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打印】

相关推荐

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40014    投诉举报电话:010-88227120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

投约稿系统升级改造公告

各位用户:

为带给您更好使用体验,近期我们将对投约稿系统进行整体升级改造,在此期间投约稿系统暂停访问,您可直接投至编辑部如下邮箱。

中国财政:csf187@263.net,联系电话:010-88227058

财务与会计:cwyk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1

财务研究:cwy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2

技术服务电话:010-88227120

给您造成的不便敬请谅解。

中国财政杂志社

2023年11月

“五大导向”引领 “四个引入”助推 浙江省主权外贷项目连获“高度满意”评级

作者: 浙江省财政厅
来源:《中国财政》2024年第14期 2024/08/12
“五大导向”引领  “四个引入”助推

浙江省主权外贷项目连获“高度满意”评级

浙江省财政厅


“高度满意”是世界银行每年评估全球180多个成员国所有完工项目后做出的最高评级。近10年来,浙江省连续两个世行贷款项目荣获“高度满意”评级,即钱塘江流域小城镇环境综合治理项目(以下简称“小城镇项目”)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及饮水工程项目(以下简称“农村生活污水项目”),且均获得世行“副行长奖”,为小城镇综合环境治理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领域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浙江经验”,有力地推动了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和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浙江省财政厅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财政部的各项重要决策部署,探索创新政府主权外贷项目管理的新模式和新方法,在项目申报、管理、实施、运营上形成“五大导向”的管理模式,在高质量利用外资、全生命周期项目管理和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


坚持“五大导向”,引领主权外贷项目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以实际需求为导向,积极申报前瞻性强、战略性强的示范项目。浙江省世行贷款项目的申报工作紧扣国家战略和浙江省重大发展规划,充分结合本省实际需求申报前瞻性强、战略性强的示范项目。一方面,浙江省作为全国首个生态省,近年来实施的政府主权外债项目主要围绕高质量绿色发展的主线申报,并按“大中型城市—小城镇—农村”的思路利用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侧重改善城乡居民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另一方面,浙江省财政厅力求科学选项,以项目的创新性、示范性为引领,不断优化项目资金的投向结构,扎实做好项目评审,包括项目的可行性及经济、社会、环境等效益分析、财政承受能力和还款能力分析等,切实保证项目申报质量。

以建章立制为导向,坚持用制度规范项目管理。浙江省财政厅根据每个政府主权外贷项目特点制定《提款报账管理办法》,浙江省项目办根据项目建设内容制定《项目管理办法》,使资金拨付和项目管理都有章可循,坚持用制度提升项目质量,用机制规范项目管理。2023年,浙江省财政厅和省发展改革委联合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浙江省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的通知》,从严格项目申报机制、明确项目实施机制、加强资产运维机制、完善贷款偿还机制、强化项目监督机制等5个方面完善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确保项目高质量实施。

以练好内功为导向,高标准执行项目建设。浙江省历来把高质量、高标准的发展理念和要求贯穿主权外贷项目建设始终,积极借鉴世行等国际金融组织规范成熟的管理经验,按照“国际标准、中国特色和浙江水平”要求,逐渐形成了一整套“事前重设计、事中重监测、事后重运维”的全过程管理模式。如项目设计时,积极与外方团队加强沟通,反复讨论修改设计方案,做好方案比选,把国际金融组织对项目技术、经济、财务、环境影响和移民安置等全面评估与国内项目论证有机结合,做深做实项目设计和可研,充分考虑技术的可行性、方案的科学性、实施的可操作性和运维的可持续性,并形成项目实施框架。在此标准下,浙江省钱塘江流域小城镇环境综合治理多个子项目获得全国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金奖、省市建设工程钱江杯、西湖杯、珍珠杯等奖项。

以合作共赢为导向,形成项目实施的多方合力。政府主权外贷项目的成功实施离不开“横向”和“纵向”的密切合作。“横向”的合作即各级财政、发展改革、建设、环保、审计等相关部门的通力合作,还包括与外方专家的沟通协调和密切配合。“纵向”的合作即每个项目都专门成立了省级和地方项目领导小组,在省级行业主管部门设立由相关主管部门组成的浙江省项目办,负责项目实施的整体监督和协调,包括提供技术指导和社会、环境、采购、财务等项目管理方面的指导;在地方设立地方项目办,具体负责项目推进、协调和指导监督。通过上下联动的管理机制,形成项目实施多方合力,为高质量完成政府主权外贷项目提供机制保障。

以解决问题为导向,树立项目服务意识。贷款项目创新引领的建设要求使得实施过程中一定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问题,以问题为导向、树立良好的服务意识是解决这些难题的关键。当项目遇到问题和困难时,省级财政、发展改革及相关主管部门第一时间了解情况、研究解决方案,根据需要聘请相关的专家共同组成指导团队,实地调查走访,上门为项目单位排忧解难,有力地推进项目的实施。


实现“四个引入”,助力两个项目荣获“高度满意”评级


引资金,国际优惠贷款为建设项目“添薪加力”。世行贷款资金以期限长(最长可达30年)、利率较低、来源稳定著称。两个项目把国际优惠贷款资金用在“刀刃”上,把贷款资金从大城市引入小城镇并最终引入农村,有力助推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大力改善小城镇和农村居民的人居环境,提升百姓生活的安全感和幸福感,为浙江省实现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提供有益探索。

钱塘江是浙江省的“母亲河”,为了提升“母亲河”的水质,提高流域内小城镇基础设施水平,推动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2011年3月,小城镇项目应运而生。项目利用世行贷款1亿美元,6年间在8个县(市、区)共建成1座垃圾填埋场、2座自来水厂、4座污水处理厂以及多个污水处理配套管网工程,总投资约人民币15亿元,受益人口95万人以上,极大地改善了当地老百姓的生产生活环境,改善了钱塘江水质,探索并形成了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融资模式和可持续运维模式,为浙江省开展“五水共治”、“美丽浙江”建设作出了有益探索,也成为33年来浙江省第1个“高度满意”世行贷款项目。2015—2021年期间,指向农村生活污水项目的2亿美元世行贷款资金也是一场“及时雨”,及时弥补欠发达的山区县(重要江河源头)农村地区污水治理的投入缺口,带动农村生活污水项目总投资约人民币24.6亿元,建成8座供水厂、8座污水处理厂、147个农村污水处理终端,项目直接受益人口约126.63万,极大改善受益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环境,成为该领域项目的示范和样板。

引理念,国际先进理念让项目“深入人心”。世行贷款项目还为浙江带来了国际一流的项目管理经验和生态环保理念,如全生命周期的项目管理经验,重创新、可持续运维的项目设计理念,公众和社区参与理念等都让项目管理人员耳目一新,发出“理念引入重于资金本身”的感叹。农村生活污水项目结合世行公众参与理念逐渐形成了项目管理“自上而下”和项目实施“自下而上”的并行模式,充分调动老百姓参与治水的自愿性、自觉性、创新性和主动性,有效利用现有基层组织的议事协商机制和村民自身力量。项目在设计阶段,利用村组织的动员能力,对全村开展接户意愿调查,挨家挨户做好动员宣传工作,公开设计施工方案,让村委会和村民代表参与施工图设计的优化和评审,提高村民参与度;在施工阶段,选取符合条件的村民自愿组成村民监督小组对施工质量和进度进行监督,以增强村民的主人翁意识和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能力;在运营维护阶段,选取若干村民参与到运营维护小组中,让村民接受培训并开展运维实践。此外,该项目还注重提高妇女和低收入村民在项目设计、实施和运维中的参与度。正因为项目真正做到“一切以人民为中心”,才使项目的接户率达到85%以上,真正深入老百姓的心里。

引机制,制度创新让成果“熠熠生辉”。世行贷款项目还肩负着促进项目所在行业、领域或地域体制机制创新的使命。两个项目都非常注重国际经验的“本土化”和因地制宜的体制机制创新,创新亮点纷呈,创新硕果累累。例如,为保证钱塘江流域小城镇环境综合治理项目的可持续性,在项目设计之初就要求项目所在地政府落实项目运营维护的机构、人员、费用等,建立小城镇项目运营维护机制,在尚未征收污水处理费的小城镇引入收费制度,出台收费政策,以保证项目达到财务可持续运营,推动小城镇建立市场化、规范化的污水收费制度,有效构建可复制的项目可持续运营机制。又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项目实施之初,我国尚未出台农村生活污水的排放标准,在世行专家与国内专家的通力合作下,结合浙江省的实际情况,在大量调研和反复论证的基础上,制定了适合农村发展实际的农村生活污水排放标准,并被浙江省环保厅采纳为浙江省的行业标准,填补了国内这一领域的空白,为全国研究制定农村生活污水排放标准提供借鉴。

引平台,国际化平台让经验“传播中外”。世行是成员国最多的国际金融组织,是传播发展经验的重要国际平台。两个项目都非常注重创新性、示范性经验总结,真正做到边实施、边总结、边创新、边复制。世行在项目实施后期为项目专门制作了宣传视频并通过世行网站进行全球分享。项目实施过程中,不少项目管理人员通过参加世行举办的“全球水峰会”、“第七届全球农村供水网络论坛”、“全国农村供排水研讨会”等国际会议、论坛传播项目实施经验。经世行牵线,其他国家还派代表团赴项目实施地学习农村治水经验。此外,小城镇项目获得“高度满意”评级后,浙江省政府办公厅还发布了《关于钱塘江流域小城镇综合治理项目经验做法的通报》,及时在全省推广项目可复制的经验。

在“五大导向”理念引领下,浙江省政府主权外贷工作持续走在全国前列,截至2023年末,共争取贷赠款项目110个(不含宁波单独实施项目),贷款资金总额约31亿美元,涉及交通、能源、农业、林业、教育、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等多个领域,有力助推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


京ICP备1904795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