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财政新闻 > 正文
分享到:
【打印】

相关推荐

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电话:010-88227114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

地方 | 北京推“加大中小微企业帮扶18条”

时间:2022-04-24
作者: 栗玉晨
来源:综合北京青年报、北京发布

4月22日,北京市召开第310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继续加大中小微企业帮扶力度加快困难企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若干措施》包括4方面18项措施,旨在解决当前企业最关心、最直接、最迫切的现实困难。初步测算,18项措施将惠及160多万中小微企业,资金总规模约1300亿元

《若干措施》主要内容概括起来就是“三减三补两保障”:


“三减”就是通过减税费、减房租、减疫情防控支出降低中小微企业经营成本。

减税费方面,主要是按照国家要求进一步加大增值税期末留抵退税政策实施力度,按照50%税额幅度顶格减征“六税两费”,将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高到100%等。减房租方面,主要是对承租京内国有房屋的在京注册或在京纳税服务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减免3个月房屋租金,对被列为疫情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区国有房屋减免6个月租金。减企业疫情防控支出方面,主要是对餐饮、零售、巡游出租车、外卖、快递行业以及从事进口非冷链货物相关经营活动的中小微企业免费开展员工定期核酸检测,具体从业范围与本市疫情防控政策确定的“10+3+3”重点行业人群核酸筛查相衔接,所需费用符合规定的由医保基金支付,其余部分由市区财政共担,执行过程中依托“应检尽检”体系落实。

“三补”,就是通过贷款贴息和担保补偿、科技型企业创新补助、受疫情影响突出行业补贴帮助中小微企业解决发展难题。

贷款贴息和担保补偿方面,主要是将受疫情影响突出行业企业的首贷贴息比例从20%提升至40%,同时设立普惠(中小微)融资风险补偿资金池,对担保机构新增小微企业融资担保业务实际发生代偿总额给予最高20%的补偿,力争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担保费率降至1%。科技型企业创新补助方面,主要是建立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投贷联动支持机制,对符合条件的业务给予贴息支持,进一步发挥北京市科技创新基金对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支撑作用,通过科技创新券对企业购买科技创新服务兑现不超过30万元的补助。受疫情影响突出行业补贴方面,针对餐饮业、零售业、旅游业、民航业、公路铁路运输业以及文化演出行业,实施纾困扶持措施,比如,加大对社会餐饮企业补贴力度鼓励其为老年人提供养老助餐服务,对便利店、前置仓、药店等基本便民商业网点建设给予实际投资额50%的资金支持,对传统商场和商圈改造给予不超过500万元的资金支持;统筹资金对新能源公交车购置给予补贴,支持巡游燃油出租车更换纯电动车,对当年到期报废的巡游出租燃油车更新为纯电动车给予奖励;通过场租、演艺补贴等方式助力演出市场复苏,给予实体书店补贴和奖励,等等。

“两保障”,就是通过建立稳定产业链供应链协调机制和中小微企业帮扶政策落实机制为中小微企业恢复发展提供保障。

建立稳定产业链供应链协调机制方面,主要是切实做好货运物流保通保畅工作,全力打通运输堵点,针对突发疫情导致的外省市上下游配套企业停工停产问题,积极对接国家有关部委协调平台,发挥国家京津冀协同发展等跨区域协调机制作用,推动配套企业尽快复工复产。建立中小微企业帮扶政策落实机制方面,抓好全市中小微企业数据库的统筹和完善,开展中小微企业经营状况抽样调查,定期开展政策落实督查评估,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北京市连续出台了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19条措施、促进中小微企业持续健康发展16条措施、有序推进企业复工复产10条措施、支持中小企业平稳发展9条措施、支持常态化疫情防控加快恢复发展新6条措施,为助力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复工复产起到了切实有效的帮扶作用。

进一步针对北京中小微企业的突出困难加大纾困保障力度,是此次“京版纾困新政”的核心。只有更加突出问题导向、更加强调精准帮扶、更加注重政策落地实效,才能形成政府与市场之间的良性互动,才能让好政策真正成为中小微企业的“及时雨”,从而增强企业应对困难的底气和能力。

此次出台的“京版纾困新政”,既突出了全面落实国家层面纾困政策在京落地的力度,也强调了针对北京中小微企业特点和需求的精度;既突出了行业选择上的实事求是态度,也充分考虑了政策的可操作性。精准有力的帮扶,真金白银的实惠,将为北京中小微企业稳步发展吃下“定心丸”。

京ICP备1904795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