本”与“债务结构”两个维度解析绿色债券促进绿色创新的路径,从企业特征、地区特征等方面挖掘绿色债券发挥创新效用的潜在调节机制,并发现不同绿色债券类型对绿色创新具有差异化影响,揭示了绿色债券发行影响企业创新的作用机理。
第三,为监管部门完善绿色金融政策、推动绿色技术创新和绿色经济发展提供参考。本文针对绿色债券发行的创新效应展开系统性分析,对于监管部门完善绿色债券制度设计、服务企业绿色创新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71802085);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18YJC630211);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提升项目(2023A1515030279);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GD22XGL13);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项目(2019A1515010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