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实践 > 正文
分享到:
【打印】

相关推荐

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电话:010-88227114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

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勇担基层财政使命

时间:2023-06-06
作者: 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 孙培国
来源:原载于《中国财政》2023年第10期

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勇担基层财政使命

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  孙培国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下,山东省博兴县财政局深入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以政领财、以财辅政,牢记初心使命,勇于担当作为,推动各项财政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取得新成效,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财政支撑,先后被授予“全国财政系统法治财政建设示范点建设单位”“山东省财政系统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勇毅前行,切实推动党的二十大作出的战略部署在基层财政落地生根。





加强收支管理,提升财政效能



一是会生财,抓好税源培植。加大对重点税源企业的扶持力度,充分释放政策红利,完善税费优惠政策,增加企业效益和市场活力。做大做强骨干企业,向科技要财源,向发展要财源,向服务要财源,建设产业质量高、税源质量好的财源体系,为财政事业发展提供绿色、高质量、可持续的收入源泉。二是能聚财,强化依法征管。建立健全联合治税机制,实施重点企业规范化管理、重点行业专业化管理、地方税种精细化管理,多管齐下、堵塞漏洞,确保收入及时足额入库。三是善理财,推动国有资产增值。深化国企改革攻坚,积极撬动社会资本参与投资,实现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资本变资金,让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四是巧用财,构建合理支出体系。进一步落实政府过紧日子要求,做好财政收支的动态监控和预测分析,精打细算,科学安排,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确保“三公”经费只减不增,让每一分钱都要花在刀刃上。坚持全盘考虑、有保有压,在落实好“三保”同时,将财政资金更多地用于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大事、要事上来,确保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重点支出及时到位,确保民生政策全面落实。




发挥财政职能,增进民生福祉



一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打造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重要指示精神,将保障农业支出放在优先位置,保持一般公共预算农林水支出稳定增加。抓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保持财政支持政策和资金总规模整体稳定,做好省级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区、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建设,支持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二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以建设与农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民生工程为重点,加大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补齐乡村发展短板,不断推进农村现代化建设。实施老旧小区改造、清洁取暖改造、燃气老化管网更新改造等城市基础设施提升行动,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新机制。三要提高基本民生水平。更加注重财政政策向农村、向基层倾斜,抓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保障建设,提升教育、医疗、社保等领域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基层财政保障能力。加大对农村产业发展支持力度,构建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带动农民增产增收,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强化风险管控,守牢安全底线



一要守牢基层“三保”底线。深刻认识这一重大政治责任,足额安排中央和省市统一制定的基本民生支出、国家统一出台的工资性支出、保障行政事业单位正常运转支出,坚持“三保”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优先顺序。同时,将“三保”嵌入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从预算编制到预算执行、资金拨付等环节实行全链条、穿透式监管,牢牢守住基层“三保”底线。二要坚决化解债务风险。严禁违规新增隐性债务,找准方向、打通堵点、优化方案,合法合规推进债务转换工作,妥善化解存量债务;强化专项债券“借、用、管、还”全流程管理,推进专项债券项目穿透式监管,有效前移风险防控关口,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三要兜牢粮食安全底线。加大对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财政补助力度,严守粮食功能区耕地红线,确保粮食总产量稳定在10亿斤以上。按时足额做好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补贴、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棉花大县奖励、农机购置和应用补贴的发放工作,调动和保护好农民务农种粮的积极性,落实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夯实粮食安全基础。




深化改革创新,激发财税活力



一要深化预算管理改革。加强财政收入统筹,依法依规将部门或单位取得的各类收入纳入预算,增强财政资源配置的完整性;加强财政支出统筹,积极运用零基预算理念,推动“四本”预算的有效衔接,强化政策集成和资金协同。二要深化预算绩效管理改革。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尽快建成“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实现项目绩效目标、绩效监控、绩效评价全过程全覆盖管理;实施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试行开展成本绩效分析,降本增效,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推动财政可持续发展。三要完善县以下财政管理体制。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新形势、新要求,理顺收入划分体制,优化财力分配格局,构建财力同步稳定增长机制,合理确定医疗卫生、教育、科技、公共文化、交通运输、应急救援、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等领域各级财政事权,科学合理划分支出责任,提升民生保障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促进财政工作提质增效。




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助推高质量发展



一要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加强财政资源统筹,加力提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统筹利用财政资金、PPP和政府投资基金支持关键战略性产业链建设,优化财政支持方式。聚焦企业培育,做强“专精特新”,聚焦攻坚升级,实现“腾笼换鸟”,聚焦数字经济,做强“一号工程”,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二要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着力规范政府采购,切实提高政府采购的透明度和便利度,落实中小企业扶持政策,加快推动采购信息化建设;着力优化政务服务,开辟政务服务事项“绿色通道”,以最优的服务流程达到最佳的工作效能。三要提升创新支撑能力。聚焦“产教融合型、实业创新型”城市建设,大力实施人才强县战略,设立人才科技专项资金,从产业发展、人才平台载体、创新主体、科技成果转化、知识产权创造运用、科技创新环境等方面,打造高素质人才队伍、拓宽多元化人才聚集渠道,打造人才事业发展最优生态,力争到2024年实现科技创新体系基本完善、综合创新能力达到全省前列的目标。




京ICP备1904795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