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

各位用户:

因技术维护升级,投约稿系统暂停访问,预计8月15日左右恢复正常使用。在此期间如有投稿需求,请您直接投至编辑部邮箱。

中国财政:csf187@263.net,联系电话:010-88227058

财务与会计:cwyk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1

财务研究:cwy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2

给您造成的不便敬请谅解。

中国财政杂志社

当前位置:首页 > 财政新闻 > 正文
分享到:
【打印】

相关推荐

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电话:010-88227114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

地方 | 财政部江西监管局:财政监管调研应当好“四种角色”

时间:2023-08-09
作者: 财政部江西监管局
来源:财政部江西监管局


  江西监管局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调查研究的重要论述,认真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和财政部党组工作要求,坚持高处谋势、低处落子,立足工作职责,当好“四种角色”,不断提升财政监管调研工作质效。

  一、提高政治站位,做贯通上下的“担当者” 

  江西监管局牢牢把握财政机关政治属性,紧紧围绕党的二十大战略部署和财政改革发展方向,坚持以政领财、以财辅政,把调查研究作为谋发展、抓落实的重要举措,将调研的“准星”瞄准高质量发展的“靶心”,切实提高调查研究工作的针对性、创造性、实效性。坚持把调查研究作为密切联系群众的有效途径,充分发挥监管局就近就地优势,着力开展与党中央政策落实、兜牢基层“三保”底线等专题调研,通过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把问题摸清楚,把声音传上去,让“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实现有机贯通。 

  二、把握目标方向,做决策部署的“践行者” 

  调查研究不仅是推动财政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先手棋”,更是防范化解财政经济风险的“金钥匙”。开展调查研究,要把准正确方向,坚持问题导向,对标对表党中央、财政部党组大兴调查研究方案要求,聚焦12个方面重点内容和6个方法步骤,结合财政监管实际,紧盯地方财政运行分析、中央转移支付等重点领域,直奔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层次、关键性问题,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强调查研究,推动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力提效。今年以来,江西监管局深入13个重点县区开展地方经济形势分析调研,对当地经济财政运行进行“立体画像”,聚焦地方存在的问题,提出办法建议,主动为党中央、财政部党组制定经济政策建言献策,为地方党委、政府优化地方财政收入提供决策参考。 

  三、找准方法路径,做矛盾问题的“剖析者” 

  要确保财政监管调研质量,就必须迈开步子,走出办公室,下沉到财政资金管理和财政政策执行的“最终端”,这样才能把群众的“话匣子”打开,走进群众的“心窝子”。江西监管局充分发挥财政监管的“探头、哨兵、参谋”作用,结合职责实际精准选定了9个调研课题,由局党组成员挂帅,带领全局党员干部分批前往各地开展调研。同时,注重加强联合联动,积极借助各方力量,与周边高校、科研院所和其他监督主体等建立联合调研机制,并适时邀请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参与绩效评价等工作,通过细致研讨、专家论证分析现状、解剖问题,进一步提高调研工作效率和成果质效。 

  四、推动成果运用,做改革发展的“攻坚者”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注重调研成果转化运用,在调查的基础上深化研究,提高调研成果质量,切实把调研成果转化为解决问题、改进工作的实际举措。”财政工作是牵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离不开财政的服务和保障,开展财政监管调查研究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指导财政监管工作、解决财政改革难题、推动财政事业发展。江西监管局充分发扬斗争精神,在确保调研质量的基础上,强化成果运用。一是形成高质量的调研报告向财政部相关司局报送,提高决策的科学性精准性。二是主动向属地省委、省政府汇报,指出改革发展稳定的突出问题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三是将整改落实情况与绩效评价结果挂钩,督促各地和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全力以赴抓好问题整改。为服务江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作出积极贡献。 


京ICP备1904795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