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财政新闻 > 正文
分享到:
【打印】

相关推荐

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40014    投诉举报电话:010-88227120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

投约稿系统升级改造公告

各位用户:

为带给您更好使用体验,近期我们将对投约稿系统进行整体升级改造,在此期间投约稿系统暂停访问,您可直接投至编辑部如下邮箱。

中国财政:csf187@263.net,联系电话:010-88227058

财务与会计:cwyk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1

财务研究:cwy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2

技术服务电话:010-88227120

给您造成的不便敬请谅解。

中国财政杂志社

2023年11月

2023年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力提效 优化完善助企纾困政策 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

时间:2023-01-03
作者: 曲哲涵
来源:人民日报

 全国财政工作视频会议日前在北京召开。会议提出,2023年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更直接更有效发挥积极财政政策作用。

在增强财政政策的针对性有效性,大力提振市场主体信心方面,将继续优化完善助企纾困政策,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对现行减税降费、退税缓税等措施,根据实际情况,该延续的延续,该优化的优化。持续整治违规涉企收费。继续实行小微企业融资担保降费奖补。在财政补助、税费优惠、政府采购等方面对各类市场主体一视同仁、平等对待。调整完善部分减负稳岗扩就业政策举措。加强就业公共服务,帮助高校毕业生、农民工、脱贫人口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

在发挥财政稳投资促消费作用,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方面,将强化政府投资对全社会投资的引导带动,促进恢复和扩大消费,加力稳定外贸外资。加快实施“十四五”重大工程,加强交通、能源、水利、农业、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专项债券项目要确保融资和收益平衡,适当提高资金使用集中度,优先支持成熟度高的项目和在建项目,并与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项目做好衔接。加大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调节,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特别是提高消费倾向高、但受疫情影响大的中低收入居民的消费能力。继续支持各地实施县域商业建设行动,充分挖掘县乡消费潜力。完善关税、进口环节税收和出口退税政策,鼓励发展跨境电商、海外仓等外贸新业态。逐步扩大“零关税”清单,加快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支持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创新。

在提升科技投入效能,推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方面,要强化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支持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继续加大基础研究投入,研究深化财政科技经费分配使用机制改革,全力支持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组织实施,深入实施财政支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和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继续增加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规模,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

在切实兜牢民生底线,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方面,将支持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促进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中央财政增加对地方教育转移支付规模。适当提高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推动基本医疗保险省级统筹。深入实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积极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中央财政将加大对地方转移支付,省级财政要进一步统筹财力,帮助基层及时解决实际困难和突发问题。将“三保”支出足额纳入预算安排,在执行中重点保障,确保“三保”不出任何问题。

京ICP备1904795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