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推动我国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但是在成长过程中,深受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的困扰,加之新冠疫情对供应链正常运转的冲击,暴露出我国民营经济的抗风险能力依然脆弱、市场化融资渠道依然缺乏等问题。相比国有企业,民营企业融资活动更易受挫,很多民营企业不得不付出较高的成本,通过各种金融渠道谋求融资支持,滋生了民间高利贷等问题。在现实经济活动中,以政府为代表的国有部门早已成为产品市场的重要需求方和关键客户群体。据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政府采购规模为33 067亿元,占GDP比重为3.3%,而欧美发达国家政府采购金额占GDP的比重早已超过10%,远远高于我国目前的政府采购比重,这表明我国政府采购行为在经济发展中具有强大增长潜力,值得研究。在这一现实背景下,如何更深入地理解政府采购对民企纾困的影响成为各界共同关注的热点,探索如何更科学地发挥政府采购行为的作用也成为需要关注的重点。
目前关于企业权益融资成本影响因素的探讨很少从供应链的角度来展开,仅有的部分研究成果也只是聚焦于客户集中度(陈峻等,2015)等层面,初步揭示了客户整体特征与企业权益资本成本之间的关系,并未深入涉及到客户具体信息层面的要素,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客户方面的重要性和研究价值。此外,有关政府与市场关系的研究文献多聚焦于政府补助、税收优惠等领域(袁建国等,2015),而较少关注政府采购等市场化行为对企业的影响。实际上,政府背景大客户不同于普通企业客户,往往依托于国家信用与财政力量,通常风险更低、信誉更高(Dhaliwal等,2016;Cohen和Li,2020),能够向产品市场和资本市场传递企业经营稳定的信号(Kinney等, 2002;Barlevy和Veronesi, 2003),提升企业的盈利质量(Samuels,2018),理应有利于企业有效降低自身的权益融资成本。为此,本文立足于微观企业层面,从供应链风险传递的研究思路出发,检验政府背景大客户对民企权益融资成本的作用,并探究可能的影响方式与作用机制。
本文手工收集并处理了A股民营上市公司在2007~2018年的年报中所披露的前五大重要客户信息,聚焦于客户的政府背景性质来研究政府背景客户群体对民企权益融资成本的影响。研究表明,政府背景客户关系能够有效降低民营企业权益资本成本;当企业拥有政府背景大客户的稳定订单、具有较高的分析师关注度、面临更高的经济不确定性时,政府背景大客户能够更好地减少企业的权益资本成本。最后,本文研究还发现政府背景大客户可以帮助民企有效地降低其财务风险,进而影响企业融资成本。
本研究给我们的启示是:
第一,文章较为具体地探索了政府背景大客户降低企业权益资本成本的机理和路径,有助于科学认识并有效利用政府背景大客户在企业获取订单资源与改善市场认知方面的作用,为缓解民营企业融资成本过高的问题提供了一定的启示,丰富了与投资者和监管部门相关的治理新发现。
第二,相对于政府补助等非市场化方式而言,政府应更加重视政府采购等市场化方法的应用;同时,也应重视采购的导向性和稳健性,防范由于采购行为不规范而滋生腐败、“僵尸企业”等问题。
第三,企业应科学地认识和理解政府背景大客户在自身生产经营中的重要角色和影响价值,充分利用政府背景大客户在改善市场认知方面的正向作用,防范自身的财务风险,并更加积极地探索缓解自身融资困境和发展难题的有效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