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政策影响着企业的行为,每一个企业都不可避免需要面对这些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从微观企业角度看,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会增加企业在判断经济政策的相关内容、执行力度和执行效果方面的难度,进而提高企业的决策风险和重大错报风险,从而影响审计师行为。从社会公众角度看,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会加剧企业和外部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投资者、社会公众以及监管部门对审计报告和审计师行为的关注度增强,会对审计师选择审计程序、投入审计资源等一系列行为决策过程产生影响。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会提高企业经营风险(宋全云等,2019;Alessandri和Bottero,2020),但不同的企业在战略决策、治理结构等方面存在差异,应对风险采取的策略不同,因而会产生不同的经济后果(Born等,2018;张兵兵等,2018)。股东监督管理层的难度随着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增加而提高(申慧慧等,2012),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提高审计难度。审计师行为的实证研究主要围绕被审计单位内部环境因素,集中于公司治理等方面(翟胜宝等,2017;沈维成,2019)。部分学者研究审计师行为时仅就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审计收费或者审计意见等某一方面进行了研究(褚剑等,2018;董小红和孙如雪,2020),但并未对审计师的行为过程和行为结果进行系统研究。本文构建了基于“行为主体—行为过程—行为结果”的审计师行为研究框架,选取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宏观环境因素进行探究,使审计师行为的研究视角更为丰富。
本文构建了审计师行为机制的研究框架,基于A股上市公司2014~2021年度数据,研究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审计师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审计收费和审计质量都会随着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上升而显著提高,审计师的审计投入在其中发挥了中介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管理层持股会增强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审计质量和审计收费的正向影响;审计师对国有企业收取的费用溢价比非国有企业低,但其审计质量并不会因此而降低;会计师事务所规模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审计师行为的影响中发挥了异质性作用,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上升的时候,规模相对较小事务所的审计收费提高得更多,审计质量得到更大程度的提高。
本研究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第一,企业应该加强对经济形势的研判和对相关政策的预判、解读,并且做好与审计师的沟通,以尽量降低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降低信息不对称,从而提高审计质量但不提高审计费用溢价。第二,审计师应优化评估方法以适应经济政策环境。当前会计师事务所大多采用PEST分析法对外部宏观环境进行分析,主要依赖于已知的历史数据,而且对于企业所处行业和地区等因素考虑往往还不太充分,难以很好地反映企业受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影响的程度。第三,政府部门在制定和执行经济政策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风险防控和稳定增长等因素,在随着经济形势变化而进行必要调整的同时,尽量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和前瞻性,进一步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以及审计费用溢价等相关成本。
第一,丰富了审计师行为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本研究结果发现,在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下,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影响了审计师行为。在当前国内外形势复杂多变的背景下,将外部宏观环境与审计师行为结合起来,使审计师行为的研究视角更为多元化。
第二,从审计风险角度丰富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经济后果的相关研究。本文探索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审计师行为的影响,发现了审计师为了应对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上升带来的审计风险,会增加审计投入,并且提高审计收费和审计质量,这为经济政策不确定的经济后果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经验证据。
第三,构建了基于“行为主体—行为过程—行为结果”的审计师行为研究框架,研究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影响审计师行为的内在机理,以及管理层持股和产权性质的调节效应,对理解宏观经济政策不确定背景下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具有新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